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79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7MB 文档页数:48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任务: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第一类永动机不能产生、造成),那么任 何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都不能发生。然而,大量事实已证明,有些不违反热力学 第一定律的过程也并不能发生。 大家都知道在自然界中存在许许多多朝一定方向自发进行的自然过程,即在一定 条件无需人为地施加任何外力就能自动发生的过程。例如: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MB 文档页数:42
本门课程的产生及内容 化学工业是对原料进行化学加工以获得有用的产品。显然,其核心是化学反应过程及其设备, 为使化学反应经济有效的进行,反应器内必须保持某些最佳反应条件,如适宜的压强、温度和物料 的纯度。这些过程统称为前处理。反应后,产物与反应物必须分开,产物必须精制,这些过程称为 后处理。前后处理中,绝大多数过程是纯物理过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9MB 文档页数:86
一、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能和焓的定义;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述及数学表述。 二、理解热与功的概念并掌握其正、负号的规定;掌握体积功计算,同时理解可逆过程的意义特点。 三、重点掌握运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在单纯pT 变化、相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系统的热力学能变、焓变以及过程热和体积功。 2.1 热力学基本概念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恒容热、恒压热、焓 2.4 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 2.5 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 2.6 气体可逆压缩过程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9MB 文档页数:11
为研究压下对连铸坯内部裂纹产生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230 mm×280 mm断面大方坯压下数学模型。通过压下模型对重轨钢连铸坯压下过程进行热力耦合模拟计算,对压下过程中产生的内部裂纹进行了预测。首先,对连铸坯不同中心固相率为0.3~0.7的温度场进行计算;然后,利用压下模型计算了连铸坯中心固相率0.3~0.7时凝固前沿的等效塑性应变。研究结果表明,在连铸坯中心固相率为0.3~0.7的位置处分别施加7 mm压下量进行压下,连铸坯凝固前沿等效塑性应变未超过临界等效塑性应变(0.4%),连铸坯未出现内裂纹;同时,对连铸坯在中心固相率为0.6位置处进行了不同压下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连铸坯压下量超过7 mm时,凝固前沿的等效塑性应变超过临界塑性应变(0.4%),连铸坯出现内裂纹,并且压下量越大,连铸坯内裂纹越严重。同时,工业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计算的准确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3MB 文档页数:8
为考察无网格方法求解铸坯凝固过程的可行性,本文依据移动最小二乘和变分原理,推导并建立了基于无网格伽辽金法的结晶器内铸坯凝固过程二维非稳态传热/凝固数学模型。以小方坯凝固过程为对象,分别采用节点均匀布置、加密布置、随机布置方式,模拟分析了小方坯凝固过程的温度场变化,并将计算结果与参考解、有限元法数值解进行了对比,结果证实无网格伽辽金法在计算精度、自适应性、网格依赖性等方面均优于有限元法。研究结果为无网格方法应用于连铸过程的传热、凝固以及应力/应变行为的数值计算提供参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50.5KB 文档页数:34
第六章过程 6.1函数过程的定义与调用 6.2子过程的定义与调用 63参数传递 6.4变量、过程的作用域 6.5递归 6.6常用算法(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8KB 文档页数:47
第二十章过渡金属(〡) 20—1概述 一、什么是过渡金属:不同书本有不同的分法具有部分充填d或f亚层电子的元素: 列元素 据此人们常将Cu族也纳入过渡金属元素,因为:也有书上把Zn族也归入,因此,过渡元素性质非常丰富,有最高熔点的W,最大硬度的Cr,也 有常温液态的Hg,还要延展性最好的Au,导电性最好的Ag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MB 文档页数:48
病原物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就是病原物与 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 物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 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 过程。 ·侵染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时期:接触期、侵入期、 潜育期、发病期。 第一节 接触期 contact phase 第二节 侵入期 第三节 潜育期 第四节 发病期 symptom appearance phase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59.5KB 文档页数:38
5.1过程的基本概念 5.2Sub过程 5.3 Function过程 5.4过程的参数传递 5.5实践检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5MB 文档页数:47
13.防雷及过电压保护 一、考试大纲要求 13.1了解电力系统过电压的种类和过电压水平; 13.2熟悉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要求及限制 措施; 13.3掌握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 13.4掌握建筑物防雷设计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
首页上页15215315415515615715815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79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