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8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MB 文档页数:58
◼ 固相颗粒内部条件随时间变化--非定态 ◼ 复杂性: ◼ (1)颗粒体积的变化情况 ◼ (2)反应区域的变化情况 ◼ (3)粒子大小的均匀情况 ◼ (4)流-固相之间的流动情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41.62KB 文档页数:3
通过还原试验,研究了LiCl与含Li催化剂对Fe2O3的CO还原作用,发现不论是LiCl还是含Li催化剂均对Fe2O3的CO还原有催化作用,其中以含Li催化剂对Fe2O3的CO还原催化效果最好.用X-rar鉴定含Li催化剂的物相,主要以α-Fe和FeO相存在,说明了含Li催化剂中的α-Fe亦对Fe2O3的CO还原有催化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79.54KB 文档页数:8
铁矿石烧结烟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O(体积分数0.5%~2%),因此对其进行CO脱除意义重大。为了探究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涂层蜂窝金属催化剂和铁铈氧化物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对其组分含量进行了分析。二者在模拟烧结烟气中进行CO脱除性能的对比实验,活性测试表明,不同CO初始体积分数、烟气温度以及水汽含量对CO催化氧化的脱除效率影响较大。当模拟烟气中不含水汽的时候,二者在180 ℃及更高温度下对CO的脱除效率均能达到60%以上。反应温度为180 ℃,水汽体积分数为11.7%时,Pt负载型催化剂中的CO转化率为63.9%,而该条件下Ce改性Fe2O3催化剂的CO转化率仅为34.9%。当温度在180~300 ℃范围内,Pt负载型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水性,且继续升高温度,水汽体积分数增加对催化剂效率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如水汽体积分数从0增加到27.1%时,与180 ℃时的催化效率相比,Pt负载型催化剂在240 ℃时的催化效率由73.9%降至62.3%,降幅远远增大。另外,对这两种催化剂进行了抗硫性测试。当水汽体积分数为0时,Ce改性Fe2O3催化剂抗硫性更佳,但当SO2和水汽同时存在的情况下,Pt负载型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抗硫性。因此,在实际烧结中建议采取高效的脱硫措施并布置脱水层以减少其对于催化剂的负面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7.35KB 文档页数:4
制备出单质碘掺杂聚苯胺催化剂I2/PAn,并以I2/PAn为催化剂对以乙酰乙酸乙酯、环己酮、丁酮、苯甲醛和正丁醛与二元醇(乙二醇,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10种缩醛(酮)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影响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合成的各种因素.在确定的n(醛/酮):n(乙二醇/1,2-丙二醇)=1∶1.6(物质的量的比),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2%,反应时间为1h条件下,10种缩醛(酮)的收率在47.3%~94.2%之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83.39KB 文档页数:6
通过考察不同条件下烧结对Cu-Zn和Fe-Cr催化剂变换反应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催化剂的化学吸附表征手段,探讨了用Cu-Zn系催化剂替代Fe-Cr系催化剂作为高变催化剂的可行性.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从初期活性来看,Cu-Zn系催化剂不仅在低变温度,而且在高变温度下也优于Fe-Cr系催化剂;从催化剂的烧结特性来看,Cu-Zn系催化剂虽然在450℃的高温烧结条件下于初期阶段烧结明显,但500h之后逐渐趋于稳定,稳定后的活性仍优于Fe-Cr系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与CO化学吸附量测试结果相吻合.据此提出了不使用Fe-Cr系催化剂,在高、低温变换过程均使用Cu-Zn系催化剂的CO变换工艺,可将入口体积分数10%的CO去除到1%以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16.07K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泡沫镍载钌催化剂制备过程中,RuCl3溶液浓度、pH值和浸渍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放热与体系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0.2 g泡沫镍在浓度为0.025 mol·L-1、pH值为5~7的RuCl3溶液中浸渍25 h后,制备出的催化剂在质量分数15%NaBH4、3%NaOH溶液中的平均制氢速率可达到600 mL·min-1.用该催化剂在20 mL NaBH4碱性溶液中使用时,水解放出的热量可使反应体系温度达到80℃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6.5KB 文档页数:9
有机酸酯可用醇和羧酸在少量无机酸催化下直接酯化制得。 当没有催化剂存在时,酯化反应很慢;当采用酸作催化剂时,就 可以大大地加快酯化反应的速度。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 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常常使反应物之一过量,或将生成 物从反应体系中及时除去,或者两者兼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6.02KB 文档页数:4
以MCM-48分子筛负载磷钨钼杂多酸为多相催化剂,通过丁酮和1,2-丙二醇反应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MCM-48分子筛负载磷钨钼杂多酸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用量、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CM-48分子筛负载磷钨钼杂多酸是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丁酮):n(1,2-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2%,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h的条件下,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1.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MB 文档页数:12
V2O5?WO3/TiO2(VWTi)催化剂可以同时脱除铁矿烧结烟气中的NOx和二噁英,但复杂的烟气成分会导致催化剂失活。本文采用浸渍法对VWTi 催化剂进行ZnCl2、ZnO和ZnSO4中毒实验。模拟烧结烟气条件,研究了在VWTi催化剂表面负载不同形态Zn对其同时脱除NOx和二噁英(以氯苯作为模拟物)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中毒前后催化剂表面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并对中毒催化剂开展了再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Zn物种对VWTi催化剂同时脱除NOx和氯苯(CB)均具有失活作用。Zn物种会引起催化剂表面颗粒轻微团聚,表面酸性位点数量减少,表面V的还原性减弱,表面化学吸附氧比例,以及V5+和V4+的物质的量比值降低。再生实验结果表明:酸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中毒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但水洗不能恢复中毒催化剂的活性。研究发现Zn盐中毒作用机理为:Zn2+与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V=O和V?OH反应形成V?O?Zn,对NH3与CB的吸附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催化剂中毒失活,ZnSO4中的${\\rm{SO}}_4^{2-} $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70.5KB 文档页数:200
学类核心课 无机化学 B 有机化学 A(1) (2) 分析化学 B 物理化学 A(1) (2) 基础无机化学实验 A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 A 基础分析化学实验 A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 A 专业核心课 化工原理(1)(2) 化工热力学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设计 化工分离工程 化工工艺学 化工安全与环保 化工导论(研讨课) 化工数学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化工仪表与自动化 专业选修课 清洁能源化工基础 工业催化原理及应用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物理学 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 精细化工产品配方设计 化工专业英语与文献检索 化工产品设计 制药工艺学 生物化工基础 化工产品市场营销 化工前沿 产业用化学助剂开发与创业 集中实践环节 化工基础设计(含化工原理和化工设备机械设计) 化工综合设计(含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实验 化工专业与创新实验 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含仿真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191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8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