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53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68MB 文档页数:9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Mott-Schottky曲线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以308 L为焊丝的304 L不锈钢焊接接头在不同氯离子含量的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腐蚀行为和电化学规律.随Cl-增加,304 L不锈钢焊接接头的三个区域(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在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的自腐蚀电位、点蚀电位及电荷转移电阻降低,钝化膜中载流子密度和焊接接头的点蚀坑数量增加.在同浓度的腐蚀溶液中,308 L的焊缝区域耐蚀性最佳,热影响区次之,304 L基体表现出低的电荷转移电阻和高的掺杂浓度使得母材的耐蚀性最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7.52KB 文档页数:6
选取商业纯铝和超硬铝作为锌电积阴极,在ZnSO4-H2SO4体系中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两种阴极的电化学行为,同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铝合金上电积锌初期形核,X射线衍射分析锌片结晶取向.研究结果表明:500 A·m-2电流密度下纯铝阴极的析出电位和交换电流密度分别为-1.541 V和7.74×10-11 A·cm-2,超硬铝阴极分别为-1.496 V和6.07×10-3 A·cm-2.合金元素的添加会增加初期形核位置,提高形核速率,而形核速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卤族元素对阴极的腐蚀.沉积3 h后,锌片结晶取向没有发生变化.超硬铝易发生烧板和鼓泡,电流效率低,只有84.54%;纯铝电流效率达到88.04%,且沉积锌平整、光滑,但阴极板容易被卤族元素腐蚀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0KB 文档页数:10
研究问题:讨论导体中稳恒电流的形成及其规律以及直流电路的计算。电路 的基本规律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组成电路的各种元件(电阻和电源等) 的伏安特性,另一方面是电路整体的规律,即基尔霍夫定律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1.4MB 文档页数:19
零状态响应是电路在零初始 状态下,仅由电路的输入引○+Rc+ 起的响应。 在t0时,v(O)=0,仅由直流 电流源F引起的响应就是 零状态响应。 若电路处零状态,=u(为阶跃函数,所求的响 应就是阶跃响应。若i=u(为单位阶跃函数,所 求的响应就是单位阶跃响应s(t)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72KB 文档页数:44
1.半导体物理基础。包括半导体的特性、能 带理论、载流子及运动、载流子对光的吸收、半 导体的PN结及与金属的接触。 2.光电效应。光电器件依据的物理基础主要 是固体的光电效应,就是固体中决定其电学性质 的电子系统直接吸收入射光能,使固体的电学性 质发生改变的现象。例如:光电子发射效应、光 电导效应、光生伏特效应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81.5KB 文档页数:42
第一阶段:传统的光学装置及仪器,不能胜任对 复杂光信息高速采集和处理的要求 第二阶段: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可以将探测器 件及电路集成在一个整体中,也可以将具有多个 检测功能的探测器件集成在一个整体中。其价格 低,体积小。例如,将图形、物体等具有二维分 布的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检测器件是把基本 的光电探测器件组成许多网状阵列结构,引人注 目的器件CCD就是一种将阵列化的光电探测与扫 描功能一体化的固态图像检测器件。它是把一维 或二维的光学图像转换成时序电信号的器件,能 广泛引用于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尤其是图像识 别技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8.72KB 文档页数:9
为了解决多芯电缆的非侵入式电流测量由于被测对象信号微弱、系统灵敏度高、易受环境因素干扰,造成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采用磁阻传感器的非侵入式电流测量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系统测量方法及硬铁、软铁和比例因子等误差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二步法的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非线性变换,构造了与误差相对应的矩阵方程,并在对方程求解后进行非线性回归计算,从而实现对多芯电缆的电流测量值的动态误差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校正非侵入式电流测量系统的线性误差与部分非线性误差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1KB 文档页数:3
电磁场具有能量,电磁场是一种物质存在形式,本节研究包括电磁现象在内的能 量守恒定律,给出其数学表达形式以及电磁场中能流密度矢量的定义,阐述其各项物 理意义,加深对电磁运动规律的理解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21.5KB 文档页数:30
一、磁势空间矢量方程式 二、磁链的空间矢量方程式 三、磁链空间矢量的等值电路与矢量图 四、电压空间矢量方程式 五、用空间矢量表达的异步电动机转矩公式 六、用空间矢量表示的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1MB 文档页数:7
锂离子电池在大功率应用下的热控制和热管理已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商业化的瓶颈,为解决此问题,运用微热管阵列设计锂电池模块散热系统,在开放条件下对电池模块进行恒流18 A(1 C)和36 A(2 C)充放电测试,通过测量布置微热管阵列前后电池表面温度可知:在1 C和2 C充放电倍率下,散热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电池模块的温度及电池间温度差异,将温度和温度差值分别控制在40℃与5℃之内,可以解决温度对电池寿命和容量的影响问题.基于实验数据,对其中一2 C工况热量进行了计算,得到通过微热管阵列的对流散热量达到模块生热量的40%
首页上页22422522622722822923023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53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