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178)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8.5KB 文档页数:1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思维、语言与逻辑 一、“逻辑”的含义 “逻辑”一词是根据英语“Logic”音译而来它源出于希腊文Logos(逻 各斯),原意指思想、言辞、理性、秩序、规律性等。古希腊学者用这个词指称 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西方逻辑学传入我国,始于明朝李之藻翻译《名理探》 一书。清朝末年的著名学者严复在翻译《穆勒名学》时,首次将“Logic”译为 “逻辑”,但并没有将“逻辑”这个词定为这门学科的名称,他将逻辑学称为 “名学”,因为中国先秦时期就有“名学的概念。当时有人引用日本的译名称 之为“论理学”,也有人译为“辩学”。孙中山先生则称其为“理则学”,这个名 称在台湾至今沿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7.5KB 文档页数:3
为了使同学们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使其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更深 刻的理解,增强同学们的专业技能,为即将到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使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认识到专业知识对其未来发 展的重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 二实习意义 通过生产实习同学们将书本知识展现于实际当中,这样增强了大家的 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生产实习是大四下学期的毕业实习的过渡阶段,也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过渡的好就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0.5KB 文档页数:8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是根据农学、植保、园艺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 要 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的。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遗传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遗传学实验是为了配合遗传学的教学 而 开设的,本课程由演示性、验证性、操作性等多层次实验内容构成,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验证遗传学理论、并初步掌握遗传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实验技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揭示遗传学的基本现象 与 规律,培养学生牢固掌握经典遗传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熟悉遗传学分析 方 法,同时要求学生初步具备进行遗传学创新性研究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0.5KB 文档页数:8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是根据农学、植保、园艺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 要 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的。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遗传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遗传学实验是为了配合遗传学的教学 而 开设的,本课程由演示性、验证性、操作性等多层次实验内容构成,目的 在 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验证遗传学理论、并初步掌握 遗 传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实验技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想、实验 方 法、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揭示遗传学的基本现象 与 规律,培养学生牢固掌握经典遗传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熟悉遗传学分析 方 法,同时要求学生初步具备进行遗传学创新性研究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3.5KB 文档页数:3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遗传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遗传学实验是为了配合遗传学的教学而开设的,本课程由 演示性、验证性、操作性等多层次实验内容构成,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遗传学 知识的理解、验证遗传学理论、并初步掌握遗传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实验技术。从而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揭 示遗传学的基本现象与规律,培养学生牢固掌握经典遗传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熟悉遗 传学分析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初步具备进行遗传学创新性研究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是根据农学、植保、园艺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1KB 文档页数:12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现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农学、植保、园艺、园林、资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繁殖、分化;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 类型、特点和分布;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栽培学》和《植物遗 传学》等及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5、修订的依据:2000年学校《植物解剖学》教学大纲。 二、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 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方法和目的。 2、教学内容: (1)生物界的划分 (2)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0KB 文档页数:8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界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详细介绍植物基本类群的进化与分类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 工作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农学、植保、园艺、园林、资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 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界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详细介绍植物基本类群的 进化与分类的基础知识。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主要特征,掌握被子 植物重要科的特点,并能初步鉴定植物。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和《植物遗传学》等专 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5、修订的依据:2000年植科院《植物分类学》教学大纲。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8KB 文档页数:2
可以说,误差分析是计算方法研究的无底洞,所以大家既 要提得起,也要放得下。提得起,就是基本概念,思想,方法 要领会得了;放得下,就是不主张钻牛角尖。 本章的基本概念有:截断误差,舍入误差,绝对误差,相 对误差,误差限,有效数字等。 四则运算的误差估计仅理解几个重要结论即可;利用微分 估算误差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应当牢记;有效数字 与相对误差的关系在一般的教科书中都很重要,我并不这样认 为:既没有理论价值,程序设计也几乎不会用到它们;本次礼 包给了几个典型例题,都不难,应当没有问题
首页上页111112113114115116117118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17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