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2)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8.5KB 文档页数:25
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和答案详解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5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答案】D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27MB 文档页数:105
⚫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 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 ⚫ 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 ⚫ 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65MB 文档页数:72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普遍 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是由 基本规律和诸范畴组成的科学体系, 从不同方面完整地揭示了事物的普遍 联系和发展变化的本质。要把握唯物 辩证法这一科学理论思维,首先;要 了解唯物辩证法的性质及其关于事物 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思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4.5KB 文档页数:6
该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概念和历史概 念的解释循环来阐释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世 界观基础。该讲要求同学们了解马克思的 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与唯物史观的内 在的关联,掌握马克思的独特的历史观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8MB 文档页数:71
1、物质世界的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3、坚持联系和发展之观点的意义。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普遍规律和范畴的科学体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50.5KB 文档页数:68
第一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第四节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76.5KB 文档页数:113
第三章世界的状态和辩证方法 第一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第四节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5.5KB 文档页数:46
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及其本质特征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第二节 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功能 第三章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思维方法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原因和结果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四、内容和形式 五、现象和本质 第四节 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归纳和演绎 二、分析和综合 三、抽象和具体 四、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第四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过程 第一节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 三、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四、反映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过程 第二节 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 一、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二、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 四、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统一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一、 真理的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四、检验真理的标准 五、认识的价值性问题 第五章 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实践本质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三、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机制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的构成及特点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经济结构和阶级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社会政治结构及核心 二、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三、国家的职能和形式 四、国家的类型和消亡 第四节 社会的意识结构 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二、社会意识的构成 三、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 四、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 第六章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第一节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及其基本内容 第二节、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及其社会作用 第三节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历史主体能动性的关系 四、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进步过程 第二节 人的发展是一个自由解放过程 第三节 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7MB 文档页数:6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理论学习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实在内容。深刻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对于从根本疑难解析」上懂得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三节 矛盾的复杂性及其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07MB 文档页数:65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 本规律之一。它指明任何事物都是肯定 和否定的对立统一,事物自身的肯定和 否定两方面的矛盾斗争推动事物从肯定 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 从而揭示了事物发展是阶段性和过程性 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上页12345678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