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426)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5MB 文档页数:102
本章首先介绍空间数据库、与一般数据库的比较,以及空间数据库的存储方式。然后介绍了GIS中两种重要的数据结构: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以及其具体的存储方式,然后比较了两种结构的特点,并给出了其相互转换算法。最后介绍了空间检索中常用的技术——空间索引,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空间索引方式,如BSP树、R树、CELL树等;以及空间数据的查询功能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9KB 文档页数:10
第5章数组和广义表 要点: 1、掌握数组元素存储位置的换算 2、了解特殊矩阵地存储方法和元素存储位置计算 3、了解广义表的长度、深度、head、tail等概念和操作和存储结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56.5KB 文档页数:42
第十章运用收入资本化法进行了债券的价值分析。相应地,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普通股的价值分析。由于投资股票可以获得的未来的现金流 采取股息和红利的形式,所以,股票价值分析中的收入资本化法又称股息贴现模型( Dividend discount model)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3.83KB 文档页数:5
岩石可钻性指标是石油、矿山及地质部门广泛用于钻头选择和制定生产定额的重要参数,但现行可钻性指标的定义及参数获取的实验方法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分析,重新定义了岩石的可钻性,提出了以单位能量下的穿孔速率作为可钻性指标的新概念;基于钻进过程中有效轴压、转速、穿孔速率和可钻性指标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可钻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同时,对新的可钻性指标在地层识别中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可钻性指标在地层识别中的物理意义.研究表明,新的可钻性指标克服了传统可钻性指标在判层中存在的盲区,并可实现沿钻孔剖面的连续判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MB 文档页数:59
4.1 基本原理及问题 4.2 统计估算方法 4.3 优化反演方法 4.4 查找表方法 4.5 综合反演方法 4.6 基于知识的不确定性反演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8.66KB 文档页数:5
以自然崩落采矿法为研究对象,利用二维颗粒流数值模拟(PFC2D)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自然崩落法矿体崩落规律.以某镍铜矿的地质条件及矿岩物理力学性质为依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自然崩落法的崩落规律.结果表明:PFC2D模型在分析自然崩落过程中力学机理的同时,能有效地模拟自然崩落法采矿过程,并且能直观地给出矿体在崩落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具体形态变化.利用PFC2D模型预测该镍铜矿自然崩落法初始崩落拉底半径为10m,连续崩落的拉底半径为22m,有效地指导该矿自然崩落法的放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7.81KB 文档页数:7
为了实现地下金属矿山采掘作业计划编制的实时准确与科学有效性,针对矿山作业地点分散、生产组织复杂、矿石质量难以控制等特征,构建了基于0-1整数规划的作业计划优化模型.通过分析开采技术经济指标及空间逻辑关系,以最小品位偏差为目标,将产量均衡、出矿能力以及品位高低结合开采等转化为约束条件,考虑各采场作业工序、回采顺序、生产能力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等,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整数规划方法,得出地下矿山采掘作业计划最优方案.以国内某大型金矿为案例进行了模型的有效性验证,解算出矿山最优的采掘作业计划,并得出作业计划甘特图.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指导完成生产作业任务,且满足作业计划连续性和均衡性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3MB 文档页数:8
针对海底集矿机采矿环境图像,采用分段线性变换提高图像细节,中值滤波去除悬浮物干扰.利用形态学抗噪声梯度算子提取地形和障碍物轮廓,并用分段线性拟合计算出地表亮度变化率.根据表面亮度变化特征判断障碍物类型,采用自适应形态学对轮廓进行细化与连接.通过障碍投影变换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高度和宽度等信息.对陆地图像进行了分析,证明位置、高度和坡度等参数计算的可行性.利用上述方法对深海底的图像进行处理,不仅保留了边界信息,且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和抗边界间相互影响能力,可有效识别深海底地形和障碍物,得出位置和形状等参数,可以为集矿机避障系统信息融合技术提供可靠数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80.47KB 文档页数:96
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 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 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 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 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如果地图足 够地好,那么最好的路线经常会变得非常明显。和彩色印图相似,每一顶帽子在地图上表现 为一种类型的思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5.49KB 文档页数:6
由工程爆破中普遍采用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与炸药量和震源距关系的经验公式推导出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与震源能量和震源距关系的经验公式,并作为微震地震波能量衰减公式.在公式中引入地震波能量特征系数K1描述震源能量与震源峰值振动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并认为K1主要与震源场地介质特征有关,而与爆破参数无关.通过校验炮数据的回归分析获取监测区域能量特征系数K1.采用能量衰减模型,以微震事件各测点的峰值振动速度、震源距及K1为已知量,以震源能量及衰减系数为回归参数进行回归计算,直接反演出震源能量.本文方法为震源能量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首页上页12312412512612712812913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42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