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0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4MB 文档页数:7
为减少制备硅酸钙板对矿物原浆资源的损耗和提高对固体废弃物的协同利用效果, 试验以电石渣-煤基固废胶凝体系为原料来研制高强度的纯固废硅酸钙板, 并通过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测试来分析硅酸钙板中生成的主要矿物成分及不同配比对硅酸钙板的强度变化关系.研究表明: 在水灰比为0.3的条件下, 使用电石渣完全替代水泥, 将粉煤灰和硅灰按1:1的质量比互掺调制所得的混合胶凝体系最终制得托贝莫来石型纯固废硅酸钙样板.在硅灰占原料的质量分数为0~10%范围内, 样板抗折强度随硅灰添量增加而升高, 硅灰添量为10%时样板达到最大抗折强度, 不同粒径的原料颗粒相互填充, 板内晶体与水化胶凝体相互咬合, 最终使得样板力学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样板的抗折强度随着NaOH添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 NaOH添加质量分数为4%时样板板面平滑, 强度达到最大值11.8 MPa, 该添量为NaOH的最佳添量, 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加入4% NaOH时对该胶凝体系的水化反应起到最佳激发作用, 且样板料坯的微观结构对其最终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但不起决定性作用, 其中决定其最终强度的是板坯内水化胶凝体的数量、形态以及其相互间的联结方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23MB 文档页数:10
综放开采过程中顶煤和覆岩由连续向非连续和散体介质状态转变,描述矿压在断裂覆岩和碎裂顶煤中的形成、传递方式和作用机理是综放开采矿压理论研究的难点.基于光弹试验原理,借助散体介质双轴加载双向流动光弹试验装置,对综放开采过程中散体顶煤与非连续覆岩关键层中力链网络结构及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地层载荷在煤岩体中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弱-强力链网络.综放开采打破了初始力链网络结构的平衡,顶煤与覆岩中形成梁-拱复合力链拱结构,覆岩荷载以强力链形式传递到工作面前方煤体.随着工作面推进和顶煤放出,覆岩梁-拱力链网络不断扩展和演化,形成更大规模的力链拱结构.关键层弯曲、断裂和失稳运动,使工作面前方的强力链拱脚出现回缩现象,力链分布密度和强度增加,导致工作面来压现象.地层内水平力作用使顶煤与覆岩内的梁-拱力链结构效应较更加明显,整体拱结构形态愈加完整,强力链网络结构更加紧致,关键层断裂失稳时力链拱对工作面煤层的作用力更加显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2MB 文档页数:8
尾矿浆的沉积特性对尾矿坝的坝体结构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尾矿浆的沉积分层特征和时间演化规律,对黏性尾矿浆和砂性尾矿浆进行一维沉降柱试验,讨论了尾矿沉积物的细观结构特征和分层划分依据,分析了沉积物形态与时间的关系,并用双电层理论解释了絮凝作用对沉积特征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尾矿黏粒具有颗粒细小、黏土矿物成分比例高和吸附性强的特点,在液体环境下易形成高孔隙率的絮状结构体;根据细观结构的变化,尾矿沉积层从上到下依次分为澄清区、絮凝区、沉降区和固结区;按时间划分,可以将尾矿的沉积过程分为沉降阶段和固结阶段,黏性尾矿的沉积时间大约是砂性尾矿的2倍;砂性尾矿的沉积时间主要由单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决定,黏性尾矿浆的沉积过程可用分界面高度-时间的函数关系来描述.研究结果揭示了尾矿浆的沉积过程和细观结构之间的联系,为尾矿浆沉积规律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0.98MB 文档页数:12
通过边坡工程地质测绘及节理调查分析,认为该矿扩帮区岩体结构面分布有明显规律,它服从本矿区域地质构造,用区域应力场可以得到明确的解释。对该矿的端帮,即平面凹形边坡的稳定性用滑坡模型试验及有限元法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初步探讨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三维条柱法,用它可以计算复杂形态的边坡或滑体的稳定性,分析了滑体侧阻力效应及平面曲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平面曲率半径与边坡稳定系数的关系为F=a+b/(R0/H0),当R0/H0<2,而且滑面一般不通过坡脚,而是在其上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75.63KB 文档页数:8
通过开展中间包控流装置布置的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器结构对钢水流动行为的影响.着重探讨了不同尺寸中间包的控流装置布置规律及其对钢液流动行为和夹杂物去除的影响,定量化得到了双流板坯中间包控流装置布置与死区体积和结构影响因子D的关系.实验结果分析表明:中间包内部分活塞流体积不利于夹杂物去除,死区体积可准确反映钢液的洁净度水平;出水口抽吸作用对钢液流动行为影响较大,挡坝布置在距出水口1000-1300 mm时钢液流动形态较好,夹杂物聚集导致的水口结瘤率低至7.5%;0.003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22MB 文档页数:6
利用转炉钢渣作为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了碱度(CaO/SiO2质量比)分别为0.5、0.6和0.7的微晶玻璃.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等手段,结合样品收缩率与力学强度测试结果,研究了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三种微晶玻璃的结构与性能的变化规律.微晶玻璃的力学强度主要受基础玻璃烧结性能和内部晶体组织结构的影响.烧结收缩率高,内部晶体呈方柱状交织形态,则微晶玻璃的力学强度最好.微晶玻璃的晶相主要为黄长石晶体和辉石晶体,高温条件有利于黄长石晶体生长而促使辉石/黄长石比例减少.碱度为0.6的微晶玻璃收缩率最大,其内部的黄长石晶体呈方柱状交织排列,构成晶体骨架,并同残余玻璃相形成力学强度较高的微观组织,从而使得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5MB 文档页数:10
页岩气储层中存在大量的纳微米孔隙,且孔隙裂缝结构复杂,气体渗流阻力大,存在多尺度渗流的问题;页岩气储层压力扰动随时间向外传播并非瞬时到达无穷远,其渗流规律就是一个压力扰动边缘动边界的问题。基于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本文建立了渗透率分形分布和高斯分布的渗透率表征模型,对不同形态缝网压裂特征就渗流规律进行了描述,并利用稳态依次替换法,考虑页岩储层中扩散、滑移及解吸作用,进一步研究了多级压裂水平井不稳定渗流压力扰动的传播模型,得到不同压裂条件下压力扰动边界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并结合我国南方海相龙马溪组页岩气藏储层参数,应用MATLAB编程。研究表明:压力传播动边界随时间增加逐渐向外扩展,渗透率越小,压力传播越慢;未压裂储层压力传播速度<渗透率分形分布压裂储层传播速度<渗透率高斯分布压裂储层传播速度。对于渗透率极低的页岩气储层,压力传播慢,气井自然产能低,必须对页岩气储层进行大规模的储层压裂改造,并控制压裂程度,以提高页岩气开发效果;基于压力传播动边界的扩展优化页岩储层压裂井段间距90 m,优化渗透率分形分布压裂井井间距318 m,渗透率高斯分布压裂井井间距252 m。因此应合理控制页岩储层压裂改造规模,实现优产高产。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拟合较好,验证了本研究理论模型的适用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98MB 文档页数:66
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 1.细胞少,间质多,细胞分散,种类多 2.细胞无极性 3.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 4.来源于胚胎间充质(中胚层的细胞先形成间充质,然后分化为各种结缔组织、肌组织、血管等) 5.功能:连接、支持、营养、运输、保护 固有结缔组织 (胶体状基质) 结缔组织的分类:依据基质的物理性状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血液、淋巴(液体状基质) 软骨与骨(固体状基质) 本章重点: 1.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2.成纤维C、巨噬C、浆C、肥大C的结构特点、功能 3.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形态特点、分子构成、特性 4.基质的分子构成和作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6MB 文档页数:41
1. 掌握狂犬病病毒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2. 掌握人乳头瘤病毒致病性 3. 了解天花病毒致病性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 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 • 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 • 可以引起犬、猫和多种野生动物的自然感染,并可通过动物咬伤或密切接触等形式在动物间或动物人类间传播而引起狂犬病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 属于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乳头瘤病毒属(papillomavirus) • 主要引起人类皮肤粘膜的增生性病变 • 高危性HPV(16型、18型等)与子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 低危性HPV(6型、11型等)引起生殖器尖锐湿疣 第三节 细小DNA病毒 • 是一类具有单股DNA基因组、形态最小的DNA病毒 • 对人致病的细小DNA病毒有 – 红病毒属(Erythrovirus)的B19病毒(human parvovirus B19, B19) – 博卡病毒属(Bocavirus)的人类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 – 依赖病毒属(Dependovirus)的腺病毒伴随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es, AAV) 第四节 痘病毒 • 痘病毒科 • 体积最大和结构最复杂的DNA病毒 • 对人有致病性的是天花病毒和传染性软疣病毒 第五节 博尔纳病病毒 • 是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博尔纳病病毒属(Bornavirus)的原型病毒 • 病毒颗粒呈球型,有包膜 • 核酸为8,900bp的非分节段、线性、单负链RNA • 转录和复制在细胞核内进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5.41MB 文档页数:88
教学目的: 掌握:尿生殖三角、肛三角的定义。坐骨肛门窝的境界和内容。肛门直肠环的定义。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扩大及弯曲。髂内动脉的分支及分布概况。直肠子宫陷凹、膀胱直肠陷凹位置、特点及毗邻。膀胱的形态分部、位置、毗邻。前列腺的位置及分叶。 教学重点: 尿生殖三角。男性尿道。盆膈。髂内动脉及分支。盆部的腹膜陷凹。膀胱位置与毗邻,膀胱三角。 教学难点: 阴部管的形成。尿生殖三角的层次结构。盆膈的构成和作用。前列腺分叶。 第一节 盆部 pelvis 一、概况 二、盆壁和盆底 三、盆腔腹膜与脏器关系 四、盆腔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结 五、盆腔的脏器 第二节 会阴 perineum 一、概况 二、肛区 三、尿生殖区
首页上页434445464748495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0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