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3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95MB 文档页数:100
本课程为中药专业限选课程,突出了常见和危害严重的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在中药学中的应用,微生物在中药学中的应用和中药制剂的抗菌、抗病毒实验方法,并适当反映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技术。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及课堂讨论等形式,力求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并着眼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微生物学经验时期: 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三、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第三节、微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1、中医中药可防治病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 2、微生物与中药材生产关系密切 3、微生物与中药材及其制剂品质关系密切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6MB 文档页数:29
1. 杂质检查 水分:有烘干法、减压干燥法、甲苯法、GC法 灰分:包括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指砷、铅、镉、汞和铜等,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 二氧化硫残留:采用酸碱滴定法、GC法和离子色谱法 农药残留量:采用GC法和色-质联用(LC-MS,GC-MS)法测定 黄曲霉毒素:采用HPLC法和LC-MS/MS法测定 浸出物:指用适宜溶剂提取的有效物质,重量法测定 2. 含量测定: ⚫ 色谱法——包括HPLC法,GC法,TLC-扫描法,LC-MS法 ⚫ 光谱法——直接紫外法,比色法 ⚫ 化学法——滴定法 3. 鉴别试验: ⚫ 指纹图谱/特征图谱法——通过对中药整体特性的图谱识别,提供一种比较全面的控制中药质量的方法 ⚫ DNA条形码分子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步骤:供试品处理→DNA提取→PCR扩增→电泳检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5.39KB 文档页数:3
:本文主要从中药免疫增强剂对抗原的作用和对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揭示中药免疫 增强作用的机理 ,为开发理想的免疫增强剂提供理论指导 ,推动中医药的发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7.3KB 文档页数:3
中药免疫增强剂能非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而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原性 ,并且可以调节、增强、恢复 机体免疫功能 ,显著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文章综述了中药免疫增强剂的免疫机制及其在现代畜禽养殖中 的应用概况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89.5KB 文档页数:32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第二节 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8KB 文档页数:15
一、分类 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 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在中药中以蒽醌及其衍 生物尤为重要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KB 文档页数:3
一、其他类中药所包含的范围: 1、 加工品,如芦荟、冰片; 2、 非前述植物的各类器官,如海金沙; 3、 寄生产物,如五倍子; 4、植物体分泌或渗出的非树脂类混合物,如天竺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2MB 文档页数:6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一、中药药理学 研究指导:中医理论指导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35KB 文档页数:28
基本要求 概述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 中待测成分的提取 分离与纯化方法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 练习与思考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73KB 文档页数:40
前言 中药化学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一 虎杖中蒽醌类成分及白藜芦醇苷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实验二 槐花米黄酮苷及苷元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三 粉防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和鉴识 中药化学成份的预试验操作规程 附录一 常用试剂的配制 附录二 常用有机溶剂的精制
首页上页202122232425262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3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