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33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8MB 文档页数:9
以齐大山铁矿选矿分厂铁尾矿为例,对重选尾矿、磁选尾矿、浮选尾矿和综合尾矿4种不同种类尾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尾矿中铁的可回收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尾矿中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有害元素S、P的含量低;尾矿中铁的金属分布率随着粒级的变化,呈两端高、中间低的规律。重选尾矿中铁矿物主要包裹在粗颗粒脉石中,浮选尾矿中铁矿物主要赋存在细颗粒连生体中,磁选尾矿中的铁矿物粒度极细,综合尾矿粒度范围宽、粒度分布极不均匀。采用单一重选和磁选方法对不同种类尾矿进行再选,浮选尾矿指标最佳,重选尾矿次之,综合尾矿最差,磁选尾矿属于不可选。鞍山式贫赤铁矿分选尾矿中铁的赋存状态决定了铁的再回收潜力,可为此类分选尾矿的处理提供理论借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MB 文档页数:14
采用经典弹性力学方法建立了金属层合板翘曲解析计算力学模型,获得了厚度方向不均匀延伸与板形翘曲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分别建立了在线和离线两种状态下金属层合板翘曲变形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对解析计算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金属层合板产生板形翘曲缺陷的力学根源以及各因素对金属层合板板形翘曲缺陷演变的影响规律,同时对比分析了双层和三层结构层合板与均质板的翘曲变形差异以及铜/碳钢层合板与不锈钢/碳钢层合板二者之间的翘曲变形差异。研究表明,金属层合板翘曲高度与延伸差、厚度比呈正比关系,与厚度呈反比关系,且基层与覆层的切变模量相差越大,厚度比对金属层合板翘曲变形的影响越大。基于数值模型,模拟研究了层合板在理想均匀分布的初始温度下,历经去应力退火过程时,其板形翘曲的变形行为及规律,并与均质板进行比较。最后,在工业生产现场取样已翘曲层合板,通过测量其弯曲变形量进而反求其初始延伸差,验证了解析计算力学模型的准确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5KB 文档页数:3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税负转嫁2.弹性反比法则3.局部均衡分析 4.持案减免税5.税收成本6.共享税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某商品零售价格为1000元。因此,该商品的全部增值额也是1000元 ()2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的规定,当卖方为一般纳税人,买方为小规模纳税人时、卖方可以向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3.一德国技术人员自1996年5月1997年10月在我目境内工作,因其在中国境内居住时间已超过一年,故该技术人员属于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的居民纳税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9MB 文档页数:109
流体运动学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如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而流体动力学则研究流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即流体的运动参数与所受力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介绍流体运动学和流体动力学的基本知识,推导出流体动力学中的几个重要的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这些方程是分析流体流动问题的基础。 §1–1 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1–6 伯努利(Bernoulli)方程的应用 §1–8 液体的空化和空蚀现象 §1–7 定常流动的动量方程和动量矩方程 §1–2 流体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 §1–4 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1–3 流体运动的连续性方程 §1–5 理想流体微元流束的伯努力方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32KB 文档页数:192
◼ 认识语音的属性 ◼ 掌握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 ◼ 认识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及其特点 ◼ 掌握音位及音位组合的规则 ◼ 能划分音位 ◼ 能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的语音 第一节 语音研究的诸方面 ◼ 【教学大纲】 ◼ 一、语音 ◼ 二、语音的单位 ◼ 三、音标 ◼ 四、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语音 第二节 音响 ◼ 【教学大纲】 ◼ 一、语音四要素 ◼ 二、音质的音响分析 ◼ 三、研究音响的仪器 第三节 发音 ◼ 【教学大纲】 ◼ 一、人类的发音器官◼ 通过认识发音器官的构造去认识人类发音的 基本原理。 ◼ 二、元音和辅音及区别 ◼ 三、元音 要重点掌握8个基本元音。 ◼ 四、辅音 辅音的发音特点可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认识。 ◼ 要求掌握常用的辅音的发音原理和发音特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52MB 文档页数:248
光无源器件是光纤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它光纤应用领域不可缺少的元器件。本书对光无源器件的基本原理、制造工艺、测试方法和实际应用作了详细的叙述;对当今光无源器件的最新成果作了全面的介绍;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书中对光纤连接器、光衰减器、光耦合器、光波分复用器、光隔离器、光开关、光调制器进行了重点介绍。这些器件有些已大量用于光纤通信系统,有些将逐步用于光纤通信系统。对于这些器件,书中除阐述其原理之外,还重点论述了它们的内部结构并介绍了关键零部件的设计机理材料选用原则以及加工工艺。对器件的国际和国家标准也作了介绍。相信将有助于读者正确地选用器件、合理地使用器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83MB 文档页数:7
构建管流式冲刷腐蚀实验装置研究γ预辐照对铍在一号电火花加工油(EDM-1)中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铍试样质量变化,进行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铍在EDM-1管流冲刷条件下受冲刷腐蚀和化学腐蚀的共同作用,前者主要受试样表面形态影响,后者主要受γ预辐照剂量、杂质元素、EDM-1中含硫有机物等的影响.辐照前后,试样质量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趋势,腐蚀速率基本随辐照剂量的升高而增大.γ预辐照促进了铍试样在EDM-1中点蚀核和蚀孔的产生,腐蚀2880 h后,未接受预辐照试样仅产生较为明显点蚀核,而接受200和100 kGy预辐照试样中的部分点蚀核发展成为蚀孔,前者直径约为后者2倍.点蚀核和蚀孔区域出现Al、Si、Fe、Cr、Ti等杂质元素及S元素,杂质元素为诱导产生点蚀的重要因素,含S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于蚀孔内部的SO2和SOx,促进蚀孔的形成及扩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3MB 文档页数:9
Ruhrstahl Heraeus(RH)精炼炉是重要的二次精炼装备,但在真空处理过程中会遇到钢液易挥发合金元素的损失量大的问题,且造成钢液真空喷溅的结瘤及对后续钢液的二次氧化。针对含锰钢RH真空处理过程锰的气化导致的元素损失及真空喷溅等问题,跟踪和研究了120 t RH不同真空处理模式下钢液中Mn元素的变化规律及迁移行为。分析了锰元素损失与其挥发和真空喷溅的关系,并在RH真空室内壁不同位置结瘤物的解剖实验中得到验证。研究表明,钢液中Mn元素在RH真空过程中存在着明显损失,真空前期损失量最大;RH真空室内壁结瘤物中锰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整体占比高达14%~70%;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温度、钢中Mn的含量以及真空度对Mn的挥发行为均有着很大的影响,是真空过程锰迁移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改进真空压降模式,采用步进式抽真空,元素锰的损失由原先的2×10?4降低至1×10?4,结果对现场生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通过改进真空压降模式可以有效的抑制钢液的喷溅和挥发,进而减少合金元素锰的损失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8
通过水溶液还原法在80 ℃合成Cu纳米线,再利用液相还原法在低温水溶液中将Au负载于其表面,最后通过暴露的Cu纳米线与Pt前驱体盐发生Galvanic置换反应,将Pt负载在Au?Cu纳米线表面,构成Pt?Au?Cu三元核壳结构纳米线。根据对样品形貌、结构的表征和分析,探讨了Pt?Au?Cu纳米线的合成机理。结果表明:合成纳米线物相组成为单质Cu,平均直径约为83 nm;负载Au后的Au?Cu纳米线平均直径约为90 nm,表面附着的小颗粒为单质Au颗粒,构成了核壳结构;负载Pt后得到Pt?Au?Cu三元核壳结构纳米线,平均直径约为120 nm。Cu纳米线表面Au颗粒的形成依赖于异相形核与长大机制,并遵循先层状后岛状生长的混合生长模式。负载Pt过程中存在Pt、Cu互扩散,使得最终纳米线表面多为Pt颗粒而整体则形成CuPt 合金相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5MB 文档页数:12
针对亚微米尺度晶体元器件在加工和服役中出现的反常力学行为和动态变形等问题,基于离散位错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单晶铜塑性变形过程的二维离散位错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外加载荷、位错间相互力和自由表面镜像力对位错的作用机制,引入了截断位错速度准则。与微压缩实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且能够描述力加载描述的位错雪崩现象。应用该模型分析了不同加载方式和应变率下位错演化及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当外部约束为力加载和位移加载时,应力应变曲线分别呈现出台阶状的应变突增和锯齿状的应力陡降,位错雪崩效应的内在机制则分别归结为位错速度的随机性和位错源开动的间歇性;应变率在102~4×104 s?1范围内,单晶铜屈服应力的应变率敏感性发生改变,位错演化特征由单滑移转变为多滑移面激活的均匀变形,位错增殖逐渐代替位错源激活作为流动应力的主导机制
首页上页14414514614714814915015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33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