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4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2.45KB 文档页数:8
连续铸钢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建立,是连铸生产自动化的保证。为了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该系统的控制功能,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对连续铸钢凝固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尤其是二冷水控制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与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连续铸钢凝固传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仿真算法的数学抉择、连续铸钢凝固传热过程计算机仿真软件包的主要内容及该软件包应用于实际的结果分析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MB 文档页数:6
在拉拔速度O.6-0.9mm·s-1、变形温度750-900℃条件下,对具有连续柱状晶组织的BFe10-1-1合金管材进行了无模拉拔成形,研究了变形后的微观组织,探讨了其组织演变规律及机理.在本文工艺参数范围内,晶界平直的连续柱状晶组织BFe10-1-1合金管材在无模拉拔成形后微观组织演变为锯齿形晶界的连续柱状晶组织.随拉拔速度和变形温度的增加,锯齿的齿深不断加大.位错易在接近晶界的区域塞积并跃出晶界,导致在晶界处出现滑移台阶,形成锯齿形晶界;在滑移变形的同时,粗大的连续柱状晶开始转动,加剧了锯齿化的程度.高的热激活能和变形储存能未能及时释放是BFe10-1-1合金保持连续柱状晶组织的根本原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5MB 文档页数:15
近十年来,连续铸钢技术在国外发展很快。连铸比迅速上升。在提高质量,提高产量,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普遍采用了钢水的净化处理,革新了与轧钢联接的连铸后步工序。连铸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于特殊钢厂。还发展了几种设备结构简单,拉坯速度较高的新型连铸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72MB 文档页数:52
第十四章螺纹连接 一、螺纹 二、螺纹连接 三、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四、螺栓组连接的设计 五、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75.5KB 文档页数:23
7.2 通路、回路、图的连通性 ▪简单通(回)路, 初级通(回)路, 复杂通(回)路 ▪无向连通图, 连通分支 ▪弱连通图, 单向连通图, 强连通图 ▪点割集与割点 ▪边割集与割边(桥) 7.3 图的矩阵表示 ▪无向图的关联矩阵 ▪有向图的关联矩阵 ▪有向图的邻接矩阵 ▪有向图的可达矩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2MB 文档页数:9
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两边连接竖向加劲式钢板剪力墙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将两边连接竖向加劲式钢板剪力墙的初始刚度的有限元计算值与两边连接非加劲钢板剪力墙的理论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加劲肋和名义轴压比对于钢板墙的影响.分析了带边框构件的两边连接竖向加劲式钢板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构件破坏顺序和受力机制.对一个典型尺寸规格的单层带边框两边连接竖向加劲式钢板剪力墙与一个对应边框尺寸规格的单层带边框四边连接竖向加劲式钢板剪力墙进行推覆分析,对比了两者的部分抗震性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4.81KB 文档页数:7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实验室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工艺试制的高磁感取向硅钢(Hi-B钢)组织、织构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实验室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试制的Hi-B钢热轧板显微组织及织构在厚度方向上存在不均匀性.常化板表面脱碳层铁素体晶粒明显粗化,常化板织构基本继承了热轧板相应的织构类型,仅织构强度不同.一次大压下率冷轧后,晶粒及其晶界沿轧向被拉长形成鲜明的纤维组织,织构主要为α纤维织构和γ纤维织构,脱碳退火后试样发生回复和再结晶现象并形成初次晶粒组织,脱碳退火后织构分布较为集中.温度升高至1000℃时二次再结晶开始,1010℃时钢中晶粒发生异常长大,高斯织构强度达到61.779.成品磁感为1.915 T,铁损为1.067 W·kg-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5MB 文档页数:11
采用开源地震工程模拟系统(OpenSees)对以正交胶合木作填充墙的钢框架结构进行探索性数值研究,主要研究该填充墙钢框架单元在单调和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墙体与钢框架之间的协同工作性能以及连接个数对整体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胶合木填充墙能够提高钢框架的抗侧刚度和水平承载力;柔性连接的设置使整体结构耗能性能良好;工作缝的设置减缓墙体的开裂,更大程度上发挥连接件的耗能和变形能力;连接个数对构件的抗侧能力影响较大,可以通过调整连接数量和连接间距设计出具有多种刚度和耗能能力的框架单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97KB 文档页数:32
物流配送是连锁商业企业 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通 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 解连锁企业与物流配送的 关系,掌握连锁企业最适 合的物流配送模式和各种 配送模式的特点;熟悉配 送中心合理规划和配送中 心内部建设、管理,增加 对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认 识提高物流管理的能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2.39KB 文档页数:9
通过热力学计算与模拟试验研究了含钒钛取向硅钢中氮化物析出相的析出规律与析出行为,并探讨了含钒钛元素的氮化物析出相作为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制备取向硅钢中辅助抑制剂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在所冶炼的含钒钛取向硅钢的成分范围内,TiN在钢液凝固末期便具备析出的热力学条件,而AlN与VN只可能在凝固后的α+γ或α+Fe3C两相区内析出.含钒钛取向硅钢中氮化物析出相以成分复杂的复合析出相为主,且随着钒钛加入量的增加,钢中抑制剂析出相总的分布密度由于含钒钛元素的氮化物析出相的增加而明显提高,使抑制剂抑制初次再结晶晶粒正常长大的能力得以加强,最终成品的磁感应强度值B8由1.857 T提升至1.898 T.同时,加入不高于0.007%的Ti与不高于0.005%的V不会影响中间脱碳退火工序的脱碳效果以及高温退火净化阶段硫、氮的脱除效果,其形成的含钒钛元素的纳米级氮化物析出相适合作为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制备取向硅钢的辅助抑制剂
首页上页181920212223242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4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