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7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5.82KB 文档页数:17
10.1系统辨识的概念 10.1.1系统辨识的定义 系统辨识是利用观测到的系统输入输出数据构造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把分析法和实验法这两种建模方法结合起来。尽量利 用对物理过程的认识,将系统模型分为已知的和未知的两部分,用实验法确定 未知部分的模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9.58KB 文档页数:4
将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结合,提出了一种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权值的智能PID控制算法,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实验采集数据,拟合出无模拉拔感应加热温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快速性和鲁棒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3.15KB 文档页数:8
球磨机制粉系统具有大惯性、大时滞和强耦合等特点,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本文分析了球磨机制粉系统的动态特性,并为其设计分散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案.该方案综合分散控制和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优点,结构简单,不依赖于对象精确模型,可以对被控对象中存在的耦合、干扰和不确定性等进行估计并补偿.根据实际现场要求,对球磨机制粉系统进行设定值跟踪实验、输入扰动实验和性能鲁棒性实验,并比较所设计方案与PID方案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分散线性自抗扰控制具有更强的解耦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且性能鲁棒性更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40.21KB 文档页数:8
以实验室活性炭吸附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维吸附床内煤矿乏风流动、吸附传质的数学模型.首先对活性炭富集煤矿乏风瓦斯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各个循环步骤下床内详细的浓度分布和吸附量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进而采用此模型,改变吸附压强、解吸压强和解吸温度等参数,对不同工况下瓦斯分离富集过程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揭示了煤矿乏风瓦斯变压吸附分离特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2.17KB 文档页数:6
在对串联式液压制动阀结构与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动力液压制动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并就制动阀结构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台架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得出了各种制动工况对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经工业性应用,设计研制的工程车辆全动力制动系统性能满足ISO3450标准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66.42KB 文档页数:14
公式是冷轧最常用的轧制压力模型之一,为提高模型精度,对该公式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验资料的校核和上机计算表明,影响压力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外区的影响未予考虑,使在某范围内给出的值偏低,所用的摩擦规律未被实验证实,而且在大压下量薄轧件轧制时,给出的值偏高。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公式不能在所有轧制情况下与实际相符,且作者提出的一些论点也值得商榷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4.58KB 文档页数:7
本文推导了底吹熔池流场中两相区的含气率公式和密度公式,修正了涡量传输方程中的源项,改进了前人关于底吹熔池流体流动的数模。本数学模型预报的结果与水模型中实验测量结果相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6.93KB 文档页数:6
本文数值模拟了圆筒燃烧室内双股同心强旋流流场及其湍流参数的分布。计算中,对Kolmogorov-Prandtl旋涡粘性系数假定中的经验系数Cμ做了初步调试,认为Cμ对不同流场及同一流场中的不同点都有可能不同,而且Cμ应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对模拟轴对称强旋流场是可行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0.46KB 文档页数:4
在对盐渍土现场与室内渗水实验结果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对西藏扎布耶盐湖盐渍土的渗透性进行了研究.为使所测渗透系数更能接近实际,提出了用原位渗透实验方法来评价土层垂直渗透性能.利用数学模型得到了计算渗透系数的相应公式.结合实际工程证明该测试方法和计算公式是可行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6.37KB 文档页数:3
为了摆脱电磁干扰对磁电式传感器的影响,通过对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力学模型分析,建立了加速度与波长变化间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低频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幅频带宽为45 Hz,横向抗干扰能力为40 dB,能够满足工业测量需要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7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