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0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9.16KB 文档页数:4
在分析直流电弧炉三维导体布置的基础上,建立了直流电弧的偏弧模型,并以此作为电弧位置控制的依据.针对水冷钢棒式底电极型的直流电弧炉,阐述了其电弧位置控制的原理和系统组成,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纠正电弧的偏向问题并可按设定点自由控制电弧位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5.95KB 文档页数:5
提出了永磁同步电动机考虑参数变化时精确的感应电势关系式新模型,建立了微分型和非微分型两种高精度感应电势观测器,证明了感应电势观测器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了参数变动对位置估计的影响.针对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以内埋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感应电势状态观测器具有优良的性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6.32KB 文档页数:4
对热连轧过程中的活套系统进行了分析,对几种活套控制方式进行了比较.对AGC(自动厚度控制)系统和活套控制系统进行综合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式.仿真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可进一步提高热连轧过程的成品质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4.13KB 文档页数:4
针对钢包精炼炉电极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时变、模型不确定、大滞后、多输入多输出耦合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实时在线辩识的内模控制方案.控制器采用神经网络解耦,将混沌机制引入到BP算法中,用以加快学习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证实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5.44KB 文档页数:5
分析了一类机器人多指手的动力学模型的特点,针对这类机器人多指手在运动和抓握2个过程中动力学特性有根大差异的特点,提出了1种切实可行的位置-力混合控制方案,并成功的应用于北京科技大学双拇指手控制系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3.49KB 文档页数:4
在连铸生产过程,结晶器液位易受许多复杂和不确定因素影响,难以控制.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变结构模糊控制器.在这个控制器中,采用一种基于改进的聚类算法的双层ISODATA算法的状态识别方法;并且在控制器中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规则的条数和内容及隶属函数,使推理速度和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大大改善.仿真结果令人满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9.27KB 文档页数:4
分析武汉钢铁公司热连轧精轧机组主传动系统的振荡原因,并用仿真计算结果定性地解释了减小电网侧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或者在控制回路加装带通滤波器(BPF)将是有利于抑制谐波的振荡现象的产生.还对改造为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6.74KB 文档页数:4
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热连轧自动厚度控制(AGC)实时仿真器,建立了调厚过程压下系统和变形区的动态模型.仿真时,仿真器实时并行地计算带钢和轧机的模型,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运行AGC软件,两者通过内存映像网实时交换数据,因此通过虚拟的对象实现了对AGC软件的实时离线调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6.46KB 文档页数:5
针对多变量耦合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广义预测解耦控制算法.通过广义预测误差权值自动调节以消除系统耦合引起的误差,从而降低系统的耦合影响,提高系统性能.该方法与常规的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相比,算法简单,计算量小.本文所设计的算法被应用到热轧带钢板形板厚控制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9.8KB 文档页数:4
以武钢1700mm精轧机主传动系统中控制对象特性参数的改变后系统动态响应品质变差为背景,利用遗传送代算法研究了双闭环控制系统中转速PI调节器参数的优化问题.数字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首页上页181920212223242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0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