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8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01MB 文档页数:6
为探讨自然崩落法放矿过程中废石细颗粒的渗移规律及诱因,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分别从粗细颗粒数量比、直径比及矿岩含水率三个方面对细颗粒的渗移过程进行模拟,并设置标志颗粒对不同区域的相邻粗细颗粒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放矿提前贫化率随粗细颗粒数量比的增大不断降低;废石细颗粒渗移速率随粗细颗粒直径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受含水率影响显著;相邻位置的细颗粒的渗移速度大于粗颗粒的下降速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矿石损失贫化、确定采场结构参数及优化放矿管理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5.91KB 文档页数:3
在矿山剥离、场地平整以及建(构)筑物基坑开挖等露天爆破中,为了充分利用炸药能量将岩石松动或抛掷到一定区域,并确保底板满足一定平整度要求,按照爆破技术设计和工程质量要求,需要设计平面布药结构.本文通过在施工现场进行的大量小型模拟实验,对平面药包间、排距与爆破漏斗的开口面积、可见深度、爆岩的抛掷距离和堆积形态等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平面药包间、排距满足一定范围时,爆破漏斗的可见深度较小,而开口面积和抛掷距离最大,爆堆形态较好.平面布药结构存在一个有利于抛掷堆积的最佳间、排距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3.96KB 文档页数:4
应用UDEC2D计算程序,对某煤矿大倾角厚煤层综采放顶煤的空间效应及其放煤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在综放开采过程中采场覆岩与顶煤的移动规律及相应的应力场、破坏场的变化特征,并对控顶区项煤的变形破坏特征及直接顶的离层跨落步距进行了分析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56.5KB 文档页数:8
地下水是秦皇岛市的重要水源,多储存于第四纪松散地层及基岩裂隙中,主要类型 为孔隙潜水和岩溶裂隙水。按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分为两大水文地质区,即 基岩裂隙水岩溶水区和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区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4.9MB 文档页数:55
前言 从2003年初到2005年初作为项目负责人我共主持了三次大型桥梁设计和方案投 标,分别为: 2003年3~5月广州珠江黄埔大桥的设计投标, 2004年2~3月重庆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设计投标, 2005年1~3月的昆明草海大桥方案投标。 下面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我们团队这三次投标的方案,这些投标方案是集体劳 动的成果。投标期间投标组得到了院、处领导和院内谢邦珠、林其均等多位专家的指 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35.25KB 文档页数:4
玲珑金矿255主运巷处于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下,构造活动带岩土体动力稳定性和岩体结构探测与地质超前预报是工程有效治理的前提.依据现场雷达探测分辨率要求,选定250 MHz屏蔽天线探测,找到空区隐患的准确位置和围岩特征,为255主运巷后期的加固与治理提供了依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5.79KB 文档页数:5
针对大冶铁矿东露天最终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实际的开挖步骤与顺序,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和有限差分数值模拟两种方法,从分析开挖卸荷引起的边坡岩体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变化规律入手,对最终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安全系数大于1.25,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三个计算剖面上,由开挖引起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回填体不仅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还为转入地下开采提供了所需的安全覆盖层厚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9.84KB 文档页数:4
我国的大多数大中型露天矿山已经或即将进入深部开采.随着边坡的加高加陡,露天边坡稳定性维护的难度和采场破坏的概率越来越大.由于矿体赋存条件的制约性,矿山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与地质构造特征、岩体结构特征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通过系统地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实验研究,基本掌握了水厂铁矿的地质构造特征与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和主要破坏模式,建立了水厂铁矿高陡边坡地质模型,为采用极限平衡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设计提供依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58.19KB 文档页数:6
基于采空区冒落过程中冒落岩体与空气相互作用中能量的守恒与转化,建立了冲击气浪风速模型,设计制作了模拟实验测试装置。实验表明,随着下落高度增加,冲击气浪风速增加幅度略有减缓,采用大断面空间小尺寸的\打气筒\模型计算能够更好地反映冒落过程中的气体流动过程,但应该以\打气筒\和\绕流\的复合模型表征冲击起浪。在实验基础上建立的实验模型与理论模型有很好的相似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44.5KB 文档页数:36
第一节 土的形成 1.1 The Formation of soils 第二节 土的三相组成 1.2 The Three-Phase Composition of soils 第三节 土的物理状态 1.3 The Physical State of Soils 第四节 土的结构 1.4 The structure of soils 第五节 土的工程分类 1.5The engineering classification of soils 第六节 土的压实性 1.6 Soil Compaction
首页上页101112131415161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8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