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19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9.92KB 文档页数:5
以LiNO3和TiO2为初始反应物,固相法合成了Li4Ti5O12(M1).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所得粉体为较纯的尖晶石结构的Li4Ti5O12复合氧化物.Li4Ti5O12电极以35mA·g-1电流密度恒流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70mAh·g-1,接近理论容量,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2%.其在大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性能良好,以175,350,875mA·g-1的电流密度放电,放电容量分别达到了151,140,115mAh·g-1;与传统方法使用LiOH和TiO2固相合成的Li4Ti5O12(M2)加以比较,3个倍率下的放电容量分别提高了约5%,10%和26%.循环伏安曲线表明:M1电极电位极化小,可逆性好,电极电化学活性高;M1电极嵌入/脱出锂后交流阻抗测试表明其电化学反应阻抗分别为16和20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6.32KB 文档页数:5
应用PFC2D计算程序,对某矿水平与倾斜联合布置的折线型综采面,分析了散体顶煤和破碎直接顶的落放过程及落放形态,揭示了不同放煤步距连续推进模式下的煤损动态特征,并对不同放煤顺序的顶煤回收率及支架受力工况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表明:折线型综采面采用自上而下的回采顺序,顶煤回收率高,支架受力均匀;低位单口放煤时,放出体形态向采空区侧偏转;在支架连续推进过程中,煤损形态节律性变化;大倾角厚煤层综放开采,采用中档放煤步距的经济技术效果较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5MB 文档页数:8
利用扫描Kelvin探针(SKP)技术,结合腐蚀产物的形貌分析和物相分析,研究了Q235碳钢和Q450耐候钢在盐雾腐蚀实验早期阶段的腐蚀行为和电位分布.结果表明,Cl-对碳钢有强烈的侵蚀作用,在盐雾腐蚀过程的初期,金属表面出现明显的阴极区和阳极区,表面电位随时间逐步正移,呈现局部腐蚀的特征,且由于合金元素的作用,Q450耐候钢腐蚀较为均匀,SKP测试的表面电位高于Q235碳钢,形成的锈层较为致密,耐大气腐蚀性能优于Q235碳钢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05KB 文档页数:155
狭义的西方经济学是指西方学者对社会 经济生活的纯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包 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绎济学(有时也包 括国际经济学)。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 看,西方绎济学家运用宏观分析和微观 分析方法考察经济活动渊源甚早,其理 论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和发展的过 程。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也经经历了 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四 个阶段: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10.5KB 文档页数:14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还是一个阴森恐怖的黑暗时代,大地上恐龙横行, 我们的老祖先--类人猿惊恐的睁大了双眼,围坐在仅剩的火堆旁,担心着无边 的黑暗中不知何时会出现的妖魔鬼怪,没有电视可看,没有网可上... 我是疯了,还是在说梦话?都不是,类人猿自然不会有机会和恐龙同时代, 只不过是我开机准备写这一部分的时候,心里忽然想到,在 10 年前,国内的统 计学应用上还是卡方检验横行,分层的 M-H 卡方简直就是超级武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30KB 文档页数:35
从频率的角度分析RLC串联电路和 并联电路;通过分析掌握RLC电路产生 谐振的条件;熟悉谐振发生时谐振电路 的基本特性和频率特性;掌握谐振电路 的谐振频率和阻抗等电路参数的计算; 熟悉交流电路中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5.54KB 文档页数:5
针对轧辊表面电火花毛化过程中放电中心温度的变化、凹坑形状与电参数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放电通道形成过程和热流密度分布函数,采用解析法建立了单个脉冲放电通道的热传导模型,并运用积分变换法和有限差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温度场求解.讨论了轧辊表面在不同峰值电流下放电区域中心位置的瞬态温度变化,确立了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与熔化凹坑形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所建模型与采用的方法正确,可用于轧辊表面形貌形成过程的仿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2MB 文档页数:6
采用添加脱磷剂直接还原焙烧-磁选的工艺制备直接还原铁,研究了不同还原剂对高磷鲕状赤铁矿直接还原过程铁还原的影响.实验结果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还原剂中固定碳和挥发分含量对于焙烧产物中金属铁晶粒的聚集、增多和长大以及所得还原铁指标影响较大.焦炭和无烟煤所得焙烧产物中金属铁晶粒与脉石矿物结合较紧密,难以在磨矿过程中实现单体解离.褐煤所得焙烧产物中金属铁晶粒出现明显的连接和长大,且与脉石矿物界限分明,嵌布粒度较粗,有利于铁颗粒与脉石矿物的解离,从而其铁回收率较其他还原剂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1MB 文档页数:30
一.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土壤空气组成有以下分方面的特点: 1.土壤空气中CO2>>近地层大气中CO2 (Carbon dioxide) 原因:(1)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释放CO2 (2) 土壤中根系、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呼吸释放CO2 (3)无机碳酸盐的分解CO2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62KB 文档页数:33
本章以制造业为例,着重介绍会计循环的第个步骤,即怎样分析制造业的主要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共分四节: 第一节材料采购业务 第二节生产业务 第三节销售业务 第四节其他业务
首页上页49349449549649749849950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19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