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8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5.22KB 文档页数:10
综述了黄铁矿在选矿过程中有关的电化学行为及工作机理,重点讨论了黄铁矿结构特性、溶液中氧化、金属离子作用和抑制剂对黄铁矿电化学行为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磨矿过程中电偶相互作用、研磨介质形状、介质材料和研磨气氛对研磨中黄铁矿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其中黄铁矿晶体结构的不同对黄铁矿表面的氧化具有较大影响,从而间接的影响黄铁矿的可浮性,半导体性质对黄铁矿的导电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适度的氧化有利于黄铁矿的无捕收剂浮选,而强烈的还原电位或氧化电位会抑制黄铁矿的浮选;电位的增加,对铜活化黄铁矿有不利影响,主要原因是电位增加导致活化Cu+的浓度降低,同时黄铁矿表面被铁氧化物覆盖阻碍了铜离子的吸附。抑制剂的加入可以直接参与捕收剂与黄铁矿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抑制黄铁矿的浮选;同时磨矿介质及气氛条件的不同也会影响黄铁矿电化学行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8MB 文档页数:8
传统湿法炼锌工艺采用纯铝板作为阴极,但随着锌精矿品位的降低,电解液中杂质离子含量增大,造成阴极腐蚀消耗增加.本文以铝锰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锰作为添加元素,与铝形成良好铝锰合金阴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进一步提高铝阴极的耐蚀性和电催化活性.采用交流阻抗、阴极极化曲线、恒电流极化曲线、塔菲尔曲线等分析方法,探讨不同Mn元素含量对铝锰合金在40℃恒温条件,Zn2+ 65 g·L-1和H2SO4 150 g·L-1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纯铝电极,添加Mn元素的铝锰合金电极的耐蚀性普遍提高,腐蚀电流均减小;随着Mn含量的增加,腐蚀电流逐步降低,腐蚀电位与Mn含量增加无明显变化规律;当Mn质量分数为1.5%时腐蚀电流达最低(1.11 mA·cm-2),腐蚀电位最小(-1.0954 V);零电势下,表观电流密度i0受Mn元素的添加影响显著,i0随Mn含量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Mn质量分数1.5%时达到最大值3.7462×10-16 mA·cm-2,远大于纯铝电极4.8027×10-33 mA·cm-2,整体变化幅度明显,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得到提高;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析氢过电位和纯铝电极的整体接近,电化学过程均为电化学传质步骤控制.综合考虑电极材料的耐蚀性和电催化活性,含Mn质量分数1.5%的铝锰合金可作为理想的电积锌阴极使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5MB 文档页数:8
以相变材料为核心的潜热储存技术,对加快新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源利用率起着关键性作用。以油酸钙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具有自支撑网络结构的羟基磷灰石(HAP)气凝胶,并采用浸渍法制备出自支撑羟基磷灰石复合相变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手段对所制备复合相变材料的形貌、稳定性、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及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负载石蜡或十八醇的羟基磷灰石气凝胶复合相变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热性能,质量分数60%石蜡@HAP气凝胶复合相变材料的熔融焓和凝固焓测量值分别为85.10和85.30 J·g?1,结晶度为81.50%;质量分数60%十八醇@HAP气凝胶复合相变材料的熔融焓和凝固焓测量值为113.78和112.25 J·g?1,结晶度为86.20%,且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此外,羟基磷灰石气凝胶载体材料阻燃性好,无腐蚀且安全环保,有效拓展了相变材料在智能保温纺织物和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7MB 文档页数:9
电化学手段可以实现对不锈钢材料的快速评价和腐蚀机理研究,因而受到广泛应用。在不锈钢耐蚀性评价方面,最常采用的电化学手段主要有腐蚀电位测试、交流阻抗测试、恒电位极化测试以及循环动电位极化测试。本文分别针对上述四种电化学方法在不锈钢耐蚀性评价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明确了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腐蚀电位及交流阻抗测试是无损检测手段,可以满足长周期腐蚀监测需求;恒电位极化和循环动电位极化测试可以获得材料的极化特征参数,有利于对材料的腐蚀机理及耐蚀性进行评价。结合当前的不锈钢腐蚀研究现状,展望了电化学方法在腐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未来电化学方法将更多作为腐蚀调控手段,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技术实现对不锈钢腐蚀过程的精细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9MB 文档页数:8
利用扫描电迁移率颗粒物粒径谱仪(SMPS),针对不同孔径的介孔材料SBA-15,探索对UFPs(2.5~25 nm)的去除效率及脱除机理,以期为介孔材料过滤脱除UFPs在钢铁工业颗粒物超低排放控制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实验结果及表征分析得知:UFPs入孔效应使大孔径介孔过滤介质效率更佳;介孔材料孔径端部内外表面存在大量UFPs亲和位点,提高端部复杂程度有利于提升材料过滤性能;氮气的有无对UFPs去除结果基本没有影响;介孔的存在使UFPs扩散效应更强,颗粒入孔使扩散系数增加,故UFPs在介孔材料实际扩散结果与传统扩散模式理论值(m=?2/3)不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33MB 文档页数:584
本书作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Robert W.Cahn教授为我国材料研究团体和大学教育工作者所熟知。本书近乎完美地实现了作者所设定的双重目标:一是从渐变演化的视角界定材料科学的学科内涵;二是对这一学科主题的现状作概括性评述。该书范围涉及所有主要材料类别和几代材料科学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论述全面、系统。作者成功地避开了这类书籍通常难免的最大缺点:叙述的重心无可奈何地偏倾于作者最熟悉的主题。这得益于作者百科全书般的广博知识和他的公平态度:不折不扣地给予与各种主题材料地位相称的篇幅。 该书作者的写作风格简洁明快,清新活泼,令很多人倾慕。这种迷人的写作风格对提高该书的可读性起到很大作用,使该书不仅适合于材料科学工作者,也使其他读者产生阅读兴趣,这对材料科学和材料研究的进一步突破、创新与发展,乃至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作者还在材料科学学科深化的宏大构架上天衣无缝地编织了很多杰出材料的史传及贡献,使得本书内容充实生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会获得知识,同时享受极大的乐趣,并得到启迪。 这本涵盖极广的材料科学史书共征引了发表于200多年间的700多篇重要科学文献。这本书应该成为材料科学工作者的必读物,也值得甚至应该被关心和欲掌握人类知识增长的人研读。不仅因为它涉及宽广的领域,而且因为它以史为据,洞见材料科学发展的规律,无论新老材科研究者均能从阅读中获益,从而得到急需的启发和创新的能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6MB 文档页数:169
本书适合具有(X)HTML和CSS基本知识的任何人。无论你是刚刚接触CSS设计,还是已经开发纯CSS站点好几年了,本书中都有适合你的内容。如果你已经使用CSS一段时间了,但还不是专家,那么你能够从本书获得最大的收益。本书充满了实用的现实建议和示例,可以帮助你精通现代CSS设计。本书的前两章讨论基本的CSS概念和最佳实践,帮助你轻松地入门。你将学习如何建立代码结构和加注释、CSS定位模型的细节以及浮动和清理的工作原理。你可能已经掌握了其中的许多内容,但是可能会发现自己有遗漏或理解不充分的地方。因此,前两章是不错的CSS入门材料,也可以帮助你回顾已经知道的知识。介绍了基本知识之后,后面五章讨论核心CSS技术,比如图像、链接、列表操纵、表单设计、数据表格设计以及纯CSS布局。每一章都由浅入深,直到建立比较复杂的示例。在这些章节中,你将学习如何创建圆角框、带透明阴影的图像、标签页式导航条和flickr风格的翻转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6MB 文档页数:102
第一节 聚丙烯纤维的原料 第二节 聚丙烯纤维的成形 第三节 聚丙烯纤维的性能和用途 第四节 聚丙烯纤维的改性与新品种 本章共讲了4节内容,我们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第1节 讲述了聚丙烯纤维原料的制备、结构、性质以及对成纤聚合物的质量要求,要了解清楚。 第2节 是纤维成型与加工方法,特别是讲了裂膜纤维、短程纺技术、无纺布加工技术,要很好掌握。 第3节 是产品性能与用途,可适当了解。 第4节 是产品改性与新品种简介,对丙纶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要适当掌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1MB 文档页数:289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电声系统与电声教育媒体 第二节 教育电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教育电声系统的研究对象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 声波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 声场与声波 第二节 声场中的能量 第三节 声波的传播 第三章 人耳听觉特性 第一节 人类听感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立体声的听觉机理 第三节 听觉特性对电声技术的要求 第四章 室内声场与音质 第一节 室内声场 第二节 室内音质评价 第三节室内音质的改善 第四节 吸音与隔声材料的结构与机理 第五章 电声器件 第六章 音频录放技术 第一节 磁带录、放音音原理 第二节 音频信号的均衡与降噪 第三节 磁带录音机的转换部件与整机性能 第四节 激光唱机 第五节 数字录音机 第三章 磁带录音机的转换部件 磁头的结构于性能 磁带的构造于性能 驱动机构 录音机的整体指标 第七章 音频信号处理技术 第八章 电声系统 第一节 有线广播系统 第二节 无线广播系统 第三节 音频节目制作系统 第四节语言学习系统 第九章 电声教材编制 第一节 电声教材及制作过程 第二节 有声语言文字稿的编写 第三节 声音素材的采录 第四节 节目编辑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8KB 文档页数:11
概述:(1)钢经奥氏体化后快冷,抑制了扩散相变,在较低温度下发生无扩散相变转变为马氏体,是热处理强化的主要手段,对工业生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上个世纪初把高碳钢淬火后得到的脆而硬、具有铁磁性的针状组织称为马氏体,六十年代以来现代测试技术发展,对马氏体成分-组织-结构-性能之间有了较深刻的认识;(3)在除了钢以外的铁合金、非铁合金、陶瓷材料等发现了马氏体相变;(4)马氏体相变仍存在一些未知的问题(转变机理等)需待研究。本章重点: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点、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及性能、Ms点定义及影响因素。本章难点:马氏体转变的主要特征、马氏体产生异常正方度的原因以及马氏体相变的晶体学位向关系
首页上页323334353637383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8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