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8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79MB 文档页数:126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防治环 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 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等五项标准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并由我局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联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及实施日期如下: 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18352.3—2005,自2007年7月 1日起实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62.94KB 文档页数:11
植物修复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重要手段。为了探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地土壤污染状况并对其进行修复,本研究以湖北省朝北河和典型钒矿冶炼厂为对象,按季节采集该区域土壤(样本量n = 14)和当地优势陆生植物(样本量n = 113),使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V、Cr、As和Cd重金属含量,根据内梅罗指数法综合评价了土壤污染程度,评估了各种植物对四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朝北河采样点中排污口与河水交汇处土壤中重金属Cd含量较高;钒矿冶炼厂原矿堆放区V超标近83倍,Cr、As和Cd重金属超标两倍以上,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其他采样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和耐受性评价结果表明,鼠麴草、密叶飞蓬、一年蓬对四种重金属耐受性极强,小蓬草、白茅、少花龙葵、野菊、白车轴草、稗是V、Cr和Cd的超富集植物,蜈蚣草、构树对As的富集能力极强,野艾蒿对Cr和Cd的富集能力较强,丁香蓼和日本毛连菜分别对Cr和V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富集特异性,委陵菜和垂序商陆对Cd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和特异性。五种优势植物盆栽实验表明,苎麻在复合金属污染条件下耐受性最强,委陵菜富集能力最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09MB 文档页数:74
第一节 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 第二节 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的影响 第三节 污染物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第四节 污染物在个体水平上的影响 第五节 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六节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35KB 文档页数:89
第一节 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三节 水污染防治法 第四节 海洋污染防治法 第五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六节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第七节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39MB 文档页数:33
一、概述 自然环境是由多介质组成的复杂体系,并且存在多种污染物,而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效应,实质上是多种污染物及自然存在物质相互作用后产生的长周期综合效应。因此,无论阐明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还是寻求控制途径,都将涉及多元复合体系的多介质环境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三、复合污染的典型研究介绍 四、需要深入探索的科学问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57.5KB 文档页数:33
6.1水体与水体污染 6.1.1水件和水方染 6.1.2水体污染物及污染源 6.1.3水体污染类型 06.2河流水质模型 6.2.1河流水质模型简介 6.2.2河流的混合稀释模型 6.2.3守恒污染物在均匀流场中的扩散模型 6.2.4非守恒污染物在均匀河流中的水质模型 6.2.5 Streeter-Phelps-(s-P)模型 6.2.6河流水质模型中参数估值 6.3湖泊水库模型与评价 6.3.1湖泊环境概述 6.3.2湖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6.3.3湖泊环境预测模式 06.4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 6.4.1评价目的、分级及程序 6.4.2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6.4.3项目分析和污染源调查 6.4.4地区水环境调查 6.4.5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6.4.6清洁生产和水污染防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3.5KB 文档页数:49
9.4 海洋有机磷农药污染 9.4.1 海洋有机磷农药概述 9.4.2 海洋有机磷农药污染危害 9.4.3 海洋有机磷农药来源 9.4.4 海洋有机磷农药分布 9.4.5 海洋有机磷农药降解 9.4.6 海洋有机磷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 9.5 海洋合成洗涤剂污染 A. 基本定义 B. 洗涤剂的类型 C. 海洋洗涤剂的来源 D. 海洋洗涤剂的危害 E. 海洋洗涤剂的降解 F. 海洋洗涤剂的防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52KB 文档页数:109
1.1清洁生产的由来 一、传统污染末端控制的弊端 发达国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由于经济快速 发展,忽视对工业污染的防治,致使环境污染问题 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十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酸雨、海洋污染、臭氧层破 坏、生物物种减少、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和固体 废物污染)逐渐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并采取 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对策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7MB 文档页数:67
1 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2 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与转化 3 污染土壤修复的现场调查与评价 4 污染土壤修复的可处理性研究 5 污染土壤典型修复技术及原理 6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专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MB 文档页数:56
第五章大气污染扩散 第一节大气结构与气象 有效地防止大气污染的途径,除了采用除尘及废气净化装置等各种工程技术手段外,还需充 分利用大气的湍流混合作用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能力,即大气的自净能力。污染物从污染源排放 到大气中的扩散过程及其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气象因素,此外还与污染物的特征和排放特性, 以及排放区的地形地貌状况有关。下面简要介绍大气结构以及气象条件的一些基本概念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8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