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26)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4.5KB 文档页数:46
6.1 光电检测器 6.2 光电检测器的特性指标 6.3 光接收机 6.4 光接收机的噪声 6.5 光接收机的灵敏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4MB 文档页数:50
光源-光纤的耦合 光纤-光纤的耦合 光纤的连接和光纤连接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05KB 文档页数:20
一、了解光见度函数、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等有关光度学的基本概念。 二、掌握瑞利分辨率条件;理解显微镜、光谱仪等仪器的分辨本领的计算公式。 三、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及规律;掌握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的特征。 四、了解光散射的概念及规律,了解超显微镜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五、了解荧光与磷光的概念、荧光光谱曲线,了解荧光光谱仪的构造及原理。 六、掌握光的吸收规律,了解光电比色计、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4.29KB 文档页数:10
一、什么是波分复用? 不管是PDH还是SDH都是在一根光纤上传送一个波长的光信号,这是对光纤巨大 带宽资源的极大浪费。可不可以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送几个波长的光信号呢?就象模拟 载波通信系统中有几个不同频率的电信号在一根电缆中同时传送一样?实践证明是可以 的。在发送端,多路规定波长的光信号经过合波器后从一根光纤中发送出去,在接收 端,再通过分波器把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从不同的端口分离出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1MB 文档页数:313
早期的量子光学现象,诸如黑体辐射、电效应、康普顿吴有 训散射、喇曼散射、光的强度起伏等等对于人们认识光的量子属 性和光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等方面,起过重要作用。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对原子自发辐射机制进行了 深入的探索,结果先后发现了两类原子合作发光现象,这就是熟知 的狄克(R.H. Dicke)超辐射和超荧光它们的光强度与发光的原 子数平方成正比,因此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共振荧光谱线出现交 流斯塔克(AC STARK)效应以及共振荧光的光子统计性质所表 现出的特点,引起研究共振荧光的兴趣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6.57KB 文档页数:4
以氙灯为光源,对丙烯酸聚氨酯涂层/碳钢体系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实验,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光学显微镜和光泽仪对老化的涂层进行分析表征,用盐雾实验测试涂层老化后的防腐性能,初步探讨了光辐射对涂层保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老化周期的体系在盐雾实验后,表面涂层的保护状态均基本完好,但膜下金属腐蚀程度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加剧.其原因是:光辐射使涂层中C—N键断裂,且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涂层表面粗糙程度增加,光泽度下降;涂层化学结构及表面状态的变化加速了腐蚀介质在涂层中的渗透,从而导致膜下金属腐蚀加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00.5KB 文档页数:6
一、光的干涉 1理解相千光的条件及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2掌握光程的概念以及光程差和相位差的关系,理解在什么情况下的反射光有相位跃变. 3能分析杨氏双缝干涉条纹及薄膜等厚干涉条纹的位置. 4了解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3.45MB 文档页数:28
学习目标:学习光电测距、尺子量距和光学测距三种距离测量原理与方法,在掌握现代光电测距技术原理与方法基础上,掌握钢尺量距、光学视距基本方法。 第一节 光电测距原理 第二节 红外测距仪及其使用 第三节 光电测距成果处理 第四节 钢尺量距原理与方法 第五节 光学测距原理与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9.22KB 文档页数:6
通过现有铁源利用及碳冶金流程分析,提出了太阳能光伏非碳冶金概念.太阳能光伏非碳冶金研究包括高温冶炼、非碳还原介质的选择及还原-熔融三个方面.自主设计制造了1kg容量的太阳能非碳冶金系统,进行了三类非碳冶金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光伏非碳冶金在技术上可行,自主设计制造的太阳能光伏非碳冶金系统均能满足冶炼要求.高温冶炼实验光伏电池转换率9.8%,钢水热焓占总能量消耗5%;非碳还原制铁实验电解法电流效率平均为85.1%,最高可达97.6%;氢还原Fe2O3还原度影响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气氛、温度、时间、粒度.根据实验结果,研究还需深化,以寻求太阳能光伏非碳冶金系统更好的经济性、稳定性及可操作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2.33KB 文档页数:4
在光纤光栅传感悬臂梁调谐滤波技术中,峰值法进行波长检测误差大,精度低,测量结果不稳定.针对峰值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质心原理方法.该方法利用扫描的光强分布图形的质心检测光纤光栅的波长变化,与传统的峰值法相比可使检测精度提高70倍,大大降低了波长检测误差
首页上页212223242526272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2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