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91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0.99MB 文档页数:7
本文研究了含Mg、Zr与不含Mg、Zr两种GH33A合金的高温疲劳和静、动态蠕变行为。结果表明,微量元素Mg、Zr对提高疲劳性能不显著,也不能改善疲劳缺口敏感性。缺口疲劳性能取决于缺口的几何参数Kt与λ,材料的光滑疲劳极限和平均晶粒尺寸微量元素Mg、Zr的良好作用主要表现在静态蠕变条件下,充分发展和延长了蠕变第Ⅱ和第Ⅲ阶段,增加蠕变断裂延伸率,并大大提高断裂寿命。这种良好作用在恒载且迭加有疲劳交变应力的动态蠕变条件下仍然保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0.27KB 文档页数:5
含微量钛的16Mn钢在奥氏体完全再结晶区进行恒温、恒道次变形量和恒道次间隙时间的多道次变形后奥氏体晶粒变化的研究,发现多道次变形后奥氏体晶粒尺寸会达到一个极限尺寸,达到极限尺寸所需总变形量和达到的极限晶粒尺寸因变形条件而异。变形温度越高达到所需总变形量Rorit越小,达到的dr越大,道次变形量越大,达到所需总变形量越大,达到的dr越小,道次间隙时间的影响小。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在奥氏体完全再结晶区控制轧制该钢种时的合理工艺制度是要保征在950℃左右有2道次以上,道次变形量为20%的变形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4.58KB 文档页数:7
采用含有不同含量磷的电子轰击纯铁作样品,经脱碳脱氮后,用低频倒扭摆测量其300—800℃之间的内耗值。结果表明,磷含量在0.007—0.28wt%之间的五根样品,分别于580℃和470℃左右出现两个内耗峰,激活能分别为2.13ev和1.80ev。经高温保温一定时期淬火处理后,这两个峰全部消失。由此看出,580℃左右的峰可能是Fe—p的ss峰,而470℃的峰可能是纯铁的PM峰。本文还研究了一根含稀土元素铈的铁磷合金的内耗。发现在703℃、601℃和500℃相应出现三个内耗峰。初步认为,它们分别是Fe—Ce的ss峰、Fe—P的ss峰和纯铁的PM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3MB 文档页数:7
本文研究了少量Si(1.5%、2.5%)对Fe-25Cr合金在H2S-H2混合气氛中高温硫化行为的影响。在800℃以上加Si一定程度地提高了Fe-25Cr合金的抗硫化性能。由于硫化过程中硫化层发生开裂,使得含Si合金有些硫化增重曲线的规律性较差。含Si合金生成了比较完整、均匀的(Cr、Fe)2S3内硫化层,但保护作用不大。在对硫化动力学曲线、硫化层结构和组成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Fe-25Cr-xSi合金的硫化机理及Si元素的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5.8KB 文档页数:7
钢材轧后控冷中引入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终轧温度调节冷却水量以达到预定自回火温度,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唐钢小型厂棒材轧后控冷计算构控制系统的分析、硬件与软件系统的构成、数学模型的推导和自学习的实现,并给出了控制结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6.44KB 文档页数:7
介绍了在高精度四辊可逆冷轧机中所采用的一种综合型自动厚度控制方案。为了保证轧机能轧出只有±4μm厚差的高精度带钢,采用了全液压推上、恒辊缝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的综合控制系统。阐述了根据引起厚差的不同因素所采取的相应措施,给出了实际轧制的厚差曲线,带材厚差在±4μm以内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4.14KB 文档页数:5
用显微径迹照像法研究了870℃端淬时钢中硼的分布和氮的固定情况,并用Cβ参量表示钢中氮被固定的程度。结果表明,Cβ值越大,淬透性越好,核参量很好地控制高氮18CrMnB钢的淬透性。Cβ=14.5-27.5,可保证试验钢种有高而稳定的淬透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8.93KB 文档页数:4
运用高温云纹法模拟技术,对中心压实锻造法(J·T·S)现行生产工艺进行实验研究,提出了改进意见。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合理选择范围为230~270℃;对称锻压锻件4个面,压下率均为7%~8%,并保证错砧;对某些锻件也可只锻压其垂直两面,压下率为13%左右;拔长方向最佳砧宽比为0.6。改进工艺可降低能耗20%~25%,节省操作时间约40%,降低压机吨位23%~4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3.05KB 文档页数:6
为拓展混沌控制与混沌同步在保密通信等领域方面的应用,通过对一类n维不稳定线性系统添加非连续状态反馈控制项,实现了不连续三状态线性反馈系统混沌反控制,并对这一类高维耦合混沌系统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定理和证明.然后分别给出了具有特殊形式的系统和一般系统的例子,计算机数值模拟及计算Lyapunov指数验证这样构造的高维系统确实存在混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7.08KB 文档页数:5
在冷态模拟实验中,就交叉射流的参数对主变形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增加交角、提高出口动量比和保持两枪之间适当的距离都有利于提高混合效果。对不同类型喷枪的煤粉燃烧率进行了热态模拟实验,发现采用交叉式氧煤双枪和双煤枪可以获得比单枪较高的燃烧率。这表明交叉射流为煤粉在风口前的燃烧提供了良好的传热和传质条件
首页上页25225325425525625725825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91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