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6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0.11KB 文档页数:3
以H2WO4和ZrOCl2·8H2O为原料,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前驱物,再加热合成出了ZrW2O8粉末.用X射线衍射(XRD)对合成粉末进行物相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粉末形貌,用差热-热重分析确定合成温度.结果表明:溶液pH值控制在2~3范围内,溶液中Zr4+和WO42-能同时发生沉淀;所得前驱物在1200℃反应1h,所得产物相主要为ZrW2O8,其粒度在100nm左右,且分布均匀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52.5KB 文档页数:58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 第一节概述 一、重量分析法:通过称量被测组分的质量来确定被测组分百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二、分类: 1.挥发法利用物质的挥发性 2.萃取法利用物质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 3.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 三、特点: 准确度高,费时,繁琐,不适合微量组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55KB 文档页数:58
一、重量分析法:通过称量被测组分的质量来确定被测组分百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二、分类: 挥发法利用物质的挥发性 萃取法利用物质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 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 三、特点: 准确度高,费时,繁琐,不适合微量组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52.5KB 文档页数:58
第一节概述 一、重量分析法:通过称量被测组分的质量来确定被测组分百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二、分类: 挥发法利用物质的挥发性 萃取法利用物质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 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 三、特点: 准确度高,费时,繁琐,不适合微量组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72KB 文档页数:23
1. 芳香第一胺类的一般鉴别试验——重氮化-偶合反应: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等具对氨基苯甲酸酯结构的药物(盐酸丁卡因例外)和磺胺类药物可直接进行重氮化-偶合反应;氯氮卓、奥沙西泮等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和对乙酰氨基酚、醋氨苯砜等具有酰胺结构的药物需水解后才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2. 托烷生物碱类的一般鉴别试验——Vitali反应 3. 有机氟化物的一般鉴别试验——茜素氟蓝反应 4. 与硝酸银的沉淀反应——用于氯化物、巴比妥类、异烟肼、维生素C、含炔基的甾体激素类等药物的鉴别 5. 与重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盐酸利多卡因与Cu2+反应形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磺胺类药物与Cu2+生成有色铜盐沉淀;巴比妥类药物与铜吡啶试液作用 生成紫色或紫色沉淀(含硫巴比妥呈绿色) 6. 硫色素反应——维生素B1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溶于正丁醇(或异丁醇等)中,显蓝色荧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77MB 文档页数:79
凝聚性反应 (包括凝集试验和沉淀试验) 标记抗体技术 (包括荧光抗体、酶标抗体、 放射性标记抗体、发光标记抗体技术等)。 有补体参与的反应 (补体结合试验、免疫粘 附血凝试验等)。 中和反应 (病毒中和试验、毒素中和试验)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72.5KB 文档页数:10
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与沉淀分离相似,与萃取方法不同的是—反应速度比较慢,故反应速度对于分离效果影响比较大。 当溶液中的M与树脂内离子B发生交换反应时,其整个反应历程将经历五个阶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0.76KB 文档页数:5
通过分析银铜颗粒表面铜与氧的反应,计算银铜合金中铜的沉淀析出量、铜在银基体中的扩散速率以及CuO颗粒大小,研究了反应合成AgCuO复合材料中CuO的长大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反应合成制备过程中,氧化铜颗粒长大动力学行为满足抛物线规律;银铜合金表面铜与氧的反应是一种铜扩散控制型反应,该氧化铜颗粒的长大与铜在银铜合金中的含量、扩散速率和所处位置(晶内、晶界)有关.计算得到的CuO颗粒大小与实际获得的氧化铜颗粒大小相吻合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5KB 文档页数:1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A.乙酰氯B.乙酸乙酯C.乙酸酐 A可与AgNO/C2HOH溶液反应很快产生白色沉淀;B显中性且有香味 C容易水解生成乙酸显酸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0.51KB 文档页数:16
Bronsted酸碱理论认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 转移。与生成反应相同之处是强酸强碱反应生成 水与沉淀形成反应相同,离子积型KW = [H+][OH- ]。强酸(碱)滴定一元弱碱(酸)是一元弱酸(弱 碱)的生成反应,与络合形成反应相似。 不同点:(1)水是强酸强碱滴定的产物,是溶 剂,酸碱滴定体系总是隐含着在滴定前已进行了 一步强酸强碱滴定;(2)H2O是两性物质,凡两 性物质均要考虑既得质子又失质子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6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