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56.2KB 文档页数:8
使用赤泥、矿渣、脱硫石膏和质量分数10%的水泥熟料制备了一种充填采矿用胶结剂,研究了将胶结剂应用到不同类型矿山的适应性,并通过扫描电镜和核磁共振分析了净浆试块水化早期微观结构以及硅酸盐和铝酸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胶结剂制备的充填料适用于铁矿及普遍采用充填法开采的铅锌矿、铜矿和金矿,且比水泥充填料在强度和保水性方面上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胶结剂2.5 h终凝,在2.5 h内钙矾石开始形成,对凝结硬化起了重要作用.4 h后大量四配位铝向六配位铝转化,硅酸盐聚合度增加,钙矾石、C-S-H凝胶和沸石等不断形成.这些水化产物尺寸和形态各异,且交织在一起,试块结构开始变得致密,这是胶结剂4 h后强度形成并快速发展的原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7MB 文档页数:8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进行焊接热影响区热循环模拟实验,研究了在焊接热输入为65 kJ·cm-1时稀土单独处理和钛稀土复合处理对C-Mn钢粗晶热影响区组织及冲击韧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了实验钢中的夹杂物和冲击断口形貌,利用光镜观察了热循环模拟后实验钢中的微观组织.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单独处理和钛稀土复合处理的试样微观组织分别主要是晶界铁素体+块状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和晶界铁素体+晶内针状铁素体.经稀土单独处理的试样中夹杂物为La2O2S+锰铝硅酸盐+MnS复合夹杂;钛稀土复合处理的试样中的夹杂主要是La2O2S+TiOx+锰铝硅酸盐+MnS复合夹杂.钛稀土复合处理钢中的复合夹杂更细小,有利于形成细小的晶内针状铁素体.钛稀土复合处理极大地改善了实验钢的焊接热影响区低温冲击韧性,比稀土单独处理对试样的冲击性能提升效果更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8MB 文档页数:20
(一)岩浆: 地下深处高温、高压、富含大量挥发份、成分复杂 的硅酸盐熔融体。 岩浆的主要成分:硅酸盐、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气体。 岩浆的类型(以SiO2含量分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3KB 文档页数:38
第六章水泥 要求: 1、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四种矿物组成及性质,水化、凝结硬化基本原理,水泥的技术性质、应用及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 2、掌握混合材的类别,掌握掺混合材水泥的定义、组成、特性和适用范围。 3、了解其它常用的特种水泥品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3KB 文档页数:23
1、硅酸盐熔体中有多种负离子集团同时存在:如Na20Si2熔体中有:[S20-6(单体)、[Si310]-8(二聚体)[sin03n+1-(310n+12n+2 2、此外还有“三维晶格碎片”[Si2]n,其边缘有断键,内部有缺陷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33KB 文档页数:1
1范围 电位滴定法适用于一般地面水,不适用于含有酸性工矿废水和酸再生阳离子交换器的出 水。 如水样的矿化度高于1000mg/L,亚铁离子或铝离子含量超过10mg/L时,会对测定产生 干扰,可于滴定前加入1mL50%(m/V)酒石酸钾钠溶液,以消除干扰。铬、铜、胺类、氨、硼 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硫化物和无机酸类及强酸弱碱盐类均会影响测定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7KB 文档页数:12
一、岩浆—上地幔或地壳深处,天然产出的成分以硅酸盐为主的高温溶融物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71KB 文档页数:28
北京工业大学:《新型玻璃与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讲 硅酸盐玻璃中氧化物的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5MB 文档页数:9
研究了红格钒钛磁铁矿(HCVTM)球团等温氧化动力学及其矿物学特征. 在不同的温度(1073~1373 K)和不同的时间(10~60 min)范围内,对HCVTM球团矿进行了等温氧化动力学实验. 首先分析了球团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的微观结构和矿物组成规律. 然后根据定义的氧化率,计算和分析了氧化率及其变化规律,以及矿相结构对氧化率的影响. 最后结合缩核模型、修正的氧化率函数和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了反应速度常数、修正系数和反应活化能,并判断了反应限制性环节. 研究表明:随温度的提高,低熔点液相增加,赤铁矿晶粒的生成、长大和再结晶,形成连续的黏结相,空隙数量减少. 随时间的增加,生成的液相促进了赤铁矿晶粒间的黏结和长大,但是晶粒间硅酸盐相和钙钛矿类物相恶化了球团结构. 同时,钙钛矿和铁板钛矿相生成. HCVTM球团矿空隙数量的减少和黏结相的生成,表现在氧化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慢. HCVTM球团氧化反应主要受扩散控制,球团氧化前期的反应活化能为13.74 kJ·mol-1,氧化后期的活化能为3.58 kJ·mol-1,氧化率函数的修正参数u2=0.0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5.72KB 文档页数:4
针对鞍钢炼钢厂\铁水预处理→LD→LF→VD→CC\X70生产流程,采用系统取样,综合分析的方法,对LF处理前后、VD处理前后、中间包、结晶器和铸坯中的T[O]、显微非金属夹杂物的类型、数量及尺寸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铸坯中T[O]的平均值为17.33×10-6,铸坯中显微夹杂物数量为2.40mm-2;(2)LF处理前后钢水中显微非金属夹杂以长条及块状的Al2O3夹杂和球块状的硅酸盐夹杂为主,VD钙处理后,没有观察到纯的MnS夹杂与纯的Al2O3夹杂;(3)结晶器钢水、铸坯中有纯Al2O3夹杂再现;(4)钢中的氧化物及硫化物夹杂均没有达到完全变性的要求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