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74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1MB 文档页数:7
本文采用OM及SEM金相定量研究了亚临界(低于AC1)退火对冷轧态Fe-c-Mn双相钢临界区(AC1~AC3)奥氏体形成动力学的影响,采用STEM能谱分析及SEM波谱分析测定了在亚临界退火过程中碳化物中锰浓度的变化及在临界区形成的奥氏体的锰浓度。实验结果表明,亚临界退火过程发生锰向碳化物中的平衡偏聚,从而使临界区形成的奥氏体具有较高的锰含量,提高奥氏体的淬透性。这对于周期退火双相钢板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0.5KB 文档页数:28
一、背景 1、物流是现代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物流委员会主任、中国物流网首席主持人王之泰教授)物流是若干领域经济活动系统的、集成的体的现代概念。它的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按用户(商品的购买者需求方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27.5KB 文档页数:51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很少以单质形态存在 有色金属矿物大多数是硫化物或氧化物 炼铁所用矿物及很多冶金中间产品主要是氧化物形态 钛、锆、铪等金属的冶金中间产品为氯化物 还原反应在从这些矿物提取金属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15MB 文档页数:8
使用原位观察方法研究了不同凝固条件H13钢铸锭样品中液析碳化物的高温行为.实验发现连铸锭及电渣锭两种样品在所研究的枝晶间存在明显的合金元素偏析,其中Cr、Mo、V、C的偏析较为明显,液析碳化物存在于凝固枝晶间偏析最严重的区域,成分为V、Mo、Cr、Ti的液析碳化物.连铸锭及电渣锭两种样品分别在1200℃及1250℃围绕液析碳化物周围出现局部液相,理论计算的局部液相出现温度与实验观察到的接近;随着温度的升高,局部液相范围扩大,与电渣锭相比,加热至相同温度时,连铸锭液析碳化物周围的局部液相范围更大.液析碳化物周围局部液相的出现加快了枝晶间合金元素的扩散,对液析碳化物的高温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3.8KB 文档页数:6
采用热处理实验方法,同时结合热模拟压缩和热模拟拉伸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对奥氏体不锈钢OOCr24Ni13铸坯高温热塑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能够明显改变实验钢铸坯中δ铁素体的形貌;经1200℃保温3h空冷后,原始铸坯中存在的大面积连续网状δ铁素体完全转变为弥散分布的细小颗粒状组织.具有颗粒状δ铁素体的热处理试样与热处理前相比,不同温度压缩时的变形抗力略有增加,但并没有急剧恶化;热模拟抗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相同温度下的断面收缩率(Z)显著提高,其中Z≥60%的温度区间由1150—1280℃扩展为1050~1300℃,高塑性(Z≥80%)温度范围在150℃左右(1150~1300℃).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3MB 文档页数:12
食盐中毒 食盐是机体必不可少的物 质之一,但若摄入量过大,可 引起中毒,以口渴、粪便含水 量增多和大量死亡为特征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KB 文档页数:4
调试语句的形式如下: on<条件〉<中断续元入口 表示当指定条件的中断发生时,由中断 续元来进行处理。例如: on fixed overflow go to LA 每当发生定点溢出时,转向以LA为标号 的语句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6KB 文档页数:31
问题:作业提交时,先全部进入辅助存储 器,作业投入运行时,能否不把作业的全部 信息同时装入主存储器,而是将其中当前 使用部分先装入主存储器,其余暂时不用 的部分先存放在作为主存扩充的辅助存储 器中,待用到这些信息时,再由系统自动 把它们装入到主存储器中,这就是虚拟存 储器的基本思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7.5KB 文档页数:111
由于项目和项目组织的特殊性带来沟通的困难。组织协调和沟通不仅是一个信息过程,而且是一个组织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心理过程。本章 介绍了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几种重要的沟通过程, 项目沟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分析,项目中常见的几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方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5.76KB 文档页数:5
对圆钢轧制过程中铸坯表面孔类缺陷演变规律进行了工业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钻孔法在铸坯头部钻取一定直径和深度的孔的方法来模拟铸坯表面气孔缺陷.钻孔铸坯经轧制后在圆钢的对应位置发现了呈平行分布的表面直线型裂纹,裂纹处的金相组织发现裂纹四周有轻微的脱碳现象.裂纹测量结果表明,圆钢表面直线型裂纹深度主要受钻孔深度影响,当钻孔深度大于4mm时,会导致深度明显的裂纹.裂纹长度主要受钻孔直径影响,对于孔径在1.0~2.5mm的孔,形成的裂纹长度大都分布在2~8cm之间
首页上页49449549649749849950050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74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