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846)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739KB 文档页数:14
实验目的 1.本实验通过对氩原子第一激发电位的测量,了解弗兰克和赫兹硏究原子内部能量量子化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了解电子与原子碰撞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微观图像,以及影响这个过程的主要物理因素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50.5KB 文档页数:15
第一节感染性病原真菌 第二节中毒性病原真菌 第三节曲霉菌属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2.5KB 文档页数:3
微波加热原理 微波加热技术是利用电磁波把能量传播到被加热物体内部,加热达到 生产所需求的一种新技术。常用的微波频率有915MHz和2450MHz由 于具有高频特性,它以每秒数十亿次的惊人速度进行周期变化物料中的 极性分子(典型的如水分子、蛋白质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吸 收了微波能以后,他们在微波的作用下呈方向性排列的趋势,改变了其 原有的分子结构。当电场方向发生变化时,亦以同样的速度做电场极性 运动,就会引起分子的转动,致使分子间频繁碰撞而产生了大量的摩擦 热,以热的形式在物料内表现出来,从而导致物料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 升高、加热或熟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8.24K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在碳化硅辅助吸波作用下,低品位红土镍矿在微波场中的干燥过程.采用热重分析(DTG)、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考察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碳化硅对失重率和产物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硅与红土矿配比R为2.2:1时,微波干燥处理低镍、铁品位红土矿30min,既可快速脱除矿物绝大部分表面吸附水和部分结晶水;通过控制碳化硅的比例还可以避免过热现象.微波能够改变红土矿的微观结构,促进矿物的分解.进一步的氢还原实验表明,微波干燥有利于红土矿中镍和铁氧化物的还原,其还原率高于常规干燥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85MB 文档页数:34
一、改变原有发色 在改变发色时,染发师要记住,最后的颜色效果是麦乐宁(原有色素)与新的染发剂(人工色素)相结合的产物。 ①自然麦乐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6.37KB 文档页数:5
采用记时电流法和记时电位法对5价铌Nb(V)在FLINAK熔盐中的氧化-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b(V)(K2NbF7)在FLINAK熔盐中的电化学还原经历一个电化学-化学-电化学反应(ECE)途径。Nb(V)在FLINAK熔盐中的还原反应是单电子和4电子两步电化学反应过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KB 文档页数:1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大自然中人的视觉所能感受的 任何一种色彩,但红、绿、蓝三种色光本身却不能由任何其它色光混合产生。所 以,红、绿、蓝三种色光是组成各种色彩的基本成分,称为“三原色”。这三个 原色的光波,在可见光谱中,各约占三分之一三个原色光,或其中两个原色光 以等量增加,就可得到其它任何一种色光,其规律如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35.29KB 文档页数:6
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考察了焙烧温度对提钒尾渣煤基直接还原效果的影响,并利用磨矿-磁选方法对焙烧产物进行了金属铁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最有利于金属铁析出、兼并、长大以及金属铁和渣相单体解离的焙烧温度是1200℃,在此温度下,提钒尾渣中的Fe2O3基本还原成了金属铁,Fe2TiO5基本转变成了金属铁和TiO2.铁质量分数36.54%、TiO2质量分数9.28%的提钒尾渣,经1200℃焙烧所得产物经过二段磨矿-二段磁选可获得铁质量分数90.90%、TiO2质量分数0.56%的金属铁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0.91KB 文档页数:5
用循环伏安法和卷积技术研究了LiF-NaF低共熔体中,以KBF4形式加入的B (Ⅲ)在铂电极上阴极还原机理.结果表明,B (Ⅲ)的电化学还原为简单的三电子一步反应,阴极过程在所研究的扫描速度下接近于可逆过程,且受扩散控制,硼在铂电极上形成可溶性产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02.5KB 文档页数:7
4.3.1存储原理与技术指标 1读写原理存储介质:磁层读/写部件:磁头 (1)写入在磁头线圈中加入磁化电流(写电流),并使磁层移动,在磁层上形成连续的小段磁化区域(位单元)。演示
首页上页15115215315415515615715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84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