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是“世界社会主义祖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模式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财产公有制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 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苏联社会主义失败了。全面认识这个与我国在历史上,思想上、情感 上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的苏联社会主义的兴亡,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必 要,而且必需 74年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至1929年,这期间是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 思想的实践时期,即列宁对一个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内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1929年至1953年,从斯大林执掌国家最高权力至其死亡,这是斯大林社 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确立、成熟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1953年至1991年,是苏联社会主义的改革、解体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 彻底失败时期 、列宁东方式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列宁“东方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即从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出发认识俄 国这一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性质及其发展方向,并在理论上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一)1917-1924年,列宁的革命活动介绍 列宁从十月革命的胜利至1924年1月去世,仅活了6年零3个月,而且在1922年12 月底再度中风后,就已半身瘫痪,不能写字,医生只允许他每天在很短的时间(5-10分钟) 内进行口述。而在1923年3月以后,就已完全不能工作了,只能听别人读点报纸。所以,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只工作了5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在这5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列宁把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东方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表现为 1、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 了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不同的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主要依靠的是工人 2、1918年初,力排众议,接受了割地的苛刻条件,单独与德国媾和,签署了《布列斯 特》和约,苏维埃政权得以摆脱帝国主义的战争,赢得了喘息的机会,站住了脚。这一点在 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非常重要 苏俄对于协约国是一个异端,对于苏俄的停战呼吁不予理睬——苏俄向德国建议停战谈 判——协约国的阻挠,美国人认为:“阻止俄国退出战争的唯一希望,要视能否破坏目前苏 维埃政府正在同中欧帝国举行的单独谈判。因此,我们应不借一切力量来破坏这种谈判。” —俄德谈判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苏俄:不割地不赔款是基本原则;德国:割地,整 个波兰、立陶宛以及白俄罗斯、乌克兰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的部分地区:波罗的海沿岸各 港口也将置于德国的控制之下 布什维克党内激烈争论:布哈林“左派共产主义集团”—一反对任何妥协,主张用 革命战争来推动德国无产阶级革命;托洛茨基“不战不和派”一一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复员 军队,但不缔结和约:列宁:接受德国的要求,签订和约。为什么?列宁指出:在国内政局 不稳,经济困难,前线旧军队处于瓦解状态,新军队还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完全忽略“现 阶段的阶级力量和物质因素的对比”去进行战争“将是一种冒险行动”。“我们缔结单独和约 就能在目前可能的最大程度上摆脱两个彼此敌对的帝国主义集团,利用它们之间的敌视与战 争—一这种敌视与战争将阻碍它们勾结起来反对我们一一取得一定时期的行动自由,来继续
1 第二讲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是“世界社会主义祖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模式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财产公有制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 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苏联社会主义失败了。全面认识这个与我国在历史上,思想上、情感 上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的苏联社会主义的兴亡,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必 要,而且必需。 74 年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至 1929 年,这期间是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 思想的实践时期,即列宁对一个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内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 1929 年至 1953 年,从斯大林执掌国家最高权力至其死亡,这是斯大林社 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确立、成熟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 1953 年至 1991 年,是苏联社会主义的改革、解体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 彻底失败时期。 一、列宁东方式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列宁“东方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即从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出发认识俄 国这一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性质及其发展方向,并在理论上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一)1917—1924 年,列宁的革命活动介绍 列宁从十月革命的胜利至 1924 年 1 月去世,仅活了 6 年零 3 个月,而且在 1922 年 12 月底再度中风后,就已半身瘫痪,不能写字,医生只允许他每天在很短的时间(5—10 分钟) 内进行口述。而在 1923 年 3 月以后,就已完全不能工作了,只能听别人读点报纸。所以,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只工作了 5 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在这 5 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列宁把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东方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表现为: 1、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 了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不同的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主要依靠的是工人。 2、1918 年初,力排众议,接受了割地的苛刻条件,单独与德国媾和,签署了《布列斯 特》和约,苏维埃政权得以摆脱帝国主义的战争,赢得了喘息的机会,站住了脚。这一点在 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非常重要。 苏俄对于协约国是一个异端,对于苏俄的停战呼吁不予理睬——苏俄向德国建议停战谈 判——协约国的阻挠,美国人认为:“阻止俄国退出战争的唯一希望,要视能否破坏目前苏 维埃政府正在同中欧帝国举行的单独谈判。因此,我们应不惜一切力量来破坏这种谈判。” ——俄德谈判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苏俄:不割地不赔款是基本原则;德国:割地,整 个波兰、立陶宛以及白俄罗斯、乌克兰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的部分地区;波罗的海沿岸各 港口也将置于德国的控制之下。 ——布什维克党内激烈争论:布哈林“左派共产主义集团”——反对任何妥协,主张用 革命战争来推动德国无产阶级革命;托洛茨基“不战不和派”——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复员 军队,但不缔结和约;列宁:接受德国的要求,签订和约。为什么?列宁指出:在国内政局 不稳,经济困难,前线旧军队处于瓦解状态,新军队还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完全忽略“现 阶段的阶级力量和物质因素的对比”去进行战争“将是一种冒险行动”。“我们缔结单独和约, 就能在目前可能的最大程度上摆脱两个彼此敌对的帝国主义集团,利用它们之间的敌视与战 争——这种敌视与战争将阻碍它们勾结起来反对我们——取得一定时期的行动自由,来继续
进行和巩固社会主义革命。”一—这是革命的妥协主义,不是退却,更不是投降,是为了积 蓄力量,以便进行更加激烈、艰苦的战斗。这是我们认识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第一个方 面的重要内容:为了“进步”的“退却”,迂回前进的思想。列宁为此写有一本专著《退 步进两步》。这与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3、1918-1920年,领导红军,取得了三年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并在此期间,进行了 战时共产主义”实践 4、国内战争结束后,领导苏维埃俄国从战时状态转入和平的经济建设中,在总结“战 时共产主义”实践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经济政策”,逐步恢复和发展了苏俄经济 总之,在列宁的有生之年,开辟了建立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同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对今天的我们有借鉴意义的真知灼见 (二)“东方式”的社会主义建立道路的开辟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想: (1)社会主义建立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生产力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时,很重视生产力因素,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水平 较高的基础上,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落后国家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引导。马克思、恩格斯也谈及不发达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 道路的问题,他们认为,不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可以不一定非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 发展,但是,这些国家要超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一卡夫丁大峡谷,必须具备一个条件 就是在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国家带动和帮助下,才有可能。当然,这些先进国家是指 英、法、德等国家。”就俄国而言,由于俄国是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后,才开始发展资 本主义,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处于沙皇的封建专 制统治之下,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远未完成。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会首先实行社会 主义不太寄予厚望 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19世纪末,俄国国内的形势,使恩格斯在晚年对俄 国革命的看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指出,俄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爆发社会主义 革命的可能是存在的,但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这一革命必须得到随之而来的欧洲资本 主义发达国家的支持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人没有忘记恩格斯提出的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这个 条件,对以此可引发的一场欧洲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浪潮,翘首盼望,但是,盼来的不是 欧洲的工人革命,而是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围攻 为什么未能唤起欧洲工人革命?这与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有密切的 关系。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内燃机”和“电力”的发明及运用为主要标志),推动了生产 力的大发展:在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资产阶级政府的改良举措。这些为革命动摇的政府 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喘息时间,同时也毁坏了革命者的希望。1871年后,革命的希望几乎成 为光泡影,有些革命者指出:群众由于资本主义的繁荣而变得冷漠昏沉,令人生厌。其直接 后果则是工人运动内部的分裂。(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2、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条件:俄国1861年的农奴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 阶级改良运动,改革非常不彻底,在政治上,俄国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在经济,资本 主义虽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却将解放的农奴推入灾难的深渊,“赎买”的解放农奴的方式, 为封建主榨取了大量的钱财,农民的生活更为贫困,另一方面,获得人身自由,在工厂做工 的农民,遭遇更为悲惨,这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积聚了社会力量:二是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 这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外在诱因;三是苏维埃这种特殊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2 进行和巩固社会主义革命。”——这是革命的妥协主义,不是退却,更不是投降,是为了积 蓄力量,以便进行更加激烈、艰苦的战斗。这是我们认识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第一个方 面的重要内容:为了“进步”的“退却”,迂回前进的思想。列宁为此写有一本专著《退一 步进两步》。这与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3、1918—1920 年,领导红军,取得了三年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并在此期间,进行了 “战时共产主义”实践。 4、国内战争结束后,领导苏维埃俄国从战时状态转入和平的经济建设中,在总结“战 时共产主义”实践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经济政策”,逐步恢复和发展了苏俄经济。 总之,在列宁的有生之年,开辟了建立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同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对今天的我们有借鉴意义的真知灼见。 (二)“东方式”的社会主义建立道路的开辟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想: (1)社会主义建立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生产力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时,很重视生产力因素,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水平 较高的基础上,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落后国家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引导。马克思、恩格斯也谈及不发达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 道路的问题,他们认为,不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可以不一定非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 发展,但是,这些国家要超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卡夫丁大峡谷,必须具备一个条件, 就是在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国家带动和帮助下,才有可能。当然,这些先进国家是指 “英、法、德等国家。”就俄国而言,由于俄国是在 1861 年的农奴制改革后,才开始发展资 本主义,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处于沙皇的封建专 制统治之下,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远未完成。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会首先实行社会 主义不太寄予厚望。 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19 世纪末,俄国国内的形势,使恩格斯在晚年对俄 国革命的看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指出,俄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爆发社会主义 革命的可能是存在的,但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这一革命必须得到随之而来的欧洲资本 主义发达国家的支持。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人没有忘记恩格斯提出的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这个 条件,对以此可引发的一场欧洲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浪潮,翘首盼望,但是,盼来的不是 欧洲的工人革命,而是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围攻。 为什么未能唤起欧洲工人革命?这与 19 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有密切的 关系。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内燃机”和“电力”的发明及运用为主要标志),推动了生产 力的大发展;在 1848 年欧洲革命之后,资产阶级政府的改良举措。这些为革命动摇的政府 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喘息时间,同时也毁坏了革命者的希望。1871 年后,革命的希望几乎成 为光泡影,有些革命者指出:群众由于资本主义的繁荣而变得冷漠昏沉,令人生厌。其直接 后果则是工人运动内部的分裂。(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2、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条件:俄国 1861 年的农奴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 阶级改良运动,改革非常不彻底,在政治上,俄国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在经济,资本 主义虽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却将解放的农奴推入灾难的深渊,“赎买”的解放农奴的方式, 为封建主榨取了大量的钱财,农民的生活更为贫困,另一方面,获得人身自由,在工厂做工 的农民,遭遇更为悲惨,这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积聚了社会力量;二是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 这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外在诱因;三是苏维埃这种特殊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组织保证。总之,俄国社会矛盾激化;俄国与西方的差距 大一一民粹派:俄国与西方的全面对比中得出必须摧毁这个帝国的结论:布尔什维克真正表 达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它的胜利“仅仅在于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它是唯一的把这个国家 最大多数民从所能够理解的、所向往的那种目标作为自己公开的纲领的政治力量—立即 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夺回被夺走了的东西,即拥有所有私人财富的权利,而实现这 一切的办法则是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它将通过“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和无情的阶级斗争而 得到体现在这一纲领中,群众‘没有理论的潜在的社会主义’终于找到了它的表现形式。” 3、列宁早期的“东方”观:(1)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前,列宁通过对俄国形势的分析, 指出,俄国不同于“西方”。而且把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或者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统作为一 个整体来对待的,这个整体就是“东方”。 东方的共同特征:社会矛盾激化—一源自于政治上的专制与经济上的落后;都遇到西方 发达国家的威胁、压力、侵略与奴役,如何摆脱这一被人欺凌和任人宰割的命运。一一克服 这种落后状况的努力从社会表层逐步深入到社会核心,从改革深化成革命,最终变成了对传 统的社会模式的一种彻底改造。改造的标准则是两方面的:一是物质层面的是西方技术:另 一是精神层面的是更加先进的社会政治哲学—一马克思主义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列宁更加坚信,落后的东方国家超越资本主义发达阶级,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1920年7月,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对于 落后民族,“国民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不可避免的说法究竞对不对?我的答复是否定 的。”为了回击“俄国十月革命是不成熟的‘早产儿”的论断,列宁在其著名的《论我国革 命》一文中写道:“你们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气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 不能首先在我国创造这种文明的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社会主义 呢?你们究竟在哪本书上看到,说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有或不可能有这类变化的呢?”这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一一经济基础决定国家权力形态,国家权力形态的反作 用;列宁:运用先进的国家权力形态改造旧有的经济基础,建立先进的经济基础。一句话 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先进的社会制度相适应 这是我们认识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第二个重要方面的内容:自上而下地促进生产力水平 的提高。这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最后陷入困境埋下伏笔。 (三)“东方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经济文化不发达,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者所面对的一个新难题。列宁为此曾说到,与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难后易”相比,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 路是“先易后难”—一为什么难?始终存在这样的矛盾一一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 产,没有充分发展的民主政治;封建的思想之间。以苏联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如何建设社 会主义的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在这儿以经济建设道 路为例谈一谈。概括起来,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分为三个时期: 1、1917年十月革命战争以后到1918年3月外国武装干涉以前,列宁“直接过渡”的 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建设模式的建立 十月革命后,经过工业国有化、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势力,并通过签署布列斯特条约,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以后,列宁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党把工作台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管理 国家的重任。怎么管理国家?列宁提出“直接过渡”的思想,“当时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 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从1917年底到1918年初所作的各 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声明.多半都有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 直接过渡”思想的实质就是不给旧经济一个“适应社会主义的准备时期”,而直接“按共
3 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组织保证。总之,俄国社会矛盾激化;俄国与西方的差距 大——民粹派:俄国与西方的全面对比中得出必须摧毁这个帝国的结论;布尔什维克真正表 达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它的胜利“仅仅在于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它是唯一的把这个国家 最大多数民从所能够理解的、所向往的那种目标作为自己公开的纲领的政治力量——立即 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夺回被夺走了的东西’,即拥有所有私人财富的权利,而实现这 一切的办法则是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它将通过‘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和无情的阶级斗争而 得到体现。在这一纲领中,群众‘没有理论的潜在的社会主义’终于找到了它的表现形式。” 3、列宁早期的“东方”观:(1)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前,列宁通过对俄国形势的分析, 指出,俄国不同于“西方”。而且把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或者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统作为一 个整体来对待的,这个整体就是“东方”。 东方的共同特征:社会矛盾激化——源自于政治上的专制与经济上的落后;都遇到西方 发达国家的威胁、压力、侵略与奴役,如何摆脱这一被人欺凌和任人宰割的命运。——克服 这种落后状况的努力从社会表层逐步深入到社会核心,从改革深化成革命,最终变成了对传 统的社会模式的一种彻底改造。改造的标准则是两方面的:一是物质层面的是西方技术;另 一是精神层面的是更加先进的社会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列宁更加坚信,落后的东方国家超越资本主义发达阶级,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1920 年 7 月,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对于 落后民族,“国民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不可避免的说法究竟对不对?我的答复是否定 的。”为了回击“俄国十月革命是不成熟的‘早产儿’”的论断,列宁在其著名的《论我国革 命》一文中写道:“你们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气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 不能首先在我国创造这种文明的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社会主义 呢?你们究竟在哪本书上看到,说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有或不可能有这类变化的呢?”这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国家权力形态,国家权力形态的反作 用;列宁:运用先进的国家权力形态改造旧有的经济基础,建立先进的经济基础。一句话, 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先进的社会制度相适应。 这是我们认识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第二个重要方面的内容:自上而下地促进生产力水平 的提高。这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最后陷入困境埋下伏笔。 (三)“东方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经济文化不发达,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者所面对的一个新难题。列宁为此曾说到,与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难后易”相比,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 路是“先易后难”——为什么难?始终存在这样的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 产,没有充分发展的民主政治;封建的思想之间。以苏联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如何建设社 会主义的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在这儿以经济建设道 路为例谈一谈。概括起来,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分为三个时期: 1、1917 年十月革命战争以后到 1918 年 3 月外国武装干涉以前,列宁“直接过渡”的 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建设模式的建立。 十月革命后,经过工业国有化、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势力,并通过签署布列斯特条约,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以后,列宁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党把工作台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管理 国家的重任。怎么管理国家?列宁提出“直接过渡”的思想,“当时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 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从 1917 年底到 1918 年初所作的各 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声明多半都有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 “直接过渡”思想的实质就是不给旧经济一个“适应社会主义的准备时期”,而直接“按共
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这种指导思想,就是不允许多种旧经济长期存在 力图在一个短时期内建立起“纯粹的”公有制经济制度 在直接过渡思想的指导下,十月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以下的经济体制: (1)全国土地收归国有,使用权归农民,并由国家在国有土地上组织国营农场、农民 协作社等。 2)大工业、大商业、大银行、铁路、对外贸易等收归国有,实行国家垄断;对一般 私人企业,取消商业秘密,强迫工商企业合并为各种联合组织:对小生产者,强迫联合在各 种消费合作社中 (3)在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代替了私营商业,国家收购粮食 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取消货币与商品的交换,把整个国民经济组织成为一个大 的生产工厂和消费合作社等等 (4)平均工资。 政治体制 2、“直接过渡”的思想和战时紧急措施的结合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军事共产主义政 策) 1918年3月至1921年底,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动员国内一切资源以保证国防和 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为了应对三年的艰苦战争,布尔什维克党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也 就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指出,战时共产党政策是“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 们所实行的.一种临时的办法。”当然,这也是与“直接过渡”与共产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分 不开的,可以说是“直接过渡”思想和战时紧急措施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有: (1)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同时,实行粮食贸易垄断,“凡有余粮而不把余粮运送到 收粮者一律宣布为人民的敌人,判处10年以上的徒刑,没收全部财产,永远驱逐出村社 实行消费品的配售制度,取消全部市场。 (2)在城市扩大国家所有制,国家对工业生产全面控制和监督,到1921年1月,大部 分重工业包括5834家工厂的生产都处于国家的直接控制之下 (3)对经济生活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废除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实物)配给 制和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制)。强制劳动:十月革命以后,在工厂实行直接民主制式的工 人委员会制度。由于工人委员会纷纷对资本家进行剥夺并且赶走了技术管理人员,工人之间 又不能相互协调——带来了生产与经营的混乱一一食品、燃料和交通的严重危机,同时,不 适者生存状况出现,加上战争的需要一—恢复工厂的秩序与生产迫在眉睫。1919年10月, 党中央通过了劳动法令,规定:每一个劳动者都必须随身携带“劳动簿”,上面详细记载他 的劳动效率、得到的工资、病假证明以及受到的罚款与其它惩罚。如果没有“劳动簿”,工 人将不得迁移、就业或者领取配给的物品。1919年5月建立了劳动集中营,专门收纳那些 经常违反劳动纪律和破坏生产的人。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1)1919年5月,莫斯科一喀山铁路分局的共产党员和积 极分子首先开创的。(2)列宁给予极高的评价:伟大的创举,这是比推翻资本主义更困难、 更重大、更深刻、更有决定意义的变革的开端。(3)1920年,党中央规定每个党支部、每 个党员都有义务参加这一活动,逃避者按党规论处。 (4)在分配中实行“阶级口粮制”,居民分为四类,分配口粮 战时共产主义模式对粉碎外国武装干涉,保证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但实质上是把 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商品经济的观点付诸于实践,经济为此陷入困境,具体表现为:粮食极端 缺乏:工厂停工;农民普遍不满,农民暴动。针对战时共产主义的后果,列宁极时总结了经 验教训,转变了“直接过渡”的指导思想。列宁这样谈这个问题:“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 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
4 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这种指导思想,就是不允许多种旧经济长期存在, 力图在一个短时期内建立起“纯粹的”公有制经济制度。 在直接过渡思想的指导下,十月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以下的经济体制: (1)全国土地收归国有,使用权归农民,并由国家在国有土地上组织国营农场、农民 协作社等。 (2)大工业、大商业、大银行、铁路、对外贸易等收归国有,实行国家垄断;对一般 私人企业,取消商业秘密,强迫工商企业合并为各种联合组织;对小生产者,强迫联合在各 种消费合作社中, (3)在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代替了私营商业,国家收购粮食 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取消货币与商品的交换,把整个国民经济组织成为一个大 的生产工厂和消费合作社等等。 (4)平均工资。 政治体制: 2、“直接过渡”的思想和战时紧急措施的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军事共产主义政 策) 1918 年 3 月至 1921 年底,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动员国内一切资源以保证国防和 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为了应对三年的艰苦战争,布尔什维克党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也 就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指出,战时共产党政策是“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 们所实行的一种临时的办法。”当然,这也是与“直接过渡”与共产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分 不开的,可以说是“直接过渡”思想和战时紧急措施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有: (1)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同时,实行粮食贸易垄断,“凡有余粮而不把余粮运送到 收粮者一律宣布为人民的敌人,判处 10 年以上的徒刑,没收全部财产,永远驱逐出村社。” 实行消费品的配售制度,取消全部市场。 (2)在城市扩大国家所有制,国家对工业生产全面控制和监督,到 1921 年 1 月,大部 分重工业包括 5834 家工厂的生产都处于国家的直接控制之下。 (3)对经济生活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废除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实物)配给 制和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制)。强制劳动:十月革命以后,在工厂实行直接民主制式的工 人委员会制度。由于工人委员会纷纷对资本家进行剥夺并且赶走了技术管理人员,工人之间 又不能相互协调——带来了生产与经营的混乱——食品、燃料和交通的严重危机,同时,不 适者生存状况出现,加上战争的需要——恢复工厂的秩序与生产迫在眉睫。1919 年 10 月, 党中央通过了劳动法令,规定:每一个劳动者都必须随身携带“劳动簿”,上面详细记载他 的劳动效率、得到的工资、病假证明以及受到的罚款与其它惩罚。如果没有“劳动簿”,工 人将不得迁移、就业或者领取配给的物品。1919 年 5 月建立了劳动集中营,专门收纳那些 经常违反劳动纪律和破坏生产的人。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1)1919 年 5 月,莫斯科—喀山铁路分局的共产党员和积 极分子首先开创的。(2)列宁给予极高的评价:伟大的创举,这是比推翻资本主义更困难、 更重大、更深刻、更有决定意义的变革的开端。(3)1920 年,党中央规定每个党支部、每 个党员都有义务参加这一活动,逃避者按党规论处。 (4)在分配中实行“阶级口粮制”,居民分为四类,分配口粮。 战时共产主义模式对粉碎外国武装干涉,保证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但实质上是把 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商品经济的观点付诸于实践,经济为此陷入困境,具体表现为:粮食极端 缺乏;工厂停工;农民普遍不满,农民暴动。针对战时共产主义的后果,列宁极时总结了经 验教训,转变了“直接过渡”的指导思想。列宁这样谈这个问题:“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 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
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因此,列宁彻底否定了在落后俄国实行“直接过渡”的指导思想,并 且明确地指出:在一个大工业不发达,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在经 济上是不可能的 “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 可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那么适应无产阶级经济 任务的办法又是什么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新的探索, 结果就是新经济政 3、“迁回过渡”的指导思想和新经济政策 (1)在总结新经济政策的实践经验中,列宁逐渐形成了“迁回过渡”的社会主义建设 指导思想,其内容有 第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时期。1921年,列宁 在全俄政治教育局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有一篇重要讲话,题目是《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 任务》,其中一个标题是“我们的错误”。他说当国内战争向我们袭来,我们犯了错误:“决 定直接过渡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经过一段不很长的试验我们终于相信,这种构想 是错误的,是同我们以前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论述相抵触的。”根据俄国的 特点,向社会主义过渡非常艰巨,而且“资本主义愈不发达,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就愈长。” 因此,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的目标(在农村更是重要),在现阶段是不合适 宜,提出来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第二,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唯一物质基础就是同时也能 改造农业的机器大工业,这也是俄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基础。要发展大工 业生产,要及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这是一个关系到无产阶级国家 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他在《论合作制》一文中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 个看法改变了。这种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当放在政治斗争 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面去了。”如 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列宁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即解决经济任务不同于政治任务、军事 任务,如果还是按照老办法,靠热情、靠英勇精神来解决经济仼务,必然要犯错误 什么样的新办法?(1)关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新经济政策的重要一环,就是用商品 交易代替产品分配。在实践中,列宁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商品货币交易的重要性。他指出,在 小农经济的社会里,“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共产党人必然 紧紧“抓住”这个环节,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至于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商品 经济的命运,列宁还是遵循马、恩的观点,有计划的产品经济将取代商品经济。 (2)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利用资本主 义,特别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实现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渡。“同 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 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 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 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 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 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权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此,不要害 怕资本主义。列宁还写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 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第三,通过合作社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小 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处理与农民的关系,是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农民小 生产具有劳动者和私有者的两重性,对农民既不能驱逐,也不能镇压,唯一可能的途径就是 通过长期、缓慢、谨慎的组织工作来改造和教育他们,合作制是最好的选择。列宁还规定了
5 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因此,列宁彻底否定了在落后俄国实行“直接过渡”的指导思想,并 且明确地指出:在一个大工业不发达,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在经 济上是不可能的。——“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 可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那么适应无产阶级经济 任务的办法又是什么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新的探索,探索的结果就是新经济政 策。 3、“迂回过渡”的指导思想和新经济政策 (1)在总结新经济政策的实践经验中,列宁逐渐形成了“迂回过渡”的社会主义建设 指导思想,其内容有: 第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时期。1921 年,列宁 在全俄政治教育局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有一篇重要讲话,题目是《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 任务》,其中一个标题是“我们的错误”。他说当国内战争向我们袭来,我们犯了错误:“决 定直接过渡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经过一段不很长的试验我们终于相信,这种构想 是错误的,是同我们以前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论述相抵触的。”根据俄国的 特点,向社会主义过渡非常艰巨,而且“资本主义愈不发达,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就愈长。” 因此,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的目标(在农村更是重要),在现阶段是不合适 宜,提出来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第二,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唯一物质基础就是同时也能 改造农业的机器大工业,这也是俄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基础。要发展大工 业生产,要及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这是一个关系到无产阶级国家 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他在《论合作制》一文中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 个看法改变了。这种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当放在政治斗争、 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面去了。”如 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列宁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即解决经济任务不同于政治任务、军事 任务,如果还是按照老办法,靠热情、靠英勇精神来解决经济任务,必然要犯错误。 什么样的新办法?(1)关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新经济政策的重要一环,就是用商品 交易代替产品分配。在实践中,列宁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商品货币交易的重要性。他指出,在 小农经济的社会里,“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共产党人必然 紧紧“抓住”这个环节,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至于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商品 经济的命运,列宁还是遵循马、恩的观点,有计划的产品经济将取代商品经济。 (2)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利用资本主 义,特别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实现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渡。“同 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 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 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 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 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 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权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此,不要害 怕资本主义。列宁还写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 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第三,通过合作社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小 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处理与农民的关系,是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农民小 生产具有劳动者和私有者的两重性,对农民既不能驱逐,也不能镇压,唯一可能的途径就是 通过长期、缓慢、谨慎的组织工作来改造和教育他们,合作制是最好的选择。列宁还规定了
合作化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一一新经济政策缓和了与农民的紧张关系 第四,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五,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以上也是列宁在晚年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这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不再 把农民仅仅视为是社会主义的敌人,“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其次,不再把 商品经济视为与社会主义水火不相容的东西,“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为社会主义的俄国” 第三,个人利益、市场原则是比国家强制更为有效的促进生产走向联合的力量。 (2)新经济政策的建设模式 具体内容为:·在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给农业经济“松绑”,调动农村蒡 动者的积极性,解决城乡间的矛盾,巩固苏俄的工业经济基础。 ·在流通中允许贸易自由一—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存在 ·在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在经济管理体制和方法上,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计划委员会,开始运用价值规律 货币、信贷、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的道路。 (3)新经济政策的成就:生产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社会主 义政权稳固。 ·新经济政策引起的争论 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动派: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退却,即回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列宁 对此进行反驳一一迂回的主动退却 国内外反动派:蜕化,变质 人民内部的争论:普遍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放弃了革命原则,搞资本主义。尤其是对 实行“租让制”想不通。列宁说,“如果我们不把资本吸收到租让企业中来,就表明我们在 经济上没有一点求实精神。”“任何一个人,只要他不抱幻想而正视现实,他就应该懂得这个 道理。”“必须下决心同旧的习惯决裂,甚至要根除顽症”一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 对于有人认为,搞“租让制”吃亏的思想,列宁指出,“……在考虑租让政策时相在合同中 体现出共产主义原则,这种人也快要进疯人院了。”只要有党的领导和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就能捍卫,不必为资格所赚取的利润而惊惶失措。等等,列宁都对这些 思想逐个进行反驳 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一直施行到1929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不是单个政策的相加 是以土地一农民政策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它涉及到国家与农民的土地关系、城乡关系、工商 业关系、金融—一财政体制、劳动—一报酬体制、国家宏观调控、等等一系列根本大政方针 的改造。其解决的是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内,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创建了光辉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高放:从新经济政策可以认识到,列宁初步认识到像俄国这样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 义的特殊规律,然而,还没有来得及掌握这个特殊规律(经济建设理论系统化),列宁就去 世了。后来的苏共领导人没有对此继续探索,而且越来越背高这一特殊规律,深陷于教条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泥潭不能自拔,最后,葬送了苏联社会主义。(列宁去世的太早,要不, 社会主义会是另一番天地。) 二、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一)斯大林在党内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 在列宁去世前后,联共(布)党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局面,两个问题极需解决,一是列宁 的接班人:二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路线(新经济政策的社会主义路线并未完全成型,党内的反 6
6 合作化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新经济政策缓和了与农民的紧张关系。 第四,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五,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以上也是列宁在晚年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这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不再 把农民仅仅视为是社会主义的敌人,“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其次,不再把 商品经济视为与社会主义水火不相容的东西,“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为社会主义的俄国”; 第三,个人利益、市场原则是比国家强制更为有效的促进生产走向联合的力量。 (2)新经济政策的建设模式 具体内容为:• 在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给农业经济“松绑”,调动农村劳 动者的积极性,解决城乡间的矛盾,巩固苏俄的工业经济基础。 • 在流通中允许贸易自由——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存在。 • 在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 在经济管理体制和方法上,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计划委员会,开始运用价值规律、 货币、信贷、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 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的道路。 (3)新经济政策的成就:生产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社会主 义政权稳固。 • 新经济政策引起的争论 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动派: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退却,即回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列宁 对此进行反驳——迂回的主动退却。 国内外反动派:蜕化,变质 人民内部的争论:普遍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放弃了革命原则,搞资本主义。尤其是对 实行“租让制”想不通。列宁说,“如果我们不把资本吸收到租让企业中来,就表明我们在 经济上没有一点求实精神。”“任何一个人,只要他不抱幻想而正视现实,他就应该懂得这个 道理。”“必须下决心同旧的习惯决裂,甚至要根除顽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 对于有人认为,搞“租让制”吃亏的思想,列宁指出,“在考虑租让政策时相在合同中 体现出共产主义原则,这种人也快要进疯人院了。”只要有党的领导和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就能捍卫,不必为资格所赚取的利润而惊惶失措。等等,列宁都对这些 思想逐个进行反驳。 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一直施行到 1929 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不是单个政策的相加, 是以土地—农民政策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它涉及到国家与农民的土地关系、城乡关系、工商 业关系、金融——财政体制、劳动——报酬体制、国家宏观调控、等等一系列根本大政方针 的改造。其解决的是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内,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创建了光辉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高放:从新经济政策可以认识到,列宁初步认识到像俄国这样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 义的特殊规律,然而,还没有来得及掌握这个特殊规律(经济建设理论系统化),列宁就去 世了。后来的苏共领导人没有对此继续探索,而且越来越背离这一特殊规律,深陷于教条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泥潭不能自拔,最后,葬送了苏联社会主义。(列宁去世的太早,要不, 社会主义会是另一番天地。) 二、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一)斯大林在党内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 在列宁去世前后,联共(布)党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局面,两个问题极需解决,一是列宁 的接班人;二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路线(新经济政策的社会主义路线并未完全成型,党内的反
对压力依旧强大—一普遍的反对力量: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搞资本主义。)。 1924-1929年,准确地说从1923年3月,列宁不能完全工作开始到1929年,斯大林 把布哈林完全打倒为止,这段时间是斯大林在党内确立自己最高领袖地位的时期 斯大林15岁参加革命,中学文化程度,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革命家,工作能力强,肯吃 苦。联共(布)党内的机构设置:最高权力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是党代会 的执行机关。中央委员会下设政治局、组织局和书记处,它们是并列的负责处理党中央工作 的机构,并非党的权力中心。还有一个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由党代会直接选举产生,与中央 委员会是平行机构。1922年3月,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举行,这是列宁参加的最 后一次党代会。在会上,斯大林被选为书记处总书记,这样斯大林成为中央委员会内唯一身 兼三职的领导人(组织局委员、政治局委员)。为什么选斯大林作总书记?总书记的工作性 质(非常琐碎,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对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托洛斯基这些偏重理 论的大人物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斯大林身兼三职之后,开始扩大书记处的权力(人事权、中 央与地方的中枢)、削减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权力(监委的决议需经党委同意方可发生效力 这样,斯大林就逐渐从列宁的助手、党的秘书,发展成为党的二把手 对此,列宁在病中提出削减斯大林的权力。1923年初,列宁口授了《给代表大会的信》 (列宁的遗嘱),在其中谈到斯大林的问题。(1)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后,掌握了无限的 权力,他能不能永远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2)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 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在总书记的职位上就成为不可容 忍的人。因此,我建议同志们仔细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开 列宁接班人之争主要在斯大林,托洛斯基、季洛维也夫三者之间进行。俄共(布)党内 秘密反对斯大林的行动被斯大林挫败,从1923年10月至1929年11月,党内发生四次党内 斗争,1924年1月,开始反对托洛斯基的斗争,形成了季、加、斯三驾马车式的领导核心 1925年开始反对季、加,斯大林与布哈林团结起来;1926年开始反对托一季联盟;1929年 初开始反对布哈林集团(布哈林、李可夫和托姆斯基)。斗争十分残酷,上纲上线、攻其 点,不及其余,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列宁去世后,十三大选举的7名政治局委员,托(1940 年)、季、加(1936年)、布、李可夫、托姆斯基(1938年)、斯大林,到1929年11月,只 剩下斯大林一人,而正是这个斯大林,列宁在遗嘱中强调把他从总书记的位置上调开。至此, 斯大林作为苏联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登上历史舞台。 斯大林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点不应该质疑,但是一个俄国式的马克思主义者,表 现为:(1)对马克思阐述的共产主义理想深信不疑,并为此而终生奋斗。(2)俄国沙皇传统 的专制禀性在他身上暴露无遗。(3)是一位高效率的、有能力的行政管理者。有西方学者评 价道:正因为斯是从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中站起来,而且遇到太多阴险狡诈和卑鄙龌龊、 寡廉鲜耻和残酷无情的人,以及由于他的精神、道德和社会方面的孤独,斯大林为了共同的 事业,从不怜惜自己,也不许自己怜惜别人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模式,也被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同斯大 林的社会主义思想密不可分。30年代以前,斯大林在党内绝对不以理论家自居,1929年 苏联科学院选举正式院士,斯大林因缺乏有分量的著作布落选,但当选的则有在党内政治斗 争中面临败局的布哈林。但斯大林的理论著作不多,但影响却很大,其中既有坚持科学社会 主义的内容,也有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又有教条主义式地照搬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甚至有扭曲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正因为是在具有这四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指导下,斯大林社 会主义模式有其是非功过,利弊得失,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面否定,需要进行具体的分 析
7 对压力依旧强大——普遍的反对力量: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搞资本主义。)。 1924—1929 年,准确地说从 1923 年 3 月,列宁不能完全工作开始到 1929 年,斯大林 把布哈林完全打倒为止,这段时间是斯大林在党内确立自己最高领袖地位的时期。 斯大林 15 岁参加革命,中学文化程度,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革命家,工作能力强,肯吃 苦。联共(布)党内的机构设置:最高权力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是党代会 的执行机关。中央委员会下设政治局、组织局和书记处,它们是并列的负责处理党中央工作 的机构,并非党的权力中心。还有一个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由党代会直接选举产生,与中央 委员会是平行机构。1922 年 3 月,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举行,这是列宁参加的最 后一次党代会。在会上,斯大林被选为书记处总书记,这样斯大林成为中央委员会内唯一身 兼三职的领导人(组织局委员、政治局委员)。为什么选斯大林作总书记?总书记的工作性 质(非常琐碎,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对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托洛斯基这些偏重理 论的大人物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斯大林身兼三职之后,开始扩大书记处的权力(人事权、中 央与地方的中枢)、削减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权力(监委的决议需经党委同意方可发生效力)。 这样,斯大林就逐渐从列宁的助手、党的秘书,发展成为党的二把手。 对此,列宁在病中提出削减斯大林的权力。1923 年初,列宁口授了《给代表大会的信》 (列宁的遗嘱),在其中谈到斯大林的问题。(1)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后,掌握了无限的 权力,他能不能永远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2)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 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在总书记的职位上就成为不可容 忍的人。因此,我建议同志们仔细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开。 列宁接班人之争主要在斯大林,托洛斯基、季洛维也夫三者之间进行。俄共(布)党内 秘密反对斯大林的行动被斯大林挫败,从 1923 年 10 月至 1929 年 11 月,党内发生四次党内 斗争,1924 年 1 月,开始反对托洛斯基的斗争,形成了季、加、斯三驾马车式的领导核心; 1925 年开始反对季、加,斯大林与布哈林团结起来;1926 年开始反对托—季联盟;1929 年 初开始反对布哈林集团(布哈林、李可夫和托姆斯基)。斗争十分残酷,上纲上线、攻其一 点,不及其余,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列宁去世后,十三大选举的 7 名政治局委员,托(1940 年)、季、加(1936 年)、布、李可夫、托姆斯基(1938 年)、斯大林,到 1929 年 11 月,只 剩下斯大林一人,而正是这个斯大林,列宁在遗嘱中强调把他从总书记的位置上调开。至此, 斯大林作为苏联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登上历史舞台。 斯大林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点不应该质疑,但是一个俄国式的马克思主义者,表 现为:(1)对马克思阐述的共产主义理想深信不疑,并为此而终生奋斗。(2)俄国沙皇传统 的专制禀性在他身上暴露无遗。(3)是一位高效率的、有能力的行政管理者。有西方学者评 价道:正因为斯是从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中站起来,而且遇到太多阴险狡诈和卑鄙龌龊、 寡廉鲜耻和残酷无情的人,以及由于他的精神、道德和社会方面的孤独,斯大林为了共同的 事业,从不怜惜自己,也不许自己怜惜别人。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模式,也被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同斯大 林的社会主义思想密不可分。30 年代以前,斯大林在党内绝对不以理论家自居,1929 年, 苏联科学院选举正式院士,斯大林因缺乏有分量的著作布落选,但当选的则有在党内政治斗 争中面临败局的布哈林。但斯大林的理论著作不多,但影响却很大,其中既有坚持科学社会 主义的内容,也有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又有教条主义式地照搬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甚至有扭曲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正因为是在具有这四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指导下,斯大林社 会主义模式有其是非功过,利弊得失,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面否定,需要进行具体的分 析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一个形成演变并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早期(列宁逝世 以前),完全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预测。中期,在领导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 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晚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既有进步,也有局限 性 下面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认识: 1、“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即一国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斯大林的独创。列宁认 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像俄国这样一个农民国家取得胜利,但取得彻底的胜利,则需要他 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寄望于西方转向寄望于东方)。斯大林本人在1924年以前一直持这 个观点。但在这以后,发生了变化,他认为,依靠自力更生,从内部积累资金,同时努力争 取国际革命力量的支持,在一国内是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斯大林坚持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 建成,这从坚持苏联社会的社会主义方向来说是正确的。但在一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方面采 取了一些过急的措施,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如,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下 个阶段的任务是向共产主义过渡,所以急于不断提高集体所有制的水平,消灭商品货币关系 2、“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在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该理论处于特殊的重要的地 位。1936年以后,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阶级状况进行了分析,他说:在苏 联由于社会主义的全面胜利,社会的阶级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国内所有的剥削阶级消 灭了,只剩下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这分析是正确的。可是在1937年以后 斯大林的阶级理论则发生变化,他认为:“我们的进展愈大,胜利愈多,被击溃了的剥削阶 级残余也愈加凶恶,他们愈要采用更加尖锐的斗争形式,他们愈要危害苏维埃国家,他们愈 要抓紧最绝望的斗争手段来作最后的挣扎。”这个观点后被概括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 成就越大,阶级斗争就越尖锐,只有最大限度地加强阶级斗争,加强国家机器,才能达到消 灭阶级、使国家消亡的目的。在找不出国内阶级斗争动因的情况下,用“外国派遣特务”来 解释,他认为,“剥削阶级的残余”是受外国帝国主义直接支持和派遣的间谍、杀人凶手和 暗害分子,他们都是“外国的代理人”。“在我们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组织中,无论在经济组 织、或在行政组织和党的组织中,都有在某种程度上碰到了外国代理人的暗害、破坏和间谍 活动,”“外国代理人…不仅打入我们的基础组织,而且窃取了某些重要职位。”在“外国 间谍”的罪名下,无数的无辜公民被镇压。“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指导下的“肃反运动。” 、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经济思想 (1)斯大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思想付诸了实践,基本上建立了苏联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并在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两种公有制的概念(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 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理论的一个贡献。但是,他把马克思主义的 经济理论教条化,如,过早地消灭了私人经济,连个体经济都所剩无几,这在一个经济落后 的国家,对发展生产力是不利的 (2)指令性计划经济的理论——“我们的计划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不同,不是臆测 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的计划。这种计划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这种计 划能决定我国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将来发展的方向。”这里有两个不切实际的看法:一是对资 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的作用估计不足:二是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硬性规定为单一的指令性计 划,这种过分集中的、强制性的计划制度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两个平行市场理论。在1952年发表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提出。 ●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造成的经济后果: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现有了两 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什么?世界市场瓦解造成一一各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夺取世界资源的范围将缩小:世界销售市场的条件对于这些国家将会恶化;这些 国家的企业开工不足的现象将会增大
8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一个形成演变并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早期(列宁逝世 以前),完全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预测。中期,在领导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 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晚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既有进步,也有局限 性。 下面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认识: 1、“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即一国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斯大林的独创。列宁认 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像俄国这样一个农民国家取得胜利,但取得彻底的胜利,则需要他 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寄望于西方转向寄望于东方)。斯大林本人在 1924 年以前一直持这 个观点。但在这以后,发生了变化,他认为,依靠自力更生,从内部积累资金,同时努力争 取国际革命力量的支持,在一国内是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斯大林坚持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 建成,这从坚持苏联社会的社会主义方向来说是正确的。但在一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方面采 取了一些过急的措施,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如,1936 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下 个阶段的任务是向共产主义过渡,所以急于不断提高集体所有制的水平,消灭商品货币关系。 2、“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在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该理论处于特殊的重要的地 位。1936 年以后,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阶级状况进行了分析,他说:在苏 联由于社会主义的全面胜利,社会的阶级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国内所有的剥削阶级消 灭了,只剩下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这分析是正确的。可是在 1937 年以后, 斯大林的阶级理论则发生变化,他认为:“我们的进展愈大,胜利愈多,被击溃了的剥削阶 级残余也愈加凶恶,他们愈要采用更加尖锐的斗争形式,他们愈要危害苏维埃国家,他们愈 要抓紧最绝望的斗争手段来作最后的挣扎。”这个观点后被概括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 成就越大,阶级斗争就越尖锐,只有最大限度地加强阶级斗争,加强国家机器,才能达到消 灭阶级、使国家消亡的目的。在找不出国内阶级斗争动因的情况下,用“外国派遣特务”来 解释,他认为,“剥削阶级的残余”是受外国帝国主义直接支持和派遣的间谍、杀人凶手和 暗害分子,他们都是“外国的代理人”。“在我们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组织中,无论在经济组 织、或在行政组织和党的组织中,都有在某种程度上碰到了外国代理人的暗害、破坏和间谍 活动,”“外国代理人不仅打入我们的基础组织,而且窃取了某些重要职位。”在“外国 间谍”的罪名下,无数的无辜公民被镇压。“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指导下的“肃反运动。” 3、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经济思想: (1)斯大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思想付诸了实践,基本上建立了苏联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并在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两种公有制的概念(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 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理论的一个贡献。但是,他把马克思主义的 经济理论教条化,如,过早地消灭了私人经济,连个体经济都所剩无几,这在一个经济落后 的国家,对发展生产力是不利的。 (2)指令性计划经济的理论——“我们的计划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不同,不是臆测 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的计划。这种计划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这种计 划能决定我国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将来发展的方向。”这里有两个不切实际的看法:一是对资 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的作用估计不足;二是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硬性规定为单一的指令性计 划,这种过分集中的、强制性的计划制度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两个平行市场理论。在 1952 年发表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提出。 ⚫ 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造成的经济后果: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现有了两 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什么?世界市场瓦解造成——各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夺取世界资源的范围将缩小;世界销售市场的条件对于这些国家将会恶化;这些 国家的企业开工不足的现象将会增大
●对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充满信心:“可以满怀信心地说,在这样的工业 发展速度下,很快就会使这些国家不仅需要从资本主义输入商品,而且它们还会感到必须把 自己生产的多余商品输往他国。” (4)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思想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文中谈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整个社会生产不断增长,其中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要占优先地位 把集体农庄所有制提高到全民所有制的水平,用产品交换制来代替商品流通,使中 央政权或别的什么社会经济中心能够掌握社会生产的全部产品以利于社会。其思路为。优先 发展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发展重工业,消灭商品生产,代之以产品交换,实行单一的全民所 有制。断然抛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把它视为权宜之计,迂回的退却,积聚进攻的力量 1929年12月,斯大林在《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中,宣布让“新经济政策” “见鬼去了”。 (三)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1、经济建设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1)表现形式 第一,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重要经济特征。苏联在30年 代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前者是社 会主义公有制的高级形式,后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低级形式。 苏联的国家所有制是在十月革命初期对大企业和银行实行国有化政策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采取了无偿剥夺资本家企业的办法,建立了社会主义国 家所有制。1920年,工业国有化已经完成,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为社会主义制度奠 定物质基础。两个问题:(1)曾设想通过对资本家企业实行“工人监督”的办法来实现对资 本主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由于资本家的抵制而失败,只得采取强制措施,对大企业和 银行实行国有化政策:(2)国有所有制就是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 利益,除了社会主义国家以外,不可能有别的机构来执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功能,因此,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所有制实质上就是全民所有制。 苏联的集体所有制是在大规模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列宁主张发展农业合作 社,不主张急于实行农业生产集体化。可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胜利,从1929年下半年 开始,联共(布)中央在全国开展了一场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剥夺富农”。到1934年底 已经有714%的农户加入了集体农庄,集体农庄的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74%,这标志着 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这样,苏联通过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基本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也存在过急、过快、求纯脱离实际的严重倾 向,如:其它非社会主义所有制和混合型所有制在法律上没有地位的:不允许个体经济作为 独立的经济形式存在,仅允许公民拥有一定数量的“个人财产”。以上是不符合苏维埃小农 经济的国情的,因而也不利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第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这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个基本特征。为什 么要制定这样的发展战略?除了斯大林的思想认识以外,还有客观条件一一当时俄国的国情 和所处的国际环境。一是俄国的工业生产大大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是战争使苏联的 工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摧残;三是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 敌视和包围之中。因此,发展重工业,尽快地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是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社 会主义的胜利果实的重要条件 为此,从1926年开始,苏联采取了重点发展重工业,力求国民经济高速度增长的发展 战略。在一、二、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三年,重工业投资平均占国民经济投资的30%以上
9 ⚫ 对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充满信心:“可以满怀信心地说,在这样的工业 发展速度下,很快就会使这些国家不仅需要从资本主义输入商品,而且它们还会感到必须把 自己生产的多余商品输往他国。” (4)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思想。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文中谈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 整个社会生产不断增长,其中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要占优先地位。 ⚫ 把集体农庄所有制提高到全民所有制的水平,用产品交换制来代替商品流通,使中 央政权或别的什么社会经济中心能够掌握社会生产的全部产品以利于社会。其思路为。优先 发展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发展重工业,消灭商品生产,代之以产品交换,实行单一的全民所 有制。断然抛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把它视为权宜之计,迂回的退却,积聚进攻的力量。 1929 年 12 月,斯大林在《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中,宣布让“新经济政策” “见鬼去了”。 (三)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1、 经济建设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1)表现形式 第一,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重要经济特征。苏联在 30 年 代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前者是社 会主义公有制的高级形式,后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低级形式。 苏联的国家所有制是在十月革命初期对大企业和银行实行国有化政策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采取了无偿剥夺资本家企业的办法,建立了社会主义国 家所有制。1920 年,工业国有化已经完成,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为社会主义制度奠 定物质基础。两个问题:(1)曾设想通过对资本家企业实行“工人监督”的办法来实现对资 本主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由于资本家的抵制而失败,只得采取强制措施,对大企业和 银行实行国有化政策;(2)国有所有制就是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 利益,除了社会主义国家以外,不可能有别的机构来执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功能,因此,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所有制实质上就是全民所有制。 苏联的集体所有制是在大规模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列宁主张发展农业合作 社,不主张急于实行农业生产集体化。可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胜利,从 1929 年下半年 开始,联共(布)中央在全国开展了一场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剥夺富农”。到 1934 年底, 已经有 71.4%的农户加入了集体农庄,集体农庄的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 87.4%,这标志着 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这样,苏联通过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基本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也存在过急、过快、求纯脱离实际的严重倾 向,如:其它非社会主义所有制和混合型所有制在法律上没有地位的;不允许个体经济作为 独立的经济形式存在,仅允许公民拥有一定数量的“个人财产”。以上是不符合苏维埃小农 经济的国情的,因而也不利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第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这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个基本特征。为什 么要制定这样的发展战略?除了斯大林的思想认识以外,还有客观条件——当时俄国的国情 和所处的国际环境。一是俄国的工业生产大大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是战争使苏联的 工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摧残;三是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 敌视和包围之中。因此,发展重工业,尽快地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是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社 会主义的胜利果实的重要条件。 为此,从 1926 年开始,苏联采取了重点发展重工业,力求国民经济高速度增长的发展 战略。在一、二、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三年,重工业投资平均占国民经济投资的 30%以上
到1936年,苏联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到1938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经超 过英、德、法等国家,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仅用十多年就进入工业最发达 国家之列。 问题:但是,这种道路是用忽视农业、压缩轻工业的办法进行的一一通过榨取农民,积 累工业所需要的资金,将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而且将粮食的定价低于成本,对完不成 国家规定任务的地区,轻的是停止供应商品,重的是把地方干部送上法庭,或是整个村庄的 人口迁移到边远地区。1932—-193年度,乌克兰地区粮食歉收,斯大林动用警察和国家 安全机关强行收粮食,致使当年400多万人饿死。导致的是国民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剥夺农 民,农业上不去,影响轻工业的发展,消费品严重不足,人民的生活不能改善,损失人民建 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第三,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国家渗透和垄断了除个人消费之外的 切领域,这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直接超越商 品经济,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体制,其特点是管理 权限的高度集中化,管理方法的高度行政化。国家控制经济的主要方式是层层下达的行政 计划,计划分为三种形式:五年以上的长期“综合”计划、以五年为期的中期“展望”计划 年度“实施”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产量的年增长率、产品种类和产品在各个需求者之间的 分配方式等等。国民经计划则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根据苏共中央的有关决议制定,然后垂直 下达,企业的任务主要只限于使国家计划具体化和寻找完成计划的方法,没有别的权力(模 式如图)。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是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企业实际上成了国家机关的一个派出机 构,企业领导人有行政级别 评价:这种靠各种行政指令和指示,不重视经济方法的经济的运行体制有利于国家的宏 观调控,但是在国家的计划体系之外,企业没有权力自行决定生产的质量、品种和数量,非 常不利于调动地方、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而且这种计划的实施必须辅助于国家 政权的强制力量的保证。 (2)评价:什么样的标准进行评价—国情和世情;三个有利于 第一,斯大林经济建设模式的功绩不可抹杀。 ·符合当时的国情和世情,“灭亡”的危险,推动苏联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而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必须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就必须实行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管理体制。 推动了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19291937年,苏联工业以每年平均20% 的速度向前发展,同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3%。 ·迅速增强了苏联的综合国力。接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考验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消灭了失业,摆脱了贫困,实际收入增长 ·战后经济的恢复中,也显示其优势。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起强大的国力 第二,鬃露的弊端。50年代初期,斯大林经济模式因其历史功绩,达到了鼎盛时期 不仅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而且有些内容也为民族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所吸 收。但其隐藏的弊端,随着国情、世情的变化,日益显露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忽视轻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忽视农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长 期比例失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两个半五年计划的结果:重工业增长9倍,轻工业增长 3.2倍,农业增长0.3倍,几乎是原地踏步 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和单一的分配模式,不符合苏联生产力水平和层次,生产关系超越 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高度计划化的经济运行模式,愈来愈显示其弊端。计划是主观根据客观信息而制定的 存在两种影响因素一一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一是制定者的主观主义,二是所传递的信息受到
10 到 1936 年,苏联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到 1938 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经超 过英、德、法等国家,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仅用十多年就进入工业最发达 国家之列。 问题:但是,这种道路是用忽视农业、压缩轻工业的办法进行的——通过榨取农民,积 累工业所需要的资金,将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而且将粮食的定价低于成本,对完不成 国家规定任务的地区,轻的是停止供应商品,重的是把地方干部送上法庭,或是整个村庄的 人口迁移到边远地区。1932——1933 年度,乌克兰地区粮食歉收,斯大林动用警察和国家 安全机关强行收粮食,致使当年 400 多万人饿死。导致的是国民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剥夺农 民,农业上不去,影响轻工业的发展,消费品严重不足,人民的生活不能改善,损失人民建 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第三,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国家渗透和垄断了除个人消费之外的一 切领域,这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直接超越商 品经济,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体制,其特点是管理 权限的高度集中化,管理方法的高度行政化。国家控制经济的主要方式是层层下达的行政 计划,计划分为三种形式:五年以上的长期“综合”计划、以五年为期的中期“展望”计划、 年度“实施”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产量的年增长率、产品种类和产品在各个需求者之间的 分配方式等等。国民经计划则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根据苏共中央的有关决议制定,然后垂直 下达,企业的任务主要只限于使国家计划具体化和寻找完成计划的方法,没有别的权力(模 式如图)。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是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企业实际上成了国家机关的一个派出机 构,企业领导人有行政级别。 评价:这种靠各种行政指令和指示,不重视经济方法的经济的运行体制有利于国家的宏 观调控,但是在国家的计划体系之外,企业没有权力自行决定生产的质量、品种和数量,非 常不利于调动地方、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而且这种计划的实施必须辅助于国家 政权的强制力量的保证。 (2)评价:什么样的标准进行评价——国情和世情;三个有利于。 第一,斯大林经济建设模式的功绩不可抹杀。 • 符合当时的国情和世情,“灭亡”的危险,推动苏联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而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必须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就必须实行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管理体制。 • 推动了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1929——1937 年,苏联工业以每年平均 20% 的速度向前发展,同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率只有 0.3%。 • 迅速增强了苏联的综合国力。接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考验。 •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消灭了失业,摆脱了贫困,实际收入增长。 • 战后经济的恢复中,也显示其优势。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起强大的国力。 第二,暴露的弊端。50 年代初期,斯大林经济模式因其历史功绩,达到了鼎盛时期, 不仅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而且有些内容也为民族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所吸 收。但其隐藏的弊端,随着国情、世情的变化,日益显露。 •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忽视轻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忽视农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长 期比例失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两个半五年计划的结果:重工业增长 9 倍,轻工业增长 3.2 倍,农业增长 0.3 倍,几乎是原地踏步。 • 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和单一的分配模式,不符合苏联生产力水平和层次,生产关系超越 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高度计划化的经济运行模式,愈来愈显示其弊端。计划是主观根据客观信息而制定的, 存在两种影响因素——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一是制定者的主观主义,二是所传递的信息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