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61)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33.5KB 文档页数:11
附录 附录一中国科学院1999年攻读硕士 学位研究生(生物化学)试卷 A卷 一、是非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是”写“”,答“非”写“-”,写在 题后的()中 1.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的差别在于制备方式的不同() 2.气体分子,如NO,是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在生物体内行使功能的() 3.二硫键和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密切有关,因此没有二硫键的蛋白质就只有一级和二级结构() 4.所有信号肽的位置均在新生肽的N端()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20.5KB 文档页数:6
中国科学院 一九九四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B卷 一、是非题:20题,共20分,每题答对得一分,错一题倒扣半分,不答者不倒扣 答是”写“+”,答“非”写一,写在题后的()中 1.和其他生物一样,每一种病毒含有RNA及DNA两种核酸 2.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区别在于后者可以抗多种抗原 3.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27KB 文档页数:5
中国科学院 一九九七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生物化学(卷) 一、是非题:12题,共12分。每题答对得一分,答错一题倒扣半分, 不答者不倒扣。答“是”写“+”,答“非”写“-”,写在题后的()中。 1.因为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都是蛋白质磷酸化的位点,因此所有蛋白质激酶均能使蛋白质中这三种氨基酸残基磷酸化。() 2.蛋白质的变性作用的实质就是蛋白质分子中所有的键均被破坏引起天然构象的解体。()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0KB 文档页数:12
本课程主要包括酶与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和功能;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工程、基因诊断;及药物转运与代谢转化等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4.5KB 文档页数:3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生物化学中典型的血红蛋白的性质和结构以及结合在蛋白上的辅基的作用。 2. 学习一种生物无机生化科研中常用的为金属酶和蛋白质代换金属离子的方法。 3. 学习快速扫描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应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57.5KB 文档页数:209
第一章 概 论 一、 生物化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生物体的生命现象(过程)作为物质运动的一种独有的特殊的运动形式,其基本表现形式就是(新陈代谢 和自我繁殖)。那么构成这种特殊运动形式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恩格斯很早就说过“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 体现者”。现在已知仅有蛋白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核酸,糖类、脂类、维生素、激素、萜类,卜啉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0.5KB 文档页数:11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会各种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各种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和 优缺点。 蛋白质含量测定法,是生物化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目前常用 的有四种古老的经典方法,即定氮法,双缩尿法(Biuret 法)、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和紫外吸收法。另外还有一种近十年才普遍使用起来的新的测定法,即考马斯亮蓝 法(Bradford 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9.5KB 文档页数:14
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紫外光、可见光 、红外光和激光200800nm光谱区的辐射来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物质结构分析测定的方法 。称为分光光度法或分光光度技术,使用的仪 器称为分光光度计 这种分光光度计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 ,应用范围广,其中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 更是生物化学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 之一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96.5KB 文档页数:58
气相色谱法(GC)是英国生物化学家 Martin a t p等人在研究液液分配色谱的基础 上,于1952年创立的一种极有效的分离方法,它 可分析和分离复杂的多组分混合物。目前由于使 用了高效能的色谱柱,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及微处 理机,使得气相色谱法成为一种分析速度快、灵 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的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与 质谱(GC-MS)联用、气相色谱与 Fourier红外 光谱(GC一FTIR)联用、气相色谱与原子发射光 谱(GC一AES)联用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3KB 文档页数:15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蛋 白质,亦称为生物催化剂Biocatalysts 。 ▪ 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Enzyme和 Ribozyme)。 ▪ 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 Enzymatic reaction。 ▪ 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称为 底物substrate
首页上页181920212223242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6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