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12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MB 文档页数:9
通过热力学平衡相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某新型镍基粉末高温合金时效温度下合金元素对热力学平衡相析出行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René 104合金析出的主要平衡相为γ'、MC、M23C6、M3B2和TCP相.Cr和Co含量主要影响TCP相的析出行为及γ'相的析出温度,Cr含量对M23C6和M3B2的析出行为有一定的影响,Cr的建议质量分数为13%;Mo和W含量影响TCP相和M3B2的析出行为.质量比Al/Ti和Nb/Ta影响γ'相的析出行为,建议控制Al/Ti和Nb/Ta比平衡,以使γ'相起到理想的强化效果.C和B含量显著影响碳化物和硼化物的析出量,还可间接抑制TCP相析出;Zr含量对MC和M23C6碳化物的析出有影响;增Co降Cr和调节合金元素含量以获得小的点阵错配度是第3代涡轮盘用粉末冶金高温合金成分优化设计的趋势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50KB 文档页数:6
1.1.以堆积模型计算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同体积的体心和面心立方晶体中的原子数之比. [解答] 设原子的半径为R体心立方晶胞的空间对角线为4R晶胞的边长为4R/√3,品胞的 体积为(4R/√3),一个品胞包含两个原子,一个原子占的体积为R/√3)2,单位体积 晶体中的原子数为2/R/√5):面心立方晶胞的边长为4R/√,晶胞的体积为 R/√2),一个晶胞包含四个原子,一个原子占的体积为4R/八2/4,单位体积晶体 中的原子数为4R√5).因此,同体积的体心和面心立方品体中的原子数之比为 /2 0.272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0.5KB 文档页数:4
本专题的目标是介绍其他内部控制的概念框架。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控制准则委员会(CoCo)发布的《控制指南 COCO于1995年发布了“控制指南”文件。该指南是麦克唐纳委员会1988年提出的一条建 议的结果。这条建议是,CICA应当制定准则以使记录保管系统、控制系统和审计系统变得 有效和谨慎 2、马尔科姆·鲍尔里治国家质量奖( MBNQA)准则。1987年,美国设立了马尔科 姆·鲍尔里治国家质量奖(以已故的里根政府商务部长的名字命名)。国家标准和技术协会 (NIST)负责奖励的管理。他诸多任务中的一项就是保持用于评价申请者的质量计划的准 则。这些准则已经发展为一种评估质量的有价值的工具。由于质量渗透到组织的各个部分, 因此,他和内部控制很相似。它包括7个主要方面:领导:战略计划:关注客户和市场;信 息和分析;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流程管理:经营结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26MB 文档页数:9
使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快速成形系统和电磁感应加热设备,分别在未预热和预热的情况下成形12CrNi2合金钢.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成形件微观组织、维氏硬度计测试不同部位硬度、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不同方向的拉伸性能,研究预热对激光熔化沉积12CrNi2合金钢不同方向的组织、硬度、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预热条件下,单道熔池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块状成形件熔池为回火马氏体与贝氏体混合组织,XOZ截面与YOZ截面组织没有明显的组织差别,但YOZ截面整体硬度大于XOZ截面,同时两个截面均出现了大尺寸宏观裂纹缺陷,力学性能差.在预热条件下,熔池由于温度梯度降低发生贝氏体转变,单道熔池呈现性能优异的下贝氏体组织;块状成形件熔池没有发生回火马氏体转变,主要为粒状贝氏体.截面硬度分布较未预热下更为均匀.在拉伸方向及搭接方向均呈现高强度、低塑性特征,抗拉强度可达1189 MPa,屈服强度为951 MPa,伸长率仅为2.8%,性能没有明显的各向异性.预热能够降低熔池中温度梯度,减小热应力,有效控制裂纹缺陷,促进组织均匀化,降低组织、性能的各向异性,提高合金钢成型件力学性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20.02KB 文档页数:76
1 导言 2 基本原理与概念 2.1 基本原理 2.2 对象的产生,排列及删除 2.3 在线帮助 3 R的数据操作 3.1 对象 3.2 在文件中读写数据 3.3 存储数据 3.4 生成数据 3.4.1 规则序列 3.4.2 随机序列 3.5 使用对象 3.5.1 创建对象 3.5.2 对象的类型转换 3.5.3 运算符 3.5.4 访问一个对象的数值:下标系统 3.5.5 访问对象的名称 3.5.6 数据编辑器 3.5.7 数学运算和一些简单的函数 3.5.8 矩阵计算 4 R绘图 4.1 管理绘图 4.1.1 打开多个绘图设备 4.1.2 图形的分割 4.2 绘图函数 4.3 低级绘图命令 4.4 绘图参数 4.5 一个实例 4.6 grid 和lattice 包 5 R的统计分析 5.1 关于方差分析的一个简单例子 5.2 公式 5.3 泛型函数 5.4 包 6 R编程实践 6.1 循环和向量化 6.2 用R写程序 6.3 编写你自己的函数 7 R 相关的文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8.55KB 文档页数:6
为了提高Custom 465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耐磨性,分别在440、480和520℃对580℃时效后的样品进行了2 h的盐浴渗氮,使用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工作站、球盘式摩擦磨损仪、表面轮廓仪、扫描电镜等设备,研究渗氮温度对Custom 465钢表面物相、硬度、渗层显微形貌、耐蚀性及耐磨性的影响.随着渗氮温度升高,耐蚀性逐渐降低,但表面硬度增加,520℃处理后表面硬度增大到1240 HV,较未处理试样的400 HV明显上升,渗层厚度达到22μm.440℃渗氮后表面物相为氮在马氏体基体中过饱和的α'N,点蚀电位降低约60 m V;480℃时有少量CrN相析出,引起点蚀电位降低约180 mV,同时磨损体积下降约43%;520℃时CrN相的含量明显升高,自腐蚀电位降低约70 mV,无明显的稳态钝化区,磨损体积降低82%,减磨效果明显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7.5KB 文档页数:1
第四章4-4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4.4.1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 定义若存在非零向量ξ∈V,使得对于某个∈K,有A5=5,则称ξ是A的属 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 命题线性空间V中属于确定的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添加上零向量)构成子空间。 证明设51,52是属于的特征向量,Vk,∈K,则 A(k5+2)=k()+a(2)=k+2=(k5+152), 证毕。 定义线性空间V中属于确定的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添加上零向量)构成子空间称 为属于特征值的特征子空间,记为V 4.4.2特征值和特征子空间的计算、特征多项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5MB 文档页数:208
一、项目由来. 1 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 2 三、项目初筛分析. 2 四、项目特点. 3 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4 六、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 . 4 1 总论.6 1.1 编制依据. 6 1.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9 1.3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 15 1.4 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 17 1.5 环境功能区划. 18 1.6 规划相符性. 19 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4 2.1 建设项目概况. 24 2.2 工程分析. 28 2.3 建构筑物尺寸及设备. 44 2.4 原辅料及理化性质. 46 2.5 达标可靠性分析. 47 2.6 污染源分析. 49 2.7 风险源项识别. 56 2.8 清洁生产. 60 2.9 污染物排放汇总. 62 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4 3.1 自然环境概况. 64 3.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68 4 环境影响预测.88 4.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88 4.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0 4.3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02 4.4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23 4.5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0 4.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61 4.7 风险环境影响分析. 163 5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66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 166 5.2 运营期恶臭污染防治措施. 169 5.3 运营期水环境污染物防治措施评述. 174 5.4 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 177 5.5 运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 178 5.6 地下水与土壤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179 5.7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措施. 183 5.8 环保措施投资和“三同时”一览表. 187 6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90 6.1 经济效益分析. 190 6.2 社会效益分析. 190 6.3 环境效益分析. 191 7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193 7.1 环境管理要求. 193 7.2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 195 7.3 环境监测计划 . 195 7.4 污染物排放清单. 198 9 结论与建议 .202 9.1 结论. 202 8.2 要求与建议. 20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2MB 文档页数:9
碳/碳复合材料作为热防护材料多用在高超声速飞行器鼻锥、机翼前缘等位置。为准确预测其传热及烧蚀响应,采用多场耦合策略,考虑外部流场热化学非平衡效应、固体材料传热以及材料表面烧蚀,建立高超声速气动热环境下碳/碳复合材料的流?热?烧蚀多场耦合模型,预测碳/碳复合材料瞬态温度场分布、烧蚀速率以及烧蚀外形变化等。计算得到材料模型驻点区壁面温度和热流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初始时刻热流值较大,1 s时驻点热流密度为17.22 MW?m?2,随着时间推移,壁面温度增大,驻点区温度梯度减小,热流值也减小,30 s时驻点热流密度为10.22 MW?m?2。材料模型驻点区的温度较高,材料表面反应活跃,烧蚀较为严重,而模型侧面只发生少量烧蚀,烧蚀前后材料模型外形发生一定的变化,前缘半径增大,30 s时材料驻点烧蚀深度为17.47 mm。结果表明:在高超声速气动热环境下,碳/碳材料模型发生一定的烧蚀后退,导致外部流场以及热载荷发生变化,采用流?热?烧蚀多场耦合模型可有效预测不同时刻材料的传热及烧蚀响应,为热防护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0.13KB 文档页数:10
海底金矿矿山水害对矿山生产、人员施工及矿山设备等产生较大威胁,是矿山开采中的自然灾害之一,快速有效的判别出矿山水害水源对于事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三山岛金矿的巷道围岩裂隙普遍并长期存在涌水现象,矿区开采中矿井水害的水源主要有海水、第四系水、基岩裂隙水、地下水等,为了准确快速的判别矿井水水源,有效预防矿井水突水及水害威胁,本研究结合监测点水样的水文地质条件与不同监测点水样的水化学成分分析,选取Mg2+、Na++K+、Ca2+、SO42?、Cl?和HCO3 ?共6项指标作为判别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不同水样的矿化程度。在贝叶斯算法分析原理的基础上,将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CMC)引入到贝叶斯方法中,运用统计软件SPSS统计,构建贝叶斯判别分析模型,得出基于水样样本信息的算法估计的后验分布,得出矿山水害水源的分析方法。运用三山岛金矿水害取水点的水样分析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验证,建立矿井突水水源模型,进行不同水样的信息分析,得出贝叶斯统计函数并进行水源判别结果分析,验证了贝叶斯矿山水害水源判别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对现场工作的开展和水害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页上页40640740840941041141241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12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