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建国后近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 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由于长期“左”的干扰,加上“文革”的破坏, 到1976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1976年的工农生产总产值只比上年增长 1.5%,主要产品绝大部分没有完成计划产量;国民收入下降2.7%,实际上已处于负增长的 状态: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比10年前下降;而且与发达国家经济的差距越拉越大。邓小平 对7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状况作了如下的描述:“几亿人口搞饭吃,粮食问题没有真正过关。 我们钢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只及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新兴产业的差距就更大了。”“同发 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与人民生 活的贫困,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中国非改革不可。 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邓小平政治生涯的“三起三落 历史上,邓小平曾三次被打倒,第一次是在江西中央苏区,邓作为“毛派”受到批 评和处理。后复出,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下设的书记处的总书记。第二 次是在文革期间,邓作为“全国和党内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文革后期复出,1975年主 持中央日常工作。第三次是在1975年,在“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被再次打倒, 文革结束后复出 2、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 原话:“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他跟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比较公道 他比较有水平,比较能办事。你说他样样事情都办得好呀?不是,他跟我一样,有许多事情 办错了,也有的话说错了,但比较起来,他会办事。他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使人不那么 怕。”“他说他不行,我看行。不满意他的人也会有的,像有人不满意我一样。但大体说来, 这个人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他犯了错误对自己很严格,看问题有 眼光。”毛还夸邓小平“人才难得”。毛一生中对其他领导人也有过不少肯定的评价,但能得 到这样高评价的人确实不多 邓小平如何开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的? 建国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近30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探索,以“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惨剧而告终。任何一个新的领导人都面临着如何认识过去的 问题,而毛泽东则是总结过去的一个核心问题。“文化大革命”一一毛泽东一一毛泽东思想 (过去中国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建设),这是一个连环套。而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一方面是党 内一些人坚持“两个凡是”,思想保守僵化,固守“左”的一套不放:另一方面,社会上极 少数人抓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党过去的错误大做文章,掀起一股否定马 克思主义,特别是诋毁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怎么办?邓小平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标准和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原则,指出,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人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 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1 经过建国后近 30 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 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由于长期“左”的干扰,加上“文革”的破坏, 到 1976 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1976 年的工农生产总产值只比上年增长 1.5%,主要产品绝大部分没有完成计划产量;国民收入下降 2.7%,实际上已处于负增长的 状态;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比 10 年前下降;而且与发达国家经济的差距越拉越大。邓小平 对 70 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状况作了如下的描述:“几亿人口搞饭吃,粮食问题没有真正过关。 我们钢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只及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新兴产业的差距就更大了。”“同发 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 20 年。”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与人民生 活的贫困,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中国非改革不可。 一、 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邓小平政治生涯的“三起三落”: 历史上,邓小平曾三次被打倒,第一次是在江西中央苏区,邓作为“毛派”受到批 评和处理。后复出,在 1956 年党的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下设的书记处的总书记。第二 次是在文革期间,邓作为“全国和党内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文革后期复出,1975 年主 持中央日常工作。第三次是在 1975 年,在“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被再次打倒, 文革结束后复出。 2、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 原话:“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他跟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比较公道。 他比较有水平,比较能办事。你说他样样事情都办得好呀?不是,他跟我一样,有许多事情 办错了,也有的话说错了,但比较起来,他会办事。他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使人不那么 怕。”“他说他不行,我看行。不满意他的人也会有的,像有人不满意我一样。但大体说来, 这个人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他犯了错误对自己很严格,看问题有 眼光。”毛还夸邓小平“人才难得”。毛一生中对其他领导人也有过不少肯定的评价,但能得 到这样高评价的人确实不多。 3、邓小平如何开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的? 建国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近 30 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探索,以“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惨剧而告终。任何一个新的领导人都面临着如何认识过去的 问题,而毛泽东则是总结过去的一个核心问题。“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毛泽东思想 (过去中国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建设),这是一个连环套。而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一方面是党 内一些人坚持“两个凡是”,思想保守僵化,固守“左”的一套不放;另一方面,社会上极 少数人抓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党过去的错误大做文章,掀起一股否定马 克思主义,特别是诋毁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怎么办?邓小平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和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原则,指出,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人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 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如果没有毛泽东,我们至今很可能还在 黑暗中摸索。”“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责任不能归之于毛泽东一个人,中央有责任,中央许 多负责同志也有责任。….毛泽东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经历实践检验的正确思想,在其 中,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属于毛泽东思想之列,错误的思想则不属于毛泽东思想之列。 就这样,邓小平通过解开这一连环套,肯定过去(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的 同时指出过去的错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错误),在不搞乱人们思想,保持社会稳 定的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的改革步伐。 、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 度以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新课题。要完成这个新 课题,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这些基本概 念,他指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 清醒的。”“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正确把握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 1、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过去搞清楚的主要是下列四个问题 (1)关所有制问题。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 分化的决定性条件 (2)关于政权问题。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有一个过渡期,这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国家政权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在整个社 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3)关于工人阶级政党问题。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部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力 量和领导力量,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4)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 明的伟大成果,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上述四个问题,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比较清楚和清醒的,但是也有一些问题不够 清楚和清醒,正因为这些不够清楚和清醒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发生失误 2、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以下五个过去没有搞清楚的、现在搞清楚的问题: 邓小平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用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充实、丰富马克 思主义。总结起来,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 既没有丢掉老祖宗,又讲了一些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在中国进入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 (1)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解剖的基础上,作出了人类关于社会主义本质
2 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如果没有毛泽东,我们至今很可能还在 黑暗中摸索。”“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责任不能归之于毛泽东一个人,中央有责任,中央许 多负责同志也有责任。毛泽东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经历实践检验的正确思想,在其 中,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属于毛泽东思想之列,错误的思想则不属于毛泽东思想之列。 就这样,邓小平通过解开这一连环套,肯定过去(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的 同时指出过去的错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错误),在不搞乱人们思想,保持社会稳 定的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的改革步伐。 二、 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 度以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新课题。要完成这个新 课题,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这些基本概 念,他指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 清醒的。”“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正确把握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 1、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过去搞清楚的主要是下列四个问题: (1)关于所有制问题。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 极分化的决定性条件。 (2)关于政权问题。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有一个过渡期,这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国家政权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在整个社 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3)关于工人阶级政党问题。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部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力 量和领导力量,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4)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 明的伟大成果,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上述四个问题,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比较清楚和清醒的,但是也有一些问题不够 清楚和清醒,正因为这些不够清楚和清醒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发生失误。 2、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以下五个过去没有搞清楚的、现在搞清楚的问题: 邓小平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用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充实、丰富马克 思主义。总结起来,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 既没有丢掉老祖宗,又讲了一些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在中国进入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 (1)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解剖的基础上,作出了人类关于社会主义本质
特征的第一个科学预测和概括,在他们看来,未来社会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归全 社会占有、社会生产有计划进行、个人消费资料实行按劳分配等等,其中蕴含着一个重大的 理论和实践前提: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只是立足于资本主义 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进行科学预测,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实践经验,这种预测是一种思维 的抽象,只是一般地谈到未来社会的一些特征,没有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这需要后人 在今后的实践中去丰富和发展。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比马克思、恩格斯大大前进了一步, 他提出: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共产主义就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在小农经济上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利用国家 资本主义的形式等等,列宁的论述,虽然涉及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但在认识上没有提 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斯大林和毛泽东,都是强调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 力”,但没有重点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去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是从生产力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是过于重视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忽视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从而使社会主义事业陷入困境。在中国 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和发展,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差 距还很大。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不断地解放生产力,不停地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唯有如 此,在生产力发展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 ·这是从社会主义的目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生产力不是为产生剥削,为穷 的愈穷、富的愈富创造条件,而是相反,是为了共同富裕,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根本对立的 在搞清楚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就很清楚了。邓小 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的三阶段论:过渡阶段,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恩格斯 在晚年指出,他们对未来社会阶段的划分不是适应一切条件的一劳永逸的方案,半文明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和文明国家不一样,不会是简单的“两大段” 列宁的贡献:第一次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两阶段”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 主义社会”。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社会主义社会有“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完全 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等各种形态。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要经历一 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期,并认为苏俄现在“还是处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初阶 段 斯大林是把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建成混为一谈。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建成区分开来, 但混淆了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的界限,把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以前,都视为无产阶级专 政时期
3 特征的第一个科学预测和概括,在他们看来,未来社会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归全 社会占有、社会生产有计划进行、个人消费资料实行按劳分配等等,其中蕴含着一个重大的 理论和实践前提: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只是立足于资本主义 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进行科学预测,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实践经验,这种预测是一种思维 的抽象,只是一般地谈到未来社会的一些特征,没有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这需要后人 在今后的实践中去丰富和发展。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比马克思、恩格斯大大前进了一步, 他提出: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共产主义就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在小农经济上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利用国家 资本主义的形式等等,列宁的论述,虽然涉及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但在认识上没有提 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斯大林和毛泽东,都是强调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 力”,但没有重点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去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这是从生产力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是过于重视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忽视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从而使社会主义事业陷入困境。在中国 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和发展,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差 距还很大。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不断地解放生产力,不停地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唯有如 此,在生产力发展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 • 这是从社会主义的目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生产力不是为产生剥削,为穷 的愈穷、富的愈富创造条件,而是相反,是为了共同富裕,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根本对立的。 在搞清楚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就很清楚了。邓小 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的三阶段论:过渡阶段,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恩格斯 在晚年指出,他们对未来社会阶段的划分不是适应一切条件的一劳永逸的方案,半文明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和文明国家不一样,不会是简单的“两大段”。 列宁的贡献:第一次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两阶段”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 主义社会”。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社会主义社会有“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完全 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等各种形态。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要经历一 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期,并认为苏俄现在“还是处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初阶 段。” 斯大林是把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建成混为一谈。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建成区分开来, 但混淆了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的界限,把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以前,都视为无产阶级专 政时期
邓小平指出:“在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要有一个很长的 初级阶段。”这是对我国基本国情最准确的认识和估计,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起点。 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来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总的发展水平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 家。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即进入发达的社会社会以后,才能在总体上接近、赶上以至超 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 体成份。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包括把按劳 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 政策等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全的或完整的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还 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解决阶级斗争问题,必须服务于 和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内还存在阶级庑,国际上还存在着敌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的势力,所以还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主要职能是进行社会管理,发展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 特殊情况下,镇压国内外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活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价格杠杆和 竞争机制的功能。通过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生产的商品化,是实现生产的社会化 和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企图超越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由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然经 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直接过渡支产品经济,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且只是经济文化落后的 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才经历的一个特定的阶段,不能把它和整个社会主义社会混为一谈,不能 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代替整个社会主义社会,也不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等同于 社会主义的本质。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与发达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性之间,有很大差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中,有些是体 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如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有些并不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如非公有制经济 成分,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等。这些不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有的还会存在很长很长的时间,但是到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将不复 存在 (3)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质和经济体制。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两个重要论断 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质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制度在一定条件下
4 邓小平指出:“在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要有一个很长的 初级阶段。”这是对我国基本国情最准确的认识和估计,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起点。 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来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总的发展水平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 家。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即进入发达的社会社会以后,才能在总体上接近、赶上以至超 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 体成份。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包括把按劳 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 政策等等。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全的或完整的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还 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解决阶级斗争问题,必须服务于 和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内还存在阶级庑,国际上还存在着敌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的势力,所以还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主要职能是进行社会管理,发展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 特殊情况下,镇压国内外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活动。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价格杠杆和 竞争机制的功能。通过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生产的商品化,是实现生产的社会化 和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企图超越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由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然经 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直接过渡支产品经济,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且只是经济文化落后的 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才经历的一个特定的阶段,不能把它和整个社会主义社会混为一谈,不能 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代替整个社会主义社会,也不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等同于 社会主义的本质。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与发达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性之间,有很大差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中,有些是体 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如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有些并不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如非公有制经济 成分,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等。这些不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有的还会存在很长很长的时间,但是到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将不复 存在。 (3)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质和经济体制。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两个重要论断: • 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质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制度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逾越,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是不能逾越,否则生产力就发展不起来。要发展商品 经济,就需要完备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就 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和社会。 (5)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一个世界,两种制度”是当代世界的重要 格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既有相互矛盾、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联系、合作的一面。为此, 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 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 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 法 上述五个问题,过去不够清楚,现在搞清楚了,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划时 代的贡献。这五个方面理论的形成,都是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中,在不同意见的激烈争 论中形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组织生产、劳动产品的分配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社会制度是姓 社”还是姓“资”的问题。 思想领域的清“左”斗争。 70年代末80年代的四次大争论: 第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姓“社”还是姓“资”? 改革从农村起步,这种质疑和困惑也从农村改革问题开始 l978年夏秋之交,安徽省发生特大干旱,灾荒威胁着广大农民。当时安徽省委决定, 与其让大片受旱的土地抛荒,不如借给农民去种“保命田”,实行谁收谁种。肥西县山南公 社率先贯彻执行,实行包产到户,结果在灾年里取得了丰收,小麦总产比历史最高水平还增 产1435万斤。此举获得了省委领导人的肯定和支持。1979年,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 18户农民,在生产队长带领下“秘密”实行包产到户,鉴于历史的教训,防止日后被人说 成是“搞资本主义”,使队干部受牵连,遭惩处,18户农民的代表在保证书上画押具结, 保证万一不测遭惩处时共同照顾队长的家属。结果,这个全县出名的穷队在实行包产到户后, 当年的粮食总产量就达到13.2万斤,相当于这个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 量的总和:油料总产量3.52万斤,比50年代合作化以来20多年油料的总和还多。显 然,农民的创造给中国落后的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但是,这种创造却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1979年3月,某报突然以头条新闻加“编 者按”,批评包产到户这样的生产责任制是“单干”,是搞资本主义。它反映了从中央到地 方,许多人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认识。当时出现这种非议,其实也不奇怪。因为包产 到户这种生产责任制形式在“文化大革命”前,就在安徽等一些地方出现过,但是当时被作 为农民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加以否定。60年代初,邓小平、邓子恢等领导同志曾经支 持过农民的探索,后来也先后遭到批判。所谓的“三自一包”资本主义道路,其中“一包
5 可以逾越,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是不能逾越,否则生产力就发展不起来。要发展商品 经济,就需要完备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就 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和社会。 (5)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一个世界,两种制度”是当代世界的重要 格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既有相互矛盾、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联系、合作的一面。为此, 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 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 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 法。” 上述五个问题,过去不够清楚,现在搞清楚了,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划时 代的贡献。这五个方面理论的形成,都是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中,在不同意见的激烈争 论中形成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组织生产、劳动产品的分配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社会制度是姓 “社”还是姓“资”的问题。——思想领域的清“左”斗争。 70 年代末 80 年代的四次大争论: 第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姓“社”还是姓“资”? 改革从农村起步,这种质疑和困惑也从农村改革问题开始。 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省发生特大干旱,灾荒威胁着广大农民。当时安徽省委决定, 与其让大片受旱的土地抛荒,不如借给农民去种“保命田”,实行谁收谁种。肥西县山南公 社率先贯彻执行,实行包产到户,结果在灾年里取得了丰收,小麦总产比历史最高水平还增 产1435万斤。此举获得了省委领导人的肯定和支持。1979年,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 18户农民,在生产队长带领下“秘密”实行包产到户,鉴于历史的教训,防止日后被人说 成是“搞资本主义”,使队干部受牵连,遭惩处,18户农民的代表在保证书上画押具结, 保证万一不测遭惩处时共同照顾队长的家属。结果,这个全县出名的穷队在实行包产到户后, 当年的粮食总产量就达到13.2万斤,相当于这个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 量的总和;油料总产量3.52万斤,比50年代合作化以来20多年油料的总和还多。显 然,农民的创造给中国落后的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但是,这种创造却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1979年3月, 某报突然以头条新闻加“编 者按”,批评包产到户这样的生产责任制是“单干”,是搞资本主义。它反映了从中央到地 方,许多人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认识。当时出现这种非议,其实也不奇怪。因为包产 到户这种生产责任制形式在“文化大革命”前,就在安徽等一些地方出现过,但是当时被作 为农民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加以否定。60年代初,邓小平、邓子恢等领导同志曾经支 持过农民的探索,后来也先后遭到批判。所谓的“三自一包”资本主义道路,其中“一包
就是农村的包产到户。于是,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搞包产到户就是走资本 主义道路。鉴于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 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 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 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1980 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在会议通过的《纪要》 中,充分肯定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指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给予支持。到1 981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发展到377.7万 个,占生产队总数的64.2%。在实践的推动下,这场姓“社”姓“资”的争论获得了 明确的结论。 第二,经济特区姓“社”还是姓“资”? 这些经济特区在所得税和投资环境方面给外商以一定的优惠,大量地吸引外资,取得了 明显的成效,引起了国内外舆论广泛的关注。但长期来饱受帝国主义侵略、欺凌、压迫、剥 削的中国人民,许多人对于一下子有那么多外商进入中国,在思想和感情上接受不了。特别 是当时中国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中走出来,十年动乱期间对于发展外贸就是所谓“崇 洋媚外”的批判在一些人心头仍有阴影。于是,对于经济特区的一些非议出现了。这些非议 集中到一点,就是:经济特区是姓“社”还是姓“资”? 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实践为基础,先后回答了这三个问 l984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7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 l992年:特区经济姓“社“不姓“资”。 第三,商品经济姓“社”还是姓“资”? 改革开放一开始,就碰到一个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怎样对待商品、货币?要 不要搞商品经济?长期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广为传播的商品、货币关系是“资本 主义”的观念。1984年4月,党中央决定召开一次中央全会,专门讨论经济体制改革 问题,并组织了一个文件起草的班子。起草小组在广泛征求中央和地方各经济主管部门和理 论界意见的基础上,九易其稿,供内部讨论征求意见,经反复修改补充,提交党的十二届三 中全会讨论。会上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又作了150多处修改和补充,最后形成了著名的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在文件起草讨论过程中,人们对于《决定》中是否继续沿用十二大关于“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起草的文件前6稿一直沿用了过去这一提法 在讨论第6稿时,国务院主持文件起草工作的负责人在1984年9月9日向中央政治局常 委写了一封信,其中讲到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 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经中央同意,从第7稿以后,便采用了“社会主义商品 6
6 就是农村的包产到户。于是,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搞包产到户就是走资本 主义道路。鉴于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 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 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 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1980 年9月, 中共中央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在会议通过的《纪要》 中,充分肯定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指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给予支持。到1 981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发展到377.7万 个,占生产队总数的64.2%。在实践的推动下, 这场姓“社”姓“资”的争论获得了 明确的结论。 第二,经济特区姓“社”还是姓“资”? 这些经济特区在所得税和投资环境方面给外商以一定的优惠,大量地吸引外资,取得了 明显的成效,引起了国内外舆论广泛的关注。但长期来饱受帝国主义侵略、欺凌、压迫、剥 削的中国人民,许多人对于一下子有那么多外商进入中国,在思想和感情上接受不了。特别 是当时中国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中走出来,十年动乱期间对于发展外贸就是所谓“崇 洋媚外”的批判在一些人心头仍有阴影。于是,对于经济特区的一些非议出现了。这些非议 集中到一点,就是:经济特区是姓“社”还是姓“资”? 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实践为基础,先后回答了这三个问 题: ——1984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7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 ——1992年:特区经济姓“社“不姓“资”。 第三,商品经济姓“社”还是姓“资”? 改革开放一开始,就碰到一个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怎样对待商品、货币?要 不要搞商品经济?长期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广为传播的商品、货币关系是“资本 主义”的观念。1984年4月,党中央决定召开一次中央全会, 专门讨论经济体制改革 问题,并组织了一个文件起草的班子。起草小组在广泛征求中央和地方各经济主管部门和理 论界意见的基础上,九易其稿,供内部讨论征求意见,经反复修改补充,提交党的十二届三 中全会讨论。 会上根据各方面的意见, 又作了150多处修改和补充,最后形成了著名的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在文件起草讨论过程中,人们对于《决定》中是否继续沿用十二大关于“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起草的文件前6 稿一直沿用了过去这一提法。 在讨论第6稿时,国务院主持文件起草工作的负责人在1984年9月9日向中央政治局常 委写了一封信,其中讲到就总体说, 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 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经中央同意,从第7稿以后,便采用了“社会主义商品
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理论上最大突破就 是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尽管在当时的条件下,《决定》 仍然强调我国经济从总体上说是计划经济,但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 观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同 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商品经济是否存在和价值规律是否发挥作用,而在于所有制不 同”。这就是说,商品经济不姓“资”,资本主义可用,社会主义也可用。这在当时对思想 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推进,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到:“这次经 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 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 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做‘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 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不是说四个坚持吗?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否则是‘四人帮”的‘宁 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解放思想,我们老同志有这个任务。”这就为商品 经济是不是姓“资”,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商品经济的问题,作了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第四,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 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的时候,我们仍然把“市场经济”区别于“商品经 济”,把它看做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可见,如何认识市场经济的性质和作用,是一个更 为复杂的问题。 据介绍,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在讨论经济问题时,触及到了计划 与市场的关系,当时的提法是:“在我们的整个国民经济中,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 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4月16日至29日,经济学界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的历时1 4天、389人参加的价值规律讨论会上,有的专家学者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 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必然产物”,“计 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应该互相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计划经济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 这是我国经济理论界经过长期刻苦钻研的成果,也是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但是,当 时经济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一新概念并未为经济理论界和经济实际部门的大多数同志所接受。其原因是,当时大多数 人心目中认为市场经济是指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同社会主义经济是对立的 但是,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肯定。1979年 月26日,正当经济理论界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展开热烈讨论的高潮中,邓小平同志在接见 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 达光教授等客人时,明确地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 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谈话,在这次会见外宾后不胫而走 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7 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理论上最大突破就 是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尽管在当时的条件下,《决定》 仍然强调我国经济从总体上说是计划经济,但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 观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同 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商品经济是否存在和价值规律是否发挥作用,而在于所有制不 同”。这就是说,商品经济不姓“资”,资本主义可用,社会主义也可用。这在当时对思想 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推进,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到:“这次经 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 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 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做‘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 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不是说四个坚持吗?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否则是‘四人帮’的‘宁 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解放思想,我们老同志有这个任务。”这就为商品 经济是不是姓“资”,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商品经济的问题,作了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第四,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 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的时候,我们仍然把“市场经济”区别于“商品经 济”,把它看做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可见,如何认识市场经济的性质和作用,是一个更 为复杂的问题。 据介绍,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在讨论经济问题时, 触及到了计划 与市场的关系,当时的提法是:“在我们的整个国民经济中,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 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4月16日至29日, 经济学界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的历时1 4天、389人参加的价值规律讨论会上, 有的专家学者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 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必然产物”,“计 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应该互相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计划经济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 这是我国经济理论界经过长期刻苦钻研的成果,也是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但是,当 时经济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一新概念并未为经济理论界和经济实际部门的大多数同志所接受。其原因是,当时大多数 人心目中认为市场经济是指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同社会主义经济是对立的。 但是,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肯定。1979年11 月26日,正当经济理论界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展开热烈讨论的高潮中,邓小平同志在接见 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 达光教授等客人时,明确地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 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谈话,在这次会见外宾后不胫而走, 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由于党内外大多数人还不能接受“市场经济”这一概念,党的文件中长期来采用的是“市 场调节”的提法。十二大的正式提法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三大提出“国 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十三大以后,这一问题讨论重新活跃起来。1988年下半 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广州召开的理论研讨会上,许多人建议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一更加完整科学的提法代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并明确提出了“市场化取向” 的改革主张。然而,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后,这种观点被当作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 点进行了批判。1990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与中央负责人谈话时,提出:“必须从理 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1个月以后,即1991年春节期间,邓小平同志在上海 视察时,对上海市委负责同志再次讲到:“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 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到了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的重要谈话在党内传达后,人们的认识才逐渐趋于统 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针对当时在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目标问题上的一些不同提法,表示“我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 提法”。党的十四大正式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是“左”的一套阻碍改革开放的集中体现,确实有点像 改革开放的“紧箍咒”,改革开放20年来就是在不断冲破这一问题的阻碍、束缚中前进的 具体说来,“姓社姓资”之所以成为改革开放的主要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改革的对象是传统的社会主义旧体制、旧机制、旧观念以及旧的思维取向。旧的 体制、机制和观念又很大程度上是在长达20多所“左”的影响下形成的。人民公社、计划经 济、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兴无灭资,这些都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内容,现在要改掉这些东 西,另搞包产到户、雇工、个体私营经济以至引进外资这一套,“姓社姓资”的问题自然而 然地就突出来了。 第二、改革的措施和内容,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的前提下,主要方面就是利 用、恢复以至引进一些资本主义的因素,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改一立,对比本 来就很鲜明,“姓社姓资”的问题也就出来了。所谓资本主义的东西,实际包括三个方面: (1)确实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如外资、雇式剥削、三资企业。(2)一直被认是资本主义 东西,如自发倾向的单干,个体私营经济。(3)虽然不具有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但由于 是资本家发明,如市场经济、证券、股市、股份制等等。改革开放就是要把这些东西放进来, 引进来。 第三,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及一整套“左”的东西的长期盛行,“左”的意识在人们身上 打下深深的烙印 怎么样做?邓小平说,允许看,坚决试,不搞争论,既不以争论一一大辩论之类东西压 迫人,也不允许以争论形式阻碍改革;试错了,改,试对了,多数人在看的过程中被实践说
8 由于党内外大多数人还不能接受“市场经济”这一概念,党的文件中长期来采用的是“市 场调节”的提法。 十二大的正式提法是“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十三大提出“国 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十三大以后,这一问题讨论重新活跃起来。1988年下半 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广州召开的理论研讨会上,许多人建议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一更加完整科学的提法代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并明确提出了“市场化取向” 的改革主张。然而,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后,这种观点被当作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 点进行了批判。1990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与中央负责人谈话时,提出:“必须从理 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1个月以后,即1991年春节期间,邓小平同志在上海 视察时,对上海市委负责同志再次讲到:“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 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到了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的重要谈话在党内传达后,人们的认识才逐渐趋于统 一。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针对当时在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目标问题上的一些不同提法,表示“我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 提法”。党的十四大正式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是“左”的一套阻碍改革开放的集中体现,确实有点像 改革开放的“紧箍咒”,改革开放20年来就是在不断冲破这一问题的阻碍、束缚中前进的。 具体说来,“姓社姓资”之所以成为改革开放的主要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改革的对象是传统的社会主义旧体制、旧机制、旧观念以及旧的思维取向。旧的 体制、机制和观念又很大程度上是在长达20多所“左”的影响下形成的。人民公社、计划经 济、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兴无灭资,这些都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内容,现在要改掉这些东 西,另搞包产到户、雇工、个体私营经济以至引进外资这一套,“姓社姓资”的问题自然而 然地就突出来了。 第二、改革的措施和内容,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的前提下,主要方面就是利 用、恢复以至引进一些资本主义的因素,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改一立,对比本 来就很鲜明,“姓社姓资”的问题也就出来了。所谓资本主义的东西,实际包括三个方面: (1)确实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如外资、雇式剥削、三资企业。(2)一直被认是资本主义的 东西,如自发倾向的单干,个体私营经济。(3)虽然不具有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但由于 是资本家发明,如市场经济、证券、股市、股份制等等。改革开放就是要把这些东西放进来, 引进来。 第三,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及一整套“左”的东西的长期盛行,“左”的意识在人们身上 打下深深的烙印。 怎么样做?邓小平说,允许看,坚决试,不搞争论,既不以争论——大辩论之类东西压 迫人,也不允许以争论形式阻碍改革;试错了,改,试对了,多数人在看的过程中被实践说
服了,就推广。一一摸着石头过河。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改革领导方法 在实践中,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如下的变化 1、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问题 公有经济等于国有经济: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 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 骨干企业。 十六大:必须亳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 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 2004年的人大修宪赋予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同等的法律地位 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目标 1987年的十三大: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要 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来推进企业的改革 1992年的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2000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分配领域: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让一部分地区 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 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提出, 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分配政策强调:“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 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 方面,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1992年十四大:第一次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997年十五大: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2002年十六大: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和 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水平,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 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监管等具体推进措施。 (二)中国特色政治体制的发展 1、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历程 (1)80-90年代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 80年代邓小平有两次提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第一次是在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在讲话中,邓小平提出 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 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重点在于兴利除弊,为什么?总结以往的历史经 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邓小平认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 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制度方面的好 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 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
9 服了,就推广。——摸着石头过河。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改革领导方法。 在实践中,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如下的变化: 1、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问题: 公有经济等于国有经济: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 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 骨干企业。 十六大: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 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 2004 年的人大修宪赋予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同等的法律地位。 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1984 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目标。 1987 年的十三大: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要 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来推进企业的改革。 1992 年的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3 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2000 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分配领域: 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让一部分地区 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 1987 年十三大:第一次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提出, 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 分配政策强调:“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 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 方面,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1992 年十四大:第一次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997 年十五大: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2002 年十六大: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和 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水平,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2003 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 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监管等具体推进措施。 (二)中国特色政治体制的发展 1、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历程 (1)80-90 年代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 80 年代邓小平有两次提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第一次是在 1980 年 8 月,邓小平在中共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在讲话中,邓小平提出 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 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重点在于兴利除弊,为什么?总结以往的历史经 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邓小平认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 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制度方面的好 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 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
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这“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 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如果不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 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这些具体制度中的弊端有哪些?邓小平列举的弊端有:官 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 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 领导),家长制现象(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 要惟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 权现象等等,这些弊端的解决,根本在于解决制度问题 1986年以后,邓小平再次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有人统计,这一年他有20 次讲话涉及政治体制改革,其中有9次主要是谈这个问题。如果说,1980年提出的政治体 制改革,主要是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这一次更多地是着眼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 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这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因为从 1984年开始,中国的改革从农村推向城市,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要增强企业活力,首要的原则是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阻力很大,由于政府主 管部门职能没有转换,与企业旧的行政隶属关系没有完全打破,在权力下放的过程中,有的 主管部门虽然换成公司的招牌,但依然以行政手段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中央三令五申给企业 “松绑”,他们却充当企业的“婆婆”,与企业争夺权力。邓小平指出:“现在看,不搞政治 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机构庞大,人浮于事,官僚主义,拖拖拉拉,互相扯皮,你这边 往下放权,他那边往上收权,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只搞经济体 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做, 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 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怎么改?改什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点:第一,党政分开, 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第二,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第三, 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两次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是由时代需求所决定的,停留在具体政治 制度的弊端上,90年代的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90年代,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 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是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 内在要求,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道路上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 (2)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原则的论述 确立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并不意味着改革从此可以在顺利进行。政治体制改 革在整个改革中举足轻重,牵涉各方,十分敏感。它的每一项措施都有关系到千千万万的人, 都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邓小平认为其难度超过了经济体制改
10 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这“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 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如果不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 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这些具体制度中的弊端有哪些?邓小平列举的弊端有:官 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 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 领导),家长制现象(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 要惟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 权现象等等,这些弊端的解决,根本在于解决制度问题。 1986 年以后,邓小平再次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有人统计,这一年他有 20 次讲话涉及政治体制改革,其中有 9 次主要是谈这个问题。如果说,1980 年提出的政治体 制改革,主要是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这一次更多地是着眼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 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这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因为从 1984 年开始,中国的改革从农村推向城市,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要增强企业活力,首要的原则是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阻力很大,由于政府主 管部门职能没有转换,与企业旧的行政隶属关系没有完全打破,在权力下放的过程中,有的 主管部门虽然换成公司的招牌,但依然以行政手段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中央三令五申给企业 “松绑”,他们却充当企业的“婆婆”,与企业争夺权力。邓小平指出:“现在看,不搞政治 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机构庞大,人浮于事,官僚主义,拖拖拉拉,互相扯皮,你这边 往下放权,他那边往上收权,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只搞经济体 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做, 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 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怎么改?改什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点:第一,党政分开, 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第二,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第三, 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80 年代邓小平提出的两次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是由时代需求所决定的,停留在具体政治 制度的弊端上,90 年代的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90 年代,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 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是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 内在要求,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道路上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 (2)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原则的论述 确立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并不意味着改革从此可以在顺利进行。政治体制改 革在整个改革中举足轻重,牵涉各方,十分敏感。它的每一项措施都有关系到千千万万的人, 都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邓小平认为其难度超过了经济体制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