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8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1.76KB 文档页数:4
针对在AGC板厚控制系统中存在时滞、时变、大惯性、非线性等问题,提出了采用自适应集中延时神经网络辨识、最优预报和模糊免疫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案,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动态性能.经MATLAB仿真实验表明,各项指标均好于传统的控制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1.27KB 文档页数:4
研究了关节型球面坐标气动机械手中的执行部件——气动摆缸的角位移控制方法.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原理构造最优指标函数,由指标函数推导出使系统输出的跟踪误差趋于零的系统参数调节律,并通过仿真及实验分析了调参系数对气动摆缸角位移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稳定性原理的参数调节器使系统达到了对期望输出的精确跟踪,而且保持了控制过程中闭环系统的全局一致稳定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9.44KB 文档页数:7
针对标准遗传算法在求解车间作业调度问题中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知识的动态双种群遗传算法.由于最优调度必定是活动调度,算法利用活动调度技术来进行空间缩减;两个子种群分别采用正、逆序调度策略来提高种群的多样性.算法采用一种新的染色体编码来表示活动调度方案,并给出了相应子种群的初始化策略、遗传操作,以及子种群之间的交叉方式.Benchmark算例的仿真实验与分析表明,该算法在计算时间和求解质量上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2.26KB 文档页数:4
针对产品在设计初期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将不精确法与稳健设计相结合.根据不精确法的映射方法,把产品的设计变量从设计变量空间(DVS)映射到性能变量空间(PVS),并建立设计变量到性能参数的映射函数——集成函数,利用其合成PVS中的不同性能偏爱,完成多属性的偏爱集成或多个评价者之间的偏爱集成.以减速器为例说明集成函数对多属性集成稳健设计方案求取最优决策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是方便和实用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9.98KB 文档页数:5
通过把轧制力方程和厚度控制方程在小范围内线性化、离散化,用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出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给出了基于Kalman滤波法的最优信息融合算法,并针对热连轧这个复杂的多变量系统设计了异步信息融合估计算法.将模型用于热连轧机带钢厚度预测中,同时也预测带钢塑性系数Q.最后把实时预测出的带钢出口厚度和带钢塑性系数应用于带钢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提高了带钢厚度质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4MB 文档页数:8
将一种自适应遗传算法应用于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避障法的初始种群产生算法;设计了基于启发式知识的交叉、变异、求精和删除算子;采用一种新的模糊逻辑控制算法自适应地调节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对移动机器人离线和在线规划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遗传算法具有较快的搜索速度、较高的搜索质量以及较强的自适应能力,为移动机器人最优路径规划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0.64KB 文档页数:5
针对国内边角煤的开采现状,提出了一套高回收率和高效率的开采工艺.用弧三角模型简化边角煤形状,提出了容易实现综合设备配套的\弧形\工作面开采工艺.该工艺沿边界顺槽顺序开挖若干支架边窝,采用\取消端头支架,采用简易机头实现快速增、撤支架\的布架方式.利用数学线性规划理论,建立了回采效率的目标函数和安全、开采成本的约束函数,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出一次增接支架数是优化核心的结论.通过优化分析,得出在高回收效率和低成本原则下的最优方案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13KB 文档页数:1
本文对计算机辅助气动系统逻辑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选择了逻辑综合的方法作为计算机辅助气动系统逻辑设计基本方法,采用立方符号表述逻辑函数,把逻辑运算表示为立方的相交、相容及锐积运算,提出用判断最小项来完成对给定程序的判断和校正,进而实现了计算机的辅助逻辑综合,得到了最优的逻辑设计结果,并将此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气动系统设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20.29KB 文档页数:7
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大型反应器钢结构体系的受力与变形的薄弱位置,并对反应器中大量使用的加劲薄钢板的屈曲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实验分析了加劲板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矩形薄钢板开孔周围加加劲肋时,加劲肋对板起到嵌固作用;对于此反应器整体结构来说,薄板选择L形加劲肋最优;对于带有加劲肋的薄板,边界约束条件越强,临界屈曲荷载越大,板越不易发生屈曲.实验和数值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4MB 文档页数:8
采用热膨胀仪对船板钢NVE36进行了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的测定,并用显微镜观察其室温组织,用维氏硬度仪测定了组织硬度.利用Matlab软件平台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相变点温度-冷却速率关系模型及动力学回归模型,回归计算得到该钢种的最优模型系数.最后对比了NVE36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实验和回归模拟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很好,证明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可行性
首页上页272829303132333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8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