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22)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1.5KB 文档页数:3
例1设在金属与n型半导体之间加一电压,且-Si接高电位,金属接低电位,使半导体表面层内出现耗尽状态。 (1)求耗尽层内电势V(x) (2)若表面势V=0.4V;外加电压5V,施主浓度D=101cm-3,求耗尽层厚度。设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33KB 文档页数:1
1范围 电位滴定法适用于一般地面水和地下水。水样中的色度、浊度过高不干扰测定。 如水样的矿化度高于1000mg/L,亚铁离子或铝离子含量超过10mg/L时,会对测定产生 干扰,可于滴定前加入1mL50%(m/V)酒石酸钾钠溶液,以消除干扰。铬、铜、胺类、氨、硼 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硫化物和无机酸类及强酸弱碱盐类均会影响测定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4MB 文档页数:105
第一节 电路与电路模型 第二节 电流、电压、电位 第三节 电功率 电阻元件 电压源与电流源 基尔霍夫定律 简单的电阻电路 第八节 支路电流分析法 第九节 节点电位分析法 第十节 叠加原理 第十一节 等效电源定理 第十二节 含受控电源的电阻电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1MB 文档页数:177
第一节 电位分析法 Potentiometry 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 Fundamentals of potentiometry 参比电极 Reference electrodes 指示电极及离子选择电极 Indicator and ion selective electrodes 仪器及电动势测量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ell electromotive force (e.m.f) 第二节 电导分析法 Conductometric analysis 四、电导分析法及应用 二、电导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一、概述 三、溶液电导的测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95.5KB 文档页数:117
(1)保护原理 金属电解质溶解腐蚀体系受到阴极极 化时,电位负移,金属阳极氧化反应过 电位n减小,反应速度减小,因而金属 腐蚀速度减小,称为阴极保护效应。利 用阴极保护效应减轻金属设备腐蚀的防 护方法叫做阴极保护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7MB 文档页数:101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2 电流,电压,电位 1.3 电功率 1.4 电阻元件 1.5 电压源与电流源 1.6 基尔霍夫定律 1.7 简单的电阻电路 1.8 支路电流分析法 1.9 节电电位分析法 1.10 叠加原理 1.11 等效电源定理 1.12含受控电源的电阻电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MB 文档页数:76
从实际电路的组成出发介绍电路的概念、电路模型、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及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的方法。介绍基尔霍夫电压、电流定律 ;介绍电压源、电流源模型的描述、电源相关参数及电源与负载判别等知识;介绍电位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电路技术中的应用等知识。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1.2 电路模型 1.3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4 电路的基本元件 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6 基尔霍夫定律 1.7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39KB 文档页数:70
教学目标: (1)掌握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2)掌握电阻器与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3)掌握电感器与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4)了解继电器的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5)掌握晶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6)了解晶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教学内容: 任务1、电容器识别与检测 任务2、电阻器与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 任务3、电感器与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 任务4、晶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任务5、晶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MB 文档页数:63
§2.1 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定律 §2.2 静电场的电位 §2.3 静电场问题求解方法概述 §2.4 电位的多极展开 §2.5 存在介质时静电场的基本定律 §2.6 静电场中的导体 §2.7 静电场的能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8.07KB 文档页数:6
在PLINT微动磨损试验机上附加电化学测试系统,采用十字交叉接触方式,位移幅值为100μm,法向载荷20、50和80 N条件下,研究NC30Fe合金传热管在氯化钠溶液中的微动腐蚀行为.使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微动腐蚀过程中开路电位变化,运用电位扫描法测量微动过程的极化曲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痕的表面形貌,光学轮廓仪测定磨痕的三维形貌及磨损量.微动磨损使损伤区域金属原子活性增大,腐蚀倾向增大,加速了NC30Fe合金的腐蚀.在氯化钠溶液中,NC30Fe合金由于微动磨损过程产生腐蚀产物膜起到润滑减摩作用,摩擦系数较纯水中降低;但因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磨损量比纯水中高.氯化钠溶液中的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剥层的共同作用
首页上页8910111213141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2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