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24)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1KB 文档页数:12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现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农学、植保、园艺、园林、资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繁殖、分化;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 类型、特点和分布;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栽培学》和《植物遗 传学》等及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5、修订的依据:2000年学校《植物解剖学》教学大纲。 二、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 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方法和目的。 2、教学内容: (1)生物界的划分 (2)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98MB 文档页数:66
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 1.细胞少,间质多,细胞分散,种类多 2.细胞无极性 3.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 4.来源于胚胎间充质(中胚层的细胞先形成间充质,然后分化为各种结缔组织、肌组织、血管等) 5.功能:连接、支持、营养、运输、保护 固有结缔组织 (胶体状基质) 结缔组织的分类:依据基质的物理性状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血液、淋巴(液体状基质) 软骨与骨(固体状基质) 本章重点: 1.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2.成纤维C、巨噬C、浆C、肥大C的结构特点、功能 3.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形态特点、分子构成、特性 4.基质的分子构成和作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5KB 文档页数:7
1、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农学、植保和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植物科学方面的基础理 论知识。它是农、林、园艺、园林等专业必选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在无菌条件下将离 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和花药,在人工控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 长,分化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与方法。它阐明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 基本方法。为农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地位和任务:组织培养是本世纪初开始,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这 项技术已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上开辟了令人振奋的多个新领域。成为举世瞩目的生物技术之 一。在发展和应用这一技术上,各国都竟相投资,已在快速繁殖、祛除病毒、加速育种进 程、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和种质资源的保存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 效益。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熟悉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组织 培养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为掌握和运用这门技术及其他高科技知识奠定理论基础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6KB 文档页数:10
1、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是农学、植保和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植物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它是农、林、园艺、园林等专业必选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 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和花药,在人工控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并形 成完整植株的技术与方法。它阐明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为农 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地位和任务: 组织培养是本世纪初开始,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已在 科学研究和生产上开辟了令人振奋的多个新领域。成为举世瞩目的生物技术之一。在发展和 应用这一技术上,各国都竟相投资,已在快速繁殖、祛除病毒、加速育种进程、次生代谢产 物生产和种质资源的保存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本门课程的 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熟悉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研究方法 和技术,为掌握和运用这门技术及其他高科技知识奠定理论基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9.95KB 文档页数:7
岩石结构面的定量化描述对于理解结构面的力学性质至关重要,投影覆盖分形描述法是结构面定量化表征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投影覆盖法计算结构面分形维数时存在三角形单元划分的缺陷.从概率分析角度考虑,将随机数应用于三角形单元的划分中,提出了基于随机数估算结构面分维数的投影覆盖法.应用改进投影覆盖法计算了红砂岩结构面的分维数,获得了120个分维值,并将其作为一个分维数样本;然后分析了此样本的分布特征,并将样本均值作为结构面分维数的精准值.实例分析证明,采用改进投影覆盖法所获分维数样本是来自正太分布总体;投影覆盖法计算的分维数几乎是改进投影覆盖法所获结果的极限值;基于随机数进行三角形单元划分更符合实际结构面形貌特征,从而计算的分维数更精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9MB 文档页数:13
基于裂缝的发展及分布形态,探究无腹筋混凝土梁在不同剪跨比和纵筋配筋率作用下的剪切性能,采用剪跨比分别为1.5、2、2.5和纵筋配筋率分别为1.28%、1.62%、1.99%的9组无腹筋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加载受剪试验,通过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对试验梁表面的裂缝进行分析,使用盒计数法计算得到分级荷载及极限荷载作用下梁表面裂缝的分形维数,探讨了梁表面分形维数与极限荷载、分级荷载及跨中挠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剪跨比与极限荷载及开裂荷载成反比,而纵筋配筋率与极限荷载成正比,但其对于开裂荷载的影响较小。无腹筋混凝土梁不论在分级加载作用下还是极限荷载作用下都具备明显的分形特征,在分级荷载作用下的分形维数在0.964~1.449,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的分形维数在1.33附近。分级荷载、跨中挠度与分形维数之间呈现较好的对数关系,分级荷载与分形维数的变化曲线受剪跨比及梁纵筋配筋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跨中挠度受剪跨比的影响较小,在纵筋配筋率作用下,其曲线的曲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极限荷载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极限荷载会随着剪跨比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纵筋配筋率的增大呈现出的差异性较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3MB 文档页数:108
一. 热分析概述 1. 热分析定义 2. 热分析仪器 仪器类型 仪器校正及检定 3. 热分析实验 热分析方法选用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验条件选择 热分析曲线解析 二. 应用 用热分析观测物质的各种转变、反应和特性参数的应用实例。 或:不同研究领域的应用实例。 或:相对应的研究领域的应用实例。 三. 热分析中的哲理 ◆ 热变化是永恒的主题 ◆变则通的哲理 ◆时-空特性 ◆ 对偶性 ◆研究层次 ◆ 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 ◆问题-方法-标准的思维方法 四. 热分析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站在科学的高度,关注热分析面临的共同问题。 1. 热分析峰的分离 2. 大数据的热分析仪器 3. 原位分析—穿戴设备 4. 微重力下的热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6MB 文档页数:49
第一节 分形理论概述 一、分形相关概念 二、典型分形图形 第二节 分形维数及其测算 一、拓扑维数 二、豪斯道夫维数 三、信息维数 四、关联维数 五、变维分形 第三节 空间地理要素分维计算方法 一、点状地理要素分维计算 二、线状地理要素分维计算 三、面状地理要素分维计算 第四节 分形理论在城镇方面的应用 一、巫山县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 二、云南省城镇体系分形研究 第五节 分形理论在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 一、滑坡灾害敏感性影响因子提取与定量 二、滑坡影响因子分段变维分形特征 第六节 R/S 分析 一、概述 二、主要方法 三、应用实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2MB 文档页数:29
一、基本分析方法概述 1.基本分析的概念 2.基本分析的内容 二、宏观政治经济分析 1.政治因素分析 2.经济因素分析 3.经济周期分析 4.经济政策分析 三、行业分析 1.行业分类 2.行业竞争性分析 3.影响行业的外部因素 4.行业演变与行业集中 四、国内外主要行业分类标准 1.国外主要行业分类标准 2.国内主要行业分类标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42KB 文档页数:37
倾斜分层—将厚煤层分成若干与煤层层面相平行的 分层,然后逐层开采。 回采顺序:下行式(descending)— 先采顶分层, 依次下行回采各分层,垮落法管理顶板,称倾斜 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 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 错开一定距离同时采煤,称:“分层同采” 分层分采 :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 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或“大扒皮
首页上页101112131415161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2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