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736)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8.5KB 文档页数:5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之一 。它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科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 个分支,其核心内容是一套技术经济分析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提高技 术实践活动效率的基本工具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6.5KB 文档页数:5
技术经济学除了要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外,还要研究如何用最低的寿 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或服务的必要功能。价值工程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学 科,它既是一种管理技术,又是一种思想方法。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推广应用价值工程能 够促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5KB 文档页数: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使 我们的对外开放拓宽了领域,提高了层次,扩大了范围。我国“入世” 后,不仅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 的挑战。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如何适应入世”后的变化和要求,事关 改革开放和未来发展大局。 宏观经济管理环境的三大变化首先要看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环境发生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7.5KB 文档页数:3
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分析沿着剩余价值理论这条红线揭 示了在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同生产部门由于投入其中的资本量的有机构成不同会产生 极不相同的利润率。但是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 过这种不断地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 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正是由于平均 利润的形成解决了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使资本家之间的利润得到了均衡而 无产阶级面临的则是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与剥削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2.64KB 文档页数:5
建国以来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政策变化 这是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又集中表现为如何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非公有制经济 果,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新思想、新政策,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党和政府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识成果的基础上,对所有制结构和非公有制经济做出 三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9.5KB 文档页数:10
通货膨胀是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难题。为此,西方经济学界进 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研究并开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药方”。在我 国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通货膨胀时隐时现。近年我国物价处于相对稳 定状态,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物价水平重又攀升,通货膨胀事实上已 经卷土重来,只是目前的程度还较轻,这客观地要求我们进行前瞻性研 究,站在市场经济的立场借鉴西方通货膨胀理论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7.5KB 文档页数:8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波动较大,但经济增长速度总体 上很快。1978~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4% 与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在经济起飞时期的20年 (1961~1981年)相比,中国的GDP稍低于中国台湾水平(此间台湾 增长10.0%),与中国香港(9.6%)、新加坡(.5%)增长率相当,高于 日本增长率2个百分点。如果作同期对比,在1978~2003年这25年 间,我国的经济增长无疑是世界上最快的也明显快于亚洲四小龙和日 本。特别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普遍低迷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1KB 文档页数:19
中国现代化的追赶模式 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大体体现为四种类型:一是现代化的先行 者;二是现代化的后来者;三是现代化的赶超者;四是始终未能进入现 代化、处于停滞甚至落后状态的国家。我们发现有几个大国是属于现代 化赶超类型的国家:首先是美国,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加速工业化, 在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迅速追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其次是日本,从明 治维新以后开始发动工业化,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日本实现经济起 ,迅速追赶美国;再次是亚洲的“四小龙”在60年代开始经济起 飞,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第四是中 国,从1980年前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显现出现代化追赶效应或追赶 模式的明显特征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2KB 文档页数:4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 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之 一。从生产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而且能够 反映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使用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 的需求规模,而且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需求结构,也就是最终消费、资 本形成和净出口及其具体构成项目在总需求中所占的份额。从地域角度 看,GDP不仅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 产业结构、需求结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56KB 文档页数:41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首页上页16316416516616716816917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73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