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352)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7.5KB 文档页数:8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它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10000只电容和700 个电阻,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150千瓦,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减法运算, 价值40万美元。当时它的设计目的是为美国陆军弹道实验室解决弹道特性的计算问题,虽 然它无法同现今的计算机相比,但在当时它可把计算一条发射弹道的时间缩短到30秒以下, 使工程设计人员从繁重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在当时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开创了计算机的 新时代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3KB 文档页数:14
了解轮系的分类;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 系、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对轮系的主 要功用有清楚的了解;对其它行星齿轮传 动有所了解。 重点:周转轮系及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难点: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中的符号问题, 混合轮系中基本轮系的区别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1MB 文档页数:49
一、计数器的概念 1. 什么叫计数?计数:统计脉冲的个数。 2. 什么叫计数器?计数器: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583.48KB 文档页数:39
第五节 样本含量的估计 第二节 调查计划 第三节 整理与分析计划 第四节 四种基本抽样方法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特点 第六节 调查误差的控制 第七节 敏感问题的调查方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8MB 文档页数:86
本章基本要求 一、掌握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特点及承载力计算方法。重点掌握普通配箍构件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理解配置螺旋箍筋轴压构件承载力提高的原理。 二、掌握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特性;两类偏压构件的特点与判别;受压构件纵向弯曲的影响。 三、掌握矩形截面非对称和对称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适用条件及公式应用。 四、一般掌握I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五、了解截面承载力N与M的关系。 六、掌握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9MB 文档页数:43
第13章齿轮传动 13-1轮齿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13-2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13-3齿轮传动的精度 13-4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13-5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3-6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3-7齿轮的结构、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83.5KB 文档页数:14
目录 1.程序的使用范围 2.数学模型的建立、数表和图线的公式化公式仁 3.轴强度校核计算程序的变量名量名 4.轴强度校核计算程序框图图 5.典型的程序段 6.上机题目 7.输入输出计算结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1MB 文档页数:13
当激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其反射光形成特有的衍射象,检出这种衍射象的形状和分布就可检测表面的粗糙度状态及其它各种缺陷。本文研制的装置是为了开展自动检测薄纲带表面质量的研究而设计制作的。为了提高扫描光点的分辨率,改善扫描的线性,扫描器采用了扩束装置和F-θ镜头。对扫描器的核心元件——旋转多面镜的设计进行了理论计算,推导了半径和面数的设计公式,并提出了扫描效果的合理取值问题。接收器采用了大面积的圆-直变断面光导纤维传光束。在实验室对廿辊轧制的薄钢带表面情况进行的检测试验表明,本文介绍的装置可以检测钢带表面上线度在10μ以上的缺陷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21.5KB 文档页数:26
光位移测量头是运用CCD或PSD做接受器的一种高精度、高速激光位移测量仪器。测量头的设计是确保测量精度的关键。本文论述了一种基于光三角法测量原理,采用6V,15W的溴钨灯作为光源,CCD作光电接收器的激光测头。文章对激光测头的照明系统、投影系统、接收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的有参量确定进行了讨论并着重论述了测量头的一些重要参数的选择和计算。对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激光测头的精度标定方法,并通过实验对其进行了标定。此外还论述了计算机处理系统的软件、硬件配置。激光测头可由微机控制实现快速、精确、自动测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3MB 文档页数:12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控制性能,克服扰动对伺服控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趋近律和扰动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趋近律,以解决传统趋近律滑模面趋近时间和系统抖振之间的矛盾,提高系统响应快速性.综合考虑系统存在内部参数摄动和外部负载扰动,设计了滑模扰动观测器,并将观测值前馈补偿到速度控制器输出端;将观测器切换增益设计为扰动观测误差的函数,以削弱滑模观测值抖振.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趋近律相比,采用新型趋近律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快速准确的跟踪速度阶跃信号;滑模观测器可准确的观测系统扰动的变化;当系统加入负载扰动时,PI控制最大转速波动值为75 r·min-1,而基于新型趋近律和扰动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最大转速波动值较小为30 r·min-1,鲁棒性更好.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基于新型趋近律和扰动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可以快速跟踪400 r·min-1的速度指令,调节时间为0.12 s,稳态跟踪误差为±4 r·min-1,且转速无超调;滑模观测器可准确无超调的估计系统扰动值,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扰动性能;当电机以400 r·min-1稳速运行时,加入0.6 N·m的负载扰动,基于新型趋近律和扰动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最大转速波动为23 r·min-1,与PI控制相比,转速波动减小了8%.上述仿真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基于新型趋近律和扰动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滑模控制系统的抖振,提高转速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响应性能
首页上页38038138238338438538638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35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