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39)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4KB 文档页数:3
(一)课程的地位与性质 微生物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它是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是草业科学专业必备的理论和实验技能的基础课 程。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微生物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细胞的构建及其能量、物质、信息的运 转:微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研究微生物的种类,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以及微生物的起源:生态学规律,研究不同微生物之间及其它们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同人 类的关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9.34KB 文档页数:8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和保护气氛电渣重熔双联工艺生产的617B合金电渣锭进行组织分析、析出相和元素偏析情况研究.依据残余偏析指数模型通过Dictra热力学软件计算提出七种不同的均匀化制度,并结合均匀化后的组织分析和热模拟压缩试验,确定了617B合金的最终均匀化制度.结果表明:经双联工艺生产的617B合金电渣锭中存在枝晶和元素偏析,其中Mo和Ti是主要的偏析元素;电渣锭组织的晶内存在较多的块状碳化物,表现为多种碳化物共生生长.经过1210℃保温48h均匀化处理后,枝晶和元素偏析基本消除,晶内的块状碳化物部分溶解,且均匀化后的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塑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7KB 文档页数:7
课程简介:本课介绍了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基本知识、田间试验的设计原理和方 法、田间试验的实施原则和方法、试验资料的整理、概率和正态分布等、统计推断的原理 和方法、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单因素试验的统计分析、多因素 试验的统计分析、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等内容。本课另称“试 验统计方法”“试验与统计”“生物统计”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58MB 文档页数:92
一、理解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异同点;理解电导、电导 率、摩尔电导率的定义及其应用。 二、 掌握电解质的活度、离子平均活度和离子平均活 度系数的定义及计算。 三、掌握离子迁移数、离子电迁移率的定义;了解迁 移数的测定方法。掌握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和德拜 一休克尔极限定律。 四、重点掌握电池反应和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会 利用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 理解浓差电池的原理,了解液接电势的计算。 五、了解分解电压和极化的概念以及极化的结果 §7.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 §7.2 离子的迁移数 §7.3 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7.4 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及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7.5 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7.6 原电池热力学 §7.7 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 §7.8 电极的种类 §7.9 原电池设计举例 §7.10 分解电压 §7.11 极化作用 §7.12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生成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1.5KB 文档页数:36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 第三章 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 第四章 种子加工的原理和技术 第五章 商品种子和种质资源贮藏原理和技术 第六章 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 第七章 种子法制和管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9.5KB 文档页数:3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是课程研制过程特别是课程规划阶段的最重要环节之 是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重点探讨和处理的范畴。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 化,贯穿于整个课程过程之中,对教育目的的落实、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结构、对课 程实施的策略和方式、对课程评价的技术和方法、对课程审美和教学艺术的发展,均会产 生重大的制约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本课的重点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理解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 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的基本要求和技能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1.5KB 文档页数:12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方法,充分认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实践能力,以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实践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07.5KB 文档页数:6
一、填空题 1.纯物质的临界等温线在临界点的斜率和曲率均为零,数学上可以表示为 (apla)=0(在点)和(a2plav2=0(在C点) 2.表达纯物质的汽平衡的准则有G()=G(T)G(,)=G(,v)(吉氏函 数)、《cqeove)wav《方程pt,vdv=p-vsmawell面积 dT TAv rap 规则)。它们能(能/不能)推广到其它类型的相平衡。 3. Lydersen、 Pitzer、lee- KeslerT和Tja的三参数对应态原理的三个参数分别为T,Z T,P,O、T,,O和T,Pr, 4.对于纯物质,一定温度下的泡点压力与露点压力相同的(相同/不同);一定温度下的 泡点与露点,在P一T图上是重叠的(重叠/分开),而在p图上是分开的(重叠/分 开),泡点的轨迹称为饱和液相线,露点的轨迹称为饱和汽相线,饱和汽、液相线与三 相线所包围的区域称为汽液共存区。纯物质汽液平衡时,压力称为蒸汽压,温度称为 沸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5.01KB 文档页数:55
二战之后,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增加,作为国际 直接投资载体的跨国公司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者逐渐成为推动国际资本流动和生产国际化的主要 形式和巨大动力。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 后,这一发展趋势更是日渐加强。它对加速经济全 球化进程,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 响。深入了解和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 论依据、发展变化、经营特点及其经济影响,对于 更好地把握世界经济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具有 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1.74KB 文档页数:7
结合冶金热力学和凝固偏析模型分析了Ti-IF钢凝固过程中TiN的析出特点.Ti-IF钢凝固前期钢液中TiN夹杂无法生成,固相中TiN源自低温固相析出;凝固固相分数达到0.64时,Ti、N组元在凝固前沿富集程度增加,凝固前沿固相中开始有TiN析出;凝固末期,Ti和N的富集程度进一步增大,固液相中均能有TiN析出.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TiN在铸坯中的分布,从铸坯表层到中心TiN数量和尺寸存在显著变化:从铸坯表层向中心方向TiN尺寸不断增大,平均尺寸从1-2μm增大到5μm,在距离表层70-80 mm处尺寸达到最大;在铸坯厚度中间位置,TiN尺寸较大,平均尺寸为5μm左右;在铸坯中心TiN尺寸又有所变小,平均尺寸为3μm左右;在铸坯表层TiN密集程度较高,在铸坯中间和中心TiN数量密集程度显著降低.IF钢铸坯中TiN析出时机及其尺寸和数量与Ti、N组元偏析和凝固冷却速度关系密切
首页上页303132333435363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3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