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45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8
通过浮选试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和吸附量测试分析,研究了高锰酸钾和海藻酸钠对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三种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考察了高锰酸钾强化海藻酸钠抑制闪锌矿浮选的作用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高锰酸钾或海藻酸钠均无法实现对闪锌矿的选择性抑制。同时添加适量高锰酸钾和海藻酸钠对闪锌矿具有选择性的协同抑制作用,而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的影响较小。XPS分析结果表明,海藻酸钠与闪锌矿表面氧化产生的氧化锌、氢氧化锌或硫酸锌等氧化物发生化学吸附,而不与未氧化的闪锌矿表面发生吸附。吸附量测试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闪锌矿的预先氧化作用显著增加了海藻酸钠在闪锌矿表面的吸附量,因此高锰酸钾可以强化海藻酸钠对闪锌矿的抑制作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76.5KB 文档页数:45
1.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包括什么是范型,面向对象的概念,对象和对象的分类等。 2.了解用面向对象方法构造软件的开发过程,包括应用生存期和类生存期的概念。 3.了解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包括论域分析,应用分析的介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8MB 文档页数:9
设计了不同相构成的超高强DH钢,抗拉强度均大于1300 MPa,组织由铁素体、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极少量碳化物构成。对比了不同相构成对超高强DH钢力学性能和应变硬化行为等的影响,并深入研究了残留奥氏体在超高强度DH钢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的增大,铁素体体积分数的减小,实验钢屈服和抗拉强度同时升高,而延伸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软韧相铁素体体积分数的减小和硬相马氏体体积分数的增大导致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增加。相对于回火马氏体,淬火马氏体对强度的提升更显著,在拉伸过程中转变的残留奥氏体的量是引起延伸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组织中显著的带状组织会造成颈缩后延伸率的明显降低。通过对应变硬化行为的分析表明,随着真应变的增大,应变硬化率呈减小的趋势,在真应变大于2%后的大范围内,对于应变硬化率,DH1>DH2>DH3,主要与铁素体体积分数有关;在真应变大于5.73%后,DH2钢的应变硬化率高于DH1钢和DH3钢,主要与DH2钢中更显著的TRIP效应有关。除了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残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对TRIP效应同样有显著的影响。较高比例的硬相马氏体组织结合适当比例的软韧相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有助于DH2钢获得最良好的强塑积13.17 GPa·%,其中屈服强度达880 MPa,抗拉强度达1497 MPa,均匀延伸率为6.71%,总伸长率为8.8%,颈缩后延伸率为2.09%,屈强比0.5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85MB 文档页数:343
第一节 概述 • 一、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 (一)玉米是高产的粮食作物 • (二)玉米营养价值高是食品加工的原料 • (三)玉米是高产优质的饲料 • (四)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和医药原料 • 二、玉米的起源、传播及分类 • (一)玉米的起源 • (二)玉米的传播 • (三)玉米的分类 • 三、玉米的分布及区划 • (一)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 (二)中国玉米生产概况 • (三)内蒙古玉米生产概况 第二节 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一、玉米的生育进程 • (一)玉米的一生 • (二)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 (三)玉米的三个生育阶段 • 二、玉米器官的形态特征与功能 • (一)根 • (二)茎 • (三)叶 • (四)雄穗和雌穗的形态特征与分化过程 • (五)种子的构造与形成 • 三、玉米生长发育与光温条件 • (一)玉米对光照的要求 • (二) 玉米对温度的要求 • 四、玉米的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 • (一) 光能利用及其限制因素 • (二) 玉米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 • (三)源、库、流与产量形成 第三节 玉米栽培技术 • 一、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与整地技术 • (一)高产玉米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 (二)玉米整地技术 • 二、玉米种子准备与播种技术 • (一)种子准备 • (二)播种技术 • 三、玉米的群体结构与合理密植技术 • (一)玉米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 • (二)玉米群体结构与光分布 • (三)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构成 • (四)合理密植的原则及种植方式 • 四、玉米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 (一)玉米必需的矿质元素 • (二)施肥量 • (三)玉米各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 • (四)玉米施肥技术 • 五、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技术 • (一) 玉米的需水量 • (二) 玉米的需水规律 • (三) 玉米灌溉的指标 • (四) 玉米的灌溉技术 • 六、玉米的田间管理 • (一)苗期管理 • (二)穗期管理 • (三)花粒期管理 • 七、旱作玉米栽培技术 • (一)干旱对玉米的影响 • (二)提高旱作玉米田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 (三)旱作玉米抗旱耕作方法 • 八、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一)地膜覆盖栽培的生态效应 • (二)地膜覆盖栽培的生物学效应 • (三)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86.31KB 文档页数:9
针对裂隙性储层水力压裂行为中出现的围岩维护、增透效率与地下水害防治等实际问题,本文对多场多相耦合作用下起裂压力控制机制,以及压裂性评价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射孔集中力对原始应力场的改造作用;其次,考虑压裂液在储层原生裂隙中的渗透作用;最后,基于断裂力学强度准则建立了水平井起裂压力计算模型。根据模型分析了储层裂隙场几何参数对起裂压力的控制作用,提出了裂隙场特征参数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水力压裂是流固多相在射孔应力场、压裂液渗流场以及储层裂隙场耦合空间内相互作用过程,裂隙场特征参数对起裂压力的大小起着主导控制作用,其中最大控制因素为储层隙宽,且当储层隙宽在200~700 μm区间内时,水力压裂对改善其渗透性能才有实际意义,从而解决了裂隙性储层起裂压力的定量化与压裂性评判问题。经实例计算与对比发现,苏里格气田东区H8段的砂岩储层,起裂压力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契合度较高,压裂后的产能也十分理想,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可以为水平井压裂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3MB 文档页数:81
6.1 异构体的分类 6.2 手性和对称性 6.3 手性分子的性质 光学活性 6.4 具有一个手性中心的对映异构分子的构型 6.5 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对映异构 6.6 手性中心的产生 6.7 手性合成 6.8 外消旋体的拆分 旋光纯度 6.9 脂环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6.10 构象对映体和构象非对映体 6.11 不含手性中心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6.12 对映异构在研究反应机理中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87.41KB 文档页数:48
第四章 酶 .101 第一节 酶是生物催化剂 .101 一、酶的概念 .101 二、酶的催化特点 .102 三、酶的组成 .103 四、酶的底物专一性 .104 第二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 .106 一、酶的命名 .106 二、酶的分类 .107 三、酶的标码 .108 第三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酶促反应动力学 .108 一、酶促反应速度的测定 .109 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09 三、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13 四、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13 五、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14 六、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15 七、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15 第四节 酶的作用机理 .121 一、酶的活性中心 .121 二、酶与底物分子的结合 .122 三、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 .125 第五节 变构酶、同工酶及诱导酶 .129 一、变构酶 .129 二、同工酶 .131 三、诱导酶 .133 第六节 维生素与辅酶 .133 一、维生素的概念、分类 .133 二、水溶性维生素 .134 三、脂溶性维生素 .14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5MB 文档页数:284
第2章C++语言基础 本章是学习C++语言的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各自特点、区别和相互联系。 2.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的有关概念,如类、对象、封装、继承、消息和多态性等。 3.C++程序的基本组成和框架结构 4.掌握C++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各种运算符、表达式。 5.C++数据输入流对象cin和输出流对象cout的使用。 6.程序的3种基本结构 7.构造数据类型,如数组、结构体、指针等的定义方法、特点和使用方法。 7.函数的定义、调用及函数调用过程中的参数传递的机理和程序执行流程。 8.引用的概念及其定义和使用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0.98KB 文档页数:7
分析了有害元素在高炉内的循环行为,结合高炉实际生产参数,运用里斯特操作线进行计算,揭示了有害元素对焦比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焦比与有害元素入炉负荷和循环富集倍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有害元素在高炉内\还原-氧化-再还原\的循环过程会将高温区的CO转移到低温区,降低煤气利用率,同时消耗了高温区大量热量,从而使焦比升高.不同有害元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有害元素循环富集倍数对焦比影响的强弱顺序为:Na > K > Zn,有害元素入炉负荷对焦比影响的强弱顺序为:Zn > Na > K.进一步的分析表明,Na、Zn对高炉焦比的影响大于K.但考虑到K对焦炭劣化的作用更明显,故要严格控制K、Na、Zn的入炉负荷.基于上述计算得到的定量关系,利用高炉不同有害元素入炉负荷以及焦比进行曲线拟合,预测高炉有害元素的循环富集倍数.曲线拟合结果与高炉解剖实验结果相吻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1MB 文档页数:40
手性、手性分子、手性碳原子、对映体、非对映体、 外消旋体和内消旋体的概念;对映异构体命名方法(R/S);立体异构体表示法——费歇尔投影式、透视式。 第一节 物质的旋光性 第二节 分子的手性和不对称性 第三节 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 第四节 构型标记法 第五节 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
首页上页25425525625725825926026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45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