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01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4MB 文档页数:12
为了改善M2高速钢中的碳化物分布,通过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结晶器旋转对M2高速钢电渣重熔过程温度场、金属熔池形状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实验室双极串联结晶器旋转电渣炉研究了旋转速率对M2高速钢电渣重熔过程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了结晶器旋转对电渣锭中碳化物形貌、分布的影响;采用小样电解萃取实验,分析了结晶器旋转速率对碳化物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结晶器旋转速率的增加,渣池的高温区从芯部向边部迁移,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金属熔池的深度变浅,两相区的宽度收窄,从而导致局部凝固时间降低、二次枝晶间距减小。与此相对应,随着结晶器旋转速率的增加,M2电渣锭的渣皮更薄、更加均匀,结晶器对电渣锭的冷却强度更大,碳化物网格开始破碎、变薄,碳化物由片状改变为细小的棒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不论结晶器是否旋转,碳化物的类型始终不变,由M2C、MC和M6C组成,但是随旋转速率增加M2C含量增加,MC和M6C含量降低。碳化物组织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在于,结晶器旋转导致金属熔池深度降低、两相区宽度收窄,改善了凝固条件,减轻了元素偏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2.45KB 文档页数:9
通过构建ND钢连铸坯凝固两相区内溶质的微观偏析模型, 不仅研究了C、S和P元素对固液两相区内钢的高温力学参数以及溶质再分配的影响, 还对P元素偏析比随冷却速率(CR) 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模型结果表明: 初始C的质量分数在0.075%~0.125%之间时, 随着初始C含量的增加, P、S元素的偏析加剧, 凝固末端温度下降幅度变大, 导致脆性温度区间增大; 增加P和S元素的初始含量, P、S元素的偏析比降低, 但会加剧其在枝晶间残余液相中的富集, 直接导致零塑性温度(ZDT) 下降; ND钢中的Cu含量低于显著提高裂纹敏感性的临界含量, 且凝固过程中Cu元素的偏析比较低, 因此在ND钢凝固过程中Cu元素不能主导裂纹的诱发; 在一定的冷却速率波动范围内, P元素的偏析比随着冷却速率(CR)的提高略有下降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61MB 文档页数:79
第一节 聚羟基烷酸酯发酵概述 第二节 真养产碱杆菌生产PHB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第三节 真氧产碱杆菌连续培养动力学及二级连续培养系统生产聚羟基丁酸 第四节 聚羟基丁酸分批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及优化 第五节 聚羟基丁酸流加发酵条件研究 第六节 聚羟基丁酸双底物流加发酵准优化控制策略 第七节 羟基丁酸与羟基戊酸共聚物发酵条件的优化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51MB 文档页数:39
植物的 生长物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命活动过程,不但需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还要受到植物体内一些生理 活性物质的调节与控制,这些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称为植 物生长物质。植物生长物质包括两大类一是植物自身代谢过程产生 的,称植物激素。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生长素、赤 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二是通过人工手段合成的具有相 应生理活性的有机物,称植物生长调节剂日前生产上经常使用的植 物生长调节剂有矮壮素、缩节安、 多效唑、三碘苯甲酸、整形素和 马来酰肼等。油菜素内酯、月光 花素、长蠕孢醇、壳梭霉素和多 胺等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调 节的作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70.5KB 文档页数:212
第一章公共政策的含义与特征、第二章公共政策的逻辑过程、第四章理性主义公共政策分析、第六章公共政策问题的议程、第九章政策评估及其理论发展等是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重点进行讲授。第一章现代公共政策的缘起与发展第二章现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研究范畴第三章现代公共政策与环境第四章现代公共政策研究中的若干基本范畴第五章现代公共政策质量与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能力第六章现代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第七章政策规划第八章现代公共政策执行第九章政策评估第十章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第十一章现代公共政策的定量分析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3MB 文档页数:11
相变诱导塑性钢(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TRIP)作为常用的先进高强钢在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轻量化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对于其复杂零件的成形过程,韧性断裂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现有实验装置不易诱发薄板承受面内压剪时断裂失效,从而无法研究板料负应力三轴度区间断裂行为的问题,以高强钢TRIP800薄板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可在单向试验机完成压剪实验的试样和夹具。通过调整夹具旋转角度和试样装夹位置可以实现同一种试样在广泛的负应力三轴度范围内进行压剪断裂分析。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三个典型加载方向20°、30°和45°对应的压剪过程有限元模型,分析表明:三种情况的试样局部变形区域的应力三轴度都小于0且断裂点的应力三轴度低至?0.485,验证了设计的装置可实现负应力三轴度区间的断裂失效分析,同时基于MMC断裂准则分析了不同应力状态的初始损伤情况及损伤扩展路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9MB 文档页数:7
采用挤出式3D打印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电极,选取三元镍钴锰酸锂(LiNi0.5Co0.2Mn0.3O2)作为正极活性材料,以去离子水、羟乙基纤维素和其他添加剂为溶剂来制备性能稳定且适合3D打印技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墨水,利用流变仪、X射线衍射仪、电池测试仪、ANSYS模拟等探究了增稠剂种类和含量、墨水黏度、打印工艺等对墨水流变性质和可打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质量比为1∶1混合且质量分数为3%时,所制备的墨水黏度为20.26 Pa·s,此时墨水具有较好的流变性,打印过程出墨均匀,打印电极光滑平整,满足后期墨水的可打印性要求,经模拟分析,墨水黏度对墨水流动性影响明显;电极材料经超声分散、打印、烧结等过程后未造成原有晶体结构的改变;电极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226.5和119.4 mA·h·g?1,经过20次循环后,电池充放电容量的变化率减小并趋于稳定,3D打印电极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4MB 文档页数:9
采用恒载荷拉伸应力腐蚀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取向对Al-Zn-Mg合金型材的应力腐蚀(SCC) 开裂的影响, 腐蚀介质采用质量分数3. 5%的Na Cl溶液, 容器温度维持在50±2℃, 并通过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等研究不同取向试样应力腐蚀前、后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横向试样在315 h时断裂, 而纵向试样在整个加载过程中未发生断裂, 纵向试样有更好的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 纵截面(L-S面) 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 980 m A·cm-2, 约为横截面(T-S面) 的5倍, 腐蚀倾向于沿挤压方向发展; 相比T-S面, L-S面晶粒间取向差较大, 大角度晶界多, 容易被腐蚀产生裂纹; 在应力腐蚀加载过程中, 试样先发生阳极溶解, 形成腐蚀坑, 聚集的腐蚀产物所产生的楔入力和恒定载荷的共同作用促使裂纹在腐蚀介质中加速扩展, 两种取向试样均发生了明显的晶间腐蚀, 存在应力腐蚀开裂的倾向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KB 文档页数:1
1、检修排水常采用什么操作方式?为什么? 2、集水井的有效容积如何确定?其容积过大或过小有何问题? 3、水电站的排水方式有哪几种?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KB 文档页数:1
1、简述水轮机调节保证计算的大致过程? 2、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何在? 3、改善大波动过渡过程的措施有哪些?
首页上页25425525625725825926026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01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