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导论——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3,文件大小:69KB,团购合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世纪的百年间,有许多重大的史实值得人们去认识,去追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 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构成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马克思是过去 一千年内最有影响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地描述人类历史发 展规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运动是波澜壮阔,又发人深省的运动。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世纪的百年间,有许多重大的史实值得人们去认识,去追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 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构成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马克思是过去一 千年内最有影响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地描述人类历史发展规 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运动是波澜壮阔,又发人深省的运动 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否定物、批判物,即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出现在人类历 史舞台上的 社会主义的最早历史渊源可追溯到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针对“羊吃人”现象以 及资本原始积累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在其著名的《乌托邦》 (《关于最美好的国家制度即乌托邦新岛》)一书中,描述了一个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是 建立在财产公有、人与人平等原则基础上,这种财产公有、人与人平等原则便是社会主义的 最早萌芽 18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国家相继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在创造巨大财富的 同时,其建立在财产私有基础上的种种社会弊端日益显现,并激化了社会矛盾,社会主义思 潮在激化的社会矛盾中蓬勃兴起。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共同点是要求建立 一个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本对立的集体管理制度,这种集体管理制度是以财产公有的生产合 作为基础,以大众的幸福和福利为最终目的的。这样,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得以 确立,并随着,19世纪30-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社会主义理论 走向了科学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20世纪初的社会主义运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以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标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取得的巨大的社会 主义建设成就,将社会主义运动由欧洲推向了世界,这一过程可描绘为势如潮涌,席卷四洲 丝毫不为过,在20世纪初的中国,不谈点社会主义,对当时中国探索救国图强的知识分子 来讲,简直有些难以理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为蓝本的社会 主义国家建立,构成了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成为这一历史 时期的突出特征。 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陷 入低潮,目前,硕果仅存“一大四小”五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五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属于第三 世界之列,而且彼此之间由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同,以及一些历史问题而心存芥蒂。面对 资本主义世界的强大实力,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前途何在,这实际上是对坚定走 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的前途与命运的解答 教学安排:本课程共24学时 导论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4学时) 录像片:《共产党宣言》,2学时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 世纪的百年间,有许多重大的史实值得人们去认识,去追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 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构成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马克思是过去一 千年内最有影响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地描述人类历史发展规 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运动是波澜壮阔,又发人深省的运动。 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否定物、批判物,即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出现在人类历 史舞台上的。 社会主义的最早历史渊源可追溯到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针对“羊吃人”现象以 及资本原始积累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1516 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在其著名的《乌托邦》 (《关于最美好的国家制度即乌托邦新岛》)一书中,描述了一个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是 建立在财产公有、人与人平等原则基础上,这种财产公有、人与人平等原则便是社会主义的 最早萌芽。 18 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国家相继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在创造巨大财富的 同时,其建立在财产私有基础上的种种社会弊端日益显现,并激化了社会矛盾,社会主义思 潮在激化的社会矛盾中蓬勃兴起。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共同点是要求建立 一个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本对立的集体管理制度,这种集体管理制度是以财产公有的生产合 作为基础,以大众的幸福和福利为最终目的的。这样,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得以 确立,并随着,19 世纪 30—40 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社会主义理论 走向了科学。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20 世纪初的社会主义运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以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标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取得的巨大的社会 主义建设成就,将社会主义运动由欧洲推向了世界,这一过程可描绘为势如潮涌,席卷四洲, 丝毫不为过,在 20 世纪初的中国,不谈点社会主义,对当时中国探索救国图强的知识分子 来讲,简直有些难以理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为蓝本的社会 主义国家建立,构成了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成为这一历史 时期的突出特征。 但是,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陷 入低潮,目前,硕果仅存“一大四小”五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五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属于第三 世界之列,而且彼此之间由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同,以及一些历史问题而心存芥蒂。面对 资本主义世界的强大实力,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前途何在,这实际上是对坚定走 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的前途与命运的解答。 教学安排:本课程共 24 学时。 导论 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4 学时) 录像片:《共产党宣言》,2 学时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社会主义理论(2学时) 录像片:《红旗》,《赫鲁晓夫》,2学时 第二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4学时) 包括:列宁“东方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探析:后斯大 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困境 录像片:《走向未来》(邓小平),60分钟(2学时) 第三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2学时) 课堂讨论2个学时 完成一篇小论文(3000字左右),4学时 上课时间:1-6周 考试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考勤20%+小论文10%)30%;期末笔试(开卷)70% 导论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章通过分析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 史性飞跃(发展历程);当今世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进一步明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 法及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解释几个常识性的问题: 1、社会科学: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开始探索与人相关的一切事务的发展规律, 通过认识它,掌握它,然后利用它,从而使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科学就这样应运而生。 科学可以分为两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前者主要探索自然的或者说非人的物的发展规律, 从而使人能够更好与利用物,达到更好生存和发展的科学。后者则是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 探索其中的规律,最终达到使人更好生存与发展的科学。相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更为复杂,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因此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科都化归功于社会科学 之类,不管你是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还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而且也很复杂。最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血缘关系,接 着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关系。当劳动把人们联结在一起后,人们的各种各样关系 都通过劳动产生了,如我们之间正是在学习(劳动)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其中一个最重要的 关系是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系列认识、观点和方法,我们称 之为社会思想。 2、社会思想:社会思想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结成的关系网络如何和谐生存与发 展的一系列观点、认识和方法的总称。自近代以来,用以指导人们生活的最重要的思想有两 类: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前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也融进了社会主义的 内容;后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也融进了资本主义的合理内容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社会主义理论(2 学时) 录像片:《红旗》,《赫鲁晓夫》,2 学时 第二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4 学时) 包括:列宁“东方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探析;后斯大 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困境 录像片:《走向未来》(邓小平),60 分钟(2 学时) 第三讲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2 学时) 课堂讨论 2 个学时 完成一篇小论文(3000 字左右),4 学时 上课时间:1-6 周 考试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考勤 20%+小论文 10%)30%;期末笔试(开卷)70% 导论 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章通过分析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 史性飞跃(发展历程);当今世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进一步明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 法及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 一、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解释几个常识性的问题: 1、社会科学: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开始探索与人相关的一切事务的发展规律, 通过认识它,掌握它,然后利用它,从而使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科学就这样应运而生。 科学可以分为两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前者主要探索自然的或者说非人的物的发展规律, 从而使人能够更好与利用物,达到更好生存和发展的科学。后者则是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 探索其中的规律,最终达到使人更好生存与发展的科学。相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更为复杂,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因此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科都化归功于社会科学 之类,不管你是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还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而且也很复杂。最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血缘关系,接 着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关系。当劳动把人们联结在一起后,人们的各种各样关系 都通过劳动产生了,如我们之间正是在学习(劳动)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其中一个最重要的 关系是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系列认识、观点和方法,我们称 之为社会思想。 2、社会思想:社会思想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结成的关系网络如何和谐生存与发 展的一系列观点、认识和方法的总称。自近代以来,用以指导人们生活的最重要的思想有两 类: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前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也融进了社会主义的 内容;后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也融进了资本主义的合理内容

在社会中,最需要人们解决的两个问题是“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前者是 个政治问题,后者是一个经济问题。早先这两个问题是合在一起的,后来分支为两个学科: 政治学和经济学 什么是政治?这个问题似乎简单的不用说,但是仔细一想,并没有多少人能够回答。学 了这么多年的政治,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讲,非但没有了解政治,相反对政治是无比的厌恶 因为学得太多,这是我们的国情所致。因为在马克思列宁哪里,社会主义就是要通过“灌输”。 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强调政治的“灌输”,只不过时间没有我们这么长 下面我们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解释什么是政治?从亚里斯多德到毛泽东,几乎每个伟人 哲人都从自己所处的特定时代、特定环境出发,提示了政治在某一方面的真谛,强调了政治 在某一侧面的特点,如,亚里斯多德说,政治就是“城市生活”一一雅典城市国家的成年男 性公民有权利、有义务参加城市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不去要罚款),“人是天生的政治动 物”。马克思说,政治表现了“阶级之间的斗争”,不同阶级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列宁说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一种“艺术”。毛泽东用农民式的质朴语言,从多个角度 论述过政治,他在谈到解放军进城时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时说,政治是从酸菜里出来的 邓小平说,建设四个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这都是政治某一方面论述政治的,如,可以说 政治是一门艺术,但艺术并非政治的全部:政治表现了阶级斗争,但阶级斗争也并不是政治 的全部。 政治究竟是什么?孙中山说,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何为管理众人之事?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伊斯顿说,“政治是关于价值物的权威性的分配过 程。”怎么理解?举例说,远古时期,一群原始人猎获了一只动物,怎么分配?打得头破血 流也分不好,后来想出办法:找出一个或几个人来,给他们权力,让他们来决定分配,这就 是最早的政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即政治的产生是为了解决什么问 题?一一社会稳定问题。其中涉及到两个重要概念:权力与权利,权力是指影响和控制它人 的一种能力,权利是指个人的利益,利益来自于需求,但不等于需求,是个人的需求得到社 会所提供条件的满足。这样,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通过权力的产生、运作,从而保证个人 的需求的满足,最终达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于政治,我们需要了解以下的问题:人的需 求是什么,尤其是大多数的需求是什么,即对大多数人的利益都相关的公共事务是什么?权 力如何产生?如何分配?如何有效运作?如何保证社会的稳定? 政治思想与意识形态:对于以上这么多“是什么”的一系列认识、观点,我们称之为政 治思想。政治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们的利益需求,在以人们物质关系为基础构成的社会共同 体内,针对某一社会主体的利益如何实现和保证,形成了各种各样关系的思想。由于人们对 自己的需求认识不一样,在一个社会或者说国家当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政治思想,但总有 种思想是占主导地位的。自近代以来,人类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主要是西方的自由主 义思想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 当一种政治思想上升为主导地位,并对其它政治思想具有排斥性,我们称这种思想为意 识形态。所以,在中,社会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想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自由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想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当一种政治思想成为意识形态时,实际上意味着拥有这种政治思想的人已成为掌握社会 权力(国家权力)的人,他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他们的政治思想制度化 经济一一经济思想 文化思想 3、制度与体制。政治制度涉及的是谁掌握国家权力的问题,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的 不同,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政治体制涉及的是掌握国家权力的人如何运用国家权力,从而更好地保证掌握国家权力

在社会中,最需要人们解决的两个问题是“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前者是一 个政治问题,后者是一个经济问题。早先这两个问题是合在一起的,后来分支为两个学科: 政治学和经济学。 什么是政治?这个问题似乎简单的不用说,但是仔细一想,并没有多少人能够回答。学 了这么多年的政治,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讲,非但没有了解政治,相反对政治是无比的厌恶, 因为学得太多,这是我们的国情所致。因为在马克思列宁哪里,社会主义就是要通过“灌输”。 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强调政治的“灌输”,只不过时间没有我们这么长。 下面我们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解释什么是政治?从亚里斯多德到毛泽东,几乎每个伟人、 哲人都从自己所处的特定时代、特定环境出发,提示了政治在某一方面的真谛,强调了政治 在某一侧面的特点,如,亚里斯多德说,政治就是“城市生活”——雅典城市国家的成年男 性公民有权利、有义务参加城市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不去要罚款),“人是天生的政治动 物”。马克思说,政治表现了“阶级之间的斗争”,不同阶级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列宁说,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一种“艺术”。毛泽东用农民式的质朴语言,从多个角度 论述过政治,他在谈到解放军进城时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时说,政治是从酸菜里出来的。 邓小平说,建设四个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这都是政治某一方面论述政治的,如,可以说 政治是一门艺术,但艺术并非政治的全部;政治表现了阶级斗争,但阶级斗争也并不是政治 的全部。 政治究竟是什么?孙中山说,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何为管理众人之事?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伊斯顿说,“政治是关于价值物的权威性的分配过 程。”怎么理解?举例说,远古时期,一群原始人猎获了一只动物,怎么分配?打得头破血 流也分不好,后来想出办法:找出一个或几个人来,给他们权力,让他们来决定分配,这就 是最早的政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即政治的产生是为了解决什么问 题?——社会稳定问题。其中涉及到两个重要概念:权力与权利,权力是指影响和控制它人 的一种能力,权利是指个人的利益,利益来自于需求,但不等于需求,是个人的需求得到社 会所提供条件的满足。这样,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通过权力的产生、运作,从而保证个人 的需求的满足,最终达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于政治,我们需要了解以下的问题:人的需 求是什么,尤其是大多数的需求是什么,即对大多数人的利益都相关的公共事务是什么?权 力如何产生?如何分配?如何有效运作?如何保证社会的稳定? 政治思想与意识形态:对于以上这么多“是什么”的一系列认识、观点,我们称之为政 治思想。政治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们的利益需求,在以人们物质关系为基础构成的社会共同 体内,针对某一社会主体的利益如何实现和保证,形成了各种各样关系的思想。由于人们对 自己的需求认识不一样,在一个社会或者说国家当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政治思想,但总有 一种思想是占主导地位的。自近代以来,人类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主要是西方的自由主 义思想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 当一种政治思想上升为主导地位,并对其它政治思想具有排斥性,我们称这种思想为意 识形态。所以,在中,社会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想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自由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想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当一种政治思想成为意识形态时,实际上意味着拥有这种政治思想的人已成为掌握社会 权力(国家权力)的人,他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他们的政治思想制度化。 经济——经济思想 文化思想 3、制度与体制。政治制度涉及的是谁掌握国家权力的问题,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的 不同,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政治体制涉及的是掌握国家权力的人如何运用国家权力,从而更好地保证掌握国家权力

的人的利益的问题。 政治体制极其复杂,它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1)如何产生管理者?在简单 的社会如原始社会,管理者可能只需要一个,他既是立法者又是执法者,同时还是司法者。 但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管理者是一大群,怎么产生?(2)管理者有多大的权力?即被管 理者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制约管理者的权力,换言之,如何限制管理者的权力,使得他或他们 只能将权力用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不能用于追求私利,满足私欲。(3)当有了一大群管 理者时,他们之间的权力关系是怎么样的,即,他们之间如何既分工又合作,高效地管理公 共事务。这三个问题相当复杂,是人类所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人们在解决这三个问题或者 建立政治制度上所花费的聪明才智,决不比用在发明电、蒸汽机、电子计算机少,可以说, 在政治制度的建构上,人类表现了最大的创造力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如何选举统治者(管理者),原始共产主义时期,统治者是由一个 氏族的全体男性公民选举产生的,这样的选举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在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社 会中,权力除了用来为被统治者服务外并不能带来多少利益和其它满足,统治者地位吸引力 有限。但当统治者成为有利可图的职位时,这种民风淳朴的选贤方式马上就被你死我活的争 夺所代替。你死我活的争夺产生两个结果,一是统治者内部的自相残杀,二是社会的不稳定 所以,人类在政治领域中动脑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以一种稳定的形式选择统治者。 首先发明的是世袭制。“禹传子,家天下,”位置传给自己的后代,打消了许多人的窥视 之心。这使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还不彻底,因为兄弟之间也还可争夺。(《哈姆雷特》) 嫡长子世袭(中外殊途同归)。排除了统治者内部可能的争斗,满足了选择统治者的最 低要求一稳定,但其它的问题纷至沓来,比如,“合理性”一一人们希望选择的统治者在能 力和品德上都是杰出的,这是嫡长子世袭制无法解决的。有了合理,还需要公平—一人人都 有平等的权利或者说有机会成为自己社会的统治者。嫡长子世袭制无法解决 在了解以上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认识作为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 作为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以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1、概念的问世。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832年法国圣西门派主办的《地球》杂志,是圣西门的 门徒乔西叶尔首次使用的。他说,“我们不愿意为社会主义而牺牲个人,也不愿意为个人而 牺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笼统地指“不满意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朦胧地向往 新社会制度中的集体主义” 2、自从这个概念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理论家都对其进行了界定,含义是五花八门 1924年,英国的一位科学家格里菲斯写了一本叫《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书,书中汇 集了1924年以前出现的260多种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 分为两类:热爱社会主义的人 (1)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自由、平等、博爱基础上的一种新社会的概念。 (2)社会主义是经济上的明智、政治上的拯救、宗教的实践 (3)社会主义是与艺术结合的科学。 (4)社会主义是常识的胜利。 反对社会主义的人:

的人的利益的问题。 政治体制极其复杂,它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1)如何产生管理者?在简单 的社会如原始社会,管理者可能只需要一个,他既是立法者又是执法者,同时还是司法者。 但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管理者是一大群,怎么产生?(2)管理者有多大的权力?即被管 理者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制约管理者的权力,换言之,如何限制管理者的权力,使得他或他们 只能将权力用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不能用于追求私利,满足私欲。(3)当有了一大群管 理者时,他们之间的权力关系是怎么样的,即,他们之间如何既分工又合作,高效地管理公 共事务。这三个问题相当复杂,是人类所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人们在解决这三个问题或者 建立政治制度上所花费的聪明才智,决不比用在发明电、蒸汽机、电子计算机少,可以说, 在政治制度的建构上,人类表现了最大的创造力。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如何选举统治者(管理者),原始共产主义时期,统治者是由一个 氏族的全体男性公民选举产生的,这样的选举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在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社 会中,权力除了用来为被统治者服务外并不能带来多少利益和其它满足,统治者地位吸引力 有限。但当统治者成为有利可图的职位时,这种民风淳朴的选贤方式马上就被你死我活的争 夺所代替。你死我活的争夺产生两个结果,一是统治者内部的自相残杀,二是社会的不稳定。 所以,人类在政治领域中动脑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以一种稳定的形式选择统治者。 首先发明的是世袭制。“禹传子,家天下,”位置传给自己的后代,打消了许多人的窥视 之心。这使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还不彻底,因为兄弟之间也还可争夺。(《哈姆雷特》) 嫡长子世袭(中外殊途同归)。排除了统治者内部可能的争斗,满足了选择统治者的最 低要求—稳定,但其它的问题纷至沓来,比如,“合理性”——人们希望选择的统治者在能 力和品德上都是杰出的,这是嫡长子世袭制无法解决的。有了合理,还需要公平——人人都 有平等的权利或者说有机会成为自己社会的统治者。嫡长子世袭制无法解决。 在了解以上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认识作为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 作为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以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1、概念的问世。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 1832 年法国圣西门派主办的《地球》杂志,是圣西门的 门徒乔西叶尔首次使用的。他说,“我们不愿意为社会主义而牺牲个人,也不愿意为个人而 牺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笼统地指“不满意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朦胧地向往 新社会制度中的集体主义”。 2、自从这个概念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理论家都对其进行了界定,含义是五花八门。 1924 年,英国的一位科学家格里菲斯写了一本叫《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书,书中汇 集了 1924 年以前出现的 260 多种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 分为两类:热爱社会主义的人: (1)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自由、平等、博爱基础上的一种新社会的概念。 (2)社会主义是经济上的明智、政治上的拯救、宗教的实践。 (3)社会主义是与艺术结合的科学。 (4)社会主义是常识的胜利。 反对社会主义的人:

(1)社会主义是宗教的伤感、勤劳、疯狂和暧昧的道德的混合物 (2)社会主义是不适者生存。 (3)整个社会主义就是奴役 4)社会主义就是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与这些社会主义概念相适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流派: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封建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没有主义的社会主义、讲坛社会主义、工联社会主义、费边 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行会社会主义、法朗吉社会主义等等 1924年以后,又出现了各种各样关于社会主义的解释,有的解释非常浪漫,充满了诗 情画意:“1981年的社会主义,物质丰富、文化优美…全市的交通工具都已电气化,有害 的企业都移到国外……我们在月亮上,我们在繁花树丛中行走 相应地在20世纪又出 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合作社社会主义、市场社会、后社会主义、阿拉伯社会主义、民 主社会主义、非洲社会主义、伊斯兰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等。每一个流派代表着一种 社会主义观点,如自管社会主义一一所有的人都能用同样的勺子吃东西 (二)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那究竟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呢?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一一马克思对社会 主义的科学解释 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如同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一样,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也可称为社会主义学,之 所以将科学一词放在前面,是为了同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马克思为此在1874年指出:“‘科 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相社会主义相对立才使用”。为此,要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 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对待,就是说,要求 人们去研究它。”并且认为“这是社会主义者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到的问题。” 为什么人们在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方面易走入误区? 与自然科学相比,它是以人为研究、实践对象的:与其它的社会科学相比,它又是以人的 群体围绕国家权力为研究、实践对象的,因此,它在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直接与个人、群体 的命运紧密相关。正因为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的命运直接攸关,社会主义作为一门需要不断进 行实践的科学,其在实践中的错误易被放大,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导致人们对社会 主义认识的偏差 2、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核心。“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 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各国共产党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 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命题 在“人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方面,所有的思想家将之归结为“人的自由”问题。 如,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期举起的大旗就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现上升为西方资本主义 社会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也是“人的自由”,但具有了阶级性,特指的是无产 级和全人类。马克思将“人的自由”,也称为“人的解放”分为四个层次 首先是人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一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一人居于对自然的支配地位 其次,人类从人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一一政治解放——由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民主自由平 等原则而实现一一自由、平等、民主(保证),理论基础是人的天赋权利;马克思:人仍受 看不见的资本(物)的支配一一不是真正的平等,因而也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 再次,人类从对物的隶属关系中解放出现一一经济解放一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来完 最后,人从自身中解放出来一一完全的自由。 其中“人对物的隶属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马克思正是在批判“人对物

(1)社会主义是宗教的伤感、勤劳、疯狂和暧昧的道德的混合物。 (2)社会主义是不适者生存。 (3)整个社会主义就是奴役。 (4)社会主义就是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与这些社会主义概念相适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流派: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封建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没有主义的社会主义、讲坛社会主义、工联社会主义、费边 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行会社会主义、法朗吉社会主义等等。 1924 年以后,又出现了各种各样关于社会主义的解释,有的解释非常浪漫,充满了诗 情画意:“1981 年的社会主义,物质丰富、文化优美……全市的交通工具都已电气化,有害 的企业都移到国外……我们在月亮上,我们在繁花树丛中行走……”。相应地在 20 世纪又出 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合作社社会主义、市场社会、后社会主义、阿拉伯社会主义、民 主社会主义、非洲社会主义、伊斯兰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等。每一个流派代表着一种 社会主义观点,如自管社会主义——所有的人都能用同样的勺子吃东西。 (二)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那究竟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呢?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马克思对社会 主义的科学解释。 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如同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一样,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也可称为社会主义学,之 所以将科学一词放在前面,是为了同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马克思为此在 1874 年指出:“‘科 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相社会主义相对立才使用”。为此,要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 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对待,就是说,要求 人们去研究它。”并且认为“这是社会主义者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到的问题。” 为什么人们在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方面易走入误区? 与自然科学相比,它是以人为研究、实践对象的;与其它的社会科学相比,它又是以人的 群体围绕国家权力为研究、实践对象的,因此,它在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直接与个人、群体 的命运紧密相关。正因为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的命运直接攸关,社会主义作为一门需要不断进 行实践的科学,其在实践中的错误易被放大,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导致人们对社会 主义认识的偏差。 2、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核心。“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 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各国共产党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 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命题。 在“人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方面,所有的思想家将之归结为“人的自由”问题。 如,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期举起的大旗就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现上升为西方资本主义 社会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也是“人的自由”,但具有了阶级性,特指的是无产阶 级和全人类。马克思将“人的自由”,也称为“人的解放”分为四个层次: 首先是人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人居于对自然的支配地位。 其次,人类从人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政治解放——由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民主自由平 等原则而实现——自由、平等、民主(保证),理论基础是人的天赋权利;马克思:人仍受 看不见的资本(物)的支配——不是真正的平等,因而也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 再次,人类从对物的隶属关系中解放出现——经济解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来完 成; 最后,人从自身中解放出来——完全的自由。 其中“人对物的隶属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马克思正是在批判“人对物

的隶属关系”的资本主义制度上建立它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宗旨就是解决“人对物 的隶属关系”。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曾走入误区,认为当我们平均占有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时,我们就达到了,实践证明我们错了。但是,当我们进行改革,打破这种平均制、 公有制时,引入刺激劳动者生产积极性,能更大地创造财富的私有制时,我们现阶段却有面 临新的问题,这问题使我深深感受到“我被物深深地束缚”。在物束缚人的现在,出现了马 克思所批判的,也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所要竭力避免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我对马克思主 义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人类的解放需要多门科学为之论证、剖析、解答,因而,与这个主题密切相关的,马克 思、恩格斯一生为之钻研且硕果累累的科学,就有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学、历史学、政 治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等十多门,这十多门科学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 说。但是,在这十多门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这三门科学涉及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所迫切需要作出说明的 三个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思想,回答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 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之必然一一人类将走向绝对 的自由,实现真正的解放。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际上已深入到我们的骨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经常运用的一个东西就是“物质决定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解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问题的基础理论,因为经济是政 治的基础,正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无法克服的经济矛盾一一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 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一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决定人必将为 从物的隶属关系中解放出现而努力。在其中,马克思也回答了劳动者所受到的剥削在哪里 为什么要反抗,因为在他哪里找到了“剩余价值”。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所在,即:建立一个 没有人剥削人的公平的、富裕的、民主的、适宜人性发展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这实 际上是对人如何从对物的隶属关系中解放出现,以及人从物的隶属关系中解放出现后的社会 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同时,马克思也回答了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的道路问题,“国 家政权”是核心。科学社会主义在此有两方面的论述:无产阶级如何通过夺取国家政权,如 何通过建设国家政权,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大部分有着密切的内在 联系,它们之间是类似“王”字结构的叠层串联关系,联结三者的主线是“无产阶级和全人 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大理论前提和理论 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哲、马经的逻辑终结,没有这个终结,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是没有完成的,其科学性也应受到质疑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科学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居于核心地 位。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地位,恩格斯也有阐述,1885年,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第三版所写的序言中,针对该书第三编第二章专写的社会主义理论部分,指出: “这里所涉及的仅仅是我所主张的观点的一个核心问题的表述”。从恩格斯的表述中,也可 推绎出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3、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所研究的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社 会,还有资本主义社会,它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社会形态作为研究对象 的,同时也研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的隶属关系”的资本主义制度上建立它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宗旨就是解决“人对物 的隶属关系”。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曾走入误区,认为当我们平均占有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时,我们就达到了,实践证明我们错了。但是,当我们进行改革,打破这种平均制、 公有制时,引入刺激劳动者生产积极性,能更大地创造财富的私有制时,我们现阶段却有面 临新的问题,这问题使我深深感受到“我被物深深地束缚”。在物束缚人的现在,出现了马 克思所批判的,也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所要竭力避免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我对马克思主 义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人类的解放需要多门科学为之论证、剖析、解答,因而,与这个主题密切相关的,马克 思、恩格斯一生为之钻研且硕果累累的科学,就有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学、历史学、政 治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等十多门,这十多门科学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 说。但是,在这十多门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这三门科学涉及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所迫切需要作出说明的 三个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思想,回答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 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之必然——人类将走向绝对 的自由,实现真正的解放。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际上已深入到我们的骨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经常运用的一个东西就是“物质决定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解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问题的基础理论,因为经济是政 治的基础,正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无法克服的经济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 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决定人必将为 从物的隶属关系中解放出现而努力。在其中,马克思也回答了劳动者所受到的剥削在哪里, 为什么要反抗,因为在他哪里找到了“剩余价值”。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所在,即:建立一个 没有人剥削人的公平的、富裕的、民主的、适宜人性发展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这实 际上是对人如何从对物的隶属关系中解放出现,以及人从物的隶属关系中解放出现后的社会 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同时,马克思也回答了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的道路问题,“国 家政权”是核心。科学社会主义在此有两方面的论述:无产阶级如何通过夺取国家政权,如 何通过建设国家政权,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大部分有着密切的内在 联系,它们之间是类似“王”字结构的叠层串联关系,联结三者的主线是“无产阶级和全人 类的解放”。 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大理论前提和理论 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哲、马经的逻辑终结,没有这个终结,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是没有完成的,其科学性也应受到质疑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科学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居于核心地 位。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地位,恩格斯也有阐述,1885 年,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第三版所写的序言中,针对该书第三编第二章专写的社会主义理论部分,指出: “这里所涉及的仅仅是我所主张的观点的一个核心问题的表述”。从恩格斯的表述中,也可 推绎出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3、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所研究的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社 会,还有资本主义社会,它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社会形态作为研究对象 的,同时也研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发展历程) 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运动、制度的辩证统一,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制度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同工人运动 相结合产生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的改革发展又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 义制度的统一是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标志的。因此,我们今天谈论的社会主义 既指马、恩在19世纪创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也指19世纪的欧洲各国的社 会主义运动,还指社会主义制度在一国乃至多国的建立,更包含今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 动 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代替物出现在人类历史舞台上的,随着资本主义的 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的建立、建设,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存在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概 括起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现正处于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的进程中。 (一)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其理论成果是马 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基础: (1)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 的一种理论形态,虽然不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形态,但从理论渊源上讲,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 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对此,恩格斯曾明确说到:“德国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 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们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虽然这三位思想家的学说含有 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 了我们现在已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3)实践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恩广泛地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的实践和 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创立的,即它是实践的产物 (4)客观基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矛盾。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君主 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一一利用国家权力进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18世纪60年代至 19世纪30年代是工业革命时期一一在社会生产力取得惊人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加剧 工人的悲慘遭遇:他们的贫困和生活无保障的情况至少与过去一样严重。伦敦的东头是一个 日益扩大的泥塘,在失业时期那里充满了无穷的贫困、绝望和饥饿,在有工作时又到处是肉 体与精神的堕落。这在其它大城市也一样。——英国宪章运动。法国:1789年大革命以后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一利用国家权力进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一一马克思:民众的贫困在 卑鄙无耻骄奢淫逸的景象对照下,显得格外突出—一工人起义(里昂工人起义)。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 (二)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从苏联一国的社会主义 实践到十几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社会 主义的建立为标志的。 1、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第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应用于实践,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 纪元,超出了马、恩对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设想,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科学社 会主义的第二种理论形态一苏联模式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 会主义首先应该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但十月革命却是在一个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的国家内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在突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难题。这是我们后面所要谈到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发展历程) 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运动、制度的辩证统一,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制度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同工人运动 相结合产生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的改革发展又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 义制度的统一是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标志的。因此,我们今天谈论的社会主义, 既指马、恩在 19 世纪创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也指 19 世纪的欧洲各国的社 会主义运动,还指社会主义制度在一国乃至多国的建立,更包含今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 动。 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代替物出现在人类历史舞台上的,随着资本主义的 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的建立、建设,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存在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概 括起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现正处于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的进程中。 (一)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其理论成果是马 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基础: (1)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 的一种理论形态,虽然不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形态,但从理论渊源上讲,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 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对此,恩格斯曾明确说到:“德国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 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们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虽然这三位思想家的学说含有 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 了我们现在已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3)实践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恩广泛地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的实践和 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创立的,即它是实践的产物。 (4)客观基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矛盾。英国:1688 年光荣革命后建立“君主 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利用国家权力进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 30 年代是工业革命时期——在社会生产力取得惊人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加剧—— 工人的悲惨遭遇:他们的贫困和生活无保障的情况至少与过去一样严重。伦敦的东头是一个 日益扩大的泥塘,在失业时期那里充满了无穷的贫困、绝望和饥饿,在有工作时又到处是肉 体与精神的堕落。这在其它大城市也一样。——英国宪章运动。法国:1789 年大革命以后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利用国家权力进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马克思:民众的贫困在 卑鄙无耻骄奢淫逸的景象对照下,显得格外突出——工人起义(里昂工人起义)。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 (二)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从苏联一国的社会主义 实践到十几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社会 主义的建立为标志的。 1、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第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应用于实践,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 纪元,超出了马、恩对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设想,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科学社 会主义的第二种理论形态—苏联模式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 会主义首先应该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但十月革命却是在一个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的国家内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在突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难题。这是我们后面所要谈到

的问题。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客观原因一一自由资本主义的危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主义阶 段上升到垄断阶段,自由主义思想面临着危机(自由竞争,国家是守夜人)一一社会危机(经 济危机频繁发生:政治危机一一两次世界大战)一一社会主义思潮的再度兴起(1848年欧 洲革命之后):(1)为避免私有制、市场经济的混乱,搞公有制、计划经济。(2)崇拜国家 建立强有力的政府自上而下地控制、解决社会生活。一一两种模式:苏联:共产主义,全面 的国家化、计划化: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高度集权的独裁统治 主观原因一一俄国的实际状况 俄国的革命者的作用 俄国的社会状况:农民、工人: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困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指在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 善,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各国的实际,对苏联模式的社 会主义制度进行修正。苏联的社会主义失败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面镜子,对照这面镜子 硕果仅存“一大四小”五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 越南1986年开始改革,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国家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五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一一—坚持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 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多一条坚持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结合) 老挝也于1986开始进行现行经济体制改革 古巴在1992年全面推行政治、经济改革,目标一一拯救祖国、革命和社会主义 最为神秘的朝鲜在近两年迈出了较大的开放步伐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朝鲜一古巴模式:接近于传统的社会主 义模式;坚持计划经济;决策集中;国家的开放度不够—一发展比较缓慢。另一种是中国 越南模式: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前提基础上,发 展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一一发展速度快,国家变化 大,但存在许多问题:腐败、西化与本土化的矛盾、民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危机等迫切需要 解决的问题 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都产生了相当大的成果,如,越南在改革开放后,其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年均82%的增长速度,古巴初步摸索出一条在世界新形势下建设有古巴特色的 社会主义。当然在其中,中国的改革开放最具典型,也最具意义。为什么?中国是世界上目 前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的存亡。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介绍(科学社会主义与其它社会主义的区分) 世界上除了“一大四小”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外,还有自称为社会主义的形形色色的社 会主义国家,他们分布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内,为什么它们不属于我们之例,标准是 什么? 社会主义起源于欧洲,但又超出了欧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社会主义在由欧洲向世界 的扩散过程中,出现了三种模式: 在欧美资本主义中心地区,社会主义逐渐演变成一种通过促进社会改革去争取中下层劳 动者阶层民主权力和更好待遇的改良运动 在资本主义边缘地区,社会主义则在一系列国家中通过武装斗争取得政权,建立共产党 执政的国家

的问题。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客观原因——自由资本主义的危机。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主义阶 段上升到垄断阶段,自由主义思想面临着危机(自由竞争,国家是守夜人)——社会危机(经 济危机频繁发生;政治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思潮的再度兴起(1848 年欧 洲革命之后):(1)为避免私有制、市场经济的混乱,搞公有制、计划经济。(2)崇拜国家, 建立强有力的政府自上而下地控制、解决社会生活。——两种模式:苏联:共产主义,全面 的国家化、计划化;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高度集权的独裁统治。 主观原因——俄国的实际状况: 俄国的革命者的作用 俄国的社会状况:农民、工人;1905 年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困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指在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 善,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各国的实际,对苏联模式的社 会主义制度进行修正。苏联的社会主义失败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面镜子,对照这面镜子, 硕果仅存“一大四小”五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 越南 1986 年开始改革,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国家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五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 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多一条坚持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结合); 老挝也于 1986 开始进行现行经济体制改革; 古巴在 1992 年全面推行政治、经济改革,目标——拯救祖国、革命和社会主义; 最为神秘的朝鲜在近两年迈出了较大的开放步伐。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朝鲜—古巴模式:接近于传统的社会主 义模式;坚持计划经济;决策集中;国家的开放度不够——发展比较缓慢。另一种是中国— 越南模式: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前提基础上,发 展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发展速度快,国家变化 大,但存在许多问题:腐败、西化与本土化的矛盾、民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危机等迫切需要 解决的问题。 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都产生了相当大的成果,如,越南在改革开放后,其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年均 8.2%的增长速度,古巴初步摸索出一条在世界新形势下建设有古巴特色的 社会主义。当然在其中,中国的改革开放最具典型,也最具意义。为什么?中国是世界上目 前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的存亡。 三、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介绍(科学社会主义与其它社会主义的区分) 世界上除了“一大四小”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外,还有自称为社会主义的形形色色的社 会主义国家,他们分布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内,为什么它们不属于我们之例,标准是 什么? 社会主义起源于欧洲,但又超出了欧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社会主义在由欧洲向世界 的扩散过程中,出现了三种模式: 在欧美资本主义中心地区,社会主义逐渐演变成一种通过促进社会改革去争取中下层劳 动者阶层民主权力和更好待遇的改良运动; 在资本主义边缘地区,社会主义则在一系列国家中通过武装斗争取得政权,建立共产党 执政的国家;

在以上两种基本运动之外,在广阔的第三世界,20世纪中叶以后,兴起了形形色色的 模仿的”社会主义。这样世界上主要形成了三大社会主义潮流并立的格局,但是,在其中, 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共产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两大运动。在这里一一作简单的介绍 (一)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1、分类: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共产主义运动,二是社会 民主主义运动。被称为左派,左派一般指政治上激进的或革命的政党或派别。(左、右的来 历)西方学者一般习惯把强调民杈、社会平等、进步、革命、改革和福利国家等信仰称作左 派主张,把敌视私有制、主张公有制、主张以暴力推翻现行制度等称作左派或极左派。 2、欧洲共产主义运动,简称“欧共”的左派组织 (1)“欧共”的社会主义观:“欧共”认为,他们的世界观和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 指导思想:他们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工人阶级及 其政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坚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必然导 致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的信念,坚持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发展道路:他们坚持“独特民主道路”理论,其核心内容为: 和平夺取政权而不是武装夺取政权 彻底改造国家机器而不是打碎国家机器; 不否定革命暴力的历史作用和使用暴力的可能性c 社会主义模式:“欧共”各党一致认为,当工人阶级通过民主道路到达社会主义时,将 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独特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内容为 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民主国家政权而非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实行社会主义社会的高度民主制度和多党制度;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经济模式”。 总之,他们是不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模式为样板的,当然,共产主义社会是民主社会主 义社会的最终目的。 (2)最著名的有法国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西班牙共产党,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都曾是国内第一大党,都参加了联合执政政府,但没有赢得独立执政的机会。原因 何在?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两大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抢占 欧洲的权力真空地带,(斯大林说:这场战争与与往的战争不同,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 在那里加强了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苏联的实力限制了苏联对法共、意 共的支持。1948年5月,斯大林在给铁托的信中说:“苏联红军帮助了南斯拉夫人民,粉碎 了德国侵略者,解放了保加利亚,以此为南斯拉夫共产党取得胜利创造了条件。很遗憾,苏 军没有也不可能给法、意共产党以同样的帮助。”苏联当时无力量支持西欧共产党。战时, 美国的主要政策是维持战时同盟,意识形态色彩不明显。罗斯福去世后,美国对外政策中的 反共、推进美国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动机就表现得越来越清楚。杜鲁门公开宣称 “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美国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的一 个重要原因是稳定当地政局,支持西欧各国政权排挤共产党。具体做法是选举法的改革。如, 在法国,其选举法自战后发生多次变化,每次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防止法共(有21万 名党员,是欧洲最大的共产党,也是法国第四大政党),从“一轮多数联盟制”--1951年 议会选举,法共得256%的选票,但只得到164%的议席。到“单记名两轮多数制”一一戴 高乐,1958年的选举,法国有1/4选民,如果采取比例制,法共得114的议席,如采取一轮 多数联盟制,法共与社民党结盟取得胜利。修改选举制度,重新划分选区,分散法共选民, 在第一轮投票中,法共的得票189%只得到一个议席,戴派得到176%,得到议席188个 再到“比例代表制”,都是如此,法共的政治主张难以与其它党派结成联盟。现在,法共是

在以上两种基本运动之外,在广阔的第三世界,20 世纪中叶以后,兴起了形形色色的 “模仿的”社会主义。这样世界上主要形成了三大社会主义潮流并立的格局,但是,在其中, 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共产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两大运动。在这里一一作简单的介绍。 (一) 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1、 分类: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共产主义运动,二是社会 民主主义运动。被称为左派,左派一般指政治上激进的或革命的政党或派别。(左、右的来 历)西方学者一般习惯把强调民权、社会平等、进步、革命、改革和福利国家等信仰称作左 派主张,把敌视私有制、主张公有制、主张以暴力推翻现行制度等称作左派或极左派。 2、欧洲共产主义运动,简称“欧共”的左派组织。 (1)“欧共”的社会主义观:“欧共”认为,他们的世界观和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 指导思想:他们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工人阶级及 其政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坚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必然导 致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的信念,坚持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发展道路:他们坚持“独特民主道路”理论,其核心内容为: 和平夺取政权而不是武装夺取政权; 彻底改造国家机器而不是打碎国家机器; 不否定革命暴力的历史作用和使用暴力的可能性。 社会主义模式:“欧共”各党一致认为,当工人阶级通过民主道路到达社会主义时,将 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独特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内容为: 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民主国家政权而非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实行社会主义社会的高度民主制度和多党制度;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经济模式”。 总之,他们是不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模式为样板的,当然,共产主义社会是民主社会主 义社会的最终目的。 (2)最著名的有法国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西班牙共产党,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都曾是国内第一大党,都参加了联合执政政府,但没有赢得独立执政的机会。原因 何在?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两大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抢占 欧洲的权力真空地带,(斯大林说:这场战争与与往的战争不同,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 在那里加强了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苏联的实力限制了苏联对法共、意 共的支持。1948 年 5 月,斯大林在给铁托的信中说:“苏联红军帮助了南斯拉夫人民,粉碎 了德国侵略者,解放了保加利亚,以此为南斯拉夫共产党取得胜利创造了条件。很遗憾,苏 军没有也不可能给法、意共产党以同样的帮助。”苏联当时无力量支持西欧共产党。战时, 美国的主要政策是维持战时同盟,意识形态色彩不明显。罗斯福去世后,美国对外政策中的 反共、推进美国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动机就表现得越来越清楚。杜鲁门公开宣称: “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美国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的一 个重要原因是稳定当地政局,支持西欧各国政权排挤共产党。具体做法是选举法的改革。如, 在法国,其选举法自战后发生多次变化,每次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防止法共(有 21 万 名党员,是欧洲最大的共产党,也是法国第四大政党),从“一轮多数联盟制”——1951 年 议会选举,法共得 25.6%的选票,但只得到 16.4%的议席。到“单记名两轮多数制”——戴 高乐,1958 年的选举,法国有 1/4 选民,如果采取比例制,法共得 1/4 的议席,如采取一轮 多数联盟制,法共与社民党结盟取得胜利。修改选举制度,重新划分选区,分散法共选民, 在第一轮投票中,法共的得票 18.9%,只得到一个议席,戴派得到 17.6%,得到议席 188 个。 再到“比例代表制”,都是如此,法共的政治主张难以与其它党派结成联盟。现在,法共是

国内第四大党,与社会党共处左派阵营;西共也为国内第四大党;意共地位较强一些。 2、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党派以“社民党”和“社会党”为名,是左派主张组织。 (1)组织类型:英国工党,法国社会党,德国社民党,意大利社会党和社民党、日本 社会党等等,它们都在本国内或单独执政,或参与联合执政,都在国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历史渊源:现在的社会民主党是过去老社会民主党的延续,创建最早的社民党是 德国社会民主党,19世纪60年代,德国工人党内部发生分裂,一部分是主张暴力革命的“马 克思主义派,”另一部分是主张走议会道路(改良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派”,后者在1863 年成立了全德工人联合会,1869年从中分裂出德国社会民主工党,1875年,全德工人联合 会中的拉萨尔派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艾森纳赫派在哥达代表大会上合并,组建德国社会 主义工人党,(恩格斯发表《哥达纲领批判》)1890年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至今。 (3)理论主张:民主社会主义是社民党的主张,其理论基础由考茨基建立,考茨基在 第二国际内与列宁发生激烈的争执。现代社民党与过去社民党相比,理论和主张已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是民主,而民主的首要条件是思想的民主, 因此,民主社会主义的第一特征是承认社会主义思想来源的多种途径,反对单一的思想理论 基础,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第二,从人的本性出发,把自由、平等、正义、友爱、相助等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虽然也笼统地提出改变资本主义不合理的占有状况,但它的最终目的是谋求自由和正义。 第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实现民主的表现是消灭阶级特权,争取普遍的平等的选 举权。 第四,在经济上,不提出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强调推行职工的参与制, 这种参与制因职工的就业安排和生活福利得到一定的保证,缓和了阶级矛盾。 第五,否定国家的阶级性,把国家当作是超阶级的和维护社会民主生活的正义力量。 一社会契约论。 第六,通过民主的、和平的和议会的道路,掌握国家政权,改革社会。 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可概括为多元主义、伦理主义和自由主义。“受资产阶级民 主观念的影响较深”一一民主的阶级性被忽略。 (4)与共产党的关系:从意识形态来讲,基本是对立的,这种对立表现在1951年成立 的社会党国际对共产党的态度上,最为明显,在其成立宣言中开宗明义地表明了其反共的立 场,并视“共产党为自由和正义社会的威胁者”。70年代以后,两党关系才有所改善。但是 这并不表明所有的社民党对共产党的态度是一致的,在法国,社会党与共产党共处一个阵营, 德共在国际上与共产党执政国家来往,但在国内却不同共产党来往。80年代以后,社会党 开始发展与我国的关系。 (5)评介: 第一,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不同:社会主义一一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民主政治 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手段,但民主有阶级性:共产主义一一财产公有是主要目标 社会民主主义一一以社会的民主为内容一一全民民主一一无阶级性:以财产私有为基 础。 第二,20世纪的历史证明,社会民主主义没能通过自己的改良主义政策达到社会主义 但在客观上却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铺设着道路,为什么?一方面是社会民主主义 的改良运动,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 另一方面,社会民主政党是根植于劳动者阶层和阶级,它通过鼓动劳动者对政权和经济权的 参与,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劳动者对政权和经济权的掌握,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 建立奠定基础

国内第四大党,与社会党共处左派阵营;西共也为国内第四大党;意共地位较强一些。 2、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党派以“社民党”和“社会党”为名,是左派主张组织。 (1)组织类型:英国工党,法国社会党,德国社民党,意大利社会党和社民党、日本 社会党等等,它们都在本国内或单独执政,或参与联合执政,都在国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历史渊源:现在的社会民主党是过去老社会民主党的延续,创建最早的社民党是 德国社会民主党,19 世纪 60 年代,德国工人党内部发生分裂,一部分是主张暴力革命的“马 克思主义派,”另一部分是主张走议会道路(改良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派”,后者在 1863 年成立了全德工人联合会,1869 年从中分裂出德国社会民主工党,1875 年,全德工人联合 会中的拉萨尔派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艾森纳赫派在哥达代表大会上合并,组建德国社会 主义工人党,(恩格斯发表《哥达纲领批判》)1890 年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至今。 (3)理论主张:民主社会主义是社民党的主张,其理论基础由考茨基建立,考茨基在 第二国际内与列宁发生激烈的争执。现代社民党与过去社民党相比,理论和主张已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是民主,而民主的首要条件是思想的民主, 因此,民主社会主义的第一特征是承认社会主义思想来源的多种途径,反对单一的思想理论 基础,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第二,从人的本性出发,把自由、平等、正义、友爱、相助等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虽然也笼统地提出改变资本主义不合理的占有状况,但它的最终目的是谋求自由和正义。 第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实现民主的表现是消灭阶级特权,争取普遍的平等的选 举权。 第四,在经济上,不提出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强调推行职工的参与制, 这种参与制因职工的就业安排和生活福利得到一定的保证,缓和了阶级矛盾。 第五,否定国家的阶级性,把国家当作是超阶级的和维护社会民主生活的正义力量。— —社会契约论。 第六,通过民主的、和平的和议会的道路,掌握国家政权,改革社会。 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可概括为多元主义、伦理主义和自由主义。“受资产阶级民 主观念的影响较深”——民主的阶级性被忽略。 (4)与共产党的关系:从意识形态来讲,基本是对立的,这种对立表现在 1951 年成立 的社会党国际对共产党的态度上,最为明显,在其成立宣言中开宗明义地表明了其反共的立 场,并视“共产党为自由和正义社会的威胁者”。70 年代以后,两党关系才有所改善。但是 这并不表明所有的社民党对共产党的态度是一致的,在法国,社会党与共产党共处一个阵营, 德共在国际上与共产党执政国家来往,但在国内却不同共产党来往。80 年代以后,社会党 开始发展与我国的关系。 (5)评介: 第一,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不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民主政治 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手段,但民主有阶级性;共产主义——财产公有是主要目标。 社会民主主义——以社会的民主为内容——全民民主——无阶级性;以财产私有为基 础。 第二,20 世纪的历史证明,社会民主主义没能通过自己的改良主义政策达到社会主义, 但在客观上却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铺设着道路,为什么?一方面是社会民主主义 的改良运动,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 另一方面,社会民主政党是根植于劳动者阶层和阶级,它通过鼓动劳动者对政权和经济权的 参与,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劳动者对政权和经济权的掌握,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 建立奠定基础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