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6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2.99KB 文档页数:4
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方法制备了钛合金坯体,利用溶剂脱脂和热脱脂方法脱除坯体中粘结剂,并在真空气氛下烧结致密钛合金样品.真空烧结后,经960℃和140MPa热等静压处理,在720~760℃进行1~1.5h退火处理获得的样品微观结构为均匀的双态组织,由许多等轴较小的α晶粒和少量尺寸较小的β晶粒组成.XRD分析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高于800℃时,样品存在Ti3Al杂质相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2.18KB 文档页数:4
通过不同的热处理条件模拟焊接过程的温度和时间,对化学镀N1-P非晶态合金的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时间在60s以内时,Ni-P合金不会发生晶化(1000℃,60s除外),仍然保持非晶态,但是镀层硬度明显得到了提高,在较短时间的热处理条件下,镀层硬度在700℃处取得最大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9.67KB 文档页数:4
研究了液压缸筒用热处理双相钢管的力学性能和爆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双相钢管经精密冷拔后制作液压缸筒,强度高,韧性好,爆破压力也高,并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它可代替调质钢管用作煤矿液压支柱油缸等液压缸筒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8.8KB 文档页数:3
以惰性气体雾化粉末为原料,采用超固相线液相烧结方法制备了Inconel 718粉末高温合金,研究了粉末合金的烧结温度和热处理制度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240℃真空烧结120min可以制备出相对密度为98.5%的粉末合金,后续的热等静压处理可以将其相对密度提高到99.7%;经热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280MPa和9%;析出相为球形γ'相、针状γ″相以及粗大的碳化物,平均晶粒大小在50μm以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9MB 文档页数:5
在金刚石/铜复合材料表面通过化学镀镍获得了性能良好的镀层.采用真空钎焊,对各镀层进行焊接热处理,比较几种不同镀镍工艺的镀层性能,包括电镀以及两种不同配方的化学镀,测试各镀层在焊接热处理后的结合强度和耐蚀性等,用扫描电镜观察各镀层焊接前后的表面形貌,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镀层的相结构.结果表明:用柠檬酸钠作络合剂的化学镀层,经过焊接热处理以后,镀层的耐高温性、结合强度以及耐蚀性等性能都要明显好于用丁二酸作络合剂的化学镀层和电镀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4.88KB 文档页数:4
用正硅酸乙脂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二步法结合CO2超临界干燥制备了经三甲基氯硅烷表面修饰和未经表面修饰的硅石气凝胶.对两类硅石气凝胶的吸水性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未经表面修饰硅石气凝胶吸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三甲基氯硅烷修饰的硅石气凝胶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能、未经表面修饰的硅石气凝胶,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300~500℃范围内吸水率快速增加,500~700℃范围内吸水率变化不大,800℃以上吸水率再次增加,1000℃热处理后,由于样品的玻璃化,吸水率又快速下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MB 文档页数:7
将循环热处理与形变相结合,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手段探究该工艺对TC17钛合金片层组织球化和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TC17钛合金在两相区进行单纯的循环热处理其片层组织球化程度有限,而经过循环热处理+压缩变形后,其魏氏组织消失,片层α相得到明显球化,但是其取向均匀性仍没发生较大变化.此外,变形中两相的再结晶速度及其强韧性导致了两相取向的差异性.α相的再结晶速度快于β相,在变形过程中,α相的各向异性首先降低;另一方面,由于α相比β相硬度高,热变形过程中,α相的变形程度小于β相,应变主要集中在与α相邻近的较软的β相,从而导致α相的取向均匀性高于β相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62MB 文档页数:49
东北大学:《工程训练》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热处理课件(热处理设备、淬火剂——油、钢的火花鉴别)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1MB 文档页数:22
实验 1 热处理工艺设计 实验 2 材料热处理组织及硬度实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68MB 文档页数:37
改善钢材性能的主要办法 1.合金化 2.钢的热处理
首页上页1516171819202122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6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