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63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21KB 文档页数:2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地表水、废水和污水处理厂的水中浓度大于0.1mg/L的烃油指数的测定。 2原理概要 水样用萃取剂萃取。极性物质经佛罗里土的吸收被除去,纯化的部分用配有非极性柱和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测量正癸烷和正四十烷之间的总峰面积。矿物油 的浓度通过包含两种特定矿物油的外标法定量,烃油指数(hydrocarbon oil index即可计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81.5KB 文档页数:27
一.概述 重要性:历史上两次诺贝尔化学奖都直接与色谱研究相关 1948年瑞典 Tiselins科学家因电泳和吸附分析的研究获奖; 1952年英 Martin国的和Syge因发展了分配色谱获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12KB 文档页数:1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低度污染的水(如饮用水、生水或游泳池水中氯酸盐、氯化物和亚氯酸 盐溶解性阴离子的测定。测定范围:氯酸盐:0.03~10mg/L;氯化物:0.1~50mg/L;亚氯酸 盐:0.01~1mg/L 2原理概要 液相色谱分离氯酸盐、氯化物、亚氯酸盐是通过分离柱完成的。低容量的阴离子交换器 作固定相,一元、二元弱酸盐的水溶液作流动相。使用电导检测器、紫外或电流检测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5KB 文档页数:1
1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地下水、地表水、饮用水中含量大于0.05ug/L的有机氮、有机磷化合物的测 定。 有机氮、磷化合物包括莠去津、氰乙酰肼、 metazachlor、乙基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喷 达曼萨林、丙唑嗪、另丁津、西玛津、特丁津、氟乐灵、烯菌酮等。 2原理概要 水样中的化合物富集在反相RP-C18材料上或其它吸附剂上,用溶剂洗脱,然后经过气 相色谱用氮磷检测器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8MB 文档页数:259
第一章.仪器分析引论 第四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 光学引论 第五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七章 红外和拉曼光谱法 第九章核磁共振波谱 第九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电化学分析 第十一章 电位分析法与ISE 第十三章 伏安法与极谱法 第十六章 气相色谱 第十七章 高效液相色谱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16MB 文档页数:98
14.1 质谱分析概述 14.2 质谱仪器原理 14.3 双聚焦质谱仪 14.4 四极滤质器、离子肼质谱计及飞行时间质谱计 14.5 离子的类型 14.6 质谱定性分析及谱图解析 14.7 质谱定量分析 14.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14.9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14.10 质谱-质谱联用(MS-MS)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1.5KB 文档页数:52
1951年 Kotake以纸色谱分离了谷氨酸和酪氨酸的消旋体; 1952年, Dalgliesh用纸色谱拆分了芳香氨基酸,并且提出了三 点接触的理论概念:一对对映体被固定相手性试剂识别,至少要 受到对映体和手性试剂3个位点的作用。这些作用是氢键、偶极一 偶极、——π、静电、疏水或空间作用,也称为三点识别模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0.22KB 文档页数:21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生物(动物:如禽、畜、鱼蚯蚓;植物:如粮食、水果蔬菜、茶藕)中六六六、滴滴涕的分析。 1.2本法采用丙酮石油醚提取,以浓硫酸净化,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 1.3本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2MB 文档页数:146
食品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人类生命活动能源的来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组成更加关注,因此,食品被测成分的范围也逐渐扩大。食品剖析的目的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确切了解营养成分,如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和糖类;另一方面是对食品中有害成分进行监测,如黄曲霉毒素,农药残余,多核芳烃及各类添加剂等。对于这些成分的检测,其中使用较多的是色谱法,其中,液相色谱的应用最广。第一章 食品分析绪论 第二章 食品检测绪论 第三章 食品成分的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62KB 文档页数:1
水质一高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一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 1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饮用水、地下水、游泳池的水、大多数的河水、湖水、一些污水和工业排放 物中高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包括氯仿、四氯甲烷、二氯甲烷、1,1,1一三氯乙烷,三氯乙烯、 四氯乙烯、三溴甲烷、1,1一二氯乙烯、1,1,1一三氯乙烷、1,1,2一三氯乙烷、1,1,1,2一四氯乙 烷、1,1,2,2一四氯乙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溴仿、五氯乙烷等
首页上页262728293031323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63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