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5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8.5KB 文档页数:5
1. 了解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2. 理解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3. 了解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指标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1MB 文档页数:26
产业结构的定义 所谓产业结构,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 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 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 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业结构和产业分类有着密切关系,因为产业分 类是按一定的原则,将国民经济的各种成分进 行分解与组合,可以说产业分类是研究产业结 构的基础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96.5KB 文档页数:43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在一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综 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为测定一个国家 (地区、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流量) 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存量)所构成的一个相 互联系的系统。其各项总量指标及其组成,是进行 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的重要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8KB 文档页数:43
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概述 Section 1 The summary of Expand and Complement of the SNA 第二节人口和劳动投入核算 Section 2 Population and labor accounts 第三节国民经济的短期核算和地区核算 Section 3 Short-term and Region accounts of National economy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45.5KB 文档页数:51
第一节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类型 Section 1 The Type(classifications) of The SNA 第二节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 Section 2 The system of National economy gross (total amount) account 第三节综合经济账户 Section 3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bank account 第四节SNA账户的矩阵表述 Section 4 Matrix state of The SNA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9MB 文档页数:61
第一节引言 信息产业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0%~60%是支柱 微电子工业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石 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 如果以单位质量的“钢”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为1来 计算,则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为1000,而 集成电路则高达2000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7MB 文档页数:95
一、作物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于农产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须的 生活资料。作物生产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这是由于作物生产不但直接供给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 而且还要供给农业中的畜牧业、渔业等所需的饲料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4KB 文档页数:22
房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组成部分,既是确保房地 产行业健康运行,又是促使其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保证。本章首先阐明了 对房地产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目标;其次,论述了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 的主要政策手段;最后,就建立和完善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体系进行分析研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8KB 文档页数:20
经过建国后近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基本上形成了一整 套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由于长期“左”的干扰,加上“文革”的 破坏,到1976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1976年的工农生产总产值只比 上年增长1.5%,主要产品绝大部分没有完成计划产量;国民收入下降2.7%,实际上已处于 负增长的状态;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比10年前下降;而且与发达国家经济的差距越拉越 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05MB 文档页数:48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统筹区域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5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