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5.21KB 文档页数:5
对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融合及植株再生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并根据对有关 文献的分析 ,讨论了原生质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指出植物原生质体的游 离、培养和融合技术在近 20 多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今后在进一步加强原生质体培养基础 理论研究的同时 ,重点放在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遗传性状的改良 ,以获得优良性状的个 体并通过无性途径固定下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5MB 文档页数:18
蛋白质特定的三维结构与其生物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有助于揭示其生物功能机制。将核磁共振(NMR)波谱法应用于研究溶液状态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能够更加准确地揭示蛋白质结构与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本文综述了NMR解析蛋白质三维结构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以及NMR结合其他生物物理手段,并辅以分子建模计算法研究蛋白质三维结构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方法,为精准解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提供思路及策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5.21KB 文档页数:5
对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融合及植株再生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根据对有关 文献的分析,讨论了原生质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指出植物原生质体的游 离、培养和融合技术在近20多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今后在进一步加强原生质体培养基础 理论研究的同时,重点放在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遗传性状的改良,以获得优良性状的个 体并通过无性途径固定下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9MB 文档页数:13
综述了土壤中铬的来源,土壤中铬的赋存形式及其提取方法,国内外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动态,探讨了铬污染土壤修复的发展方向,并对现阶段主要的修复技术,诸如客土法、稀释法、固定化和稳定化、化学还原、土壤淋洗、电动修复、生物修复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进而对各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归纳和评价,针对不同特点、性质的铬污染土壤给出修复方法的建议,为清洁高效修复铬污染土壤提供参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83.42KB 文档页数:8
柔性电子器件具有独特的形状可塑性,因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热情.柔性电子器件在未来或将成为下一代电子器件的重要分支,在电子显示、二极管、生物医疗器件、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近些年,许多研究人员将柔性技术与自旋电子学相结合,开始探索应变对于生长在柔性衬底上的磁电异质结磁电性质的影响,通过改变柔性衬底的曲率等手段调控器件的磁电效应.相关基础研究为磁存储器、磁传感器、非易失性阻变存储器等电子器件的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01.92KB 文档页数:5
金纳米颗粒(GNP)探针正引起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兴趣。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GNP自组装聚集反应的生物检测和微阵列金标银染检测的最新进展,对GNP在电化学等其他领域的研究前沿也进行了探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8.14KB 文档页数:12
基于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鼻技术是过去二十年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气相分析和气体检测技术之一,它已逐渐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农业生产、食品检测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电子鼻是利用对待测气体具有交叉敏感性的传感器阵列将待测气体中的混杂气味组分信息转化为与时间、成分、浓度或含量相关的可测物理信号组,利用信号采集系统输出含有待测气体特征信息的数字信号,通过模式识别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得到待测气体综合气味信息和隐含特征,实现对待测气体快速、系统、准确的鉴别和分析.本文综述了电子鼻技术中的传感器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及在中国白酒品牌鉴定、风味识别、酒龄检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聚合物石英压电传感器型电子鼻为例,阐明该电子鼻的技术方案及其在中国白酒检测中的应用;展望电子鼻未来研究方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6.91KB 文档页数:8
利用硫酸渣脱硫制备高品质铁精矿具有良好的的工业利用价值,不仅可以解决烧渣的综合利用问题,而且可以解决其对环境影响的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硫酸渣脱硫制备高品质铁精矿的脱硫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及最新研究进展.硫酸渣脱硫方法主要有化学法、联合法和生物法.化学法主要包括酸浸、碱浸,联合法可分为碱浸-酸浸、浮选-磁选、重选-浮选、磁化焙烧-磁选等联合工艺方法.比较了这些方法的工艺路线及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了生物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展望了该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为:高效脱硫菌种的选育,生物脱硫液的循环使用,硫酸渣生物脱硫协同回收有价金属,生物脱硫过程基础理论及工程化技术研究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MB 文档页数:16
水中抗生素具有成分复杂、毒性高和难于生物降解等特点,成为近些年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均相Fenton氧化技术(Fe2+/H2O2体系)因其反应快速、简单高效而备受青睐。而异相类Fenton氧化技术采用铁基固体催化剂代替液相Fe2+,能够有效减少含铁污泥的生成,同时拓宽反应的pH值范围,且催化剂可以回收利用,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将其应用于抗生素的降解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从异相类Fenton催化原理出发,综述了异相类Fenton催化剂降解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基于异相类Fenton催化剂的核心问题,重点阐述了改善催化性能的方法、措施以及新的观点。针对异相类Fenton技术降解抗生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9MB 文档页数:12
电子皮肤作为一种柔性触觉仿生传感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与机器人触觉感知等领域。基于金属和半导体材料的传统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由于柔韧性和可穿戴性差,已经难以满足实际使用中对拉伸性、便携性的要求。得益于柔性材料、制造工艺和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聚二甲基硅氧烷、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材料被用于制备或支撑电子皮肤传感器,使电子皮肤在性能上更趋于人类皮肤。本文分析讨论了电子皮肤新材料以及应用于电子皮肤当中的传感技术,重点总结了近年来电子皮肤在可拉伸/压缩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自供电性、自修复性、温度敏感性以及多功能集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电子皮肤新性能的研究方向以及实现大面积、低成本、多种功能集成电子皮肤传感器阵列的可能途径
上页1234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