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医基础理论(01.021.0.3) 中医基础理论(01.021.3.1) 13 中医学基础(01.021.3.2) 24 中医诊断学(01.031.0.3) 36 中医诊断学(01.031.0.4)… 49 中医诊断学(01.031.0.5) 57 中医诊断学(01.031.3.1)… …67 温病学*(01.051.0.2)… …75 温病学(01.051.0.3) 84 金匮要略选读(01.061.0.2)… …93 金匮要略选读(01.062.0.2) …106 伤寒论选读(01.091.0.2)… …118 伤寒论选读*(01.092.0.1)… …130 中医临床经典导读(01.094.0.1) 139 中医临床经典导读(01.094.0.2)… …143 内经选读(01.101.0.2)… …148 内经选读*(01.101.0.4)… …157 正常人体解剖学(01.111.0.2) …167 正常人体解剖学(01.111.0.3)… …176 正常人体解剖学(01.111.3.1) 184 正常人体学(一)(01.115.6.3) …191 正常人体学(二)(01.115.6.4) 200 医用化学(01.121.0.1)… …208 生物化学(01.121.0.2)… …217 医用化学(01.121.0.6) …235 生物化学(01.121.0.7) …244 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一)(01.121.0.8) …262 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二)(01.121.0.9) …270 生物化学(01.121.3.1)… 284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01.133.0.2) 301 生理学(01.151.0.1)… …316 生理学(01.151.0.2)…326 生理学(01.151.3.1)… 335 -1-
目 录 中医基础理论(01.021.0.3)…………………………………………………… 1 中医基础理论(01.021.3.1)…………………………………………………… 13 中医学基础(01.021.3.2)……………………………………………………… 24 中医诊断学(01.031.0.3)……………………………………………………… 36 中医诊断学(01.031.0.4)……………………………………………………… 49 中医诊断学(01.031.0.5)……………………………………………………… 57 中医诊断学(01.031.3.1)……………………………………………………… 67 温病学 *(01. 051.0.2)………………………………………………………… 75 温病学(01. 051.0.3)…………………………………………………………… 84 金匮要略选读(01.061.0.2)…………………………………………………… 93 金匮要略选读( 01.062.0.2)…………………………………………………… 106 伤寒论选读(01.091.0.2)……………………………………………………… 118 伤寒论选读 *(01.092.0.1)…………………………………………………… 130 中医临床经典导读(01.094.0.1)……………………………………………… 139 中医临床经典导读(01.094.0.2)……………………………………………… 143 内经选读(01.101.0.2)………………………………………………………… 148 内经选读 *(01.101.0.4)……………………………………………………… 157 正常人体解剖学(01.111.0.2)………………………………………………… 167 正常人体解剖学(01.111.0.3)………………………………………………… 176 正常人体解剖学(01.111.3.1)………………………………………………… 184 正常人体学(一)(01.115.6.3) ……………………………………………… 191 正常人体学(二)(01.115.6.4) ……………………………………………… 200 医用化学(01.121.0.1)………………………………………………………… 208 生物化学(01.121.0.2)………………………………………………………… 217 医用化学(01.121.0.6)………………………………………………………… 235 生物化学(01.121.0.7)………………………………………………………… 244 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一)(01.121.0.8) …………………………………… 262 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二)(01.121.0.9) …………………………………… 270 生物化学(01.121.3.1)………………………………………………………… 284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01.133.0.2)……………………………………… 301 生理学(01.151.0.1)…………………………………………………………… 316 生理学(01.151.0.2)…………………………………………………………… 326 生理学(01.151.3.1)…………………………………………………………… 335 - 1 -
生理学(01.151.51)… …345 组织胚胎学(01.161.0.1) …354 病理学(01.171.0.1)…365 病理学(01171.7.1)…375 生理科学综合实验(01.176.5.1) …385 普通心理学(01.201.0.1)… …392 实验中医学(一)(01.211.0.1) …402 实验中医学(二)(01.211.0.2) …414 疾病学基础(一)(01.304.0.1) 424 疾病学基础(二)(01.304.0.2) 437 运动系统解剖学(01.307.02)… …445 解剖学(01308.0.1)… 450 方剂学(03.094.0.2)… 458 方剂学(03.094.3.2) 472 中医药膳学(03.103.0.2) …487 中医药膳学(03.103.0.2)… 506 方药学(17.027.0.1)… 511 生物化学(18.044.0.1)… …522 -2-
生理学(01.151.5.1)…………………………………………………………… 345 组织胚胎学(01.161.0.1)……………………………………………………… 354 病理学(01.171.0.1)…………………………………………………………… 365 病理学(01.171.7.1)…………………………………………………………… 375 生理科学综合实验(01.176.5.1)……………………………………………… 385 普通心理学(01.201.0.1)……………………………………………………… 392 实验中医学(一)(01.211.0.1) ……………………………………………… 402 实验中医学(二)(01.211.0.2) ……………………………………………… 414 疾病学基础(一)(01.304.0.1) ……………………………………………… 424 疾病学基础(二)(01.304.0.2) ……………………………………………… 437 运动系统解剖学(01.307.0.2)………………………………………………… 445 解剖学(01.308.0.1)…………………………………………………………… 450 方剂学(03.094.0.2)…………………………………………………………… 458 方剂学(03.094.3.2)…………………………………………………………… 472 中医药膳学(03.103.0.2)……………………………………………………… 487 中医药膳学(03.103.0.2)……………………………………………………… 506 方药学(17.027.0.1)…………………………………………………………… 511 生物化学(18.044.0.1)………………………………………………………… 522 - 2 -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一般信息 课程编号:01.021.0.3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 开课学院:基础医学院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分:8学分 学时:112学时 前期课程:无 授课对象: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5+3一体化针灸推拿英 语方向):中医学 二、课程一般要求(课程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为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中医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思 维方法,内容涵盖中医学学科特点、中医学哲学基础(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医学主要思 维方法(司外揣内、援物比类等)、中医学的生理观(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中医学的疾病 观(病因、发病、病机)、中医学的防治观(养生和防治原则),是学习其他中医课程的基础。课程所 涉及的中医基本理论及思维方法,对学生建立中医理论框架、培养中医思维、运用中医理论分析阐述临 床问题等都非常关键,是一门需要扎实掌握的基础课程。 Fundamental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introductory course,which mainly introduce basic principles,concepts and thinking methods.This course contains basic character of TCM,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primordial-qi thesis,yin-yang and five-xing doctrine),physiology (such as chapter of qi,blood and body fluid;Visceral Manifestation;collaterals and channels;constitutions),pathology (such as etiology,onset of disease and pathogenesis),principle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It is preliminary basis of other TCM courses. The main principles and thinking is pivotal for students to establish TCM framework,cultivate TCM thinking model and solve clinical problems.Hence,it is foundational course which should be mastered solidly. 三、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中基本知识点的教与学,使学生做到基本概念、原理的记忆与理解,能够运用中医基 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临床具体问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使学生认识到中医学科以及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使其形成中医思维, 增进对中医专业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研究能力,提高综合素 养。(二)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5+3一体化针灸推 拿英语方向)、中医学等各专业一年级学生,为初次学习中医课程,无相关背景知识:思维模式亟待由初高 中阶段线性思维实现中医学非逻辑思维方式的转变。基于此,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着力于基本知识点讲 清、讲透,与临床的融会贯通,以奠定理论基础,激发学习兴趣:为了增进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及 运用,以及引导学生形成中医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导修、合作学习、PBL教学、案 -1-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一般信息 课程编号:01.021.0.3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 开课学院:基础医学院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分:8 学分 学时:112 学时 前期课程:无 授课对象:针灸推拿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中医学(5+3 一体化); 中医学(5+3 一体化针灸推拿英 语方向); 中医学 二、课程一般要求(课程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为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中医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思 维方法,内容涵盖中医学学科特点、中医学哲学基础(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医学主要思 维方法(司外揣内、援物比类等)、中医学的生理观(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中医学的疾病 观(病因、发病、病机)、中医学的防治观(养生和防治原则),是学习其他中医课程的基础。课程所 涉及的中医基本理论及思维方法,对学生建立中医理论框架、培养中医思维、运用中医理论分析阐述临 床问题等都非常关键,是一门需要扎实掌握的基础课程。 Fundamental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introductory course, which mainly introduce basic principles, concepts and thinking methods. This course contains basic character of TCM,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primordial-qi thesis, yin-yang and five-xing doctrine),physiology (such as chapter of qi, blood and body fluid ;Visceral Manifestation; collaterals and channels; constitutions), pathology (such as etiology, onset of disease and pathogenesis), principle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t is preliminary basis of other TCM courses. The main principles and thinking is pivotal for students to establish TCM framework, cultivate TCM thinking model and solve clinical problems. Hence, it is foundational course which should be mastered solidly. 三、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中基本知识点的教与学,使学生做到基本概念、原理的记忆与理解,能够运用中医基 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临床具体问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使学生认识到中医学科以及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使其形成中医思维, 增进对中医专业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研究能力,提高综合素 养。(二)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5+3 一体化)、中医学(5+3 一体化针灸推 拿英语方向)、中医学等各专业一年级学生,为初次学习中医课程,无相关背景知识;思维模式亟待由初高 中阶段线性思维实现中医学非逻辑思维方式的转变。基于此,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着力于基本知识点讲 清、讲透,与临床的融会贯通,以奠定理论基础,激发学习兴趣;为了增进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及 运用,以及引导学生形成中医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导修、合作学习、PBL 教学、案 - 1 -
例式教学等形式,并借助微课程、多媒体等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具体策略如下: 框架式教学 一构建知识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可分为四级架构。一级架构是系统架构,包括中医学哲学基础、中 医学生理观、中医学疾病观、中医学养生防治观:二级架构为章架构,如中医学哲学基础可细分元气 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三章。三级架构为节架构,如气血津液一章可分解为四节:气、血、津液及三 者相互关系。四级架构为具体知识内容。如气一节,主要介绍五部分具体知识内容,即气的概念、生 成、功能、运动和分类。其好处在于,使学生能较快地搭建知识框架,促进学习。 多元化教学—一促进目标达成 针对一年级学生学情特点,以及《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在整个中医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本课程在教 学方式上,以课堂讲授为主,着力于讲清、讲透基本知识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为了促进主动学习和深层学习,激发思考,更好实现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在教师讲授 基础上,积极开展以基本理论或概念(即知识点)为抓手的自主学习或扩展性学习,学生按自愿成立学 习小组,平时互相交流学习,开展课堂讨论、课程演讲,撰写课程感言。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 行评价,并计入学习成绩。教师可选取开放性的讨论题目如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比较、心主神明与脑 主神明等,引起学生争论,引发学生思考。 导修制教学一一启迪中医思维 由于中医思维和现行理工科思维有较大差异,学生学习中医,首先要进行思维引导,使其逐渐形成 中医思维,对中医价值观产生共鸣。基于这一点,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修课的学生探究、汇报和 讨论,如中西医差异、阴阳五行等,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了解中医的思维特质,从而加深对中医的理解 和共鸣。 案例式教学一一激发学习兴趣 鉴于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中医理论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作用。在教学上我们注重将理论讲 解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并通过PBL结合案例分析,以团队合作、小组讨论为形式,借助实际案例,来 彰显中医理论的指导价值,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微课程建设—一线上线下互动 通过基于微课程的在线课程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构建线上和线下学习结 合、课堂和课外学习结合、整体和碎片化学习结合、传统网络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结合的新型在线课程 教学模式。一方面增强学习趣味性,另一方面使抽象的内容直观而具象化,从而使学生易于接受,引发 共鸣。通过构建网络化教学体系,使学习方式由被动式逐渐转向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主的整合探究性 学习模式。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改革。小组讨论、自主学习、PBL或案例式 学习等方式,计入平时成绩。课程考核形式为笔试,闭卷。其中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明确中医学的学科特性: 大体把握中医发展进程中一些重要医籍及医家在理论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理解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重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学的学科特性 -2-
例式教学等形式,并借助微课程、多媒体等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具体策略如下: 框架式教学——构建知识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可分为四级架构。一级架构是系统架构,包括中医学哲学基础、中 医学生理观、中医学疾病观、中医学养生防治观;二级架构为章架构,如中医学哲学基础可细分元气 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三章。三级架构为节架构,如气血津液一章可分解为四节:气、血、津液及三 者相互关系。四级架构为具体知识内容。如气一节,主要介绍五部分具体知识内容,即气的概念、生 成、功能、运动和分类。其好处在于,使学生能较快地搭建知识框架,促进学习。 多元化教学——促进目标达成 针对一年级学生学情特点,以及《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在整个中医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本课程在教 学方式上,以课堂讲授为主,着力于讲清、讲透基本知识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为了促进主动学习和深层学习,激发思考,更好实现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在教师讲授 基础上,积极开展以基本理论或概念(即知识点)为抓手的自主学习或扩展性学习,学生按自愿成立学 习小组,平时互相交流学习,开展课堂讨论、课程演讲,撰写课程感言。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 行评价,并计入学习成绩。教师可选取开放性的讨论题目如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比较、心主神明与脑 主神明等,引起学生争论,引发学生思考。 导修制教学——启迪中医思维 由于中医思维和现行理工科思维有较大差异,学生学习中医,首先要进行思维引导,使其逐渐形成 中医思维,对中医价值观产生共鸣。基于这一点,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修课的学生探究、汇报和 讨论,如中西医差异、阴阳五行等,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了解中医的思维特质,从而加深对中医的理解 和共鸣。 案例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鉴于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中医理论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作用。在教学上我们注重将理论讲 解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并通过 PBL 结合案例分析,以团队合作、小组讨论为形式,借助实际案例,来 彰显中医理论的指导价值,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微课程建设——线上线下互动 通过基于微课程的在线课程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构建线上和线下学习结 合、课堂和课外学习结合、整体和碎片化学习结合、传统网络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结合的新型在线课程 教学模式。一方面增强学习趣味性,另一方面使抽象的内容直观而具象化,从而使学生易于接受,引发 共鸣。通过构建网络化教学体系,使学习方式由被动式逐渐转向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主的整合探究性 学习模式。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改革。小组讨论、自主学习、PBL 或案例式 学习等方式,计入平时成绩。课程考核形式为笔试,闭卷。其中平时成绩占 30%,考试成绩占 70%。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明确中医学的学科特性; 大体把握中医发展进程中一些重要医籍及医家在理论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理解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重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医学的学科特性 - 2 -
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中医学的社会科学属性。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秦汉时期一一中医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时期。 晋隋唐时期一一中医理论系统化时期。 宋金元时期一一中医理论突破性进展时期! 明清时期一一中医理论集大成及进一步发展时期。 近现代一一中西医汇通到结合及中医现代化研究。 第三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重点) 辨证论治(重点)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就中医学的特点和中西医差异进行讨论。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知晓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的渗透与影响以及与中医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体把握古代哲学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核心观点(重点)。 能综合运用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解释中医问题(难 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元气论 气的起源与概念。 元气论的主要内容。 元气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阴阳的起源与概念(重点) 阴阳的特征与属性(重点)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重 点)(1)交感相错 (2)对立制约 (3)互根互用 (4)消长平衡 (5)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难点) (1)说明组织结构 (2)说明生理活动 (3)说明病理变化 (4)用于疾病诊断 (5)用于疾病治疗 (6)指导养生预防 第三节五行学说 五行的起源与概念(重点) -3-
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中医学的社会科学属性。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秦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时期。 晋隋唐时期——中医理论系统化时期。 宋金元时期——中医理论突破性进展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理论集大成及进一步发展时期。 近现代——中西医汇通到结合及中医现代化研究。 第三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重点) 辨证论治(重点)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就中医学的特点和中西医差异进行讨论。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知晓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的渗透与影响以及与中医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体把握古代哲学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核心观点(重点)。 能综合运用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解释中医问题(难 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元气论 气的起源与概念。 元气论的主要内容。 元气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阴阳的起源与概念(重点) 阴阳的特征与属性(重点)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重 点)(1)交感相错 (2)对立制约 (3)互根互用 (4)消长平衡 (5)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难点) (1)说明组织结构 (2)说明生理活动 (3)说明病理变化 (4)用于疾病诊断 (5)用于疾病治疗 (6)指导养生预防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的起源与概念(重点) - 3 -
五行的特性(重点) 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五行相生相克(重点) 五行之间的生克异常(重点)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难 点)(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 互关系(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3)用于疾病诊断 (4)用于疾病治疗 第四节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难点)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 法【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微课程及多媒体教学,组织有关中医原创思维的小组探究和讨论。 第三章气血津液 【目的要求】 明确气血津液的概念。 能阐述气的生成、功能和运动,并可运用其分析简单病理。 辨析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在生成、分布和功能上的区别。 明确血的生成、功能及运行相关脏腑。 大体把握津液生成、功能及输布与排泄过程及相关脏腑。 能综合运用气血津液间的相互关系阐释病理变化及临床治 疗。【教学内容】 第一节气 气的概念(重点) 气的生成(重点) 气的功能(重 点)(1)推动作用 (2)固摄作用 (3)温煦作用 (4)防御作用 (5)气化作用 气的运动 气的分类(重 点)(1)元气 (2)宗气 (3)营气、卫气 第二节血 血的概念 血的生成(重点) 血的运行(重点) 血的功能 -4-
五行的特性(重点) 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五行相生相克(重点) 五行之间的生克异常(重点)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难 点)(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 互关系(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3)用于疾病诊断 (4)用于疾病治疗 第四节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难点)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 法【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微课程及多媒体教学,组织有关中医原创思维的小组探究和讨论。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目的要求】 明确气血津液的概念。 能阐述气的生成、功能和运动,并可运用其分析简单病理。 辨析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在生成、分布和功能上的区别。 明确血的生成、功能及运行相关脏腑。 大体把握津液生成、功能及输布与排泄过程及相关脏腑。 能综合运用气血津液间的相互关系阐释病理变化及临床治 疗。【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气 气的概念(重点) 气的生成(重点) 气的功能(重 点)(1)推动作用 (2)固摄作用 (3)温煦作用 (4)防御作用 (5)气化作用 气的运动 气的分类(重 点)(1)元气 (2)宗气 (3)营气、卫气 第二节 血 血的概念 血的生成(重点) 血的运行(重点) 血的功能 - 4 -
(1)营养滋润作用 (2)血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重点) 第三节津液 津液的概念(重点) 津液的生成 津液的输布代谢(重点) 津液的功能 (1)滋润和营养作用 (2)化生血液 第四节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重点) 气与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的关 系【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脏腑 【目的要求】 辨析藏象与脏腑的概念。 明确脏腑的分类及区别。 对藏象学说形成、中医脏腑概念和西医脏器概念的区别有所了解。 知晓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 明确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及系统联系。 明确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 明确奇恒之腑的概念,说清脑与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脏腑的关 系。【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脏腑与藏象的概念。(重点) 脏腑的分类及区别。(重点) 中医脏腑理论的形成因素。(难点) 中医藏象学说的基本特 点第二节五脏 心 (1)主血脉(重 点)(2)主神志 (重点) (3)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肝 (1)主疏泄(重点) (2)主藏血(重点) (3)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脾 (1)主运化(重点) (2)主统血(重点) -5
(1)营养滋润作用 (2)血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重点) 第三节 津液 津液的概念(重点) 津液的生成 津液的输布代谢(重点) 津液的功能 (1)滋润和营养作用 (2)化生血液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重点) 气与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的关 系【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脏腑 【目的要求】 辨析藏象与脏腑的概念。 明确脏腑的分类及区别。 对藏象学说形成、中医脏腑概念和西医脏器概念的区别有所了解。 知晓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 明确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及系统联系。 明确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 明确奇恒之腑的概念,说清脑与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脏腑的关 系。【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脏腑与藏象的概念。(重点) 脏腑的分类及区别。(重点) 中医脏腑理论的形成因素。(难点) 中医藏象学说的基本特 点第二节 五脏 心 ( 1 ) 主 血 脉 ( 重 点 ) ( 2 ) 主 神 志 (重点) (3)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肝 (1)主疏泄(重点) (2)主藏血(重点) (3)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脾 (1)主运化(重点) (2)主统血(重点) - 5 -
(3)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4.肺 (1)主气司呼吸(重点) (2)主通调水道(重点) (3)朝百脉,主治节(重点) (5)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5.肾 (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重点) (2)主水液(重点) (3)主纳气(重点) (4)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第三节六腑 胆 胃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 第四节奇恒之腑 脑 女子胞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 腑与腑的关 系【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开展脏腑关系的自主学习及PBL教学。 第五章经络 【目的要求】 明确经络的概念。(重点) 把握经络系统的组成。(重点) 说清十二经脉的命名及大体走向、交接及体表分布规律,以及十二经脉大体流注次序与表里关 系。(重点) 知晓十二经脉的大体循行路线及其意义。 知晓奇经八脉名称及各自的生理功能。 知晓经络的生理功 能。【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络系统的概述 经络的概念(重点) 经络系统的组成(重点) 经络的功能第 二节十二经脉 -6-
(3)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4.肺 (1)主气司呼吸(重点) (2)主通调水道(重点) (3)朝百脉,主治节(重点) (5)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5.肾 (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重点) (2)主水液(重点) (3)主纳气(重点) (4)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第三节 六腑 胆 胃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脑 女子胞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 腑与腑的关 系【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开展脏腑关系的自主学习及 PBL 教学。 第五章 经络 【目的要求】 明确经络的概念。(重点) 把握经络系统的组成。(重点) 说清十二经脉的命名及大体走向、交接及体表分布规律,以及十二经脉大体流注次序与表里关 系。(重点) 知晓十二经脉的大体循行路线及其意义。 知晓奇经八脉名称及各自的生理功能。 知晓经络的生理功 能。【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概述 经络的概念(重点) 经络系统的组成(重点) 经络的功能第 二节 十二经脉 - 6 -
十二经脉的名称(重点)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重点)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重点)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的循行(难点) 第三节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概念(重点) 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重点) 督、带、冲、任的循行分布及功能特点(重 点)(1)督脉 (2)任脉 (3)冲脉 (4)带脉 第四节经络学说的应用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 第六章体质 【目的要求】 明确体质的概念,知晓正常体质的分类和特征,并学会辨析体质。 清楚体质的标志和影响体质的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 体质的基本概念 体质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体质的标志和影响体质的因素 体质的标志 影响体质的因 素(1)先天因素 (2)后天因素:年龄、性别、饮食、劳逸、情志、疾病、治疗、环境及其他因素 第三节体质的分类 (1)体质的分类方法 (2)阴阳分类法及其特征: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 质。【教学方式】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结合案例开展小组讨论。 第七章病因 概述 【目的要求】 复述病因的概念,对病因的分类方法、病因学说源流有系统性认 识。【教学内容】 病因概念:中医病因分类的历史脉络: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7-
十二经脉的名称(重点)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重点)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重点)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的循行(难点) 第三节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概念(重点) 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重点) 督、带、冲、任的循行分布及功能特点(重 点)(1)督脉 (2)任脉 (3)冲脉 (4)带脉 第四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 第六章 体质 【目的要求】 明确体质的概念,知晓正常体质的分类和特征,并学会辨析体质。 清楚体质的标志和影响体质的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质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 体质的基本概念 体质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体质的标志和影响体质的因素 体质的标志 影响体质的因 素(1)先天因素 (2)后天因素:年龄、性别、饮食、劳逸、情志、疾病、治疗、环境及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1)体质的分类方法 (2)阴阳分类法及其特征: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 质。【教学方式】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结合案例开展小组讨论。 第七章 病因 概 述 【目的要求】 复述病因的概念,对病因的分类方法、病因学说源流有系统性认 识。【教学内容】 病因概念;中医病因分类的历史脉络;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 7 -
【教学方式】 采用课堂授课,出题优进行随堂测试及学生课后练习。 第一节外感病因 【目的要求】 复述六淫的概念,分析六淫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致病特点及主要病理表现,并能结合临床 病证阐述相关性。 知晓疠气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感病因 六淫 (1)六气与六淫的概念(重点) (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重点) (3)六淫的各自致病特点(难点) 疠气(补充现代传染病的认 识)(1)疠气的概念 (2)疠气的致病特点 (3)疠气形成和流行的原 因【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出题优进行随堂测试及学生课后练习。 第二节内伤病因 【目的要求】 明确七情内伤与五脏的关系,复述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知晓饮食失宜与疾病的关系、 理解劳逸失当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内容】 内伤七情 (1)七情与七情内伤的概念(重点) (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难点) 饮食失宜 (1)饮食不节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劳逸失度 (1)过劳:劳力过度伤气,劳神过度伤心脾,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重点) (2)过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两方面。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出题优进行随堂测试及学生课后练习。 第三节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目的要求】 复述痰饮和瘀血的概念。 分析痰饮和瘀血的形成原因。 理解痰饮和瘀血致病特点及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内容】 8
【教学方式】 采用课堂授课,出题优进行随堂测试及学生课后练习。 第一节 外感病因 【目的要求】 复述六淫的概念,分析六淫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致病特点及主要病理表现,并能结合临床 病证阐述相关性。 知晓疠气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感病因 六淫 (1)六气与六淫的概念(重点) (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重点) (3)六淫的各自致病特点(难点) 疠气(补充现代传染病的认 识)(1)疠气的概念 (2)疠气的致病特点 (3)疠气形成和流行的原 因【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出题优进行随堂测试及学生课后练习。 第二节 内伤病因 【目的要求】 明确七情内伤与五脏的关系,复述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知晓饮食失宜与疾病的关系、 理解劳逸失当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内容】 内伤七情 (1)七情与七情内伤的概念(重点) (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难点) 饮食失宜 (1)饮食不节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劳逸失度 (1)过劳:劳力过度伤气,劳神过度伤心脾,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重点) (2)过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两方面。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出题优进行随堂测试及学生课后练习。 第三节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目的要求】 复述痰饮和瘀血的概念。 分析痰饮和瘀血的形成原因。 理解痰饮和瘀血致病特点及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内容】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