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25)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9MB 文档页数:86
一、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能和焓的定义;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述及数学表述。 二、理解热与功的概念并掌握其正、负号的规定;掌握体积功计算,同时理解可逆过程的意义特点。 三、重点掌握运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在单纯pT 变化、相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系统的热力学能变、焓变以及过程热和体积功。 2.1 热力学基本概念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恒容热、恒压热、焓 2.4 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 2.5 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 2.6 气体可逆压缩过程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06.04KB 文档页数:5
为了克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渗透性差、降解速度过慢、免疫原性较强等缺点,采用多种化学、生物与物理综合方法处理猪皮制备了一种新型天然胶原支架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以及体外降解时间、透水汽性、拉伸强度、孔隙率、收缩温度等的测定,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支架中的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及组织纤维间质完全去除,胶原纤维得到了松散,并维持其原有的天然三维网络多孔结构;该材料透水汽性处于3000g·m-2·d-1左右,适合创面恢复;体外降解时间处于25~50h之间,并可根据需要调整工艺条件控制降解时间;拉伸强度介于10.20~11.50MPa之间,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收缩温度介于70~85℃之间.上述结果表明该材料已解决了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渗透性差、降解速度过慢的缺点,并且其透气性和拉伸强度高、降解性优良且可控,符合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13.87KB 文档页数:10
利用ZrO2·MgO固体电解质定氧探头测定了实验1kg级铁水喷吹CaO系熔剂同时脱磷脱硫处理过程中反应初始和终了的铁水氧位,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测定的初始氧位范围为Po2=10-8.45~10-9.75Pa(10-13.46~10-14.70atm),比按C/O、Si/O平衡反应计算的氧位提高1~3个数量级,测定的终了氧位范围为Po2=10-7~10-9Pa(10-12~10-14atm),比初始氧位提高1~3个数量级,与热力学计算的最佳氧位值(Po2=10-7.88Pa(10-12.88atm))吻合良好。结果表明,随铁水终了氧位升高,脱磷率增加、终了磷含量下降,脱硫率则稍有降低、终了硫含量稍微升高。此外,还从电化学上对同时脱磷脱硫处理的最佳氧位-电位区域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铁水罐喷吹脱磷脱硫处理的反应机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71KB 文档页数:91
本书介绍组织病理学常用的多种技术。包括常见的技术,即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技术,同时也介绍了常用的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并简明地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 石蜡切片技术 第一章 组织标本的处理 第一节 取材 第二节 组织的固定 第三节 大体标本的处理和固定 第四节 陈列标本的固定 第五节 脱钙 第六节 组织的冲洗 第二章 石蜡包埋技术 第一节 脱水 第二节 透明 第三节 浸蜡 第四节 包埋 第三章 切片技术 第一节 切片刀 第二节 切片机 第三节 石蜡切片的制作 第四节 特殊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 第五节 石蜡切片的异常及处理 第四章 染色与染色剂 第一节 染色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染色剂染色的化学基础 第三节 染色剂的分类 第四节 常用染色剂及配制 第五节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第六节 封固剂 第五章 特殊染色技术 第一节 结缔组织染色法 第二节 脂类染色法 第三节 糖原及粘液染色法 第四节 色素染色法 第五节 神经组织染色法 第六节 核酸及核蛋白染色法 第七节 肌肉组织染色法 第八节 病原微生物染色法 第九节 特殊染色技术的应用 第二篇 免疫组织化学和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一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染色步骤 第三节 常用试剂的配制 第二章 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三篇 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一章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 第一节 核酸原位杂交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核酸原位杂交的主要过程 第三节 核酸原位杂交的基本操作步骤 第四节 常用试剂的配制 第五节 核酸原位杂交的应用 第二章 原位PCR技术 第二节 基本类型 第三节 基本步骤 第四节 原位PCR技术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82MB 文档页数:347
第一章 历史与展望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简史 第二节 当代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 第三节 对未来的展望 第二章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一节 显微技术. 第二节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三节 细胞分离技术. 第四节 细胞培养与细胞杂交.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真核细胞. 第二节 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 第三节 病毒与蛋白质感染因子. 第四节 细胞的化学成分. 第四章 质膜及其表面结构. 第一节 质膜的化学组成. 第二节 质膜的结构. 第三节 细胞表面的分化. 第五章 跨膜运输. 第一节 被动运输. 第二节 主动运输. 第三节 膜泡运输的基本概念. 第六章 细胞内功能区隔与蛋白质分选 第一节 蛋白质分选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膜泡运输 第三节 内质网 第四节 高尔基体 第五节 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第七章 线粒体与叶绿体 第一节 线粒体 第二节 叶绿体 第三节 线粒体与叶绿体的蛋白质定向转运 第八章 细胞通信.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膜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 第四节 蛋白降解与信号转导 第九章 细胞骨架 第一节 微丝 第二节 微管 第三节 中间纤维 第十章 细胞外基质. 第一节 细胞外基质的大分子组成成分 第二节 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 第十一章 细胞连接与细胞粘附分子 第一节 细胞连接 第二节 细胞粘附分子 第十二章 细胞核 第一节 核被膜 第二节 染色体 第三节 核仁 第四节 核基质 第十三章 细胞周期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有丝分裂 第三节 减数分裂 第四节 细胞周期的调控 第十四章 细胞分化. 第一节 受精与胚胎发育 第二节 细胞分化的主要机制 第三节 模式动物——果蝇 第四节 细胞的分化潜能 第十五章 细胞衰老与死亡 第一节 细胞衰老 第二节 细胞坏死与凋亡 第三节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 第十六章 肿瘤细胞 第一节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肿瘤形成 第三节 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首页上页1617181920212223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2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