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77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0.88KB 文档页数:3
一、基本要求: 了解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特点,学会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使用,掌握原子吸收光谱的定量分析方法。 二、讲授内容: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特点、基本原理、定量分析基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实验技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4MB 文档页数:157
一、学科平台课程 1《电工与电子技术》 2《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 3《工程制图 B1》 4《化工原理 1》 5《化工原理 2》 6《化工原理实验》 7《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 二、专业课程 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概论》 2《工程力学》 3《化工制图及 CAD》 4《高分子化学》 5《高分子物理》 6《聚合反应工程》 7《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8《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 9《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和设备》 10《聚合物表征与测试》 1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 三、个性化发展课程 1《功能高分子材料》 2《生物材料》 3《高分子膜材料及应用》 4《高聚物流变学》 5《科技论文写作》 6《化工仪表与自动化》 7《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8《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 9《聚合物复合材料》 10《高分子纳米材料》 11《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 12《计算机在工程中的应用》 13《化工安全工程》 14《高分子文献检索及创新进展》 15《创业实践及管理》 四、专业实践环节 1《认识实习》 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 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 4《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5《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6《生产实习》 7《毕业设计(论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5MB 文档页数:154
一、学科平台课程 1《电工与电子技术》 2《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 3《工程制图 B1》 4《化工原理 1》 5《化工原理 2》 6《化工原理实验》 7《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 二、专业课程 1《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2《化工制图及 CAD》 3《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4《化工专业英语》 5《化学反应工程》 6《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7《化工热力学》 8《化工设计》 三、个性化发展课程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 2《化工传递过程原理》 3《化工分离工程》 4《催化原理》 5《化工工艺学》 6《高分子化学与材料》 7《精细化工概论》 8《化工安全工程》 9《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 10《市场营销学》 11《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 12《碳基材料合成与应用》 13《化工过程优化》 14《化工机械设计前沿进展》 15《高分子材料开放与应用》 16《化学化工文献检索及创新进展》 17《创业实践与管理》 四、专业实践环节 1《认识实习》 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 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 4《化工设备课程设计》 5《化工设计课程设计》 6《生产实习》 7《毕业设计(论文)》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6MB 文档页数:118
本章介绍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原理——达朗伯原理。应用这一原理,就将动力学问题从形式上转化为静力学问题,从而根据关于平衡的理论来求解。这种解答动力学问题的方法,因而也称动静法。§15–1 惯性力的概念 · 质点的达朗伯原理 §15–2 质点系的达朗伯原理 §15–3 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15–4 定轴转动刚体的轴承动反力、静平衡与动平衡的概念 达朗伯原理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82.14KB 文档页数:7
借鉴流体黏性的表征方式,引入粉体颗粒表观黏度的概念表征粉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基于能量耗散原理,利用旋转黏度计测定了含SiO2纳米添加剂的Fe2O3颗粒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观黏度.实验结果表明,Fe2O3颗粒表观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纳米SiO2的加入使颗粒表观黏度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纳米SiO2对Fe2O3颗粒形成了包覆,抑制了颗粒间的团聚和烧结.此外,本研究利用微型流化床研究了含纳米SiO2的Fe2O3颗粒在流化还原过程中发生黏结失流的过程,进一步验证了纳米SiO2对Fe2O3颗粒表观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纳米SiO2显著提高了还原样品的金属化率,延长了还原过程中的黏结时间;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纳米SiO2有效包覆在Fe2O3颗粒表面,降低了铁原子的扩散活性,并充分阻隔新鲜铁之间的接触,抑制新鲜铁的烧结,从而导致Fe2O3颗粒之间难以形成黏结点,由此证明纳米SiO2对流化床内Fe2O3颗粒的还原过程中的黏结失流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8KB 文档页数:10
一、原料气的制备 1.煤气化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煤气化大多采用间歇制气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使生产连续化? 3.间歇式制半水煤气为什么要把一个制气循环分成若干个步骤? 4.鲁奇法连续气化的原理是什么?对原料煤有什么要求? 5.德士古气化法的特点是什么?对原料煤有什么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9MB 文档页数:9
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利用极射赤面投影图,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残余奥氏体,对协变相变产物的原奥取向进行重构的简易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利用铁素体的{110}α极图中三个贝恩组的交点可以成功重构出原始奥氏体取向,并且精度可达2°;同时,该方法还可以对局部微区或者变体选择很严重的原奥取向进行重构,误差仍可控制在2°之内,具有其他重构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位向关系具体种类并不影响对原奥取向的重构,采用该方法进行原奥取向重构时不需要预先知道具体的位向关系,并且适用于位向关系处在K-S与N-W关系之间的所有协变相变过程.通过运用该方法重构原奥取向,本文研究了高温奥氏体化过程中的奥氏体行为.研究发现当采用较高的温度奥氏体化时会出现奥氏体孪晶,奥氏体孪晶的出现与奥氏体化温度有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86.48KB 文档页数:6
为研究菱铁矿在强还原气氛下加热过程中铁矿物的转化过程和规律,采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嘉峪关某菱铁矿石在煤基直接还原过程中菱铁矿的热行为和不同条件下焙烧产物中铁矿物的存在形式等.结果表明,菱铁矿在煤基直接还原条件下转化为金属铁的历程为FeCO3→Fe3O4→FeO→Fe.转化过程分为菱铁矿分解和铁氧化物还原两个阶段;热分解阶段在556.6℃时基本结束,最终产物为Fe3O4;铁氧化物的还原阶段在556.6℃以后、1200℃时完全结束,最终产物为金属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5MB 文档页数:8
对印尼红土镍矿的基础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矿石主要由蛇纹石和辉石组成,其中Ni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取代Mg元素存在于蛇纹石中.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了红土镍矿焙烧、氢气还原、磁选分离镍和铁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红土镍矿与碳酸盐添加剂进行混合焙烧实现了Ni和Fe氧化物的释放;对焙烧产物进行氢气还原,还原产物中Ni和Fe元素以金属形态存在,Fe金属化率最高超过80%,远大于原矿还原产物中Fe的金属化率(4%-8%),且随着温度升高,Ni元素易与Fe结合生成Fe-Ni;磁选所得产物中Ni和TFe品位分别达到3%和20%,Fe和Ni的回收率分别达到80%和90%,初步实现Ni和Fe的富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77MB 文档页数:81
7.1系统原则 7.2整序原则 7.3激活原则 7.4共享原则 7.5搜索原则
首页上页424344454647484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77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