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42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2MB 文档页数:7
搭接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的重要连接方式,长期性能是该技术实际工程应用的关键.对不同恒定应力和湿度状态下混杂FRP (HFRP)双搭接接头的剪切蠕变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观测到了明显的蠕变变形,测定了蠕变与恒定应力及湿度的关系.进一步采用分数阶导数流变模型对试件的蠕变进行模拟.根据模型所包含的Mittag-Leffler函数的性质采用了改进的Powell优化算法,并确定了合理的初值,结合试验曲线拟合得到模型各参数值.根据搭接接头蠕变的特点,在经典分数阶流变模型中引入了表征应力水平对搭接接头非线性蠕变特性影响的函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数阶蠕变柔量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变模型能够采用简单的表达形式和较少的参数对试件的非线性蠕变行为进行拟合,在30%~70%恒定应力范围内准确模拟了双剪搭接接头的蠕变曲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04MB 文档页数:38
第一章 人工智能发展概述 1.1 全球:以科技企业为主导,推进技术创新升级 1.2 中国: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应用落地 第二章 人工智能算力及应用现状 2.1 芯片:应用需求日渐丰富,催生芯片多元化发展 2.2 服务器:多元开放、绿色节能成为发展方向 2.3 云服务:AI 与云加速融合,推动业务创新 2.4 算法模型:巨量化成发展趋势,预训练模型为创新基础 2.5 应用:算力与应用协同发展,推动场景多元化 第三章 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 3.1 行业概况及排名 3.2 地域概况及排名 第四章 IDC建议 4.1 技术供应商建议 4.2 产业发展建议 4.3 行业用户建议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99MB 文档页数:246
一、电解质溶液 二、可逆电池 三、电解与极化作用 7.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7.2 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 7.3 电导 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电导的测定 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几个有用的关系式 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 7.4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7.5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电动势的测定 生物电化学 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电动势产生的机理 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浓差电池和液体接界电势的计算公式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7.6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7.7 电动势产生的机理 界面电势差 外电位、表面电势和内电位 电极与溶液间的电位差 电动势的值 E值为什么可以测量 准确断路 7.8 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 7.9 浓差电池和液接电势 7.10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7.11 生物电化学 7.12 理论分解电压 7.13 极化作用 7.14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7.15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腐 7.16 化学电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5MB 文档页数:7
为了深入了解半焦与CO2的气化反应过程动力学,本文通过不同升温速率下的非等温实验,确定在不同阶段下富鼎半焦与CO2的气化机理.采用分段尝试法研究富鼎半焦与CO2气化反应过程动力学,确定反应过程前期与后期的机理函数分别为f(α)=(1-α)[1-ψln(1-α)]1/2和f(α)=(3/2)[(1-α)-1/3-1]-1,从而建立相应动力学模型,计算反应过程不同阶段的动力学参数.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实验数据与模型吻合较好,相关系数都大于0.98.最后,根据求得的动力学参数,确定不同升温速率下活化能的补偿效应,即活化能与指前因子的关系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6.49MB 文档页数:82
实验一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实验二 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和地质图的判读 实验三 根据岩层产状要素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图及岩层厚度的计算 实验四 赤平极射投影方法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之一) 实验五 赤平极射投影方法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之二) 实验六 真倾斜与视倾斜的换算和构造线产状的测定 实验七 赤平极射投影方法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之三) 实验八 绘制褶皱横截面图 实验九 绘制和分析构造等高线图 实验十 绘制节理极点图和等密图 实验十一 根据共轭节理求主应力轴方位并绘制构造应力场图 实验十二 赤平投影在断裂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十三 读褶皱断层区地质图并绘制地质剖面图 实验十四 构造模拟实验 实验十五 构造标本模型观察 实验十六 综合读图及分析地质构造并绘制地质剖面图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9MB 文档页数:11
为研究压下对连铸坯内部裂纹产生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230 mm×280 mm断面大方坯压下数学模型。通过压下模型对重轨钢连铸坯压下过程进行热力耦合模拟计算,对压下过程中产生的内部裂纹进行了预测。首先,对连铸坯不同中心固相率为0.3~0.7的温度场进行计算;然后,利用压下模型计算了连铸坯中心固相率0.3~0.7时凝固前沿的等效塑性应变。研究结果表明,在连铸坯中心固相率为0.3~0.7的位置处分别施加7 mm压下量进行压下,连铸坯凝固前沿等效塑性应变未超过临界等效塑性应变(0.4%),连铸坯未出现内裂纹;同时,对连铸坯在中心固相率为0.6位置处进行了不同压下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连铸坯压下量超过7 mm时,凝固前沿的等效塑性应变超过临界塑性应变(0.4%),连铸坯出现内裂纹,并且压下量越大,连铸坯内裂纹越严重。同时,工业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计算的准确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1MB 文档页数:190
本书是一本实用性数据库教材,它重点突出应用性与新技术,它将数据库基本原理、技术与应用三者结合于一体,系统性强、基本概念与原理讲述清楚、内容深入浅出、文字浅显易懂、并配有大量辅助性材料。本书由六部分组成,它们是基本原理部分(第一章——第二章),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原理与技术(第三章——第七章),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第八章——第十章),新型数据库(第十一章——第十三章),数据库应用(第十四章——十六章)最后是数据库实验指导书。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以及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数据库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数据库应用开发人员的参考资料及相关培训教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6MB 文档页数:9
从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HDD)装备技术、地下生命线工程的探测与信息化、双向对穿HDD技术、大口径HDD技术、HDD回拖力计算模型、地表变形与冒浆6个方面开展了文献调研工作,分析了HDD装备与技术研究应用进展:世界上最大回拖力(20000 kN)的电驱动钻机被设计并研发;电磁感应法被广泛用于既有生命线的空间探测,复杂干扰下的数据解析与精度提高仍是研究重点;基于三维数据,融合建筑信息模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借鉴美国“811”体系,局部完成了地下生命线的信息化;采用对穿技术完成了长距离的地下生命线敷设;基于过程化的HDD工艺参数、设备参数和控制监测技术被大量应用,有效提升了应用中的风险识别能力;针对不同地层条件下的回拖力计算为设备选型提供了依据,并为HDD多学科融合研究提供了途径;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冒浆、卡钻等热点和难点也得到初步探索研究,构建了理论、实验和数值分析模式,为提高HDD的应用效率和质量提供了依据。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进一步分析了HDD的发展趋势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8MB 文档页数:41
教学重点、难点: 1 过程控制基础: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过渡过程与品质指标 2 被控对象特性:工业常用对象的特点及描述方法,对象特性参数及其测定方法,常见单容和双容工业对象应用 3 常用检测仪表:常用压力温度流量物位仪表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及选型 4 控制仪表及及控制规律:基本控制规律及其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PID 运算原理,模拟控制器基本原理,数字控制算法, 5 执行器 :执行器的基本组成,气动薄膜阀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电动控制阀的结构、特点及应用,执行器气开气关形式及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控制阀口径的选择,仪表防爆技术 6 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特点,DDC 系统的基本原理,DCS、FCS 和SCADA 等常见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7 简单控制与复杂控制系统: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调节方案,调节规律及整定。串级调节系统,比值调节系统,均匀调节系统和前馈调节系统 8 工业自动化系统应用举例:石油加工,工业锅炉控制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4.25KB 文档页数:11
为从力学本质上揭示SI-FLAT非接触式板形仪的检测原理,基于薄板流固耦合振动理论,建立了薄板振幅与残余应力关系的数学模型.在非协调Föppl-von Kármán方程组的平衡方程中引入惯性项与流体压强项,利用气动载荷在时间上的周期性将流体速度函数、流体压强函数、薄板挠度函数和薄板应力势函数的时间变量分离出来,得到描述SI-FLAT板形仪稳定工作状态的偏微分方程组.进一步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该方程组,最终建立起薄板振幅与残余应力的数学关系.同时结合实测残余应力数据,利用Siemens提出的振幅-残余应力模型反算得到实际薄板振幅分布,并将其与流固耦合振动模型计算的振幅进行对比,验证了提出的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进一步利用流固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气泵进风口流体速度、检测距离和激振频率对振幅的影响,为SI-FLAT板形仪科学合理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页上页42842943043143243343443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42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