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0)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0KB 文档页数:2
一、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分析: 学生在其它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中已接触过相关概念和原理,课前反映学生对课程的设 计与规划所涉及的内涵不太清晰,还有一些概念看起来很熟悉,但理解得不深,难以用自 己的话进行复述或讲解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6KB 文档页数:64
一、教学设计探源 (一)何谓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对教学各因素及其关 系把握的基础上,谋划教学的过程、环 节以及方法,进而得到教学的基本策略 其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形成教学计划:包 括课程教学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 (教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53MB 文档页数:101
1、定义:结构安装:就是使用起重机械将预制构件或构件组合单元,安放到设计位置上去的工艺过程。 2、意义:它是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一个主导分部工程。它的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工程造价等各个方面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9.5KB 文档页数:3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是课程研制过程特别是课程规划阶段的最重要环节之 是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重点探讨和处理的范畴。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 化,贯穿于整个课程过程之中,对教育目的的落实、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结构、对课 程实施的策略和方式、对课程评价的技术和方法、对课程审美和教学艺术的发展,均会产 生重大的制约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本课的重点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理解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 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的基本要求和技能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4.5KB 文档页数:4
一、选答题。下列各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出其中一个最适合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试题的括号中。 1、从课程研制过程的角度来看,课程实施也就是() a、教学 b、学习 C、教学设计 d、学习设计 (正确答案:a)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MB 文档页数:127
化学工业的分类、特征和发展史;化工生产的起始原料、基本原料、中间原料和化工产品的划分情况,熟悉生产过程的主要指标;化工生产过程的主要步骤,以及生产工艺过程的确定和选择原则;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等。 2.1 化工生产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2.2 化工生产中的一些通用机械与设备 2.2.1 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组成 2.2.2 化工单元操作的常用设备与机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1MB 文档页数:422
《中药制约工程学》是一门新型而独立的工程技术课程,是中药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的主要专业教材。培养其有中药制药工程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急需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是我国实现现代中药产业化宏伟月标的基础,也是提高全行业工程技术素质整体水平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曾光明研究员的带领下华东中药工程集团的工程技术人员集二十余年的理论研究与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以《中药工学》·、二版为基础。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药大学、浙江中医学院等高校的共同参与下编写了本教材。本书以传统中医药埋论与现代药学理论相结合,传统生产工艺与现代程技术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以质量可控性、工艺规范化、中试放大和技术标准化四个要素为主线;理论与实践并重,向学生系统介绍:中药制药生产单元过程,中药工业化生产,中药制药工程设计,中药工程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四篇十三章内容,7万字,依据本书的教学大纲,全书内容分为大纲要求与学生参阅两部分、各校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白己的教学计划。本书还可供中药制药企业、科研、设计单位及相关专业的人员参考使用,对于大专层次院校也可选减内容试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1MB 文档页数:248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必修课,它是以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等为基础的后继课程,在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起到从自然学科到应用学科的搭桥作用。它的任务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主要单元操作及典型设备的计算及选型;最佳生产操作条件及过程强化和优化的选择。本书由基本知识、填空、计算、公式推导四部分组成,内容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传热、气体吸收、液体精馏、液液萃取、固体干燥九章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4MB 文档页数:135
什么是化学? 我们身边发生的化学反应与变化; 本课程学习绪论的目的; 本课程的内容范围; 本课程的授课安排及知识要点掌握的方法。 1. 简话化学发展 2. 化学学科的分支及其形成 3.现代化学的若干基本问题 • 反应过程与控制 • 合成化学 • 基于能量转换的化学反应 • 新反应途径与绿色化学 • 设计反应 • 纳米化学与单分子化学 • 复杂体系的组成、结构与功能间关系研究 • 物质的表征、鉴定与测试方法 4.化学研究的方法和特点 5.如何学好化学? 1.通过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的讨论,建立近代微观粒子结构的初步概念; 2.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能量量子化和统计解释。 3.了解波函数、原子轨道、电子云、能级的基本概念。 4.掌握n、l、m、ms四个量子数及其物理意义;明确s、p、d原子轨道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的特征。 5.了解原子轨道的能级组,屏蔽效应理论及有效核电荷的计算。 6.掌握核外电子的分布原则及电子分布式的书写,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7. 明确原子半径、元素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氧化数、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概念及其周期变化规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4.46KB 文档页数:4
191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卡茂林昂尼斯意外地发现,将汞冷却到-268.98℃时,汞的 电阻突然消失;后来他又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汞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 特性,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卡茂林昂尼斯称之为超导态.卡茂林由于他的这一发现获 得了1913年诺贝尔奖. 1933年,荷兰的迈斯纳和奥森菲尔德共同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当 金属处在超导状态时,这时超导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在对单晶锡球进行实验发现:锡 球过渡到超导态时,锡球周围的磁场突然发生变化,磁力线似乎一下子被排斥到超导体之 外去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迈斯纳效应” 为了寻找更适于应用的超导材料,几十年来,物理学家广泛搜查各种元素的低温特 性.除了汞、锡和铅以外,又发现铟
上页12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