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11.0.2 课程名称:正常人体解剖学 Human Anatomy 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6学分 学时:84学时 前期课程:无要求 授课对象:医(七)、中西(七)、针英(七)、药(七)、基(七)、中西(五)、医针推、 康复、护理、骨伤、运动、管理专业(本科) 考试方式:考试。期中、期末考试占70%,平时考核(考勤、作业等)占3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按照人体九大系统来讲授各器官的 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器官组成、位置和 重要的形态结构,了解本学科在相关专业的应用,为学习后期各门课程打下基础。 "Human Anatomy",an important basic medical course,is a morphologic and structural science that being taught according to the nine 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Its aims are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composing,place and the important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can learn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ubject in the related major and can establish the basis for learning following subjects after learning this course.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为其他各门医学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以讲述人体九大系统的形态结构为主要内容,在运动系统教学中突出重要关节和主 要肌肉、骨性和肌性标志、皮肤标志,这样能更好地为中医骨伤、中医外科、针灸取穴定 位、推拿科服务:在消化、呼吸系统教学中重点突出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各脏器名 称、组成、体表投影和毗邻关系,为内、外、儿科诊断和治疗提供形态学基础:在泌尿、 生殖系统教学中突出各脏器名称、体表投影和毗邻关系,为泌尿科和妇科服务:在心血管 。1
·1·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11.0.2 课程名称:正常人体解剖学 Human Anatomy 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6 学分 学时:84 学时 前期课程:无要求 授课对象:医(七)、中西(七)、针英(七)、药(七)、基(七)、中西(五)、医针推、 康复、护理、骨伤、运动、管理专业(本科) 考试方式:考试。期中、期末考试占 70%,平时考核(考勤、作业等)占 3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按照人体九大系统来讲授各器官的 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器官组成、位置和 重要的形态结构,了解本学科在相关专业的应用,为学习后期各门课程打下基础。 “Human Anatomy”, an important basic medical course, is a morphologic and structural science that being taught according to the nine 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 Its aims are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composing,place and the important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can learn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ubject in the related major and can establish the basis for learning following subjects after learning this course.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为其他各门医学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以讲述人体九大系统的形态结构为主要内容,在运动系统教学中突出重要关节和主 要肌肉、骨性和肌性标志、皮肤标志,这样能更好地为中医骨伤、中医外科、针灸取穴定 位、推拿科服务;在消化、呼吸系统教学中重点突出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各脏器名 称、组成、体表投影和毗邻关系,为内、外、儿科诊断和治疗提供形态学基础;在泌尿、 生殖系统教学中突出各脏器名称、体表投影和毗邻关系,为泌尿科和妇科服务;在心血管
系统教学中突出心脏瓣膜、传导系、全身大血管组成和投影,为心血管疾病打下解剖学基 础:在淋巴系统教学中突出二条淋巴导管、九条淋巴干、各部主要淋巴结,为肿瘤细胞转 移提供形态学基础:在内分泌系统教学中介绍内分泌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为甲亢、糖尿病 等内分泌疾病提供解剖学基础:在感觉器教学中介绍眼、耳的组成、形态和功能,为五官 科、眼科打好形态结构基础:在神经系统教学中介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组成、形态结构、 各部位损伤的临床表现,为神经科、骨伤科、推拿科提供解剖学基础。 【教学要求】 1.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即掌握、熟悉和了解,要求掌握内容必须充分理解、 牢固记忆、融会贯通。 2.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和形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应用多媒体课件, 配合各种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标本、自身触摸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自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本课程总学时为8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80学时,实验4学时。 4.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正常人体解剖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严 振国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和目的,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2.熟悉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轴。 3.了解解剖学发展简史,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人体器官组成和系统的划分,解剖学的分科及学习方法,解剖学 姿势,常用方位术语。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 2.自学内容:解剖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运动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形态和构造。 2.掌握躯干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如椎孔、椎管、椎间孔、横突孔、 骶管、骶管裂孔、骶角、骶前孔、骶后孔、胸骨角等。 3.掌握上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如肩胛冈、肩峰、关节盂和喙突: ·2·
·2· 系统教学中突出心脏瓣膜、传导系、全身大血管组成和投影,为心血管疾病打下解剖学基 础;在淋巴系统教学中突出二条淋巴导管、九条淋巴干、各部主要淋巴结,为肿瘤细胞转 移提供形态学基础;在内分泌系统教学中介绍内分泌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为甲亢、糖尿病 等内分泌疾病提供解剖学基础;在感觉器教学中介绍眼、耳的组成、形态和功能,为五官 科、眼科打好形态结构基础;在神经系统教学中介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组成、形态结构、 各部位损伤的临床表现,为神经科、骨伤科、推拿科提供解剖学基础。 【教学要求】 1.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即掌握、熟悉和了解,要求掌握内容必须充分理解、 牢固记忆、融会贯通。 2.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和形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应用多媒体课件, 配合各种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标本、自身触摸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自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本课程总学时为 84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80 学时,实验 4 学时。 4.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正常人体解剖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严 振国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1 版)。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和目的,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2.熟悉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轴。 3.了解解剖学发展简史,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人体器官组成和系统的划分,解剖学的分科及学习方法,解剖学 姿势,常用方位术语。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 2.自学内容:解剖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 运动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形态和构造。 2.掌握躯干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如椎孔、椎管、椎间孔、横突孔、 骶管、骶管裂孔、骶角、骶前孔、骶后孔、胸骨角等。 3.掌握上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如肩胛冈、肩峰、关节盂和喙突;
肱骨头,肱骨大结节、肱骨小结节、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滑车、肱骨小头、肱骨 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和尺神经沟:桡骨头、桡骨粗隆、桡骨茎突、尺切迹:鹰嘴、冠突、 桡切迹、尺骨头、尺骨茎突:腕骨的名称及位置排列关系。 4.掌握下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如髂骨、耻骨、坐骨、髋白、闭 孔、髂嵴、髂前及髂后上棘、髂结节和耻骨结节: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臀肌粗隆、 股骨内、外侧髁以及股骨内、外上髁:腓骨头、腓骨颈和外踝。 5.掌握颅骨的名称、数目及主要的孔道和结构。如眶上孔、眶下孔、枕骨大孔、茎乳 孔、翼点、枕外隆凸、枕髁、乳突、颧弓、下颌窝、下颌头、下颌角、咬肌粗隆,鼻旁窦 的名称、位置和开口。 6.掌握关节的主要结构和关节的运动形式。 7.掌握脊柱的组成和生理弯曲,胸廓组成及胸廓上口的围成,骨盆的组成、分部和 性差。 8.掌握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9.掌握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 小腿三头肌、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膈的位置、孔裂和作用,竖脊肌的位置和 作用。 10.熟悉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眶和骨性鼻腔的构成。 11.熟悉直接连结和关节的辅助结构。 12.熟悉椎骨间的连结、前臂骨间的连结和小腿骨间的连结。 13.熟悉肘关节、桡腕关节、距小腿关节和颢下颌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14.熟悉肌的起止和肌的辅助装置。 15.熟悉全身各部重要的体表标志。 16.了解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的构成,手关节和足关节的名称和组成。 17.了解髋骨与骶骨、髋骨与髋骨之间的连结,足弓的概念。 18.了解肌的形态和构造,腹直肌鞘的位置及组成,前臂屈肌群、伸肌群各肌的名称和 位置排列关系,手肌的分群。 19.了解枕额肌、颊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咬肌、颢肌的位置和作用。 20.了解肋间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肱肌、缝匠肌、大腿 内收肌群、大腿后肌群、小腿前肌群、小腿外侧肌群、小腿后肌群的位置和作用。 【教学内容】 1.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骨的形态、构造和理化特性,椎骨、胸骨和肋,锁骨、肩 胛骨、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脑颅骨、面颅 骨、颅的整体观和新生儿颅骨。 2.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椎骨间的连结、脊柱和胸廓,上肢带连结和自由上肢连结, 下肢带连结和自由下肢连结,题下颌关节。 。3
·3· 肱骨头,肱骨大结节、肱骨小结节、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滑车、肱骨小头、肱骨 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和尺神经沟;桡骨头、桡骨粗隆、桡骨茎突、尺切迹;鹰嘴、冠突、 桡切迹、尺骨头、尺骨茎突;腕骨的名称及位置排列关系。 4.掌握下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如髂骨、耻骨、坐骨、髋臼、闭 孔、髂嵴、髂前及髂后上棘、髂结节和耻骨结节;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臀肌粗隆、 股骨内、外侧髁以及股骨内、外上髁;腓骨头、腓骨颈和外踝。 5.掌握颅骨的名称、数目及主要的孔道和结构。如眶上孔、眶下孔、枕骨大孔、茎乳 孔、翼点、枕外隆凸、枕髁、乳突、颧弓、下颌窝、下颌头、下颌角、咬肌粗隆,鼻旁窦 的名称、位置和开口。 6.掌握关节的主要结构和关节的运动形式。 7.掌握脊柱的组成和生理弯曲,胸廓组成及胸廓上口的围成,骨盆的组成、分部和 性差。 8.掌握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9.掌握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 小腿三头肌、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膈的位置、孔裂和作用,竖脊肌的位置和 作用。 10.熟悉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眶和骨性鼻腔的构成。 11.熟悉直接连结和关节的辅助结构。 12.熟悉椎骨间的连结、前臂骨间的连结和小腿骨间的连结。 13.熟悉肘关节、桡腕关节、距小腿关节和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14.熟悉肌的起止和肌的辅助装置。 15.熟悉全身各部重要的体表标志。 16.了解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的构成,手关节和足关节的名称和组成。 17.了解髋骨与骶骨、髋骨与髋骨之间的连结,足弓的概念。 18.了解肌的形态和构造,腹直肌鞘的位置及组成,前臂屈肌群、伸肌群各肌的名称和 位置排列关系,手肌的分群。 19.了解枕额肌、颊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咬肌、颞肌的位置和作用。 20.了解肋间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肱肌、缝匠肌、大腿 内收肌群、大腿后肌群、小腿前肌群、小腿外侧肌群、小腿后肌群的位置和作用。 【教学内容】 1.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骨的形态、构造和理化特性,椎骨、胸骨和肋,锁骨、肩 胛骨、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脑颅骨、面颅 骨、颅的整体观和新生儿颅骨。 2.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椎骨间的连结、脊柱和胸廓,上肢带连结和自由上肢连结, 下肢带连结和自由下肢连结,颞下颌关节
3.肌的形态和构造,肌的起止和作用,肌的辅助装置,背肌、胸肌、膈和腹肌,头肌 和颈肌,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教学课件、标本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上肢的局部记载、下肢的局部记载、体表标志。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骨骼标本以及关节和肌肉的模型进 行辨认和记忆。 【实验内容】 全身主要关节、全身各部主要肌肉的标本示教。 第二章消化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掌握咽峡的组成,腭扁桃体的位置,舌的形态构造,腮腺的位置及腮腺管的开口部 位,咽的形态、分部、结构及各部的交通,食管的位置和三个生理狭窄,胃的形态、分部 和位置,小肠的分部(包括十二指肠的分部和十二指肠大乳头的位置),大肠的形态特征、 分部和位置,阑尾的位置及其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的位置、弯曲及肛管结构(肛窦、齿 状线)。 3.掌握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掌握胆囊的形态、分部、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 影,胰的形态、位置和胰管的开口部位。 4.掌握腹膜腔的概念,男、女性盆腔内的腹膜陷凹的名称、位置。 5.熟悉消化管的一般构造,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6.熟悉口腔壁的构造和分部,牙的形态、结构、出牙和牙式,胃壁的构造。 7.熟悉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的开口部位以及胆汁排出的途径。 8.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小网膜、大网膜和系膜的概念。 9.了解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肝的主要功能,胰的主要功能。 10.了解下颌下腺与舌下腺的位置及腺管开口部位,食管的形态和分部。 【教学内容】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消化管的一般构造,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2.口腔的构造和分部、口腔内结构、大唾液腺,咽的形态、位置、分部和结构,食管 的形态、分部、位置和狭窄,胃的形态、分部、位置和胃壁的构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 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3.肝的形态、位置、体表投影和肝外胆道,胰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4
·4· 3.肌的形态和构造,肌的起止和作用,肌的辅助装置,背肌、胸肌、膈和腹肌,头肌 和颈肌,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教学课件、标本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上肢的局部记载、下肢的局部记载、体表标志。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骨骼标本以及关节和肌肉的模型进 行辨认和记忆。 【实验内容】 全身主要关节、全身各部主要肌肉的标本示教。 第二章 消化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掌握咽峡的组成,腭扁桃体的位置,舌的形态构造,腮腺的位置及腮腺管的开口部 位,咽的形态、分部、结构及各部的交通,食管的位置和三个生理狭窄,胃的形态、分部 和位置,小肠的分部(包括十二指肠的分部和十二指肠大乳头的位置),大肠的形态特征、 分部和位置,阑尾的位置及其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的位置、弯曲及肛管结构(肛窦、齿 状线)。 3.掌握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掌握胆囊的形态、分部、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 影,胰的形态、位置和胰管的开口部位。 4.掌握腹膜腔的概念,男、女性盆腔内的腹膜陷凹的名称、位置。 5.熟悉消化管的一般构造,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6.熟悉口腔壁的构造和分部,牙的形态、结构、出牙和牙式,胃壁的构造。 7.熟悉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的开口部位以及胆汁排出的途径。 8.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小网膜、大网膜和系膜的概念。 9.了解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肝的主要功能,胰的主要功能。 10.了解下颌下腺与舌下腺的位置及腺管开口部位,食管的形态和分部。 【教学内容】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消化管的一般构造,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2.口腔的构造和分部、口腔内结构、大唾液腺,咽的形态、位置、分部和结构,食管 的形态、分部、位置和狭窄,胃的形态、分部、位置和胃壁的构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 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3.肝的形态、位置、体表投影和肝外胆道,胰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咽肌、胃的毗邻、肝的主要功能、胰的主要功能。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消化系统各器官的模型进行辨认和 记忆。 【实验内容】 消化系统各器官的标本示教。 第三章呼吸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划分。 2.掌握鼻甲、鼻道、鼻中隔的位置,喉的位置、主要喉软骨的名称、喉黏膜的主要形 态结构和喉腔分部,气管位置及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肺的形态、结构和位置。 3.掌握壁胸膜的分部,胸膜腔的概念,胸膜顶和肋膈隐窝的位置,胸膜下界和肺下缘 的体表投影。 4.熟悉鼻腔的分部、固有鼻腔黏膜分部,胸膜和纵膈的概念。 5.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弹性圆锥,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纵隔的位置和分部。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外鼻和鼻腔,喉的位置和结构,气管和主支气管,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3.胸膜和纵膈。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喉肌、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呼吸系统各器官的模型进行辨认和 记忆。 【实验内容】 呼吸系统各器官的标本示教。 第四章泌尿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2.掌握肾的形态和位置,输尿管的分段和三个狭窄部位,膀胱的形态、位置和膀胱三 角的特点,女性尿道的位置、结构特点及开口部位。 3.熟悉肾的内部结构和肾的被膜。 4.了解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输尿管的走行位置和毗邻。 。5✉
·5· 2.自学内容:咽肌、胃的毗邻、肝的主要功能、胰的主要功能。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消化系统各器官的模型进行辨认和 记忆。 【实验内容】 消化系统各器官的标本示教。 第三章 呼吸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划分。 2.掌握鼻甲、鼻道、鼻中隔的位置,喉的位置、主要喉软骨的名称、喉黏膜的主要形 态结构和喉腔分部,气管位置及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肺的形态、结构和位置。 3.掌握壁胸膜的分部,胸膜腔的概念,胸膜顶和肋膈隐窝的位置,胸膜下界和肺下缘 的体表投影。 4.熟悉鼻腔的分部、固有鼻腔黏膜分部,胸膜和纵膈的概念。 5.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弹性圆锥,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纵隔的位置和分部。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外鼻和鼻腔,喉的位置和结构,气管和主支气管,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3.胸膜和纵膈。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喉肌、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呼吸系统各器官的模型进行辨认和 记忆。 【实验内容】 呼吸系统各器官的标本示教。 第四章 泌尿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2.掌握肾的形态和位置,输尿管的分段和三个狭窄部位,膀胱的形态、位置和膀胱三 角的特点,女性尿道的位置、结构特点及开口部位。 3.熟悉肾的内部结构和肾的被膜。 4.了解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输尿管的走行位置和毗邻
【教学内容】 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肾的形态、位置、内部结构和被膜,输尿管的位置、分段和狭窄,膀胱的形态、位 置和膀胱壁的结构,女性尿道。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输尿管的毗邻。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泌尿系统各器官的模型进行辨认和 记忆。 【实验内容】 泌尿系统各器官的标本示教。 第五章生殖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生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掌握睾丸、附睾的位置和形态,输精管的行程和分部,精索的概念,前列腺的位置、 形态和毗邻,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和弯曲。 3.掌握卵巢的位置和形态,输卵管的位置和分部,子宫的位置、形态和结构,阴道的 位置和阴道穹的概念,尿道口和阴道口的位置。 4.熟悉睾丸、附睾的结构和功能,射精管的组成和开口。 5.熟悉卵巢的功能,子宫壁的结构和子宫的固定装置。 6.熟悉女乳房的位置和形态结构,会阴、尿生殖膈、盆膈和坐骨直肠窝的概念。 7.了解精囊和尿道球腺的位置,阴囊壁的一般结构,阴茎的分部和结构。 8.了解前庭大腺,女性外生殖器。 【教学内容】 1.生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前列腺、精囊和尿道球腺、阴囊、阴茎和男性尿道。 3.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前庭大腺、女性外生殖器。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女乳房和会阴。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生殖系统各器官的模型进行辨认和 记忆。 【实验内容】 生殖系统各器官的标本示教。 。6
·6· 【教学内容】 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肾的形态、位置、内部结构和被膜,输尿管的位置、分段和狭窄,膀胱的形态、位 置和膀胱壁的结构,女性尿道。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输尿管的毗邻。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泌尿系统各器官的模型进行辨认和 记忆。 【实验内容】 泌尿系统各器官的标本示教。 第五章 生殖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生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掌握睾丸、附睾的位置和形态,输精管的行程和分部,精索的概念,前列腺的位置、 形态和毗邻,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和弯曲。 3.掌握卵巢的位置和形态,输卵管的位置和分部,子宫的位置、形态和结构,阴道的 位置和阴道穹的概念,尿道口和阴道口的位置。 4.熟悉睾丸、附睾的结构和功能,射精管的组成和开口。 5.熟悉卵巢的功能,子宫壁的结构和子宫的固定装置。 6.熟悉女乳房的位置和形态结构,会阴、尿生殖膈、盆膈和坐骨直肠窝的概念。 7.了解精囊和尿道球腺的位置,阴囊壁的一般结构,阴茎的分部和结构。 8.了解前庭大腺,女性外生殖器。 【教学内容】 1.生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前列腺、精囊和尿道球腺、阴囊、阴茎和男性尿道。 3.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前庭大腺、女性外生殖器。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女乳房和会阴。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生殖系统各器官的模型进行辨认和 记忆。 【实验内容】 生殖系统各器官的标本示教
第六章循环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径路。 2.掌握心的外形、位置、体表投影、各腔的结构、传导系统。 3.掌握主动脉的分部及其三大分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 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股动脉、胭动脉、 胫前动脉、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起止、走行位置及其分布范围。 4.掌握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概念。 5.掌握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下腔静脉的收纳范围和汇入, 颈外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和 汇入。 6.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属支。 7.掌握胸导管的组成、走行位置、收纳范围和汇入,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收纳范围和汇入。 8.掌握脾的位置、形态。 9.熟悉心的构造和血管,心包的形态结构。 10.熟悉肺循环的动脉和静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及其分布范围。 11.熟悉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及其分布,腹腔干三大分支及其各级分支,肠系膜上、 下动脉分支的名称,肾动脉、肾上腺中动脉和睾丸动脉的名称及分布范围。 12.熟悉全身主要动脉的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13.熟悉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和淋巴干,淋巴结的形态结构,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 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腋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腹股沟深淋巴结位置、收纳范围 和回流。 14.了解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投影。 15.了解舌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颢浅动脉、甲状腺 下动脉、椎动脉、胸廓内动脉、子宫动脉、直肠下动脉、阴部内动脉、闭孔动脉和臀上、 下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胸主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范围。 16.了解面静脉、下颌后静脉、肋间后静脉和奇静脉的位置、收纳范围和汇入,髂内静 脉、髂外静脉、肾静脉、睾丸静脉、肝静脉、腹壁浅静脉的组成和回流,肝门静脉的侧支循 环。 17.了解肺门淋巴结、食管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髂 内淋巴结和髂外淋巴结位置、收纳范围和回流。 【教学内容】 1.循环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血液循环的径路,血管的吻合和侧支循环。 2.心的外形、位置、体表投影、各腔、构造、传导系统、血管和心包。 3.肺循环的血管,主动脉、头颈部动脉、上肢的动脉、胸部的动脉、腹部的动脉、下 。7
·7· 第六章 循环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径路。 2.掌握心的外形、位置、体表投影、各腔的结构、传导系统。 3.掌握主动脉的分部及其三大分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 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股动脉、腘动脉、 胫前动脉、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起止、走行位置及其分布范围。 4.掌握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概念。 5.掌握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下腔静脉的收纳范围和汇入, 颈外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和 汇入。 6.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属支。 7.掌握胸导管的组成、走行位置、收纳范围和汇入,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收纳范围和汇入。 8.掌握脾的位置、形态。 9.熟悉心的构造和血管,心包的形态结构。 10.熟悉肺循环的动脉和静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及其分布范围。 11.熟悉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及其分布,腹腔干三大分支及其各级分支,肠系膜上、 下动脉分支的名称,肾动脉、肾上腺中动脉和睾丸动脉的名称及分布范围。 12.熟悉全身主要动脉的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13.熟悉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和淋巴干,淋巴结的形态结构,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 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腋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腹股沟深淋巴结位置、收纳范围 和回流。 14.了解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投影。 15.了解舌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颞浅动脉、甲状腺 下动脉、椎动脉、胸廓内动脉、子宫动脉、直肠下动脉、阴部内动脉、闭孔动脉和臀上、 下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胸主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范围。 16.了解面静脉、下颌后静脉、肋间后静脉和奇静脉的位置、收纳范围和汇入,髂内静 脉、髂外静脉、肾静脉、睾丸静脉、肝静脉、腹壁浅静脉的组成和回流,肝门静脉的侧支循 环。 17.了解肺门淋巴结、食管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髂 内淋巴结和髂外淋巴结位置、收纳范围和回流。 【教学内容】 1.循环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血液循环的径路,血管的吻合和侧支循环。 2.心的外形、位置、体表投影、各腔、构造、传导系统、血管和心包。 3.肺循环的血管,主动脉、头颈部动脉、上肢的动脉、胸部的动脉、腹部的动脉、下
肢的动脉,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和肝门静脉系。 4.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全身各部的主要淋巴结,脾的位置、形 态和主要功能。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投影、摸脉点和止血部位,部分淋巴器官的引流。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循环系统各器官的模型进行辨认和 记忆。 【实验内容】 心、血管和脾的标本示教。 第七章内分泌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分泌器官的名称。 2.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垂体、肾上腺、松果体和胸腺的形态和位置。 3.熟悉肾上腺和垂体的结构,甲状腺、甲状旁腺、垂体、肾上腺、松果体和胸腺的功能。 4.了解内分泌组织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教学内容】 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甲状腺、甲状旁腺、垂体、肾上腺、松果体和胸腺。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实验内容】 甲状腺、垂体和肾上腺的标本示教。 第八章感觉器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球壁各层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 2.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分部,鼓膜的位置、形态及分部,三块听小骨的名称及其连 结顺序,内耳迷路的组成、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 3.熟悉感觉器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4.熟悉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眼底的形态结构。 5.了解上脸、下睑、结膜、泪器的名称、位置和分部,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眼的血管。 6.了解耳郭的形态,外耳道的组成及弯曲,咽鼓管的位置和通向,鼓室各壁、乳突窦 。84
·8· 肢的动脉,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和肝门静脉系。 4.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全身各部的主要淋巴结,脾的位置、形 态和主要功能。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投影、摸脉点和止血部位,部分淋巴器官的引流。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循环系统各器官的模型进行辨认和 记忆。 【实验内容】 心、血管和脾的标本示教。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分泌器官的名称。 2.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垂体、肾上腺、松果体和胸腺的形态和位置。 3.熟悉肾上腺和垂体的结构,甲状腺、甲状旁腺、垂体、肾上腺、松果体和胸腺的功能。 4.了解内分泌组织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教学内容】 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甲状腺、甲状旁腺、垂体、肾上腺、松果体和胸腺。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实验内容】 甲状腺、垂体和肾上腺的标本示教。 第八章 感觉器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球壁各层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 2.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分部,鼓膜的位置、形态及分部,三块听小骨的名称及其连 结顺序,内耳迷路的组成、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 3.熟悉感觉器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4.熟悉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眼底的形态结构。 5.了解上睑、下睑、结膜、泪器的名称、位置和分部,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眼的血管。 6.了解耳郭的形态,外耳道的组成及弯曲,咽鼓管的位置和通向,鼓室各壁、乳突窦
及乳突小房的位置,声音的传导路径。 【教学内容】 1.感觉器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眼脸、结膜、泪器、眼球外肌和眼的血管。 3.外耳、中耳和内耳。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声音的传导。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眼和耳的模型进行辨认和记忆。 【实验内容】 牛眼的解剖示教。 第九章神经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白质、灰质、纤维束、神经核、神经节和神经的概念)。 2.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脊髓节段概念及脊髓灰质的形态结构,白质的重要传导束 (薄束、楔束、脊髓丘脑前束和侧束、皮质脊髓前束和侧束)。 3.掌握脊神经的数目、组成及纤维成份,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膈 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的走行位置及分布。 4.掌握脑干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锥体、菱形窝、四叠体),主要脑神经核(动 眼神经核、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疑核、舌下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迷走神经背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和孤束核)的名称、部位及性质,薄束核和楔束核的部 位及性质,脑干内的重要传导束。 5.掌握间脑的位置和主要分部,背侧丘脑、下丘脑、后丘脑的位置及主要核团的功能。 6.掌握大脑半球的位置、形态、分叶及其主要的沟、回、裂,重要的皮质中枢(运动 中枢、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主要传导束。 7.掌握脑神经的数目、名称、纤维成份及出入顿的部位,视神经、动眼神经、三叉神 经、面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的主要分布及其一般功能。 8.掌握全身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和四肢意识性的本体感觉传导路,锥体运动传导路, 视觉传导路。 9.掌握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名称,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和硬脑膜窦的概 念,脑室的名称、位置及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10.掌握大脑动脉环的位置和组成,大脑中动脉的分布范围。 11,熟悉神经系统的区分、组成及其基本功能,神经元的构造、分类和神经元间的联系, 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9
·9· 及乳突小房的位置,声音的传导路径。 【教学内容】 1.感觉器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和眼的血管。 3.外耳、中耳和内耳。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声音的传导。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眼和耳的模型进行辨认和记忆。 【实验内容】 牛眼的解剖示教。 第九章 神经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白质、灰质、纤维束、神经核、神经节和神经的概念)。 2.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脊髓节段概念及脊髓灰质的形态结构,白质的重要传导束 (薄束、楔束、脊髓丘脑前束和侧束、皮质脊髓前束和侧束)。 3.掌握脊神经的数目、组成及纤维成份,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膈 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的走行位置及分布。 4.掌握脑干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锥体、菱形窝、四叠体),主要脑神经核(动 眼神经核、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疑核、舌下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迷走神经背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和孤束核)的名称、部位及性质,薄束核和楔束核的部 位及性质,脑干内的重要传导束。 5.掌握间脑的位置和主要分部,背侧丘脑、下丘脑、后丘脑的位置及主要核团的功能。 6.掌握大脑半球的位置、形态、分叶及其主要的沟、回、裂,重要的皮质中枢(运动 中枢、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主要传导束。 7.掌握脑神经的数目、名称、纤维成份及出入颅的部位,视神经、动眼神经、三叉神 经、面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的主要分布及其一般功能。 8.掌握全身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和四肢意识性的本体感觉传导路,锥体运动传导路, 视觉传导路。 9.掌握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名称,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和硬脑膜窦的概 念,脑室的名称、位置及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10.掌握大脑动脉环的位置和组成,大脑中动脉的分布范围。 11.熟悉神经系统的区分、组成及其基本功能,神经元的构造、分类和神经元间的联系, 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12.熟悉颈丛皮支的组成和分布,正中神经、尺神经、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 13.熟悉小脑的位置和外形结构,小脑的构造和小脑的功能。 14.熟悉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途径。 15.熟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交感干的组成和位置。 16.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位置关系,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和脊髓的一般功能。 17.了解脊神经后支(枕大神经、臀上皮神经)、胸背神经、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闭孔神经、阴部神经和隐神经的分 布,脊髓对皮肤节段性分布。 18.了解红核和黑质的位置,脑干网状结构的一般概念及脑干的功能,纹状体的组成和 边缘系统的概念,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投射纤维的概念。 19.了解嗅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和副神经的主要分布及一 般功能。 20.了解锥体外系的组成及功能。 21,了解内脏神经的区分、分布及功能,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肠系膜上、下 神经节的位置及主要副交感神经节的位置,交感神经的分布。 22.了解大脑镰、小脑幕的位置,海绵窦、上矢状窦、横窦、直窦和乙状窦的位置和汇 入,脉络丛的位置、组成和功能,大脑前、后动脉的起始和分布范围,大脑的静脉及脊髓 血管的一般概念。 【教学内容】 1.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区分、组成、活动方式和常用术语。 2.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脊神经的前支和后支。 3.脑干的外形、内部结构,小脑的位置、外形、构造和功能,背侧丘脑、后丘脑和下 丘脑,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十二对脑神经。 4.意识性本位觉传导路、浅感觉传导路、视觉传导路和锥体系。 5.内脏运动神经,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和脑脊液,脑和脊髓的血管。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神经胶质,脊髓的节段性支配,非意识性本位觉传导路,听觉传导路, 锥体外系,中枢神经系统若干部位损伤的临床表现,内脏感觉神经。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神经系统的模型进行辨认和记忆。 【实验内容】 脊髓、脑及周围神经的标本示教。 。10·
·10· 12.熟悉颈丛皮支的组成和分布,正中神经、尺神经、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 13.熟悉小脑的位置和外形结构,小脑的构造和小脑的功能。 14.熟悉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途径。 15.熟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交感干的组成和位置。 16.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位置关系,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和脊髓的一般功能。 17.了解脊神经后支(枕大神经、臀上皮神经)、胸背神经、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闭孔神经、阴部神经和隐神经的分 布,脊髓对皮肤节段性分布。 18.了解红核和黑质的位置,脑干网状结构的一般概念及脑干的功能,纹状体的组成和 边缘系统的概念,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投射纤维的概念。 19.了解嗅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和副神经的主要分布及一 般功能。 20.了解锥体外系的组成及功能。 21.了解内脏神经的区分、分布及功能,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肠系膜上、下 神经节的位置及主要副交感神经节的位置,交感神经的分布。 22.了解大脑镰、小脑幕的位置,海绵窦、上矢状窦、横窦、直窦和乙状窦的位置和汇 入,脉络丛的位置、组成和功能,大脑前、后动脉的起始和分布范围,大脑的静脉及脊髓 血管的一般概念。 【教学内容】 1.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区分、组成、活动方式和常用术语。 2.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脊神经的前支和后支。 3.脑干的外形、内部结构,小脑的位置、外形、构造和功能,背侧丘脑、后丘脑和下 丘脑,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十二对脑神经。 4.意识性本位觉传导路、浅感觉传导路、视觉传导路和锥体系。 5.内脏运动神经,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和脑脊液,脑和脊髓的血管。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辅以教学课件和模型教具。 2.自学内容:神经胶质,脊髓的节段性支配,非意识性本位觉传导路,听觉传导路, 锥体外系,中枢神经系统若干部位损伤的临床表现,内脏感觉神经。 3.自习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照实验室内的神经系统的模型进行辨认和记忆。 【实验内容】 脊髓、脑及周围神经的标本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