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0)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69.5KB 文档页数:24
课程设计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单元操 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 法,并在査阅技术资料,选用公式和数据,用简洁文字、图表表达设计结果 及制图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 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8.5KB 文档页数:39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化工单元操作及反应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及工艺尺寸的计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化学工程规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获得化工计算及设计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工操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以便在化工生产、科研和设计工作中达到强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生产能力和效率、降低设备投资及产品成本、节能、防止污染及加速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目的。 教学要点: 化学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传递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传递过程包括动量传递、 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三种过程。 1.动量传递——流体动力过程 2.热量传递 3.质量传递 4.学反应工程——反应器基本原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4MB 文档页数:49
流体流动是最普遍的化工单元操作之一,研究流体流动问题也是研究其它化工单元操作的重要基础。涉及流体流动规律的主要方面有:(1)流动阻力及流量计量各种流体的输送,需要进行管路的设计、输送机械的选择以及所需功率的计算。(2)流动对传热、传质及化学反应的影响化工设备中的传热、传质以及反应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流体在设备内流动状况的影响。(3)流体的混合流体与流体、流体与固体颗粒在各类化工设备中的混合效果都受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的支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7KB 文档页数:56
5.1传热过程分析 5.2传热过程的基本方程 5.3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差计算 5.4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 5.5换热器计算的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 5.6传热系数变化的传热过程计算 5.7换热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1KB 文档页数:9
化学工程基础是工程技术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探讨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规 律、并应用这些规律解决生产问题的学科本课程是在高等数学、物理学及物理 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基础技术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化工单元操作及反应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 构造及工艺尺寸的计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化学工程规律在化工生 产中的应用,获得化工计算及设计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工操 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以便在化工生产、科研和设计工作中达到强化生产过程、 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生产能力和效率降低设备投资及产品成本、节能、防 止污染及加速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目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64.89KB 文档页数:43
一、传热过程的数学描述 二、传热平均温差和传热基本方程式 三、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四、换热器操作型计算 五、传热单元法 六、非定态传热过程的拟定态处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4.83KB 文档页数:7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典型设备的过程计算,培养工程观点,熟悉常见的处理工程问题的方法。本课程教学力求重视概念与原理,注意引导学生从工程角度考虑问题。对于设备,着重典型分析,以操作原理为主,构造细节为次,(其后开设的“化工设备设计”详讲)。至于设计计算,则偏重原则与方法,而具体步骤从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2MB 文档页数:114
分子扩散、菲克定律的定义及其应用,等分子反向扩散、单向扩散的速率方程;对流传质概念;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概念,亨利定律及各种表达式和相互间的关系,相平衡的应用;双膜理论要点;总传质系数及总传质速率方程;吸收过程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推导及其物理意义;最小液气比概念及吸收剂用量的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传质单元数的计算(平均推动力法和吸收因数法);吸收塔的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9KB 文档页数:2
教学评价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之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将感性的认识上 升为理性认识,并主动将获得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思考当前教学评价中的热点问 题。 本单元的学习设计同样按3个课时进行设计,在系统地讲授教材涉及的基础知识体系之 余,拟结合我校承担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项目的一些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 进行讨论,并通过录像展示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开展过程性评价的方式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3.5KB 文档页数:3
这是本课程的第三单元,按照第一、二节和第三、四节课分别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概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组成成分,教学过程动力,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2、理解教学过程环节的基本关系模式。 3、掌握教学过程的动力与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的关系
12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