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78)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1MB 文档页数:33
9-1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综述 9-2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原则 9-3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模式 9-4 软件——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基础 9-5 网络——化学信息资源的海洋 9-6 掌上实验室——手持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整合 9-7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网络媒体教学设计案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49MB 文档页数:537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基础 中医诊断学 温病学 金匮要略选读 伤寒论选读 中医临床经典导读 内经选读 正常人体解剖学 正常人体学(一) 正常人体学(二) 医用化学 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一) 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二) 生物化学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生理学 生理学 生理学 生理学 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 病理学 生理科学综合实验 普通心理学 实验中医学(一) 实验中医学(二) 疾病学基础(一) 疾病学基础(二) 运动系统解剖学 解剖学 方剂学 方剂学 中医药膳学 中医药膳学 方药学 生物化学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16.04KB 文档页数:8
一、 课程性质和任务 中药是我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发挥临床功效是其中某些化学成分起作用。《中 药化学》是一门运用现代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技能很强 的专业技能课,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 础——中药化学成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15
0-1物理化学的内容和任务 0-2物理化学的形成,发展和前景 0-3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0-4怎样学习物理化学 0-5物理化学和中学化学教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15
0-1物理化学的内容和任务e 0-2物理化学的形成,发展和前景 0-3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0-4怎样学习物理化学 0-5物理化学和中学化学教学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49.29KB 文档页数:7
食品化学以人和食物的关系为中心,阐述食品的化学组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以及与 食品质量有关的化学知识。通过食品化学的学习,掌握食品的化学组成及其性质、生理功用 以及人类对它们的需要;熟悉为改善食品的营养与品质而加入的各类添加剂在加工过程中的 变化及其对营养质量及感官质量的影响;了解人体及新鲜食品组织的动态化学过程。是食品 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适用于食品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学习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50KB 文档页数:15
一、关于食物与食品的概念 二、食品的化学组成 三、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 四、食品化学的分类 五、食品化学的发展历程 六、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七、食品化学的学习方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9.5KB 文档页数:32
1、化学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 2、化学教学系统设计的程序 3、化学教案的设计 4、化学课堂教学 5、化学活动课程的设计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8.5KB 文档页数:7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农学、植保和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生物科学方面的基础理 论知识。它是农、林、园艺、园林等专业必选课程。在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给予生命 科学无可限量的活力和发展前景,而生物化学所研究的正是生命过程的分子基础。过去的 半个世纪生物学飞速发展的历史雄辩地证明,生物化学不仅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之一, 而且在医学、工农业生产、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权威人士预言,二十一世纪将 是生命科学的时代。因此,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生命科学的 研究与教育,早把生物化学列为各有关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课。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学 类专业自八十年代初普遍开设了“基础生物化学”,对于改善学生的知识构成、提高适应 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缩小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生化 实验方法与技术,为有关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本着既考虑生物化学自身 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顾及体现农学类专业的特点和教学工作实际的原则,本大纲共分十 一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第四章为静态生化部分,重点介绍生物大分子;第五至第十 章为动态生化部分,重点介绍糖类、脂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基本代谢以及能量代谢;第 十一章重点介绍信息代谢。鉴于DNA重组和基因克隆技术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 意义,日益成为重要的常规实验手段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7MB 文档页数:81
一、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定义、性质。掌握化学 势的计算以及表达式中的参考态与标准态。 二、掌握拉乌尔(Raoult)定律和亨利(Henry)定律的 表述与数学表达式。 三、掌握理想混合物的概念、性质以及任一组分化学 势表达式。 四、掌握理想稀溶液概念及溶剂溶质的化学势表达式 。理想稀溶液的依数性。 五、了解实际气体的逸度与逸度系数以及实际溶液的 活度与活度系数的概念。 4.1 偏摩尔量 4.2 化学势 4.3 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4.4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4.5 理想液态混合物 4.6 理想稀溶液 4.7 稀溶液的依数性 4.8 逸度与逸度因子 4.9 活度与活度因子
首页上页161718192021222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7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