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59)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12MB 文档页数:96
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分析 1. 细菌概述 2. 大肠杆菌的突变型和筛选 3. 大肠杆菌的性别和杂交 4. 致育因子(F因子) 5. 低频重组与高频重组 6. 中断杂交与作图 7. 细菌的交换和重组 8. 重组作图 9. F’因子和性导 第二节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1. 病毒概述 2. 噬菌体的繁殖和感染周期(infection cycle) (1). 烈性噬菌体 (2). 温和性噬菌体 3. 噬菌体的突变型 4. 噬菌体的基因重组 5. 转导与作图 (1). 普遍性转导 (2). 局限性转导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43MB 文档页数:22
7.1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将氧气结合于血红素的铁原子。 7.2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有协同性 7.3 氢离子和二氧化碳促进氧气释放 7.4 编码亚基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疾病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5MB 文档页数:282
一、总则 二、试验方法 (一)第一阶段试验 1、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2、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3、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4、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5、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6、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皮肤致敏试验) (二)第二阶段试验 1、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 试验) 2、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3、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4、体内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5、哺乳动物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或 精子畸形试验 6、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 7、免疫毒性评价试验方法 8、亚急性吸入(14/28 天)毒性试验 9、亚急性经皮(21/28 天)毒性试验 10、亚急性经口(28 天)毒性试验 (三)第三阶段试验 1、亚慢性吸入毒性试验 2、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3、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4、致畸试验 5、两代繁殖毒性试验 6、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四)第四阶段试验 1、慢性吸入毒性试验 2、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3、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4、致癌试验,或 慢性毒性/致癌性合并试验 5、毒物代谢动力学试验 6、接触人群调查与观察(参考国内外有关专著或教科书) (五)参考试验 1、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局部淋巴结法 2、大肠杆菌回复突变试验 3、酵母菌基因突变试验 4、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正向基因突变试验 5、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6、枯草杆菌基因重组试验 7、体外哺乳动物细胞程序外 DNA 合成(UDS)试验 8、体内哺乳动物外周血细胞微核试验 9、体外哺乳动物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试验 10、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姊妹染色体交换(SCE)试验 11、繁殖/生长发育毒性筛选试验 12、亚急性毒性合并繁殖/发育毒性筛选试验 13、一代繁殖试验 14、神经毒性筛选组合试验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4KB 文档页数:24
突变的基因通过改变多肽链的质和量,使得蛋白质发生缺陷,由 此引起遗传病。如果疾病的发生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即为单基因遗 传病。根据缺陷蛋白对机体所产生的影响不同,通常把这类疾病分为 分子病和先天性代谢缺陷两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23KB 文档页数:32
1 噬菌体的突变型及基因重组的特点; 2 噬菌体的互补测验与顺反子测定; 3 用两点测交与三点测交测定噬菌体交换值; 4 噬菌体基因组结构特点; 5 原噬菌体对细菌基因重组的影响(合子诱导);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9MB 文档页数:42
第一节 免疫系统和免疫球蛋白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组和体细胞突变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基因 第四节 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55KB 文档页数:26
存在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中的突变基因与正常基因一样,按一定 方式在上下代之间进行传递,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表达可以形成 具有一定异常性状的遗传病。尽管人类的遗传性状或遗传病有多种多 样,遗传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从基因水平来看,根据参与控制遗传病 的基因数量及其作用,可以概括地将人类遗传病分为两大类:单基因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35MB 文档页数:68
第一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 形态结构的变异 毒力变异 耐药性变异 菌落变异 第二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 细菌变异的机制 突变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第四节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3.62KB 文档页数:7
随着硏究者可用的序列与结枃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生物信息学领域,或更精确地说是计算生 物学领域,在基础生物医疗问题的研究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计算生物学家面临的挑战, 尤其是由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其它测序工作生成的大量数据带来的挑战,将对发现基因和设 计分子模型、定点突变,以及其它有可能发现基因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未知关系的实验 有所帮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3MB 文档页数:56
第一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第三节质粒和转座因子 第四节基因突变及诱变育种 第五节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第六章真核微生物的遗传学特性 第七章菌种的衰退、复壮与保藏
首页上页192021222324252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5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