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0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2MB 文档页数:238
本书在风力机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和能量转换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控制要求与控制策略;介绍了风力发电机组的软并网技术、变桨距技术和变速风力发电机组在实现对最佳功率曲线的跟踪过程中的各种控制和处理方法。在介绍变速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对基于模糊逻辑控制和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系统也作了简要介绍。最后介绍了对电力电子器件引入谐波和变功率因素问题的控制方案。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主要是对风轮的转速和输入功率进行控制,这些都涉及到风轮的能量转换过程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空气动力学问题。为此先在第二章中对风力机的基础理论作一简要介绍。此后为了循序渐进,先介绍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和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以及与控制技术密切相关的伺服系统。在此基础上介绍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讨论各种控制策略、处理方法及模拟试验结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2MB 文档页数:8
采用常温镀膜技术在浮法玻璃表面沉积了不同方块电阻的氧化锌铝(Al-doped zinc oxide,AZO)透明导电膜,建立了透明导电膜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测试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基于雷达散射截面均值的相对反射率概念,结合方块电阻和可见光透过率综合分析了氧化锌铝透明导电膜的电磁散射特性.在微波暗室对不同方块电阻的氧化锌铝透明导电膜进行了测试,得到了10 GHz和15 GHz入射频率,水平(horizontal horizontal,HH)、垂直(vertical vertical,VV)极化的雷达散射截面曲线;从飞行器座舱隐身角度出发,研究了前向20°和60°角域雷达散射截面曲线分布特点,并分析了雷达散射截面均值影响特性;基于氧化锌铝透明导电膜雷达散射截面测试结果,研究了方块电阻对雷达散射截面相对反射率和可见光透过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方块电阻较低时雷达散射截面曲线分布特性与对应金属相似,方块电阻增大时,前向两个角域内的RCS均值减小,隐身性能减弱,雷达散射截面相对反射率降低而可见光透过率增加,相对反射率降低速率大小与方块电阻相关,合适的方块电阻可同时满足隐身及采光需求.暗室测试结果表明,在满足座舱可见光透过率前提下,氧化锌铝透明导电膜方块电阻为18~45 Ω时,具有外形隐身作用,方块电阻18 Ω为最优,对应RCS相对反射率Rem2和RedB分别为84%和0.73 dB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5.5KB 文档页数:5
可分为线性电阻电路、动态元件电路、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等。其 核心内容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压定律、代维宁定理、替代定理、 结点电压法、一阶电路、二阶电路、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互 感电压的确定、S域分析法、网络函数、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Z参 数的确定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32MB 文档页数:160
3.1正弦电压与电流 3.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 3.4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3.5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3.6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3.7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交流电路 3.8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3.9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3.10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3.11功率因数的提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MB 文档页数:94
❖库仑定律 电场 电场强度 ❖电通量 高斯定理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电势能 ❖等势面 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静电场中的导体 电容 静电能 ❖电介质的极化 束缚电荷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 高斯定理 ❖磁介质的分类 ❖顺磁性和抗磁性的微观解释 ❖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 磁场强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7MB 文档页数:59
第1章电路分析基础 1.1电路分析基础知识 1.2电气设备的额定值及电路的工作状态 1.3基本电路元件和电源元件 1.4电路定律及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1.5电路中的电位及其计算方法 1.6加定理 1.7维南定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56MB 文档页数:5
汽车使用的电源有蓄电池和发电机两种。现代汽车采用交流发电机作为主要电源,蓄 电池作为辅助电源。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发电机向用电设备提供电源,并向蓄电池充 电。蓄电池在汽车起动时提供起动电流,当发电机发出电量不足时,可以协同发电机供 电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48KB 文档页数:11
7.2.2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2.3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2.4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2.1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31MB 文档页数:233
第一节 电化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第三节 电导测定的应用 第四节 电解质溶液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第五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第六节 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第七节 可逆电池热力学 第八节 电极电势 第九节 电极电势与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第十节 电极过程与极化 第十一节 分解电压 第十二节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第十三节 电解的应用 第十四节 原电池设计与化学电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77KB 文档页数:10
6.1.1 BJT电流源电路 6.1.2 FET电流源 1. 镜像电流源 2. 微电流源 3. 高输出阻抗电流源 4. 组合电流源 1. MOSFET镜像电流源 2. MOSFET多路电流源 3. JFET电流源
首页上页242526272829303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0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