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95)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1.5KB 文档页数:16
植物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寄主植物与病原物在 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包括人的活动的影响下相互作用的结果。植物从遭受病原 物的侵染到发病,从植物个体发病到群体发病,以及一种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 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都需经过一定的过程,并且受许多条件的影 响而不断地变化着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7KB 文档页数:1
8-3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 一、破坏植被掠夺式经营引起生态失调 (一)盲目毁林开荒造成的结果 (二)索取量超过生物生产量引起的质量下降 二、生物种类和食物链变化引起生态平衡失调 (一)生物种类减少使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二)食物链破坏是生态平衡失调 三、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1)SO2和酸雨 (2)重金属Pb和镉 (3)农药和化肥 (4)放射性元素石油的危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4KB 文档页数:20
一、测量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作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外界环境、观测者 的技术水平和仪器本身构造的不完善等原因,都可能导致 测量误差的产生。通常把测量仪器、观测者的技术水平和 外界环境三个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观测条件不 理想和不断变化,是产生测量误差的根本原因。通常把观 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不同 的各次观测,称为不等精度观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73.5KB 文档页数:61
环境是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它同饲料、品种、疫病一样,对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产生 重要影响。优良动物品种只有在适宜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 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大多数地区环境变化剧烈,难以满足动物生产要求。为了提高畜牧业生产 水平,提高畜产品质量和畜牧业经济效益,必须对畜舍环境进行控制与管理。畜舍的设计则是畜舍环 境控制与管理的基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3.85KB 文档页数:19
油脂废水主要来自油脂生产车间的浸出、物理、化学精炼过程中的连续碱炼 水化、酸化、中和、脱胶、脱臭、脱色、水洗、过滤等工序。废水中除含有高浓 度油脂外,还含有磷脂、皂等有机物以及酸、碱、盐和固体悬浮物,COD和BOD很高。 因油脂废水多为间歇排放,成分复杂,PH值不稳定,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很大,对处理 设施易造成破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6.45KB 文档页数:3
一、解释下列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Species Abundance: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2、 Evolution:进化生物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3、 Territory:领域:动物个体或群体所占据的排斥同种其它个体或群体的空间。 4、 Ecological Invasion: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于其生存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影响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过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KB 文档页数:2
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Customer)消费水平不断提 高,企业之间的增加。3”是用户需求多样性与市场变化不确定性的根源,同时也是促进企业 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 on)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 Change),使得整 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外在压力。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为了提高竞争力,采 20世纪60年代以前,盛行的方法是通过确定经济生产批量、安全库存、订货点,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但由于没有注意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差别,采用这些方法并未取得期望的成果。60年代中期,出现了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简称MRP),较好地解决了相关需求管理问题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3KB 文档页数:7
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中,以及在对外环境的反应中各种相关基因有条不紊 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原核生物中,一些与代谢有关的酶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表现 为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反应和适应。与原核生物相比,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更为复杂,真 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mRNA的形成与使用的调节与控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6MB 文档页数:81
资源概述 1.资源及资源分类 1.1资源:被人类获取并用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资料来源. 1.2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 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 资源可分为 (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 和 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 非自然资源:如人力、文化、信息资源等 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 性、空间分布不均勻性和区域性等特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5.48KB 文档页数:3
第二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一、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在制订监测方案之前,应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欲监测水体及所在区域的有关资 料,主要有: (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 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 湖泊沉积物的特性、间温层分布、等深、线等
首页上页222324252627282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9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